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水环境监测是以水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水环境监测是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为治理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准确反映水环境的质量现况,预测水环境污染发展趋势,要求水环境监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平行性、重复性、完整性及可比性。

目前市场上的水环境监测设备不能同时对雨水和河水进行监测,这样导致水环境监测设备的监测的结果不具有完整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基体管,基体管分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放置箱下端,每个所述基体管下端均连接有封套头,每个所述封套头下端均连接有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封套头套设于基体管外侧,且封套头下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封套头下端内侧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下端位于封套头下端连接有封堵片,由于伸缩杆便于调节放置箱的高度,这样便于适应不同深度的水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箱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储液箱上端连接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的出口位于储液箱上端中部,且进水管道上端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上端与储液箱上端平齐,所述防护网下方位于进水管道中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储液箱上端位于进水管道左端固定安装有水质监测仪,且储液箱上端位于进水管道右端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装置,所述储液箱内侧下端设置有电磁流量阀,电磁流量阀位于储液箱下端左侧,且电磁流量阀左端位于储液箱左端固定连接有被动采样器,被动采样器下端连接有排放管,排放管的一端贯通放置箱与外界连通,所述放置箱下端左右两侧位于基体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放置箱下端中部位于两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下端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所述滑块均位于滑槽内侧,所述连接板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环境监测装置,水环境监测装置的宽度小于两所述固定块之间的宽度,由于水质监测仪与水环境监测装置便于同时对雨水及河水进行监测,这样通过对比水质监测仪与水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便于进行对比分析,提高了该装置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水质监测仪与水环境监测装置,便于同时对雨水及河水进行监测,通过对比水质监测仪与水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便于进行对比分析,提高了该装置监测结果的完整性。

2、通过设置伸缩杆,便于调节放置箱的高度,以便适应不同深度的水环境,通过设置液压杆,便于调节水环境监测装置的高度,以便将水环境监测装置调节至合适位置,进而进行监测,而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中封套头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箱;2、基体管;3、封套头;4、伸缩杆;5、插头;6、储液箱;7、防护网;8、过滤板;9、水质监测仪;10、智能控制装置;11、电磁流量阀;12、被动采样器;13、排放管;14、进水管道;15、固定块;16、滑槽;17、液压缸;18、液压杆;19、连接板;20、滑块;21、水环境监测装置;22、密封环;23、封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放置箱1,所述放置箱1下端固定连接有基体管2,基体管2分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放置箱1下端,每个所述基体管2下端均连接有封套头3,每个所述封套头3下端均连接有伸缩杆4,每个所述伸缩杆4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头5,所述封套头3套设于基体管2外侧,且封套头3下端与伸缩杆4连接,所述封套头3下端内侧设置有密封环22,密封环22下端位于封套头3下端连接有封堵片23;

所述放置箱1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6,储液箱6上端连接有进水管道14,进水管道14的出口位于储液箱6上端中部,且进水管道14上端设置有防护网7,防护网7上端与储液箱6上端平齐,所述防护网7下方位于进水管道14中部设置有过滤板8,所述储液箱6上端位于进水管道14左端固定安装有水质监测仪9,且储液箱6上端位于进水管道14右端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装置10,所述储液箱6内侧下端设置有电磁流量阀11,电磁流量阀11位于储液箱6下端左侧,且电磁流量阀11左端位于储液箱6左端固定连接有被动采样器12,被动采样器12下端连接有排放管13,排放管13的一端贯通放置箱1与外界连通,所述放置箱1下端左右两侧位于基体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两所述固定块15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16,所述放置箱1下端中部位于两所述固定块15之间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7,液压缸17下端连接有液压杆18,液压杆18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0,两所述滑块20均位于滑槽16内侧,所述连接板19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环境监测装置21,水环境监测装置21的宽度小于两所述固定块15之间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插头5将装置固定于水底,通过伸缩杆4调节该装置的高度将水环境监测装置21浸没于水中,可通过液压缸17调节液压杆18的高度,进一步带动连接板19上下移动,连接板19通过滑块20与滑槽16的作用调节水环境监测装置21的高度,当调节至合适位置时,水环境监测装置21开始监测,当遇雨雪天气时,雨雪通过防护网7进入进水管道14,进一步通过过滤板8进入储液箱6,智能控制装置10感应有雨水进入时,则打开水质监测仪9与电磁流量阀11,进而水质监测仪9对雨水进行检测,电磁流量阀11控制水流进入被动采样器12,被动采样器12可监测水质的基础指标,待监测完成时,通过排放管13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放置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下端固定连接有基体管(2),每个所述基体管(2)下端均连接有封套头(3),每个所述封套头(3)下端均连接有伸缩杆(4),每个所述伸缩杆(4)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头(5),所述封套头(3)下端内侧设置有密封环(22),密封环(22)下端位于封套头(3)下端连接有封堵片(23);

所述放置箱(1)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6),储液箱(6)上端连接有进水管道(14),进水管道(14)的出口位于储液箱(6)上端中部,且进水管道(14)上端设置有防护网(7),所述防护网(7)下方位于进水管道(14)中部设置有过滤板(8),所述储液箱(6)上端位于进水管道(14)左端固定安装有水质监测仪(9),且储液箱(6)上端位于进水管道(14)右端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装置(10),所述储液箱(6)内侧下端设置有电磁流量阀(11),电磁流量阀(11)位于储液箱(6)下端左侧,且电磁流量阀(11)左端位于储液箱(6)左端固定连接有被动采样器(12),被动采样器(12)下端连接有排放管(13),所述放置箱(1)下端左右两侧位于基体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两所述固定块(15)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16),所述放置箱(1)下端中部位于两所述固定块(15)之间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7),液压缸(17)下端连接有液压杆(18),液压杆(18)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0),两所述滑块(20)均位于滑槽(16)内侧,所述连接板(19)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环境监测装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管(2)分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放置箱(1)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套头(3)套设于基体管(2)外侧,且封套头(3)下端与伸缩杆(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防护网(7)上端与储液箱(6)上端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放管(13)的一端贯通放置箱(1)与外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水环境监测装置(21)的宽度小于两所述固定块(15)之间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基体管,基体管分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放置箱下端,每个所述基体管下端均连接有封套头,每个所述封套头下端均连接有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封套头套设于基体管外侧,且封套头下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封套头下端内侧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下端位于封套头下端连接有封堵片。本实用新型通过水质监测仪与水环境监测装置,便于同时对雨水及河水进行监测,通过对比水质监测仪与水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便于进行对比分析,提高了该装置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孝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路孝梅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2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