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是一种用在土木工程中进行机械结构遮挡保护、建筑物遮挡保护及其他相关土木工程物品的遮挡保护装置,其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建筑护栏在使用时需进行拼接使用,但其存在拼接结构复杂,且多为水平方向的拼接,缺乏对护栏拼接角度的调整,使其在实际使用时造成不便,且当外部力撞击在建筑护栏上时,会造成护栏的倾倒,同时直接的撞击会造成建筑护栏的损坏,缺乏对建筑护栏的保护,无法保证撞击后建筑护栏的继续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挡板、挡板间的磁条连接以及弹簧杆连接,弹簧杆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外部力对护栏的损伤,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且又因磁条确保弹簧杆复位后,挡板之间连接,使其继续满足护栏的作用,设置的插筒和插件,便于对护栏之间拼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又因插件的凸块插接在插筒内的凸槽内,便于对插筒与插件角度的调整,进一步实现护栏之间拼接角度的改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包括两个立柱1和设于两立柱1之间的挡板,所述立柱内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支撑杆与挡板连接,所述挡板内侧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挡板之间通过磁条磁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插接有滑杆,所述连接板套接在滑杆外。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两侧还固定连接有条杆。
进一步地,一侧所述立柱外壁固定连接有插筒,另一侧所述立柱外壁固定连接有弯杆,所述弯杆底部连接有插接在插筒内的插件。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两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插筒内设置有与凸块匹配的凸槽。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顶部插接有防尘盖。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底部连接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挡板、挡板间的磁条连接以及弹簧杆连接,弹簧杆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外部力对护栏的损伤,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且又因磁条确保弹簧杆复位后,挡板之间连接,使其继续满足护栏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插筒和插件,便于对护栏之间拼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又因插件的凸块插接在插筒内的凸槽内,便于对插筒与插件角度的调整,进一步实现护栏之间拼接角度的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中挡板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中挡板撑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中连接板与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中挡板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中护栏之间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立柱;2、挡板;3、连接板;4、支撑杆;5、条杆;6、脚轮;7、防尘盖;8、磁条;9、弹簧杆;10、凹槽;11、滑杆;12、插槽;13、插筒;14、凸槽;15、凸块;16、弯杆;17、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包括立柱1和设于立柱1内的挡板2,所述立柱1内侧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通过支撑杆4与挡板2连接,所述挡板2内侧设置有插槽12,所述插槽12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杆9,所述挡板2之间通过磁条8磁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2的数量为多个,在本实例中,以三个挡板2作为示例,如图4,挡板2外部一侧开设有插槽12(设置在中间的挡板2两侧均设置有插槽12),挡板2外侧嵌设有磁条8,相邻两挡板2之间的磁条8之间磁性连接,插槽12内还连接有弹簧杆9,如图1,为挡板2之间磁性连接时,弹簧杆9收起在插槽12内的状态,如图2,为挡板2之间分开,弹簧杆9撑起的状态,满足外部力撞击在护栏上,其弹簧杆9连接的挡板2可减少其作用力,对物体以及护栏起到保护,且作为优选的,挡板2外侧还嵌设有海绵垫。
在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内壁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插接有滑杆11,所述连接板3套接在滑杆11外;如图3,凹槽10开设在立柱1内侧,凹槽10内固定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表面呈光滑结构,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板3一端呈圆筒形成,且其圆筒结构套接在滑杆11外侧,用以连接板3沿滑杆11转动。
在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3两侧还固定连接有条杆5;条杆5呈条形状结构,其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形成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板3在沿凹槽10内的滑杆11移动时,条杆5起到阻挡作用,控制连接板3移动的角度和范围,用以控制连接板3的移动范围,且对连接板3起到保护作用。
在实施例中,一侧所述立柱1外壁固定连接有插筒13,另一侧所述立柱1外壁固定连接有弯杆16,所述弯杆16底部连接有插接在插筒13内的插件17;如图5,护栏内的立柱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一侧立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插筒13,插筒1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另一侧立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插筒13数量相同的弯杆16,弯杆16底部连接有与其形成一体成型结构的插件17,插件17的形状如图5所示,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插件17为高分子塑料材质,插筒13的内径略小于插件17的撑起直径,按压插件17时,插件17可向内收起,且插件17在插入插筒13内后,插件17撑起,增加插件17与插筒13连接的稳定,用以实现护栏之间的拼接;作为优选的,在实施例中,所述插件17两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5,所述插筒13内设置有与凸块15匹配的凸槽14;凸块15固定连接在插件17腹部两侧,与其形成一体成型结构,凸槽14与凸块15适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凸槽14的数量为多个,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插筒13底部,满足插件17与插筒13之间插接角度的调整,用以实现对护栏拼接角度的改变。
在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顶部插接有防尘盖7;防尘盖7避免灰尘、雨水等进入立柱1内,用以保证立柱1内的干净,避免其生锈。
在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底部连接有脚轮6;脚轮6与立柱1之间可拆卸连接,利用脚轮6可推动护栏移动,用以将护栏移动到指定位置,将脚轮6取下,可将立柱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实现对护栏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推动护栏,脚轮6带动立柱1移动,实现对护栏的移动,当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将脚轮6取下,可将立柱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确保立柱1在放置的稳定性,实现对护栏的固定,在对护栏拼接时,向内按压插件17,并将插件17插入插筒13内,调整护栏拼接的角度后,松开插件17,使得插件17的凸块15插入凸槽14内,实现插件17与插筒13之间的连接,完成对护栏的拼接,当外部力撞击在护栏表面时,挡板2之间受到外部力分离,又因弹簧杆9对挡板2之间连接,呈现图2状态,且带动连接板3沿滑杆11运动,辅助挡板2的运动,减少外部力对护栏的损害,对护栏起到保护的作用,当外部力消失后,弹簧杆9带动挡板2之间复位,又因磁条8使得挡板2之间磁性连接,使得挡板2复位至图1状态,满足其继续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1.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包括两个立柱(1)和设于两立柱(1)之间的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内侧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通过支撑杆(4)与挡板(2)连接,所述挡板(2)内侧设置有插槽(12),所述插槽(12)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杆(9),所述挡板(2)之间通过磁条(8)磁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内壁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插接有滑杆(11),所述连接板(3)套接在滑杆(1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两侧还固定连接有条杆(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其特征在于,一侧所述立柱(1)外壁固定连接有插筒(13),另一侧所述立柱(1)外壁固定连接有弯杆(16),所述弯杆(16)底部连接有插接在插筒(13)内的插件(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17)两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5),所述插筒(13)内设置有与凸块(15)匹配的凸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顶部插接有防尘盖(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底部连接有脚轮(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