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雀人工孵化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孔雀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孔雀人工孵化箱。



背景技术:

孔雀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孔雀的产蛋量、孵化量以及成活率,大多数孔雀养殖厂都会通过人工孵化的方式来养殖孔雀。现有技术中,用于禽类孵化的自动孵化设备很多,其主要是通过控制孵化箱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卫生来控制孵化率。但是,因箱体内存在各种控制孵化环境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难免产生较多噪音,过多的噪音会影响孔雀蛋的正常孵化以及孵化后孔雀幼崽的健康;另外,很多孵化箱内没有能自动翻蛋的功能,需要通过人工检查及翻动,不仅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频繁开合箱门也会影响孔雀蛋的孵化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雀人工孵化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孔雀人工孵化箱,包括孵化箱本体,所述孵化箱本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左右侧壁上相对立设有两组滑槽,所述滑槽由两块夹板组成,两组所述滑槽之间滑动卡接有孵化盘,所述孵化盘通过插销固定在所述滑槽上,所述孵化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前后方向上等间距并排设有若干翻蛋轴,所述翻蛋轴上等间距固定套设有若干固定环,所述翻蛋轴的左端固定套设有齿轮,相邻两个所述齿轮之间设有中传齿轮,所述箱体的左外侧壁后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后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左侧的所述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两块所述夹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框体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的前端设有夹孔,所述框体的前端两侧均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夹孔的孔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所述插销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插孔的孔径,所述插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滑槽的厚度,当孵化盘卡接在所述滑槽内时,所述插销从上至下依次穿过同一垂直线上的所述夹孔、所述插孔以及所述夹孔。

作为优选,所述框体内左右方向上等间距并排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熔融固定在所述框体的前后内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翻蛋轴的右端与所述框体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翻蛋轴的左端依次穿过若干所述隔板及所述框体的左侧壁后延伸到所述框体外,所述齿轮的内侧壁熔融固定在所述翻蛋轴的左端外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中传齿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的左外侧壁上,所述中传齿轮同时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驱动齿轮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在所述输出轴的外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所述中传齿轮以及所述驱动齿轮的外径均小于或等于所述框体的厚度,当所述孵化盘完全卡接到所述滑槽内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最靠后的所述齿轮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箱体滑动卡接的孵化盘,使孵化盘便于安装、拆卸以及清理,便于放置孔雀蛋;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孵化盘内设置若干翻蛋轴,若干翻蛋轴通过齿轮和中传齿轮传动,同时在箱体外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可以驱动若干翻蛋轴转动,进而从孵化箱本体外部就可控制孔雀蛋的翻蛋操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翻蛋轴上设置若干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固定环,可以有效吸收箱体内的噪音,降低噪音对孔雀蛋孵化的影响,同时固定环的材料较柔软、导热性低,避免烫伤或刮伤孔雀蛋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孔雀人工孵化箱的局部结构(箱门未示出)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箱体的局部结构(箱门未示出)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孵化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孵化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翻蛋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驱动电机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孵化箱本体;11、箱体;12、滑槽;121、夹板;122、夹孔;13、插销;131、限位块;2、孵化盘;21、框体;211、隔板;212、插孔;22、翻蛋轴;221、固定环;23、齿轮;24、中传齿轮;3、驱动电机;31、输出轴;32、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孔雀人工孵化箱,如图1-图7所示,包括孵化箱本体1,孵化箱本体1包括箱体11,箱体11的内部左右侧壁上相对立设有两组滑槽12,滑槽12由两块夹板121组成,两组滑槽12之间滑动卡接有孵化盘2,孵化盘2通过插销13固定在滑槽12上,孵化盘2包括框体21,框体21内前后方向上等间距并排设有若干翻蛋轴22,翻蛋轴22上等间距固定套设有若干固定环221,翻蛋轴22的左端固定套设有齿轮23,相邻两个齿轮23之间设有中传齿轮24,箱体11的左外侧壁后端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31穿过箱体11的左侧壁后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32,驱动齿轮32位于左侧的滑槽12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孵化箱本体1可以采用德州市德城区泰达孵化设备加工部生产提供的型号为td-2816的智能孵化机,其配套的电源及其他配件也均可以由该厂商提供;此外,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孵化箱本体1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在此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孵化箱本体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本实施例中,夹板121焊接固定在箱体11的内侧壁上,使滑槽12结实稳固。

