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桨锻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
背景技术:
螺旋桨是推动船舶进行航行的主要部件,安装在驱动轴上,通过在水中旋转产生推进力,驱动船舶前进或者后退。
螺旋桨的桨叶弧面复杂,加工成本高,多采用铸造技术,得到铸铜或者铸铁的螺旋桨毛坯,然后进行精加工和打磨,得到一体式的螺旋桨。铸铜或者铸铁的螺旋桨耐腐蚀性差,而且自重大,能耗高,单个叶片损坏后难以修复,需要整体更换,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提升耐腐蚀性,降低自重和维护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包括:桨毂和不锈钢锻造桨叶,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环形阵列设置在桨毂的四周,所述桨毂的外圆上内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一端封闭,另一端轴向延伸至桨毂的前端,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上设置有位于卡槽内的连接件,所述卡槽两侧壁内凹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连接件两侧设置有分别延伸至对应第一定位槽中的第一定位块,所述卡槽底面中部内凹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连接件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定位槽中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槽中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定位块中的定位销。
其中,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的数量为3~6个。
其中,所述桨毂中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孔与通孔相连通。
其中,所述通孔内壁上设置有键槽。
其中,所述定位销外圆上设置有一段与螺纹孔对应的外螺纹。
其中,所述定位销前端设置有内六角槽。
其中,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与连接件为一体化不锈钢结构或者分体焊接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连接件底部内凹设置有与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
其中,所述连接件底部内凹设置有与定位孔同心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特别采用了分体的不锈钢锻造桨叶,自重轻,耐腐蚀性好,并利用卡槽与连接件的配合,以及定位销实现不锈钢锻造桨叶的定位,提升拆装便利性,有利于不锈钢锻造桨叶损坏后的单独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桨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包括:桨毂1和不锈钢锻造桨叶2,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2环形阵列设置在桨毂1的四周,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的数量为3~6个,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不锈钢锻造桨叶的数量为3个,降低自重。
所述桨毂1的外圆上内凹设置有卡槽4,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2上设置有位于卡槽4内的连接件3,所述卡槽4一端封闭,进行连接件3的轴向限位,卡槽4另一端轴向延伸至桨毂1的前端,方便连接件3从桨毂1的前端滑入卡槽4,提升安装便利性。
所述卡槽4两侧壁内凹设置有第一定位槽5,所述连接件3两侧设置有分别延伸至对应第一定位槽5中的第一定位块7,第一定位块7与第一定位槽5的配合,进行连接件3的径向限位。所述卡槽4底面中部内凹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2,所述连接件3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定位槽12中的第二定位块6,第二定位槽12与第二定位块6的配合,进行连接件3的周向限位,避免晃动问题。
所述第二定位槽12中设置有螺纹孔10,所述螺纹孔10中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定位块6中的定位销8,所述定位销8外圆上设置有一段与螺纹孔10对应的外螺纹,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连接件3底部内凹设置有与定位销8对应的定位孔,利用定位销8进行连接件3的轴向限位,大大提升了连接件3的结构稳定性。
所述连接件3底部内凹设置有与定位孔同心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置有密封圈11,通过密封圈11进行定位孔及螺纹孔10结合处的密封,避免水流进入定位孔及螺纹孔10。
如图3所示,所述桨毂1中设置有通孔14,所述螺纹孔10与通孔14相连通,所述定位销8前端设置有内六角槽9,可以通过内六角扳手进行定位销8的装卸。所述通孔14内壁上设置有键槽13,桨毂1利用通孔14与驱动轴相连接,并通过定位键和键槽13的配合进行同步,桨毂1套设在驱动轴上以后,可以通过驱动轴进行螺纹孔10内口的堵塞,减少螺纹孔10内口进水的问题。
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2与连接件3为一体化不锈钢结构或者分体焊接固定结构,结构牢固,不锈钢锻造桨叶2损坏后,可以单独通过对应的连接件3进行拆卸,维护的便利性好,成本低。不锈钢锻造桨叶2的耐腐蚀性好,而且强度高,有利于减少厚度而降低自重,从而降低驱动能耗。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一种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桨毂和不锈钢锻造桨叶,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环形阵列设置在桨毂的四周,所述桨毂的外圆上内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一端封闭,另一端轴向延伸至桨毂的前端,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上设置有位于卡槽内的连接件,所述卡槽两侧壁内凹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连接件两侧设置有分别延伸至对应第一定位槽中的第一定位块,所述卡槽底面中部内凹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连接件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定位槽中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槽中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定位块中的定位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的数量为3~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毂中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孔与通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壁上设置有键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外圆上设置有一段与螺纹孔对应的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前端设置有内六角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锻造桨叶与连接件为一体化不锈钢结构或者分体焊接固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底部内凹设置有与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分体锻造桨叶的防腐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底部内凹设置有与定位孔同心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