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
背景技术:
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升力或推进力的装置,可由两个或较多的桨叶与桨毂相连。目前,国内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螺旋桨飞行器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申请号为cn201820637707.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桨叶快拆结构,包括电机、桨夹锁紧块和顶杆支架组件;所述桨夹锁紧块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桨夹锁紧块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表面延伸出至少两个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用于固定桨叶;所述顶杆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套接在所述桨夹锁紧块上,以配合所述桨夹锁紧块固定桨叶。该专利公开的桨叶快拆结构,其包括结构较复杂顶杆支架,而且依靠支架本体和桨夹锁紧块配合锁紧桨叶,其桨叶的安装和拆卸还是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快拆结构简单,通过按压旋转即可实现螺旋桨组件的整体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包括电机、螺旋桨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锁紧盘。所述锁紧盘上开设有若干条锁紧槽,所述锁紧槽的起始端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槽连通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锁紧槽的宽度,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座和桨叶,所述连接座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持体,所述卡持体下部设置有沿卡持体径向延伸的卡持块,所述卡持体与所述锁紧槽配合设置,所述卡持块与所述插入槽对应设置,所述卡持体卡持固定于所述锁紧槽内,所述连接座和锁紧盘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连接座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轴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定位柱的外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的导向盘,所述导向盘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导向孔和定位柱之间。
优选地,所述锁紧槽为弧形槽且所述锁紧槽的宽度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锁紧槽为两条且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持块也对应设置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桨叶与所述连接座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桨叶采用直桨叶。
优选地,所述电机下部设置有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锁紧盘的中部设置有弹性件卡位。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卡位内设置有中心柱。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结构简单,通过连接座和锁紧盘的配合即可实现螺旋桨组件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其螺旋桨组件的安装拆卸简单快捷,在弹性件的作用力和桨叶的提升力的共同作用下,卡持块会牢牢的顶触到锁紧盘,实现螺旋桨组件的固定,转动越快固定越牢固。在此基础上,所述锁紧槽为两条且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持块也对应设置为两个。中心对称的两条锁紧槽可以保证螺旋桨组件固定的牢固,也能保证转动的平稳性。定位柱位于连接座的中心位置,输出轴位于定位柱内,弹性件套设在定位柱的外面,可以防止弹性件的偏移错位,也起到了对弹性件的定位和一定的导向作用。导向盘对弹性件的有导向作用,另外还能起到拆卸时防止弹簧滑脱的作用。桨叶采用直桨叶且和连接座为一体成型,具有抗风能力更强,效率更高,震动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整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去掉螺旋桨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螺旋桨组件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螺旋桨组件整体结构图(包括导向盘和弹性件);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锁紧盘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电机、11输出轴、12安装座、2螺旋桨组件、21连接座、211卡持体、212卡持块、213定位柱、2131轴孔、22桨叶、23导向盘、231导向孔、3锁紧盘、31锁紧槽、32插入槽、33弹性件卡位、34中心柱、4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考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快拆桨叶22结构,包括电机1和螺旋桨组件2,电机1固定在机臂的安装位内。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11上固定连接有锁紧盘3,锁紧盘3用于固定螺旋桨组件2,所述锁紧盘3上开设有若干条锁紧槽31。所述锁紧槽31起始端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槽31连通的插入槽32,所述插入槽32的宽度大于所述锁紧槽31的宽度。所述螺旋桨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座21和桨叶22,桨叶22和连接座21做成一体成型或者分体设置,然后螺栓或者卡接等方式相互固定。所述连接座21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持体211,卡持体211与连接座21为一体成型,从而可以提高整体的强度,卡持体211外表面可以设置呈圆弧形的。所述卡持体211下部设置有沿卡持体211径向延伸的卡持块212,所述卡持体211与所述锁紧槽31配合设置,即卡持体211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和锁紧槽31的宽度基本相等,或者厚度稍微大于锁紧槽31的宽度,这样可以实现夹紧作用。所述卡持块212与所述插入槽32对应设置,即形状和大小对应设置,插入槽32的宽度和长度稍大于所述卡持块212的长度和宽度,这样使得卡持块212可以很轻松的进入到插入槽32内。所述卡持体211卡持固定于所述锁紧槽31内,卡持块212伸至锁紧槽31的下部,所述连接座21和锁紧盘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弹性件4可以采用压缩弹性垫、弹簧等,所述连接座21套设在所述输出轴11上。