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0-20  15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起动机转子定位装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装配空气起动机的过程中,需要将排气导流板以及转子同轴装配。同时需要准确测量排气导流板与转子装配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并通过调整转子组件内部的垫片数量与厚度,进而将转子与排气导流板装配面之间的间隙调节控制在一定数值范围之内。但是,现有装配转子与排气导流板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3.(1)传统的装配工具难以保证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之间的同轴度,进而造成后续测量排气导流板与转子装配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出现误差;
4.(2)现有的装配工具在进行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之间装配时将装配面遮挡导致难以直接测量排气导流板与转子装配面之间的间隙距离;
5.(3)由于转子内部本身带有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现有的装配工具在进行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之间的装配时并不能有效克服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本身的弹力,进而造成最终测量的排气导流板与转子装配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实际上包含了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的形变量,使得最终的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能够保证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之间严格同轴装配,同时能够克服转子内部的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的形变,进而保证测量的排气导流板与转子装配面之间的间隙距离的准确性。
8.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用于对转子和排气导流板进行定位装配,包括底板与顶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调节顶板高度的顶板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转子定位部,所述底板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同轴的排气导流板定位部,所述底板的顶部端面上对应排气导流板定位部的边缘处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同轴的配重压紧部。
10.通过排气导流板定位部对排气导流板进行定位,同时通过排气导流板定位部边缘处设置的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将排气导流板压紧固定,避免后续装配过程中排气导流板窜动。
11.通过转子定位部对转子进行定位,使得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保持同轴状态。同时,通过底板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对底板的支撑高度,通过顶板高度调节装置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底板与顶板均与水平面平行。
12.然后在无垫片的状态下,将配重压紧部下压在转子顶部,使得转子底部的装配面与排气导流板的装配面紧密贴合,同时通过设置配重压紧部将转子下压以克服转子内部的轴向弹簧的弹力,使得轴向弹簧处于完全压缩的状态,进而避免轴向弹簧的弹力对后续测量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之间装配间隙带来的误差影响。转子被压紧后,通过测量尺测量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作为基准间距。
13.然后将配重压紧部拆卸,并在转子内部加入垫片以垫高转子的轴向高度,然后重新安装配重压紧部将转子压紧以克服轴向弹簧的弹力,然后通过测量尺测量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作为垫高间距。计算垫高间距与基准间距之间的差值,若这个差值满足转子轴向垫高高度的需求,则表明此时转子与排气导流板装配合格。若这个差值不满足转子轴向垫高高度的需求,则按照重复上述步骤在转子内部继续增加垫片,直到垫高间距与基准间距之间的差值满足转子轴向垫高高度的需求。
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转子定位部包括设置在底板的顶部端面的中心处的定位中心孔或定位中心套筒。
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导流板定位部包括设置在底板的顶部端面上并与转子定位部同轴的排气导流板定位盘,所述排气导流板定位盘的顶部设置有对排气导流板进行定位的凸起环状凸缘。
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与配重压紧部的顶部连接。
1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压紧部包括配重盘,所述配重盘的顶部与升降装置的底部连接,所述配重盘的底部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同轴的避让孔。
1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关于转子定位部的轴线对称螺纹转动设置在顶板上,升降螺杆的底端延伸至顶板的下方并与配重盘的顶部转动卡接。
1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包括压紧调节螺杆、压紧板、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调节螺杆对应排气导流板定位部的边缘螺纹转动设置在底板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压紧调节螺杆的顶部套装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一端延伸至排气导流板定位部的上方并设置螺纹设置有压紧螺钉。
2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顶板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板顶部两侧的顶板支撑柱,两侧的顶板支撑柱的顶部均螺纹转动设置有顶板调节螺杆,所述顶板调节螺杆的顶端与顶板的端部转动连接。
2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板底部两侧的底板支撑柱,两侧的底板支撑柱的底部均螺纹转动设置有底板调节螺杆,所述底板调节螺杆的底端设置有支脚。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的中心处设置转子定位部,在底板的边缘设置与转子定位部同轴的排气导流板定位部,通过转子定位部对转子进行定位固定,通过排气导流板定位部对排气导流板的底部进行定位固定,进而使得转子与排气导流板在装配过程中保持同轴状态;本实用新型还对应排气导流板定位部的边缘的顶部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将排气导流板向下压紧固定,避免排气导流板在装配过程中窜动影响测量准确
性;
2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的顶部设置顶板高度调节装置与顶板连接,预留出便于测量的空间,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便捷的测量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进而间接计算出转子与排气导流板的装配面之间的间距,解决了采用传统装配工具难以测量转子与排气导流板装配面之间间距的问题;
25.(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板的底部设置配重压紧部,通过配重压紧部向下压紧转子,进而使得转子内部的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完全压缩,进而避免轴向弹簧或轴向转子本身的形变量造成的测量的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的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