进一步地,两块夹板12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框体21的厚度,使孵化盘2可以卡入到滑槽12内。

本实施例中,夹板121的前端设有夹孔122,框体21的前端两侧均设有插孔212,插孔212与夹孔122的孔径相等,且插孔212与夹孔122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插销13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131,插销13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插孔212的孔径,限位块131可以避免插销13从夹孔122处掉落下来。

进一步地,插销1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滑槽12的厚度,当孵化盘2卡接在滑槽12内时,插销13从上至下依次穿过同一垂直线上的夹孔122、插孔212以及夹孔122,通过插销13可以对孵化盘2进行固定,避免孵化过程中孵化盘2发生滑动或位移。

本实施例中,框体21内左右方向上等间距并排设有若干隔板211,隔板211的两端分别熔融固定在框体21的前后内侧壁上,通过隔板211与翻蛋轴22的交叉搭配,使孵化盘2内形成多个容纳格,便于将各个孔雀蛋分隔开,避免相邻的孔雀蛋之间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翻蛋轴22的右端与框体21的右侧壁转动连接,翻蛋轴22的左端依次穿过若干隔板211及框体21的左侧壁后延伸到框体21外,使翻蛋轴22转动安装在框体21内。

具体地,框体21、翻蛋轴22、齿轮23以及中传齿轮24均采用优质耐高温ppa塑料制成,其材质坚硬坚固、轻便易塑型、耐磨耐用,耐热性好,导热性能较低,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容易烫伤孔雀蛋。

进一步地,固定环221可以采用吸音玻璃棉制成,其材质柔软有弹性、摩擦力较大、吸音效果好,将孔雀蛋放置在固定环221上,固定环221可以有效吸收孵化箱本体1内的噪音,避免噪音过大影响孔雀蛋的正常孵化,同时翻蛋轴22带着固定环221转动时,固定环221与孔雀蛋之间的摩擦力带着孔雀蛋转动,且固定环221不会刮伤孔雀蛋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齿轮23的内侧壁熔融固定在翻蛋轴22的左端外侧壁上,使齿轮23结实稳固,齿轮23可以与翻蛋轴22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中传齿轮2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框体21的左外侧壁上,中传齿轮24同时与其相邻的两个齿轮23啮合,当其中一个齿轮23转动时,其他齿轮23通过中传齿轮24的传动作用实现同时转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1上,使驱动电机3结实稳固、不易晃动。

进一步地,驱动齿轮32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在输出轴31的外侧壁上,使驱动齿轮32结实稳固,驱动电机3可以驱动输出轴31和驱动齿轮32同时转动。

