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0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饰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外人随意进出工地中,一般在工地的外围设置围挡,将工地围起来。但现有的围挡单元宽度固定,在现场安装时,若需要围挡的宽度不是围挡单元宽度的整数倍时,需要进行现场裁切,裁切后的围挡单元不能够再次利用,从而造成浪费,也不便于现场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所述围挡单元包括中间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腔的固定挡板,所述容纳腔中安装有两块能够左右来回拉动的活动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两道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条形孔,所述活动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螺接一颗贯穿条形孔的用于定位活动挡板位置的定位螺栓,所述活动挡板朝向容纳腔外一头的背面设置有活动挡板末端插入的u形槽,相邻围挡单元的两块相邻的活动挡板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挡板的底部至少安装有两组倒u型的支撑脚。

其中,所述活动挡板朝向容纳腔外的端面上设置有与u形槽连通的第一螺孔,所述活动挡板的正面设置有与u形槽连通的第二螺孔,相连通的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或者相连通的两个第一螺孔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挡板包括长条形的底板、长条形的顶板、矩形的外面板、矩形的内面板,外面板与内面板前后平行,顶板与底板上下平行,外面板和内面板固定安装在顶板与底板之间,使外面板、内面板、顶板、底板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

其中,所述条形孔开设在顶板和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的围挡单元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固定挡板、能够左右来回拉动的活动挡板,在活动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螺接一颗贯穿条形孔的用于定位活动挡板位置的定位螺栓,从而使每个围挡单元的宽度能够根据现场安装宽度的需要进行调节,不需裁切,便于现场安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围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围挡和支撑脚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围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围挡单元100包括中间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腔115的固定挡板110,容纳腔115中安装有两块能够左右来回拉动的活动挡板120,固定挡板1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两道与容纳腔115相连通的条形孔116,活动挡板12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螺接一颗贯穿条形孔116的用于定位活动挡板120位置的定位螺栓140,活动挡板120朝向容纳腔115外一头的背面设置有活动挡板120末端插入的u形槽121,相邻围挡单元100的两块相邻的活动挡板120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固定挡板的底部至少安装有两组倒u型的支撑脚。

活动挡板120朝向容纳腔115外的端面上设置有与u形槽121连通的第一螺孔122,活动挡板120的正面设置有与u形槽121连通的第二螺孔123。

固定挡板110包括长条形的底板111、长条形的顶板112、矩形的外面板113、矩形的内面板114,外面板113与内面板114前后平行,顶板112与底板111上下平行,外面板113和内面板114固定安装在顶板112与底板111之间,使外面板113、内面板114、顶板112、底板111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115。条形孔116开设在顶板112和底板111上。

本专利的围挡单元100包括具有容纳腔115的固定挡板110、能够左右来回拉动的活动挡板120,在活动挡板12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螺接一颗贯穿条形孔116的用于定位活动挡板120位置的定位螺栓130,从而使每个围挡单元100的宽度能够根据现场安装宽度的需要进行调节,不需裁切,便于现场安装。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两组围挡单元100并排安装,相连通的两个第一螺孔122通过六角头螺栓200连接。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二,两组围挡单元100成直角安装,相连通的第一螺孔122与第二螺孔123通过六角头螺栓200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单元包括中间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腔的固定挡板,所述容纳腔中安装有两块能够左右来回拉动的活动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两道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条形孔,所述活动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螺接一颗贯穿条形孔的用于定位活动挡板位置的定位螺栓,所述活动挡板朝向容纳腔外一头的背面设置有活动挡板末端插入的u形槽,相邻围挡单元的两块相邻的活动挡板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挡板的底部至少安装有两组倒u型的支撑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朝向容纳腔外的端面上设置有与u形槽连通的第一螺孔,所述活动挡板的正面设置有与u形槽连通的第二螺孔,相连通的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或者相连通的两个第一螺孔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包括长条形的底板、长条形的顶板、矩形的外面板、矩形的内面板,外面板与内面板前后平行,顶板与底板上下平行,外面板和内面板固定安装在顶板与底板之间,使外面板、内面板、顶板、底板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开设在顶板和底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修施工用围挡单元,围挡单元包括中间具有容纳腔的固定挡板,容纳腔中安装有两块能够左右来回拉动的活动挡板,固定挡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两道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条形孔,活动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螺接一颗贯穿条形孔的用于定位活动挡板位置的定位螺栓,活动挡板朝向容纳腔外一头的背面设置有活动挡板末端插入的U形槽,相邻围挡单元的两块相邻的活动挡板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固定挡板的底部至少安装有两组倒U型的支撑脚。有益效果是:使每个围挡单元的宽度能够根据现场安装宽度的需要进行调节,不需裁切,便于现场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英;李雪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4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