26.(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的底部设置若干个底板高度调节装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若干个顶板高度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底板高度调节装置的支撑高度进而将底板调节至水平,通过调节顶板高度调节装置的支撑高度进而将顶板调节至水平,进而保证后续测量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7.图1为没有垫片时转子与排气导流板的装配示意图;
28.图2为加入垫片后转子与排气导流板的装配示意图;
29.图3为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顶板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底板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的周向布置示意图。
33.其中:1-底板;2-顶板;3-底板高度调节装置;4-顶板高度调节装置;5-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6-升降装置;01-转子定位部;02-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3-配重压紧部;31-底板支撑柱;32-底板调节螺杆;33-支脚;41-顶板支撑柱;42-顶板调节螺杆;51-压紧调节螺杆;52-压紧;53-压紧螺钉;111-排气导流板;222-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34.实施例1:
35.本实施例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如图1-图6所示,用于对转子和排气导流板进行定位装配,包括底板1与顶板2,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高度调节装置3,所述底板1与顶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顶板2高度的顶板高度调节装置4;所述底板1的顶部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转子定位部01,所述底板1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的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所述底板1的顶部端面上对应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的边缘处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5,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的配重压紧部03。
36.在装配排气导流板与转子之前,首先需要对底板1以及顶板2进行调平。底板1的底部针对不同的支撑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底板高度调节装置3,通过调节各个底板高度调节装置3的对底板1不同位置的支撑高度,进而将底板1调平。同理,顶板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针对顶板2的不同位置进行支撑的顶板高度调节装置4,通过调节各个顶板高度调节装置4的对顶板2 不同位置的支撑高度,进而将顶板2调平。通过保证底板1、顶板2的平行度与
水平度,进而保证后续转子与排气导流板装配时的同轴度。
37.装配转子和排气导流板时,首先将排气导流板扣合在转子顶部,并且排气导流板的底部端面与底板1的顶部端面接触,通过底板1上的导流板定位部02对排气导流板进行定位固定。同时,为了避免在后续装配过程中排气导流板窜动,因此采用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5将排气导流板的边缘处向下朝向底板1压紧固定。然后通过底板1中心处的转子定位部01与转子的底部连接,对转子进行定位固定,此时转子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并压装在排气导流板的顶部。
38.由于转子内部本身带有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为了避免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的弹力对后续测量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之间装配间隙带来的误差影响,因此在转子的顶部设置配重压紧部03,通过配重压紧部03将转子向下压紧,进而使得转子内部的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处于完全压缩的状态,进而避免轴向弹簧或轴向弹片本身的形变对后续测量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之间装配间隙带来的误差影响。
39.通过配重压紧部03将转子向下压紧后,即可通过测量尺测量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作为基准间距。然后将排气导流板拆卸并在转子与排气导流板之间填塞垫片,然后按照上述方式重新装配排气导流板并压实后再次测量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作为垫高间距。计算垫高间距与基准间距之间的差值,若这个差值满足转子轴向垫高高度的需求,则表明此时转子与排气导流板装配合格。若这个差值不满足转子轴向垫高高度的需求,则按照重复上述步骤在转子内部继续增加垫片,直到垫高间距与基准间距之间的差值满足转子轴向垫高高度的需求。
40.实施例2:
4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子定位部01包括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端面的中心处的定位中心孔或定位中心套筒。
42.转子的输出轴的底端直接插装至底板1中心处的定位中心孔或定位中心套筒内部,通过输出轴与定位中心孔或与定位中心套筒的配合,进而实现对转子进行定位,使得转子与定位中心套筒或定位中心孔同轴。
43.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44.实施例3:
4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包括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端面上并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的排气导流板定位盘,所述排气导流板定位盘的顶部设置有对排气导流板进行定位的凸起环状凸缘。
46.排气导流板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环状台阶,排气导流板定位盘通过螺栓直接同轴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且排气导流板定位盘的顶部对应排气导流板底部内侧的环状台阶设置有凸起环状凸缘,通过凸起环状凸缘与环状台阶的拼合,实现对排气导流板的定位固定,使得排气导流板与转子保持同轴。
47.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48.实施例4:
49.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升降装置6,所述升降装置6的升降端与配重压紧部03的顶部连接。通过升降装置6能够带动配重压紧部03进行升降。配重压紧部03升起时远离转子顶部,配重压紧部03
下降时将转子顶部压紧。
50.所述配重压紧部03包括配重盘,所述配重盘的顶部与升降装置6的底部连接,所述配重盘的底部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的避让孔。设置避让孔用于避让转子顶部的凸块,同时通过设置避让孔以便于后续插入深度齿进行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的测量。
5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关于转子定位部01的轴线对称螺纹转动设置在顶板2上,升降螺杆的底端延伸至顶板2的下方并与配重盘的顶部转动卡接。顶板2的顶部的两端关于转子定位部01的轴线对称螺纹转动设置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底端设置有t形接头,配重盘的顶部设置有与t形接头转动卡接的t形槽,使得升降螺杆能够带动配重盘竖直升降但是不能带动配重盘转动。通过转动升降螺杆,即可便捷带动配重盘进行升降以调节配重盘对转子顶部的压紧程度。同时通过升降螺杆与顶板2上的螺纹孔之间的螺纹自锁连接结构,有效避免配重盘升降到位后继续窜动。
