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0-20  8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空调柜机一般采用离心风机、贯流风机或者轴流风机,离心风机和贯流风机的风道系统相对固定,送风通道距离较长,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压力较小,不足以克服外界的负压,导致无法远距离送风;轴流风机于由自身结构的限制,其吹出的风容易向其周向扩散,导致产生较大的风量损失,送风距离缩短,无法满足正常的室内送风要求。
3.为了解决上述送风距离的问题,相关方案采用增大风机的转速以提升送风距离,这种方式会导致空调功率增加、噪声增大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及空调器,通过驱动单元带动驱动筒旋转,驱动筒带动导风筒相对于导流圈做轴向往复运动,进而实现调节导风筒相与导流圈形成的导风通道的长度。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导流圈、驱动筒以及导风筒,导风筒套设在导流圈上且两者通过直轨道组件连接,驱动筒套设在导风筒上且两者通过斜轨道组件连接,驱动单元与驱动筒连接;驱动单元带动驱动筒旋转,驱动筒带动导风筒相对于导流圈做轴向往复运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距离调节装置还包括挡风板,导流圈的一端固定在挡风板上,驱动筒的一端和挡风板活动配合且驱动筒能够相对于挡风板旋转,驱动单元固定在挡风板上。
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筒的一端通过滚轮单元和挡风板活动配合。
8.在一些实施例中,滚轮单元包括开设在驱动筒上的滚轮槽、开设在挡风板上的轨道、以及滚轮,滚轮位于滚轮槽内,且滚轮卡接在滚轮槽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直轨道组件包括开设在导流圈外表面的轴向筋条,以及开设在导风筒内表面的第一轴向凹槽,第一轴向凹槽与轴向筋条配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斜轨道组件包括设置在导风筒外表面的定位销,以及开设在驱动筒内表面的第二轴向凹槽,定位销与第二轴向凹槽配合;第二轴向凹槽与驱动筒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距离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筒,固定筒套设在驱动筒上且一端固定在挡风板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包括开设在挡风板上的安装位,安装位上固定有电机,驱动筒的外周面上具有齿形结构,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形结构啮合。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风的流动方向,导风筒的内径逐渐减小。
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6.当空调器未开启时,导风筒和导流圈形成的导风通道的长度最小,此时空调器占用较小的空间,同时方便包装和运输;
17.当空调器开启后,驱动单元工作,带动驱动筒旋转,由于驱动筒与导风筒之间通过斜轨道组件连接,所以驱动筒旋转时会给导风筒施加一个轴向运动力和一个旋转力;但是由于导风筒与导流圈通过直轨道组件连接,在该直轨道组件的限制下,导风筒只能做轴向往复运动;进而使得导风筒相对于导流圈的距离增大或者减小,以此实现对导风通道的调节,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感。
18.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是基于上述送风距离调节装置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送风距离调节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的分解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中直轨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中斜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中导风筒的剖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中导风筒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中导风筒处于伸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剖视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
31.1、驱动单元;2、导流圈;3、驱动筒;4、导风筒;5、直轨道组件;6、斜轨道组件;7、挡风板;8、滚轮单元;9、固定筒;11、安装位;12、电机;13、齿形结构;14、齿轮;51、轴向筋条;52、第一轴向凹槽;61、定位销;62、第二轴向凹槽;71、螺钉柱;81、滚轮槽;82、轨道;83、滚轮;84、滚轮安装位;85、倒扣;91、固定结构;101、送风距离调节装置;102、内机本体;103、空
调面板;104、轴流风机;105、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实施例1
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包括驱动单元1、导流圈2、驱动筒3以及导风筒4,导风筒4套设在导流圈2上且两者通过直轨道组件5连接,驱动筒3套设在导风筒4上且两者通过斜轨道组件6连接,驱动单元1与驱动筒3连接;驱动单元1带动驱动筒3旋转,驱动筒3带动导风筒4相对于导流圈2做轴向往复运动。
37.具体地,导流圈2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环形结构,其一端固定;驱动筒3为环形结构;导风筒4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环形结构,其一端为格栅结构,可用于气体的流通;导风筒4套设在导流圈2上,在直轨道组件5的作用下,导风筒4可相对于导流圈2沿着轴向移动,导风筒4向左(图1中的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导风筒4的格栅结构与导流圈2固定端的距离即为导流圈2的环形结构的厚度与导风筒4的环形结构的厚度之和,该厚度之和即为导风筒4和导流圈2形成的导风通道的最大长度;驱动筒3为环形结构,两端均开口,其与导风筒4配合,主要用于传递旋转力。
