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4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生理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光合仪是一种测定植物或动物光合速率或呼吸速率的仪器,其灵敏度很高,对环境气流中二氧化碳的波动非常敏感。光合仪通常需要在野外使用,环境变化大。测定者的呼吸、说话、附近的高二氧化碳源,如锅炉、汽车,甚至刮风天气都会导致二氧化碳波动,干扰测定结果。因此稳定的二氧化碳气源是光合仪准确测定的重要保证。目前获得稳定的二氧化碳气源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借助光合仪自身的二氧化碳控制功能,提供恒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但该方式需要耗材,价格昂贵,且部分光合仪不具备该功能。第二种是在光合仪进气口连接缓冲瓶或缓冲桶,通过空气进入缓冲桶后会发生混匀作用,使得二氧化碳浓度相对稳定。但现有的缓冲装置在缓冲桶内部仅有一个进气口。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在缓冲桶的内部并不是完全均匀分布的,只有一个进气口会导致进气仍然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影响光合仪的测量。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获得更稳定的二氧化碳气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该结构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缓冲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均匀,导致光合仪测量数据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包括:

缓冲容器本体,所述缓冲容器本体设有进气孔及容器口,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器壁上,所述容器口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顶部;

容器盖,设置在所述容器口上,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接头孔,气管接头穿过所述接头孔与所述容器盖密封连接;

出气管,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外侧,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管接头连接;

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管接头连接,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内部延伸,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多个通气孔。

本技术方案中,在缓冲容器本体内设置较长的进气管,并使进气管在容器内盘绕,使进气管经过缓冲容器本体内更多部位,这样可以有效抵消由于缓冲装置内二氧化碳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所述进气管的末端封闭。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进气管末端直径较大,如果不封闭,将有较多比例的气体从进气管末端吸入,使得从众多小通气孔吸入的气体比例降低,造成二氧化碳浓度波动;通过将进气管末端封闭,所有气体都要从分布于缓冲容器内各部位的进气管上的众多小进气孔吸入,可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1-3mm,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每平方厘米至少有一个通气孔。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通气孔的直径设置的较小,数量设置的较多,可以使吸入气体更平稳,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为螺旋结构;

或,所述进气管为u型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进气管设置成不同的结构,使之延伸至缓冲容器本体内部更多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异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

本技术方案中,进气孔大于或者等于进气管的设计,主要在于使吸入的气体量充足,使气体更加充分得到缓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管接头包括接头座及紧固螺帽,所述接头座位于所述容器盖的下侧,所述紧固螺帽位于所述容器盖的上侧,所述接头座的中部设有凸台,所述接头座的上端设有螺纹连接部,所述紧固螺帽与所述螺纹连接部适配拧接将所述容器盖夹持在所述凸台与所述紧固螺帽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气管接头的各连接部位均是可拆卸连接,当某一部件损坏时,只需拆卸该部件进行更换即可,降低了装置的维修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紧固螺帽与所述容器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和/或,所述凸台与所述容器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容器盖的两侧设置密封圈,可保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管接头之间设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中设有过滤棉。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过滤盒对缓冲容器内出来的气体进行过滤,这样可以确保光合仪吸入空气的洁净度,防止风尘损坏光合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盒中还设有干燥材料。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过滤盒中设置干燥材料,对缓冲容器内出来的气体进行干燥,这样可以确保光合仪吸入空气的干燥度,防止潮湿气体损坏光合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容器底与所述缓冲容器本体可拆卸密封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容器底与缓冲容器本体可拆卸密封连接,为了便于进气管的更换及安装,以及便于对缓冲容器本体的内部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能够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缓冲容器本体的内部设置较长的进气管,使进气管经过缓冲容器本体内的各个部位,进气管上设置多个小通气孔,达到从不同部位吸入空气的效果;从而消除缓冲装置内因不同部位二氧化碳浓度分布不均匀导致的二氧化碳浓度波动,从而获得更稳定的二氧化碳气源,更好地满足光合仪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光合仪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实施例气管接头与容器盖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缓冲容器本体,2.容器盖,3.进气孔,4.进气管,5.气管接头,6.过滤盒,7.出气管,8.容器底,9.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11.紧固螺帽,12.凸台,13.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该装置包括:缓冲容器本体1、容器盖2、出气管7及进气管4。其中,缓冲容器本体1优选为塑料瓶,缓冲容器本体1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方形,缓冲容器本体1的大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例如:2l、3l、5l、8l等等。缓冲容器本体1设有进气孔3及容器口,进气孔3设置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器壁上,容器口设置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顶部。容器盖2设置在容器口上,容器盖2与容器口适配拧接,容器盖2上设有贯穿的接头孔,气管接头5穿过接头孔与容器盖2密封连接。出气管7设置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上侧,出气管7与气管接头5的上端连接。进气管4设置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内部,进气管4与气管接头5的下端连接,进气管4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内部延伸,进气管4的形状不做限定,目的是使进气管4经过缓冲容器本体内更多部位,进气管4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3。本实施例中,在缓冲容器本体内设置较长的进气管,并使进气管在容器内盘绕,使进气管经过缓冲容器本体内更多部位,这样可以有效抵消由于缓冲装置内二氧化碳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气管接头5包括接头座及紧固螺帽11,接头座设置在容器盖2的下侧,紧固螺帽11位于容器盖2的上侧,接头座的中部设有凸台12,接头座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进气管4的进管连接部,接头座的上端设有螺纹连接部,紧固螺帽11与螺纹连接部适配拧接将容器盖2夹持在凸台12与紧固螺帽11之间。螺纹连接部的长度大于紧固螺帽11的厚度,螺纹连接部的上端穿过紧固螺帽11与出气管7拧接。通过将气管接头的各连接部位均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当某一部件损坏时,只需拆卸该部件进行更换即可,降低了装置的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通气孔13设置在进气管4的管壁上,进气管4的末端封闭。由于进气管末端直径较大,如果不封闭,将有较多比例的气体从进气管末端吸入,使得从众多小通气孔吸入的气体比例降低,造成二氧化碳浓度波动;通过将进气管末端封闭,所有气体都要从分布于缓冲容器内各部位的进气管上的众多小进气孔吸入,可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进一步地,紧固螺帽11与容器盖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9,凸台12与容器盖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0。通过在容器盖2的两侧设置密封圈,可保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通气孔13的直径为1-3mm,进气管4的管壁上每平方厘米至少有一个通气孔13。通过将通气孔13的直径设置的较小,数量设置的较多,可以使吸入气体更平稳,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进一步地,进气管4为螺旋结构或u型结构,或其他结构。通过将进气管4设置成不同的结构,使之延伸至缓冲容器本体1内部更多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差异性。

