一种集液环保通风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集液功能的环保通风柜。



背景技术:

通风柜是实验室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实验室人员进行实验操作使用,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吸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者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有机体等,使用通风柜可将上述气体及时排除。随着对实验室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通风柜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加大,一个实验室中往往都谁设置多台通风柜,而且绝大多数的实验操作也都会被要求在通风柜中进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需要经过相应的处理才能最终排放到大气当中,现有的通风柜大都设计了废气处理的装置,但对实验中产生的蒸汽等却没有很好的处理,蒸汽在通风柜中排出时,遇到排气管道会发生冷凝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会随排风口再次滴落到通风柜中,冷凝水中往往会含有一些腐蚀性物质,对通风柜造成损害,也会污染操作台上进行实验的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水回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具备集液功能的环保通风柜,所述通风柜的下部为储物柜,上部为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前侧开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中央位置向上开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上侧通过排风管连接净化箱,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位于排风管的进口端的正下方,二者之间留出空隙,所述集液漏斗的下端连接有软管,所述通风柜中设置有集液筒,所述软管的下端连接到集液筒中。通风柜排出的蒸汽在遇到排风管发生冷凝,产生冷凝水后,冷凝水会滴落到排风管进口端下侧的集液漏斗中,并会延软管流入到集液筒中,这样便可有效避免冷凝水经排风口滴落回通风柜中。软管可以随意摆动设置位置,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漏斗与软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为硬质的弯管,其上端为锥形杯,所述弯管的上端和下端均竖直设置,中间段经两次90度弯折,使弯管的底部水平延伸到通风柜的一侧,所述软管连接在弯管的下端,并延通风柜的侧壁向下设置,所述锥形杯的形状与集液漏斗下部的外形相匹配,所述集液漏斗卡合连接在锥形杯中。连接管的材料选择耐腐蚀的,通过硬质的弯管对集液的管路进行改造,将下流冷凝水的软管设置在通风柜的侧壁上。这样布置更加整洁有序,美观,不占用过多的操作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柜的排风口处的侧壁上开有穿孔,所述弯管穿过穿孔并固定。通过弯管对集液管路进行支撑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的进口端外周设置有排风罩,所述排风罩遮住通风柜的整个排风口,排风罩可完全遮住通风柜的排风口,防止有害气体外泄到实验室中。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的进口端管口处设置有耐腐蚀的滤网。加入滤网更利于排出的气体中的蒸汽的冷凝,使更多潮湿的水汽截留在排风管的进口端,而不进入净化箱。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漏斗的上端面开口的直径大于排风管的进口端管口的直径,可以将排风管进口端产生的冷凝水完全承接住。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下部设有开关阀。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的箱体上设置有出风窗口,所述净化箱中交替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层和sdg吸附剂层。实验操产生的有害废气一般包括有机气体和无机气体两种。有机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其吸收效率可高达90%以上;而对无机废气采用sdg吸附法,其吸收效率也可高达90%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的后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排风机,净化箱其余部位为全封闭结构,其内部交替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层和sdg吸附剂层。加入排风机可有效提升通风柜的排风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的集液环保通风柜的进步在于,首先在排风管道的进口端下侧加入了集液漏斗,并为集液漏斗设置了软管和集液筒,可有效的承接排风管处滴落的冷凝水,并通过软管汇集到集液筒中,对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另外软管通过弯管设置到通风柜的一侧,设置更加整洁有序,不占用太多的操作空间;还有在净化器中同时加入了活性炭吸附层和sdg吸附剂层,有效的净化了废气中的有机气体和无机气体,对废气的处理更加的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通风柜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集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通风柜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集液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通风柜、2净化箱、3排风机、4集液漏斗、11操作台、12排风口、5弯管、6软管、7集液筒、21排风管、22排风罩、51锥形杯、61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的一种集液环保通风柜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通风柜1和净化箱2,通风柜1的下部为储物柜,上部为操作台11,操作台11的顶部向上开有排风口12,通风柜1在排风口12的上方通过排风管21连接净化箱2。排风管1的进口端处设置有排风罩22,排风罩22可将排风口12完全遮住,以免废气外流。