38.本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从内到外依次为:导流圈2、导风筒4以及驱动筒3。
39.当空调器未开启时,导风筒4和导流圈2形成的导风通道的长度最小,此时空调器占用较小的空间,同时方便包装和运输;
40.当空调器开启后,驱动单元1工作,带动驱动筒3旋转,由于驱动筒3与导风筒4之间通过斜轨道组件6连接,所以驱动筒3旋转时会给导风筒4施加一个轴向运动力和一个旋转力;但是由于导风筒4与导流圈2通过直轨道组件5连接,在该直轨道组件5的限制下,导风筒4只能做轴向往复运动;进而使得导风筒4相对于导流圈2的距离增大或者减小,以此实现对
导风通道的调节,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感。
41.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送风距离调节装置还包括挡风板7,导流圈2的一端固定在挡风板7上,驱动筒3的一端和挡风板7活动配合且驱动筒3能够相对于挡风板7旋转,驱动单元1固定在挡风板7上。
42.具体地,挡风板7为空调器的挡风板,空调器换热器产生的热量或者冷量可以通过该挡风板7流出;在本实施例中,挡风板7还具有固定的作用;导流圈2的一端固定在挡风板7上,导流圈2也可以与挡风板7一体成型,空调器中的热量或者冷量可以经挡风板7上的缺口流入导流圈2中;驱动筒3的一端可以沿着挡风板7做旋转运动。
43.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驱动筒3的一端通过滚轮单元8和挡风板7活动配合;滚轮单元8包括包括开设在驱动筒3上的滚轮槽81、开设在挡风板7上的轨道82、以及滚轮83,滚轮83位于滚轮槽81内,且滚轮83卡接在滚轮槽81内。
44.具体地,驱动筒3上设置有滚轮安装位84,先把滚轮83安装到驱动筒上的滚轮安装位84内,滚轮安装位84处设计有滚轮槽81及倒扣85,倒扣85可卡紧滚轮83,滚轮83可在滚轮槽81中自由转动,进而实现驱动筒3的旋转。
45.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直轨道组件5包括开设在导流圈2外表面的轴向筋条51,以及开设在导风筒4内表面的第一轴向凹槽52,第一轴向凹槽52与轴向筋条51配合。
46.具体地,第一轴向凹槽52和轴向筋条51均与轴向平行,第一轴向凹槽52和轴向筋条51均设置多个且数量匹配;优选地,导风筒4内表面设置有三条第一轴向凹槽52,三条第一轴向凹槽52沿轴向排列,等距分布在导风筒4的内侧;导流圈2的外表面设置有三条轴向筋条51,三条轴向筋条51等距分布在导流圈2外侧;装配时,导风筒4内部的第一轴向凹槽52对准导流圈2上的轴向筋条51,将导风筒4套在导流圈2的外侧,通过第一轴向凹槽52和轴向筋条51的限位,使导风筒4只能沿着导流圈2做轴向往复运动,无法做旋转运动。
47.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斜轨道组件6包括设置在导风筒4外表面的定位销61,以及开设在驱动筒3内表面的第二轴向凹槽62,定位销61与第二轴向凹槽62配合;第二轴向凹槽62与驱动筒3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
48.具体地,第二轴向凹槽62与驱动筒3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也就是说第二轴向凹槽62为倾斜设置的,其不与轴向平行;定位销61与第二轴向凹槽62均设置多个且数量匹配;优选地,驱动筒3的内表面设置有三条第二轴向凹槽62,三条第二轴向凹槽62沿着驱动筒3的内表面的轴向均匀分布,且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轴向凹槽62的入口与驱动筒3的端面垂直;装配时,导风筒4外侧的三个等距定位销61对准驱动筒3内侧的第二轴向凹槽62入口插入,然后沿着第二轴向凹槽62滑入到第二轴向凹槽62的末端,将导风筒4嵌在驱动筒3内侧;由于第二轴向凹槽62具有一定的斜度,当导风筒4沿着第二轴向凹槽62运动时,不仅会沿着轴向运动,同时还会旋转一定的角度。
49.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送风距离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筒9,固定筒9套设在驱动筒3上且一端固定在挡风板7上。具体地,固定筒9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环形结构,其套设在驱动筒3上;固定筒9上具有固定结构91,固定结构91即为螺钉孔,将螺钉孔对准挡风板7上的螺钉柱71,通过螺钉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挡风板7上
50.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单元1包括开设在挡风板7上的安装位11,安装位11上固定有电机12,驱动筒3的外周面上具有齿形结构13,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
14,齿轮14与齿形结构13啮合。这样,电机12运动,通过齿轮14与齿形结构13之间的配合带动驱动筒3旋转。电机12的正反转可以实现驱动筒3向不同的方向旋转,进而实现调节导通通道的长度。
51.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沿着风的流动方向,导风筒4的内径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导风筒4前端是逐渐变小的锥形口结构,可以使经过导风筒4的空调风更加聚合,对风流加压,提高出风口风压,从而有效提高送风距离。
52.本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的装配过程为:
53.首先进行预装配,先把滚轮83安装到驱动筒上的滚轮安装位84内,滚轮安装位84处设计有滚轮槽81及倒扣85,倒扣85可卡紧滚轮83,滚轮83可在滚轮槽81中自由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再把电机12及齿轮14安装到挡风板7上的安装位11处,通过螺钉将电机12固定。
54.接着进行整体装配,先将导风筒4上的定位销61对准驱动筒3内部的第二轴向凹槽62,将导风筒4沿着第二轴向凹槽62滑入到驱动筒3内,然后将导风筒4内部的第一轴向凹槽52对准导流圈2上的轴向筋条51,将导风筒4套在导流圈2上,最后将固定筒9套在驱动筒3上,将固定筒9上的固定结构91对准挡风板7上的螺钉柱71,通过螺钉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挡风板7上。