进一步地,进气孔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进气管4的内径。通过进气孔大于或者等于进气管的设计,主要在于使吸入的气体量充足,使气体更加充分得到缓冲。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光合仪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容器本体1、容器盖2、出气管7、进气管4及过滤盒6。缓冲容器本体1设有进气孔3及容器口,进气孔3设置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器壁上,容器口设置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顶部。容器盖2设置在容器口上,容器盖2与容器口适配拧接,容器盖2上设有贯穿的接头孔,气管接头5穿过接头孔与容器盖2密封连接。过滤盒6设置在容器盖2的上侧,过滤盒6与气管接头5的上端适配拧接,过滤盒6的上端设有与出气管7适配拧接的气管端子。过滤盒6中设有过滤棉及干燥材料,用于过滤气体中的灰尘及水分。出气管7设置在过滤盒6的上侧,出气管7与过滤盒6上的气管端子连接。进气管4设置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内部,进气管4与气管接头5的下端连接,进气管4在缓冲容器本体1的内部延伸,进气管4的形状不做限定,目的是使进气管4经过缓冲容器本体内更多部位,进气管4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滤盒对缓冲容器内出来的气体进行过滤,过滤掉气体中的灰尘及水分,这样可以确保光合仪吸入空气的洁净度,防止灰尘及潮湿气体损坏光合仪。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缓冲容器本体1的容器底与缓冲容器本体1可拆卸密封连接。缓冲容器本体1的下端外侧设有外螺纹,容器底的上端内侧设有内螺纹,缓冲容器本体1与容器底适配拧接。本实施例中中,通过将容器底与缓冲容器本体可拆卸密封连接,为了便于进气管的更换及安装,以及便于对缓冲容器本体的内部进行清洁。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容器本体,所述缓冲容器本体设有进气孔及容器口,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器壁上,所述容器口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顶部;

容器盖,设置在所述容器口上,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接头孔,气管接头穿过所述接头孔与所述容器盖密封连接;

出气管,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外侧,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管接头连接;

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管接头连接,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内部延伸,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多个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所述进气管的末端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1-3mm,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每平方厘米至少有一个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为螺旋结构;

或,所述进气管为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管接头包括接头座及紧固螺帽,所述接头座位于所述容器盖的下侧,所述紧固螺帽位于所述容器盖的上侧,所述接头座的中部设有凸台,所述接头座的上端设有螺纹连接部,所述紧固螺帽与所述螺纹连接部适配拧接将所述容器盖夹持在所述凸台与所述紧固螺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螺帽与所述容器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和/或,所述凸台与所述容器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管接头之间设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中设有过滤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盒中还设有干燥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仪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容器底与所述缓冲容器本体可拆卸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生理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合仪缓冲装置,该装置包括:缓冲容器本体,所述缓冲容器本体设有进气孔及容器口;容器盖,设置在所述容器口上,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接头孔,气管接头穿过所述接头孔与所述容器盖密封连接;出气管,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外侧,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气管接头连接;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管接头连接,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缓冲容器本体的内部延伸,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多个通气孔。藉由前述构造,消除缓冲装置内因不同部位二氧化碳浓度分布不均匀导致的二氧化碳浓度波动,从而获得更稳定的二氧化碳气源,更好地满足光合仪的使用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蔡春萍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