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修领域,尤其涉及恒温氧分析仪。
背景技术:
氧分析仪是对气体中氧含量进行测量的仪器,在使用氧分析仪进行测量时,环境温度变化会使测量产生漂移,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为保证环境温度恒定,现有的氧分析仪多将氧传感器设置于恒温箱内,恒温箱内分别设置电阻丝等加热设备和冷却水管等冷却设备以调节箱内环境温度,如此设置恒温箱体积庞大,占用空间,设备布置困难,且温度调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恒温氧分析仪,体积小,便于布置和携带,且温度调节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恒温氧分析仪,包括恒温箱、半导体制冷片、电源模块、控制器、氧传感器、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恒温箱内且与所述恒温箱固定连接,所述恒温箱侧面开有用于镶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安装口,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镶嵌在所述安装口处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恒温箱密封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面在所述恒温箱内,另一面在所述恒温箱外,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穿入所述恒温箱内且与所述氧传感器的进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为导热材质制成,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氧传感器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穿出所述恒温箱,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输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以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在所述恒温箱内的面发热或者制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恒温箱内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温度调节,可通过控制器调节输入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调整半导体制冷片在恒温箱内的面为热面或者冷面,从而升高或者降低恒温箱内的环境温度,无需单独设置加热设备和制冷设备,可大大减小恒温箱体积,便于布置和携带,半导体制冷片是电流换能型片件,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实现遥控、程控、计算机控制,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且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很快,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通电不到一分钟,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温度调节效率高。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氧传感器的进气端,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测量进入氧传感器的气体温度,并形成反馈信号传递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加热或者制冷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具有盘管段,所述盘管段在所述恒温箱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延长待检测气体在恒温箱内进行换热的路径,待检测气体与恒温箱内部环境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使待检测气体在进入氧传感器之前达到稳定的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通过支架与所述恒温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在所述恒温箱外的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半导体制冷片对恒温箱内进行加热时,其在恒温箱外的面为冷面,此时风扇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分在冷面凝结,起到干燥的作用,避免形成冷凝水对设备造成损坏;半导体制冷片对恒温箱内进行冷却时,其在恒温箱外的面为热面,此时风扇可起到散热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箱相对的两侧面均镶嵌有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恒温箱内各部分环境温度均衡稳定,温度调节效率高。
进一步的,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所述过滤器在所述恒温箱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对待检测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杂质进入氧传感器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还包括抽吸泵,所述抽吸泵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上,所述抽吸泵在所述恒温箱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待检测气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箱内壁表面具有保温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恒温箱内部环境温度更加稳定,减少热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恒温箱、11-保温层、2-氧传感器、21-进气管、22-排气管、23-盘管段、24-温度传感器、25-空气过滤器、3-半导体制冷片、4-风扇、41-支架、5-控制器、6-电源模块、7-抽吸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恒温氧分析仪,包括恒温箱1、半导体制冷片3、电源模块6、控制器5、氧传感器2、进气管21和排气管22,氧传感器2设置于恒温箱1内且与恒温箱1固定连接,恒温箱1侧面开有用于镶嵌半导体制冷片3的安装口,半导体制冷片3镶嵌在安装口处且半导体制冷片3和恒温箱1密封连接,半导体制冷片3的一面在恒温箱1内,另一面在恒温箱1外,恒温箱1内壁表面具有保温层11,进气管21的出气端穿入恒温箱1内且与氧传感器2的进气端连通,进气管21为导热材质制成,排气管22的进气端与氧传感器2的出气端连通,排气管22的出气端穿出恒温箱1,半导体制冷片3与控制器5电连接,控制器5与电源模块6电连接,控制器5用于调节输入半导体制冷片3的电流以使半导体制冷片3在恒温箱1内的面发热或者制冷,控制器5可选用现有的plc或者单片机。
当恒温箱1内环境温度过低需要升温时,控制器5控制输入半导体制冷片3的电流,使半导体制冷片3在恒温箱1内部的面为热面,在恒温箱1外部的面为冷面,对恒温箱1内部进行加热升温;当恒温箱1内环境温度过高需要降温时,控制器5控制输入半导体制冷片3的电流,使半导体制冷片3在恒温箱1内部的面为冷面,在恒温箱1外部的面为热面,对恒温箱1内部进行冷却降温,仅需单独设置半导体制冷片3既能实现升温和降温的效果,无须同时设置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可是恒温箱1体积大大减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24设置于氧传感器2的进气端,温度传感器24用于检测输入氧传感器2的气体的问题,温度传感器24与控制器5进行数据通信,将检测到的气体温度反馈到控制器5,通过控制器5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对恒温箱1内部环境进行升温或者降温。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进气管21具有盘管段23,盘管段23在恒温箱1内,盘管段23的两端延伸出直管,盘管两端延伸出的支管分别与连接氧传感器2的进气端和穿出恒温箱1。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风扇4,风扇4通过支架41与恒温箱1的外壁固定连接,风扇4朝向半导体制冷片3在恒温箱1外的面,半导体制冷片3在恒温箱1外的面为冷面时,风扇4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水再冷面凝结,形成冷凝水损坏氧传感器2;半导体制冷片3在恒温箱1外的面为热面时,风扇4用于热面散热,风扇4可自带电源或者通过导电线外接电源。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恒温箱1相对的两侧面均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3,两侧的半导体制冷片3均配置有上述风扇4。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空气过滤器25,空气过滤器25设置于进气管21上,过滤器在恒温箱1外。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抽吸泵7,抽吸泵7设置于排气管22上,抽吸泵7在恒温箱1外,抽吸泵7为待检测气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恒温氧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箱(1)、半导体制冷片(3)、电源模块(6)、控制器(5)、氧传感器(2)、进气管(21)和排气管(22),所述氧传感器(2)设置于所述恒温箱(1)内且与所述恒温箱(1)固定连接,所述恒温箱(1)侧面开有用于镶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安装口,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镶嵌在所述安装口处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和所述恒温箱(1)密封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一面在所述恒温箱(1)内,另一面在所述恒温箱(1)外,所述进气管(21)的出气端穿入所述恒温箱(1)内且与所述氧传感器(2)的进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21)为导热材质制成,所述排气管(22)的进气端与所述氧传感器(2)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排气管(22)的出气端穿出所述恒温箱(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与所述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与所述电源模块(6)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5)用于调节输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的电流以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在所述恒温箱(1)内的面发热或者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氧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4),所述温度传感器(24)设置于所述氧传感器(2)的进气端,所述温度传感器(24)与所述控制器(5)进行数据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氧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1)具有盘管段(23),所述盘管段(23)在所述恒温箱(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氧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4),所述风扇(4)通过支架(41)与所述恒温箱(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扇(4)朝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在所述恒温箱(1)外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氧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1)相对的两侧面均镶嵌有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氧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过滤器(25),所述空气过滤器(25)设置于所述进气管(21)上,所述过滤器在所述恒温箱(1)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氧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吸泵(7),所述抽吸泵(7)设置于所述排气管(22)上,所述抽吸泵(7)在所述恒温箱(1)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氧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1)内壁表面具有保温层(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