进一步地,齿轮23、中传齿轮24以及驱动齿轮32的外径均小于或等于框体21的厚度,避免各个齿轮过大导致孵化盘2无法卡接到滑槽12内。

进一步地,当孵化盘2完全卡接到滑槽12内时,驱动齿轮32与最靠后的齿轮23啮合,进而驱动电机3可以通过驱动齿轮23转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驱动电机3可以采用深圳市踢踢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型号为gmp36-tec3650的行星减速电机,其配套的电源及其配件也均可以由该厂商提供;此外,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驱动电机3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在此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驱动电机3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本实施例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在使用时,首先将适量孔雀蛋依次整齐放置在孵化盘2上,使孔雀蛋悬空在相邻两个固定环221之间,其次将孵化盘2卡接到滑槽12内并确保最靠后的齿轮23与驱动齿轮32啮合,再取用插销23对孵化盘2进行固定,然后将孵化箱本体1接通外界电源使其工作,对孔雀蛋进行人工孵化操作即可;当孵化箱本体1启动时,箱体11内产生大量噪音,固定环221会有效吸收掉大部分噪音,降低箱体11内噪音对孔雀蛋的影响;同时,当需要对孔雀蛋进行翻动时,则将驱动电机3接通外界电源使其工作,驱动电机3通过驱动齿轮32、齿轮23以及中传齿轮24的依次啮合使若干翻蛋轴22同时、同向且同速率地转动,固定环221与孔雀蛋之间的摩擦力带着孔雀蛋缓慢转动,进而实现翻蛋的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孔雀人工孵化箱,包括孵化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箱本体(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内部左右侧壁上相对立设有两组滑槽(12),所述滑槽(12)由两块夹板(121)组成,两组所述滑槽(12)之间滑动卡接有孵化盘(2),所述孵化盘(2)通过插销(13)固定在所述滑槽(12)上,所述孵化盘(2)包括框体(21),所述框体(21)内前后方向上等间距并排设有若干翻蛋轴(22),所述翻蛋轴(22)上等间距固定套设有若干固定环(221),所述翻蛋轴(22)的左端固定套设有齿轮(23),相邻两个所述齿轮(23)之间设有中传齿轮(24),所述箱体(11)的左外侧壁后端设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31)穿过所述箱体(11)的左侧壁后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32),所述驱动齿轮(32)位于左侧的所述滑槽(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21)焊接固定在所述箱体(11)的内侧壁上,两块所述夹板(12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框体(21)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21)的前端设有夹孔(122),所述框体(21)的前端两侧均设有插孔(212),所述插孔(212)与所述夹孔(122)的孔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3)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限位块(131),所述插销(13)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插孔(212)的孔径,所述插销(1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滑槽(12)的厚度,当孵化盘(2)卡接在所述滑槽(12)内时,所述插销(13)从上至下依次穿过同一垂直线上的所述夹孔(122)、所述插孔(212)以及所述夹孔(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1)内左右方向上等间距并排设有若干隔板(211),所述隔板(211)的两端分别熔融固定在所述框体(21)的前后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蛋轴(22)的右端与所述框体(21)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翻蛋轴(22)的左端依次穿过若干所述隔板(211)及所述框体(21)的左侧壁后延伸到所述框体(21)外,所述齿轮(23)的内侧壁熔融固定在所述翻蛋轴(22)的左端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传齿轮(2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21)的左外侧壁上,所述中传齿轮(24)同时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齿轮(23)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箱体(11)上,所述驱动齿轮(32)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在所述输出轴(31)的外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孔雀人工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3)、所述中传齿轮(24)以及所述驱动齿轮(32)的外径均小于或等于所述框体(21)的厚度,当所述孵化盘(2)完全卡接到所述滑槽(12)内时,所述驱动齿轮(32)与最靠后的所述齿轮(23)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孔雀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孔雀人工孵化箱,包括孵化箱本体,孵化箱本体的箱体内部左右侧壁上相对立设有两组滑槽,两组滑槽之间滑动卡接有孵化盘,孵化盘包括框体,框体内前后方向上等间距并排设有若干翻蛋轴,翻蛋轴上等间距固定套设有若干固定环,箱体的左外侧壁后端设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若干翻蛋轴的孵化盘,翻蛋轴上套设若干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固定环,既能吸收大量箱体内的噪音,降低噪音对孔雀蛋孵化率的影响;同时箱体外设置驱动电机,通过若干齿轮的依次啮合传动,可以从箱体外直接控制孵化箱本体内的翻蛋操作,使孔雀蛋更适应箱体内的环境,进而提高孔雀蛋的孵化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祥;陆可;张甲;陆加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凤吟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2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