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
背景技术:
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母羊分娩后,因产羔过多乳头不够、母羊泌乳力差或母羊产后死亡等,造成羔羊哺乳量不够甚至失乳。另外,为了提高母羊繁殖利用率,早期断奶技术已得到广泛推广。人工哺乳可以促进羔羊生长发育,提高多羔、孤羔和弱羔的成活率。但是通过传统人工喂养,单人每次仅能喂养一个羊羔,且羊羔较为畏惧人类,不便实施,影响喂养效率及羊羔成活率。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提高喂养效率及羊羔存活率,且结构简单便于实施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该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能够提高喂养效率及羊羔存活率,且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该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第一乳瓶固定圈以及设置在支架中部的第二乳瓶固定圈,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的直径;
乳瓶,所述乳瓶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瓶底,所述乳瓶的开口端设置有吮吸奶嘴,所述乳瓶用于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乳瓶的奶嘴穿过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位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底部,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卡接所述乳瓶另一端,使得所述密封瓶底位于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及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并列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形,通过钢材焊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底座底面的夹角为30°-60°。
优选地,还包括橡皮筋,所述橡皮筋的一端绑设在所述底座的侧面,另一端用于捆绑在所述乳瓶上。
优选地,所述乳瓶由树脂材料制成,开口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奶嘴旋拧在所述螺纹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与所述底座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0cm-200cm。
优选地,还包括配重物,所述配重物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支架、第一乳瓶固定圈及第二乳瓶固定圈的设置,便于摆放乳瓶,解放操作者的双手,且使乳瓶的奶嘴端向下,便于羊羔吸吮,提供喂养效率,且通过本申请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喂养羊羔,在羊羔吸吮奶水过程中无需人类靠近,使羊羔更易接纳人工喂养,提高羊羔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第一乳瓶固定圈;3、第二乳瓶固定圈;4、橡皮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该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第一乳瓶固定圈以及设置在支架中部的第二乳瓶固定圈,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的直径;
乳瓶,所述乳瓶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瓶底,所述乳瓶的开口端设置有吮吸奶嘴,所述乳瓶用于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乳瓶的奶嘴穿过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位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底部,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卡接所述乳瓶另一端,使得所述密封瓶底位于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顶部。
具体地,使用时,将配置好的乳液倒入乳瓶内,而后将乳瓶倒置,乳瓶带有奶嘴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乳瓶固定圈及第二乳瓶固定圈,乳瓶的奶嘴端伸出第二乳瓶固定圈,乳瓶的瓶身卡在第一乳瓶固定圈上,便于羔羊吸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及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并列设置。
具体地,通过多个第一乳瓶固定圈及第二乳瓶固定圈的设置,能够同时挂设多个乳瓶,进而同时喂养多个羊羔,提高喂养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形,通过钢材焊接而成。
具体地,通过钢材或废旧钢材焊接底座投资成本低,便于推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底座底面的夹角为30°-60°。
具体地,第一乳瓶固定圈的圆心与第二乳瓶固定圈的圆心连线与底座底面的夹角为30°-60°的设置,当乳瓶设置在支架上时,乳瓶呈倾斜状,便于羊羔吸吮。
进一步地,还包括橡皮筋,所述橡皮筋的一端绑设在所述底座的侧面,另一端用于捆绑在所述乳瓶上。
具体地,在喂养过程中通过橡皮筋捆绑乳瓶,对乳瓶做进一步固定,防止乳瓶晃动脱离影响喂养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乳瓶由树脂材料制成,开口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奶嘴旋拧在所述螺纹上。
具体地,通过树脂材料的选取,使得乳瓶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便于羊羔吸吮,通过螺纹的设置便于奶嘴的安装与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与所述底座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0cm-200cm。
具体地,可以根据喂养羊羔的高度合理设置第二乳瓶固定圈与底座底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配重物,所述配重物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具体地,通过配重物的设置,增加支架的重力防止羊羔吸吮乳液时,支架发生倾倒砸伤羊羔。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第一乳瓶固定圈2以及设置在支架1中部的第二乳瓶固定圈3,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3的直径;
乳瓶(未示出),所述乳瓶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瓶底,所述乳瓶的开口端设置有吮吸奶嘴,所述乳瓶用于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乳瓶的奶嘴穿过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3,位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3底部,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2卡接所述乳瓶另一端,使得所述密封瓶底位于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2顶部。
其中,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2及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3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2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3并列设置。
其中,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形,通过钢材焊接而成。
其中,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2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3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底座底面的夹角为45°。
其中,还包括橡皮筋4,所述橡皮筋4的一端绑设在所述底座的侧面,另一端用于捆绑在所述乳瓶上。
其中,所述乳瓶由树脂材料制成,开口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奶嘴旋拧在所述螺纹上。
其中,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3与所述底座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0c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第一乳瓶固定圈以及设置在支架中部的第二乳瓶固定圈,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的直径;
乳瓶,所述乳瓶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瓶底,所述乳瓶的开口端设置有吮吸奶嘴,所述乳瓶用于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乳瓶的奶嘴穿过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位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底部,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卡接所述乳瓶另一端,使得所述密封瓶底位于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及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形,通过钢材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乳瓶固定圈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底座底面的夹角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皮筋,所述橡皮筋的一端绑设在所述底座的侧面,另一端用于捆绑在所述乳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瓶由树脂材料制成,开口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奶嘴旋拧在所述螺纹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乳瓶固定圈与所述底座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0cm-200c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单实用的羔羊人工哺乳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物,所述配重物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