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1-04  15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柱,尤指一种具有增强结构且采用埋入射出工艺的支撑柱。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包括电视、笔记型电脑、平板和行动装置等各种电子设备。其卓越之处体现于薄型外观、低耗能、高分辨率和高亮度等优势。由于液晶显示装置本身缺乏发光功能,因此需要依赖背光模块提供照明光源,使其成为液晶显示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背光模块通常位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后方,其种类和技术直接关系到显示效果、亮度、能源效率和色彩性能。目前,直下式背光模块和侧光式背光模块是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两种类型。然而,随着对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需求的不断扩大,如何克服体积及重量增加的大型显示器设备,且提升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支撑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2、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支撑柱的主要功能为固定与支撑不同层之间的组件,例如液晶屏幕、背光源、扩散板和保护玻璃等。这些支撑柱的重点在于确保各个组件之间的准确位置和合适的间距,以维持显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及一致性。现阶段常见使用支撑柱的方式包括将支撑柱卡合于基板上、通过固定元件夹持住以确保位置,或者支撑柱可以套设于支架上,通过这些不同的使用方式来达到稳固各组件的功效。

3、然而,随着显示装置尺寸的增大及薄型化的趋势,相对应的支撑柱也需要承受更大的重量和压力。为适应此需求,解决方法包含增加支撑柱的数量,但支撑柱的结构复杂性与支撑性问题也会伴随而来。现有技术可能会因支撑柱无法承受重量而导致显示装置部分结构塌陷或损坏,进而影响使用的耐久度。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柱,以解决先前技术中所面临支撑柱的稳固性与支撑性的不足所造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柱,其具有外部的支撑件及内部的固定模块的组合,并通过埋入射出方式结合支撑件与固定模块中的固定件,使固定模块局部埋设于支撑件中,形成实心的支撑柱结构,可供支撑柱本身具有优异的支撑力。此外,每一固定件还各自具有延伸部及底部,并通过延伸部与底部的凸出结构及/或孔洞设计,可加强固定模块与支撑件两者的结合强度,使支撑柱于背光模块中具有更佳的支撑性及耐用度。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支撑柱,设置于一基板及一灯光单元之间。该支撑柱包含一支撑件以及一固定模块。该支撑件包括一本体部、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本体部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彼此相对形成于该本体部上。该固定模块包括两固定件,各所述固定件具有一延伸部及一底部,该延伸部实质上垂直该底部,该延伸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且形成于相对该固定模块的内周区域。其中,所述固定件彼此相邻设置,该延伸部埋设于该本体部,且该底部局部连接于该第二端部,该底部用以与该基板相连接,该第一端部用以与该灯光单元相接触。

3、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包含至少一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形成于该延伸部,所述第一孔洞埋设于该支撑件且供该本体部延伸设置。

4、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延伸部还具有一第一弯折段,该第一弯折段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自该延伸部,且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5、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底部还具有一第二弯折段,该第二弯折段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自该底部,且该第二弯折段埋设于该本体部。

6、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包含一第二孔洞,该第二孔洞形成于该底部,该第二孔洞埋设于该支撑件且供该本体部延伸设置。

7、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固定件还具有两凸块,对应地形成于该延伸部的两侧,所述凸块埋设于该本体部。

8、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所述固定件彼此相连接,各所述固定件的该延伸部相接触且该底部彼此不干涉。

9、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该固定件还包含一凹陷区,该凹陷区形成于该底部,用以供该第二端部局部延伸于该凹陷区。

10、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支撑件呈圆锥形,该支撑件的径长沿该第一方向自该第二端部朝向该第一端部逐渐递减,该第一端部呈圆弧形,该第一端部用以对该灯光单元提供一支撑力。

11、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底部具有一焊接区,供该底部焊接于该基板。

12、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此技术领域具有普通技术知识的人员便可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手段及实施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基板及一灯光单元之间,该支撑柱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含至少一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形成于该延伸部,所述第一孔洞埋设于该支撑件且供该本体部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还具有一第一弯折段,该第一弯折段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自该延伸部,且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该底部还具有一第二弯折段,该第二弯折段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自该底部,且该第二弯折段埋设于该本体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含一第二孔洞,该第二孔洞形成于该底部,该第二孔洞埋设于该支撑件且供该本体部延伸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还具有两凸块,对应地形成于该延伸部的两侧,所述凸块埋设于该本体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所述固定件彼此相连接,各所述固定件的该延伸部相接触且该底部彼此不干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还包含一凹陷区,该凹陷区形成于该底部,用以供该第二端部局部延伸于该凹陷区。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呈圆锥形,该支撑件的径长沿该第一方向自该第二端部朝向该第一端部逐渐递减,该第一端部呈圆弧形,该第一端部用以对该灯光单元提供一支撑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该底部具有一焊接区,供该底部焊接于该基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柱,设置于一基板及一灯光单元之间。该支撑柱包含一支撑件以及一固定模块。该支撑件包括一本体部、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本体部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彼此相对形成于该本体部上。该固定模块包括两固定件,各所述固定件具有一延伸部及一底部,该延伸部实质上垂直该底部,该延伸部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且形成于相对该固定模块的内周区域。其中,所述固定件彼此相邻设置,该延伸部埋设于该本体部,且该底部局部连接于该第二端部,该底部用以与该基板相连接,该第一端部用以与该灯光单元相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昌,赖文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27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