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堆码的长途运输用鸡笼。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活鸡等活禽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因此活禽的需求量形成了巨大的消费规模市场。随着活禽消费市场发展,活禽运输业也日益加大。但是目前现有的运输鸡笼均为简单堆叠的方式,当车辆运输完活禽返回时,鸡笼只能进行有限的堆叠,很大从程度上浪费了运输资源。

申请号为cn201810218640.8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运输鸡笼,包括上笼体、下笼体、卡槽、卡扣、滑槽、笼盖、扣手、提环、合页,上笼体通过合页转动180°后,运输鸡笼可以重叠放置,减小鸡笼整体体积,但是该鸡笼堆叠放置可减少的体积有限,堆码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鸡笼堆码运输功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用以解决运输鸡笼堆码的功能性要求,很大程度上节省运输鸡笼在车辆上的运输空间,提高运输资源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包括上笼体和下笼体,所述上笼体包括顶壁、设置于顶壁中间位置的笼盖以及沿顶壁外周向下延设的上周壁;所述下笼体包括底壁和沿底壁外周向上延设的下周壁;其中所述上笼体和所述下笼体通过固定件相连;所述上周壁与所述顶壁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a,并且下周壁与所述底壁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b。

优选的,所述钝角a和所述钝角b的角度在95~120°之间。

优选的,所述钝角a与所述钝角b的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笼体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第一固定孔,所述下笼体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固定孔,所述上笼体和所述下笼体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于所述上周壁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所述下周壁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销轴或螺钉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周壁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三固定孔,所述下周壁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四固定孔;在所述上笼体和所述下笼体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通过固定杆连接,以实现上笼体的180°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于所述上周壁侧壁边缘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四固定孔设置于下周壁侧壁边缘线的左右两端位置,在所述上笼体和所述下笼体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上笼体顶壁的四个角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笼盖为翻盖式鸡笼门。

优选的,所述上笼体和下笼体均匀分布网状空隙。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可堆码运输鸡笼的上周壁和顶壁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角度的钝角,将下周壁与底壁的水平夹角设置成相同预定角度的钝角,所述钝角角度在95~120°之间,实现了运输鸡笼拆卸后便于堆码的功能,节省在车辆上的运输空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输资源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可堆码运输鸡笼的上笼体和下笼体设置成通过固定孔和固定件连接固定的方式,既可以满足上笼体的转动需求,又使得上笼体和下笼体之间能够拆卸,便于后续鸡笼的拆卸堆码。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堆码鸡笼上笼体顶壁的四个角有加强筋设计,具有优异的耐压性能,可堆码多层。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堆码运输鸡笼笼体部分均匀分布了许多网格条状空隙,笼底也具有众多米字型空隙,这些空隙起到了散热及通风的作用,适合长途运输及高温条件下使用,适用于成鸡、鸽子、成鸭等活禽类动物装载周转及长途运输。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堆码运输鸡笼采用翻盖式鸡笼门设计,开关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堆码运输鸡笼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堆码运输鸡笼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堆码运输鸡笼的上笼体与下笼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堆码运输鸡笼的上笼体与下笼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堆码运输鸡笼的实物图。

附图标记:

100、可堆码鸡笼;101、笼盖;102、上笼体;103、顶壁;104、第一固定孔;105、第二固定孔;106、下周壁;107、上周壁;108、下笼体;109、第三固定孔;110、第四固定孔;111、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该可堆码运输鸡笼100包括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包括顶壁103、设置于所述顶壁103中间位置的笼盖101以及沿顶壁103外周向下延设的上周壁107;所述下笼体108包括底壁111、沿底壁111外周向上延设的下周壁106;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固定件相连。

所述上周壁107与所述顶壁103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a,并且下周壁106与所述底壁111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b。

优选的,所述钝角a和所述钝角b的角度在95~120°之间。

优选的,所述钝角a与所述钝角b的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笼体102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第一固定孔104,所述下笼体108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固定孔105,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104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孔105设置于所述下周壁106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通过销轴或螺钉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周壁107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三固定孔109,所述下周壁106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四固定孔110;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通过固定杆连接,以实现上笼体102的180°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孔109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侧壁边缘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设置于下周壁106侧壁边缘线的左右两端位置,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上笼体102顶壁103的四个角设置有加强筋,具有优异的耐压性能,可堆码多层。

优选的,所述笼盖101为翻盖式鸡笼门,开关门方便。

优选的,所述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均匀分布网状空隙。

下面结合实施例1-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堆码运输鸡笼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100,包括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包括顶壁103、设置于所述顶壁103中间位置的笼盖101以及沿顶壁103外周向下延设的上周壁107;所述下笼体108包括底壁111、沿底壁111外周向上延设的下周壁106;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固定件相连。

所述上周壁107与所述顶壁103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100°,并且下周壁106与所述底壁111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100°。

所述上笼体102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第一固定孔104,所述下笼体108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固定孔105,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通过螺钉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孔104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孔105设置于所述下周壁106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