55.装配后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由里到外分别为导流圈2、导风筒4、驱动筒3、固定筒9。
56.此时,驱动筒3上的滚轮83置于挡风板7的轨道82中,可沿轨道82运动;同时,导流圈2下方安装的齿轮14及电机12,齿轮14可与齿形结构13啮合,通过电机12带动驱动筒3旋转,然后驱动筒3带动导风筒4做伸缩运动。
57.本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通过控制导风筒的伸缩,可以改变导风筒和导流圈所形成的导风通道的长度,导风通道可以起导流的作用,避免空调风的流动方向紊乱,有效增加导风通道长度,能进一步的对空调风的流动起到导流的作用,将空调风导流到出风口附近,使空调风有序流动,进而有效提高送风距离。
58.空调器未开启时,如图6所示,导风筒处于未伸出状态,此状态下空调占用空间小,同时方便包装、运输;当空调器开启时,如图7所示,轴流风机经导风筒出风,有效提高出风距离,同时该装置可以控制导风筒伸出长度,从而改变导风通道长度,实现调节出风距离的功能,由此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
59.实施例2
6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如图8和图9所示,空调器包括实施例1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
61.具体地,送风距离调节装置101布局于空调器内机本体102当中,整个装置略微突出空调面板103一小部分;空调器还包括位于内机本体102中的轴流风机104和换热器105,换热器105产生的热量或者冷量能够进入送风距离调节装置101中。
62.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具备送风距离可调节、占用空间小、送风效率较高等特点,解决了传统空调器送风距离短、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63.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技术特征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6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导流圈、驱动筒以及导风筒,所述导风筒套设在所述导流圈上且两者通过直轨道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筒套设在所述导风筒上且两者通过斜轨道组件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筒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驱动筒旋转,所述驱动筒带动所述导风筒相对于导流圈做轴向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距离调节装置还包括挡风板,所述导流圈的一端固定在挡风板上,所述驱动筒的一端和挡风板活动配合且所述驱动筒能够相对于所述挡风板旋转,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挡风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筒的一端通过滚轮单元和挡风板活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驱动筒上的滚轮槽、开设在所述挡风板上的轨道、以及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滚轮槽内,且所述滚轮卡接在所述滚轮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轨道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导流圈外表面的轴向筋条,以及开设在所述导风筒内表面的第一轴向凹槽,所述第一轴向凹槽与所述轴向筋条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轨道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风筒外表面的定位销,以及开设在所述驱动筒内表面的第二轴向凹槽,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第二轴向凹槽配合;所述第二轴向凹槽与所述驱动筒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距离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套设在所述驱动筒上且一端固定在挡风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开设在挡风板上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固定有电机,所述驱动筒的外周面上具有齿形结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形结构啮合。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风的流动方向,所述导风筒的内径逐渐减小。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距离调节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及空调器;送风距离调节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导流圈、驱动筒以及导风筒,导风筒套设在导流圈上且两者通过直轨道组件连接,驱动筒套设在导风筒上且两者通过斜轨道组件连接,驱动单元与驱动筒连接;驱动单元带动驱动筒旋转,由于驱动筒与导风筒之间通过斜轨道组件连接,所以驱动筒旋转时会给导风筒施加一个轴向运动力和一个旋转力;但是由于导风筒与导流圈通过直轨道组件连接,在该直轨道组件的限制下,导风筒只能做轴向往复运动;进而使得导风筒相对于导流圈的距离增大或者减小,以此实现对导风通道的调节,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涛 陈荣华 蔡金钊 孔庆超 邹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25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