在排风口12处设置有集液装置,如图2所示,集液装置由集液漏斗4、弯管5、软管6及集液筒7组成。集液漏斗4设置于排风口12中,并位于排风管21的进口端的正下方,二者之间保留一端距离,留出空隙,并且集液漏斗4的上端开口的直径大于排风管21的进口端管口的直径,以保证能完全承接从管口滴落的冷凝水。为进一步提高对水蒸气的截留功能,可在进口端的管口处加设滤网。

弯管5为硬质的耐腐蚀的管体,其上、下端竖直设置,上端连接有锥形杯51,锥形杯51的形状与集液漏斗4的下部的外形相匹配,集液漏斗4下部卡合连接在锥形杯51中,弯管5的中间段经过两次90度的弯折,将其下端水平延伸到通风柜1的一侧,并在其下端连接软管6,软管6延通风柜1的侧壁向下连接到集液筒7中,集液筒7可设置于储物柜中,也可直接设置于通风柜外侧的地面上,软管6的下部设置有开关阀61,对其控制。当然,当一个实验室中并排设置有多台通风柜时,也可将各通风柜的软管通过一根总管进行串联,然后将总管接入一个集液筒中,并对串联后的总管在进入集液筒处再设置一个开关阀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净化箱2中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层和sdg吸附剂层,二者交替设置多层。活性炭吸附层主要用于吸附废气中有机气体,其可靠去除率可达90%以上。sdg吸附剂是一种新型的酸性废气吸附材料,俗称干式酸气吸附剂,可以处理任意浓度的各类混合酸气。对hcl、hf的初始吸附率可达98%以上,对h2so4的初始吸附率可以达到95%以上。净化箱2上设置有出风窗口,经吸附处理的废气由出风窗口排出。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的集液环保通风柜的第二种实施例,实施例2中使用的通风柜与实施例1的完全相同,为加速废气的排出,在净化箱2的后端连接有排风机3,排风机3抽动通气柜1中的废气经过净化箱2后,由排风机3排出,净化箱中同样需要交替设置多层的活性炭吸附层和sdg吸附剂层对流经的废气进行处理,排风机3的控制开关设置于通气柜1上,便于对其进行控制。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集液环保通风柜的集液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集液装置简化为直接由集液漏斗4、锥形杯51、软管6和集液筒7构成。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及发明创造说明内容所做出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液环保通风柜,所述通风柜的下部为储物柜,上部为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前侧开有操作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中央位置向上开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上侧通过排风管连接净化箱,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位于排风管的进口端的正下方,二者之间留出空隙,所述集液漏斗的下端连接有软管,所述通风柜中设置有集液筒,所述软管的下端连接到集液筒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液环保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漏斗与软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为硬质的弯管,其上端为锥形杯,所述弯管的上端和下端均竖直设置,中间段经两次90度弯折,弯管的底部延伸到通风柜的一侧,所述软管连接在弯管的下端,并延通风柜的侧壁向下设置,所述锥形杯的形状与集液漏斗下部的外形相匹配,所述集液漏斗卡合连接在锥形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液环保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柜的排风口处的侧壁上开有穿孔,所述弯管穿过穿孔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所述的集液环保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的进口端外周设置有排风罩,所述排风罩遮住通风柜的整个排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液环保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的进口端管口处设置有耐腐蚀的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液环保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漏斗的上端面开口的直径大于排风管的进口端管口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液环保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下部设有开关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液环保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的箱体上设置有出风窗口,所述净化箱中交替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层和sdg吸附剂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液环保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的后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排风机,净化箱其余部位为全封闭结构,其内部交替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层和sdg吸附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液环保通风柜,属于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通风柜的下部为储物柜,上部为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前侧开有操作窗口,操作台的顶部中央位置向上开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上侧通过排风管连接净化箱,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位于排风管的进口端的正下方,二者之间留出空隙,所述集液漏斗的下端连接有软管,所述通风柜中设置有集液筒,所述软管的下端连接到集液筒中。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环保通风柜通过集液漏斗对排风口处的冷凝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并通过软管汇集到集液筒中,减少了冷凝水对通风柜和排风管等设施的腐蚀,并通过净化箱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使废气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白银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白银莉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5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