所述上周壁107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三固定孔109,所述下周壁106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四固定孔110;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通过固定杆连接,以实现上笼体102的180°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孔109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侧壁边缘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设置于下周壁106侧壁边缘线的左右两端位置,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所述上笼体102顶壁103的四个角设置有加强筋,具有优异的耐压性能,可堆码多层。

所述笼盖101为翻盖式鸡笼门,开关门方便。

所述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均匀分布网状空隙。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100,包括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包括顶壁103、设置于所述顶壁103中间位置的笼盖101以及沿顶壁103外周向下延设的上周壁107;所述下笼体108包括底壁111、沿底壁111外周向上延设的下周壁106;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固定件相连。

所述上周壁107与所述顶壁103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115°,并且下周壁106与所述底壁111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115°。

所述上笼体102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第一固定孔104,所述下笼体108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固定孔105,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通过销轴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孔104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的端壁边缘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孔105设置于所述下周壁106的端壁边缘线的中间位置。

所述上周壁107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三固定孔109,所述下周壁106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四固定孔110;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通过固定杆连接,以实现上笼体102的180°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孔109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侧壁边缘线的左端位置,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设置于下周壁106侧壁边缘线的右端位置,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所述上笼体102顶壁103的四个角设置有加强筋,具有优异的耐压性能,可堆码多层。

所述笼盖101为翻盖式鸡笼门,开关门方便。

所述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均匀分布网状空隙,起到了散热及通风的作用,适合长途运输及高温条件下使用,适用于成鸡、鸽子、成鸭等活禽类动物装载周转及长途运输。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100,包括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包括顶壁103、设置于所述顶壁103中间位置的笼盖101以及沿顶壁103外周向下延设的上周壁107;所述下笼体108包括底壁111、沿底壁111外周向上延设的下周壁106;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固定件相连。

所述上周壁107与所述顶壁103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95°,并且下周壁106与所述底壁111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95°。

所述上笼体102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第一固定孔104,所述下笼体108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固定孔105,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通过销轴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孔104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孔105设置于所述下周壁106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

所述上周壁107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三固定孔109,所述下周壁106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四固定孔110;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通过固定杆连接,以实现上笼体102的180°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孔109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侧壁边缘线的右端位置,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设置于下周壁106侧壁边缘线的左端位置,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所述上笼体102顶壁103的四个角设置有加强筋,具有优异的耐压性能,可堆码多层。

所述笼盖101为翻盖式鸡笼门,开关门方便。

所述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均匀分布网状空隙,起到了散热及通风的作用,适合长途运输及高温条件下使用,适用于成鸡、鸽子、成鸭等活禽类动物装载周转及长途运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可堆码运输鸡笼的上周壁与顶壁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角度的钝角,将下周壁与底壁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角度的钝角,实现鸡笼拆卸后便于堆码的功能,节省在车辆上的运输空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输资源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鸡笼的上笼体和下笼体设置成通过固定孔和固定件连接固定的方式,既可以满足上笼体的转动需求,又使得上笼体和下笼体之间能够拆卸,便于后续鸡笼的拆卸堆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包括上笼体(102)和下笼体(108),所述上笼体(102)包括顶壁(103)、设置于顶壁(103)中间位置的笼盖(101)以及沿顶壁外周向下延设的上周壁(107);所述下笼体(108)包括底壁(111)和沿底壁外周向上延设的下周壁(106);其中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固定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周壁(107)与所述顶壁(103)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a,并且下周壁(106)与所述底壁(111)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的钝角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a和所述钝角b的角度在95~1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a与所述钝角b的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笼体(102)的侧边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第一固定孔(104),所述下笼体(108)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第二固定孔(105),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04)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孔(105)设置于所述下周壁(106)的端壁与侧壁相交的夹角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孔(104)和第二固定孔(105)通过销轴或螺钉进行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周壁(107)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三固定孔(109),所述下周壁(106)的两相对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四固定孔(110);在所述上笼体(102)和所述下笼体(108)盖合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能够对接形成连续的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和所述第四固定孔(110)通过固定杆连接,以实现上笼体(102)的180°自由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孔(109)设置于所述上周壁(107)侧壁边缘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四固定孔(110)设置于下周壁(106)侧壁边缘线的左右两端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堆码运输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笼体(102)顶壁(103)的四个角设置有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堆码运输鸡笼,包括上笼体、下笼体,其中述上笼体包括顶壁、设置于顶壁中间位置的笼盖、沿顶壁外周向下延设的上周壁;所述下笼体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外周向上延设的下周壁;其中,上笼体与下笼体通过固定件相连。本实用新型将可堆码运输鸡笼的上周壁与顶壁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角度的钝角,将下周壁与底壁的水平夹角设置成预定角度的钝角,实现鸡笼拆卸后便于堆码的功能,节省在车辆上的运输空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输资源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鸡笼的上笼体和下笼体设置成通过固定孔和固定件连接固定的方式,既可以满足上笼体的转动需求,又使得上笼体和下笼体之间能够拆卸,便于后续鸡笼的拆卸堆码。

技术研发人员:潘昌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勇利畜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3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