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土壤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其中土壤镉污染较为严重,为了对土壤进行修复处理,因此需要使用到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

1、目前市场上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大多通过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表面进行土壤修复,无法调节修复液喷洒深度,使得修复液渗透力减低,且无法对深层土壤进行有效修复,导致土壤cd污染修复效果不理想;

2、目前市场上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大多只可以进行单一修复方式,且修复较为缓慢,并且不能防止农田中的植物吸收cd。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无法调节修复深度和无法防止cd被植物吸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下方球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方螺栓连接有活动柱,且活动柱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活动柱的内部开设有注液孔,且注液孔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并且注液孔的上端通过导液软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储液仓,且储液仓的右侧设置有石灰储存仓,并且石灰储存仓的下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右侧设置有齿条,且齿条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杆,并且限位杆的外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齿条的下方设置有半齿轮,且半齿轮轴连接有车轮。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呈棱形结构,且活动柱与导向柱间隙配合,并且活动柱的中心线垂直于装置本体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中心线垂直于活动柱,且过滤网与活动柱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与限位杆构成卡合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半齿轮的中心线与车轮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半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

1、设置有丝杆、活动柱、注液孔和过滤网,通过旋转丝杆,使得丝杆将活动柱顶入土壤中,通过丝杆可以控制活动柱插入土壤中的深度,同时通过水泵将储液仓中的修复液泵入注液孔中,通过注液孔将修复液喷射入对应深度的土壤中,可以便捷的对装置的土壤修复深度进行调节,提高了修复液的渗透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2、设置有齿条、半齿轮和活动板,装置运动过程中,车轮通过连接轴带动半齿轮进行旋转,半齿轮旋转过程中和齿条进行啮合作用,从而使得活动板进行往复运动,可以达到定量投放石灰的目的,使得土壤修复过程中土壤中的cd不被农田中的植物吸收,提高了装置的土壤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柱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丝杆;3、活动柱;4、导向柱;5、注液孔;6、过滤网;7、导液软管;8、水泵;9、储液仓;10、石灰储存仓;11、车轮;12、齿条;1201、滑动槽;13、半齿轮;14、限位杆;15、复位弹簧;16、活动板;17、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丝杆2、活动柱3、导向柱4、注液孔5、过滤网6、导液软管7、水泵8、储液仓9、石灰储存仓10、车轮11、齿条12、半齿轮13、限位杆14、复位弹簧15、活动板16和安装座17,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丝杆2,且丝杆2的下方球连接有安装座17,所述安装座17的下方螺栓连接有活动柱3,且活动柱3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柱4,活动柱3的内部开设有注液孔5,且注液孔5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6,并且注液孔5的上端通过导液软管7连接有水泵8,水泵8的右侧设置有储液仓9,且储液仓9的右侧设置有石灰储存仓10,并且石灰储存仓10的下端设置有活动板16,活动板16的右侧设置有齿条12,且齿条12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杆14,并且限位杆14的外侧连接有复位弹簧15,齿条12的下方设置有半齿轮13,且半齿轮13轴连接有车轮11;

活动柱3呈棱形结构,且活动柱3与导向柱4间隙配合,并且活动柱3的中心线垂直于装置本体1的底面,可以通过丝杆2推动活动柱3进行滑动,便于调节活动柱3插入土壤中的深度;

过滤网6的中心线垂直于活动柱3,且过滤网6与活动柱3构成卡合结构,可以在活动柱3插入土壤的过程中,有效防止泥土堵塞注液孔5;

齿条12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201,且滑动槽1201与限位杆14构成卡合滑动结构,可以通过齿条12带动活动板16进行滑动,达到定量投放石灰的目的,同时限位杆14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半齿轮13的中心线与车轮11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半齿轮13与齿条12啮合连接,可以在车轮11滚动过程中带动半齿轮13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带动活动板16进行往复运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时,首先,如图1-3所示,将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连接于牵引装置后方,然后旋转丝杆2,丝杆2推动活动柱3沿导向柱4向下滑动,通过控制丝杆2可以调节活动柱3插入土壤中的深度,然后通过水泵8将储液仓9中的修复液通过导液软管7泵入注液孔5中,在通过注液孔5将修复液喷洒在土壤中,从而可以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修复,如图2所示,过滤网6可以防止土壤堵塞注液孔5,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如图1和图4所示,牵引装置拉动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进行运动时,车轮11进行旋转,车轮11通过连接轴带动半齿轮13进行旋转,半齿轮13旋转过程中和齿条12进行啮合作用,使得齿条12沿限位杆14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活动板16进行往复滑动,使得石灰储存仓10中石灰均匀定量的洒在土壤表面,使得土壤修复过程中防止农田中的植物吸收cd,避免植物被污染,增加了装置的修复效果,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丝杆(2),且丝杆(2)的下方球连接有安装座(17),所述安装座(17)的下方螺栓连接有活动柱(3),且活动柱(3)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柱(4),所述活动柱(3)的内部开设有注液孔(5),且注液孔(5)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6),并且注液孔(5)的上端通过导液软管(7)连接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右侧设置有储液仓(9),且储液仓(9)的右侧设置有石灰储存仓(10),并且石灰储存仓(10)的下端设置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的右侧设置有齿条(12),且齿条(12)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杆(14),并且限位杆(14)的外侧连接有复位弹簧(15),所述齿条(12)的下方设置有半齿轮(13),且半齿轮(13)轴连接有车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3)呈棱形结构,且活动柱(3)与导向柱(4)间隙配合,并且活动柱(3)的中心线垂直于装置本体(1)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6)的中心线垂直于活动柱(3),且过滤网(6)与活动柱(3)构成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2)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201),且滑动槽(1201)与限位杆(14)构成卡合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轮(13)的中心线与车轮(11)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半齿轮(13)与齿条(12)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丝杆,且丝杆的下方球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方螺栓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内部开设有注液孔,且注液孔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储液仓,且储液仓的右侧设置有石灰储存仓,所述活动板的右侧设置有齿条,且齿条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齿条的下方设置有半齿轮,且半齿轮轴连接有车轮。该深度可调的污灌区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装置可以便捷的对装置的土壤修复深度进行调节,提高了修复液的渗透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并且可以降低农田中的植物对Cd的吸收效率,避免植物被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刚;张有军;薛清泼;牛真茹;从辉;刘仕刚;李智;张晓鹏;蔡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华勘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3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