52.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53.实施例5:
5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5包括压紧调节螺杆51、压紧板52、压紧螺钉53,所述压紧调节螺杆51对应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的边缘螺纹转动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压紧调节螺杆51的顶部套装有压紧板52,所述压紧板52的一端延伸至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的上方并设置螺纹设置有压紧螺钉53。
55.通过转动压紧调节螺杆51,进而带动压紧板52下降,使得压紧板52向下压紧排气导流板的顶部端面。同时针对排气导流板顶部的不规则轮廓,如凹槽、沉孔等,通过转动设置在压紧板52上的压紧螺钉53,使得压紧螺钉53将排气导流板顶部的不规则轮廓向下压紧,进而配合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实现对排气导流板的有效固定。
56.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57.实施例6:
5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4所示,所述顶板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板1顶部两侧的顶板支撑柱41,两侧的顶板支撑柱41的顶部均螺纹转动设置有顶板调节螺杆42,所述顶板调节螺杆42的顶端与顶板2的端部转动连接。
59.顶板支撑柱4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顶板调节螺杆42螺纹安装在顶板支撑柱41的螺纹孔中,且顶板调节螺杆42的顶端向上延伸至螺纹孔的外侧并通过阶梯轴段与顶板2的端部转动卡接,使得顶板2能够伴随顶板调节螺杆42升降但是不能伴随顶板调节螺杆42转动。通过转动调节顶板调节螺杆42的升降高度,进而调节顶板2两端的支撑高度差至达标,实现将顶板2调平。
60.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61.实施例7:
6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5所示,所述底板高度调节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板1底部两侧的底板支撑柱31,两侧的底板支撑柱31的底部均螺纹转动设置有底板调节螺杆32,所述底板调节螺杆32的底端设置有支脚33。
63.底板支撑柱31上设置有螺纹孔,底板调节螺杆32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底板调节螺杆32的底端向下延伸至螺纹孔外侧并与支脚33连接,通过转动底板调节螺杆32,进而带动支脚33进行升降。
6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6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用于对转子和排气导流板进行定位装配,包括底板(1)与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高度调节装置(3),所述底板(1)与顶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顶板(2)高度的顶板高度调节装置(4);所述底板(1)的顶部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转子定位部(01),所述底板(1)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的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所述底板(1)的顶部端面上对应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的边缘处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5),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的配重压紧部(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定位部(01)包括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端面的中心处的定位中心孔或定位中心套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包括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端面上并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的排气导流板定位盘,所述排气导流板定位盘的顶部设置有对排气导流板进行定位的凸起环状凸缘。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升降装置(6),所述升降装置(6)的升降端与配重压紧部(03)的顶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压紧部(03)包括配重盘,所述配重盘的顶部与升降装置(6)的底部连接,所述配重盘的底部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01)同轴的避让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关于转子定位部(01)的轴线对称螺纹转动设置在顶板(2)上,升降螺杆的底端延伸至顶板(2)的下方并与配重盘的顶部转动卡接。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5)包括压紧调节螺杆(51)、压紧板(52)、压紧螺钉(53),所述压紧调节螺杆(51)对应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的边缘螺纹转动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压紧调节螺杆(51)的顶部套装有压紧板(52),所述压紧板(52)的一端延伸至排气导流板定位部(02)的上方并设置有压紧螺钉(53)。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板(1)顶部两侧的顶板支撑柱(41),两侧的顶板支撑柱(41)的顶部均转动设置有顶板调节螺杆(42),所述顶板调节螺杆(42)的顶端与顶板(2)的端部螺纹转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高度调节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板(1)底部两侧的底板支撑柱(31),两侧的底板支撑柱(31)的底部均转动设置有底板调节螺杆(32),所述底板调节螺杆(32)的底端设置有支脚(3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启动机转子垫补装配装置,包括底板与顶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调节顶板高度的顶板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转子定位部,所述底板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同轴的排气导流板定位部,所述底板的顶部端面上对应排气导流板定位部的边缘处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气导流板紧固装置,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转子定位部同轴的配重压紧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的测量顶板的顶部到转子顶部的间距,同时能够有效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进而为后续填塞垫片的数量与厚度提供了准确的计算基础。垫片的数量与厚度提供了准确的计算基础。垫片的数量与厚度提供了准确的计算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王辛旭 刘艳 刘铭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奥特附件维修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25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