电机1带动其输出轴11上的锁紧盘3一起转动,锁紧盘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额螺旋桨组件2,从而桨叶22转动提升无人机。安装时,首先将卡持体211对准插入槽32,压缩弹性件4使卡持块212插入到插入槽32内,然后转动螺旋桨组件2使卡持体211进入到锁紧槽31内,在弹性件4的作用力下使得卡持块212紧紧的顶触到锁紧盘3下部。电机1带动锁紧盘3转动,从而带动螺旋桨组件2,桨叶22在转动时会有一个向上的提升力,在弹性件4的作用力和桨叶22的提升力的共同作用下,卡持块212会牢牢的顶触到锁紧盘3,实现螺旋桨组件2的固定,转动越快固定越牢固。在拆卸时,只需下压螺旋桨组件2,然后转动螺旋桨组件2至卡持块212转动至插入槽32,向上即可取下螺旋桨组件2,方便快捷。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槽31为两条且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持块也对应设置为两个。中心对称的两条锁紧槽31可以保证螺旋桨组件2固定的牢固,也能保证转动的平稳性,相比多条锁紧槽31的设计,其拆卸和安装也相对简单。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槽31的为弧形槽且所述锁紧槽31的宽度逐渐缩小。在锁紧槽31的起始端的宽度可以稍微大于所述卡持体211的厚度,然后宽度逐渐减少,最后稍小于卡持体211的厚度,这样随着卡持体211的转动,锁紧槽31会将卡持体211逐渐锁紧。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桨叶22与所述连接座21一体成型。桨叶22与连接座21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螺旋桨组件2的整体强度,且减少了组件,安装和拆卸更快捷。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桨叶22采用直桨叶22。相对于折叠桨叶22,直桨叶22具有抗风能力更强,效率更高,震动小等优点,所以飞行效果优于折叠桨叶22。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21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柱213,所述定位柱213上设置有轴孔2131,所述输出轴11位于所述轴孔2131内,所述弹性件4套设在所述定位柱213的外面。定位柱213位于连接座21的中心位置,输出轴11位于定位柱213内,所以定位柱213可以起到对螺旋桨组件2的一个中心定位作用。另外弹性件4套设在定位柱213的外面,可以防止弹性件4的偏移错位,也起到了对弹性件4的定位和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盘3的中部设置有弹性件卡位33。弹性件4下部位于弹性件4的卡位内,卡位可以设置呈圆形槽位,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卡位33内设置有中心柱34,中心柱34可以防止弹性件4从卡位内滑出。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21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座21固定连接的导向盘23,导向盘23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和连接座21内部的形状对应设置,导向盘23与连接座21可以采用常见的螺栓等方式固定。所述导向盘23上设置有导向孔231,所述定位柱213位于所述导向孔231内,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导向孔231和定位柱213之间。弹性件4这样位于定位柱213和导向孔231之间,可以起到对弹性件4的导向作用,另外还能起到拆卸时防止弹簧滑脱的作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下部设置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为电机1的定子的一部分,安装座12可以固定于机臂上。电机1一般采用的是无刷电机1,具有体积小、转动平稳、寿命长等很多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结构简单,通过连接座和锁紧盘的配合即可实现螺旋桨组件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其螺旋桨组件的安装拆卸简单快捷,在弹性件的作用力和桨叶的提升力的共同作用下,卡持块会牢牢的顶触到锁紧盘,实现螺旋桨组件的固定,转动越快固定越牢固。在此基础上,所述锁紧槽为两条且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持块也对应设置为两个。中心对称的两条锁紧槽可以保证螺旋桨组件固定的牢固,也能保证转动的平稳性。定位柱位于连接座的中心位置,输出轴位于定位柱内,弹性件套设在定位柱的外面,可以防止弹性件的偏移错位,也起到了对弹性件的定位和一定的导向作用。导向盘对弹性件的有导向作用,另外还能起到拆卸时防止弹簧滑脱的作用。桨叶采用直桨叶且和连接座为一体成型,具有抗风能力更强,效率更高,震动小等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螺旋桨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锁紧盘,所述锁紧盘上开设有若干条锁紧槽,所述锁紧槽的起始端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槽连通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锁紧槽的宽度,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座和桨叶,所述连接座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持体,所述卡持体下部设置有沿卡持体径向延伸的卡持块,所述卡持体与所述锁紧槽配合设置,所述卡持块与所述插入槽对应设置,所述卡持体卡持固定于所述锁紧槽内,所述连接座和锁紧盘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连接座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轴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定位柱的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的导向盘,所述导向盘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导向孔和定位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槽为弧形槽且所述锁紧槽的宽度逐渐缩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槽为两条且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持块也对应设置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与所述连接座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采用直桨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下部设置有安装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盘的中部设置有弹性件卡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桨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卡位内设置有中心柱。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