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接头及新能源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2.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为其节省能源、成本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开始购买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是依靠电池提供动力,只要能够为电池充电,汽车就能够一直提供动力,但电池只要使用就会存在性能损耗。
3.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是采用快充,虽然缩短了充电时间,但是这样也会对电池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出现汽车电池电量不耐用以及使用寿命缩短等情况。
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能源充电接头及新能源充电系统,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电量以及使用寿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能源充电接头包括:
7.壳体;
8.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
9.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的输出端连接;
10.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输出充电电流。
11.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量检测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电量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电量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12.所述电量检测组件,所述电量检测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
13.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接收的汽车电池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输出充电电流。
14.可选的,所述壳体靠近第一接口位置处设置有与汽车充电接口的锁孔相配合的锁扣。
15.可选的,所述壳体靠近第二接口位置处设置有与充电枪的锁扣相配合的锁孔。
16.可选的,所述壳体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整体呈圆筒型结构。
17.可选的,所述新能源充电接头还包括有无线传输组件,所述无线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18.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汽车的电池充电状态信息传输至移动设备。
19.可选的,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为ble蓝牙模块、gsm模块或wifi模块。
2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系统,所述新能源充电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
21.所述新能源充电接头包括:
22.壳体;
23.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
24.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的输出端连接;
25.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输出充电电流。
2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2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新能源充电接头包括壳体、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电路板,第一接口设置于壳体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第二接口设置于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的输出端连接;电路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输出充电电流,便于汽车在充电时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电池充电不饱和,同时也避免了电池充电过快而对电池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用性高,提升了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池电量,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充电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例所示:1、第一接口;21、电量检测组件;22、控制器;3、第二接口;4、无线传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32.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3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充电接头及系统。
3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新能源充电接头包括:
36.壳体;
37.第一接口1,所述第一接口1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
38.第二接口3,所述第二接口3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的输出端连接;
39.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1输出充电电流。
40.本实施例中,新能源充电接头是一个汽车充电的连接头,在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接口1,在需要使用新能源充电接头时,将其对准并插入汽车的充电接口即可连接,方便快捷,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接口3,充电时,将充电枪对准第二接口3并插入即可连接。
41.在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在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后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控制所述第一接口1输出充电电流,保障汽车电池在充电时控制电流减弱,使汽车电池充电更饱和,同时也避免汽车电池在低电量或者高电量情况下过高的电流会对其造成损伤。
4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量检测组件21和控制器22,所述电量检测组件21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电量检测组件2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22的输入端连接;
43.所述电量检测组件21,所述电量检测组件2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口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
44.所述控制器22,用于对接收的汽车电池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1输出充电电流。
4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靠近第一接口1位置处设置有与汽车充电接口的锁孔相配合的锁扣。
46.本实施例中,将新能源充电接头插入汽车的充电接口时,壳体上设置的锁扣会自动与汽车充电接口内的锁孔扣合,锁定新能源充电接头,防止其在充电时脱离或者连接不稳定,取掉新能源充电接头时,只需要按压锁扣的开关即可解开锁定,方便快捷。
4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靠近第二接口3位置处设置有与充电枪的锁扣相配合的锁孔。
48.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枪与新能源充电接头连接时,将充电枪枪口对应插入第二接口3,充电枪的锁扣自动与新能源充电接头设置的锁扣扣合,锁定充电枪,脱离时,按压充电枪的锁扣开关即可解开锁定。
4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整体呈圆筒型结构。
50.本实施例中,新能源充电接头作为连接充电枪以及汽车充电接口的接头,充电时会有电流经过,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壳体能够有效地绝缘,避免用户接触时触电,整体呈圆筒型结构,节省材料,缩小其体积,方便用户携带。
5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能源充电接头还包括有无线传输组件4,所述无线传输组件4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无线传输组件4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22的输出端连接;
52.所述无线传输组件4,用于在所述控制器22的控制下,将汽车的电池充电状态信息传输至移动设备。
5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组件4为ble蓝牙模块、gsm模块或wifi模块,以对汽车电池充电状态信号进行传输,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哪一种无线传输组件4,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定,此处不做限制。
54.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的新能源充电接头还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组件4配合app使用,便于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查看汽车电池充电状态信息,提升了新能源充电接头的便捷性。
5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系统,所述新能源充电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
56.所述新能源充电接头包括:
57.壳体;
58.第一接口1,所述第一接口1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
59.第二接口3,所述第二接口3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的输出端连接;
60.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1输出充电电流。
61.该新能源充电接头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胎压监测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新能源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充电接头包括:壳体;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的输出端连接;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输出充电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量检测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电量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电量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量检测组件,所述电量检测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接收的汽车电池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输出充电电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第一接口位置处设置有与汽车充电接口的锁孔相配合的锁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第二接口位置处设置有与充电枪的锁扣相配合的锁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整体呈圆筒型结构。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充电接头还包括有无线传输组件,所述无线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将汽车的电池充电状态信息传输至移动设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为ble蓝牙模块、gsm模块或wifi模块。8.一种新能源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充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接头。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充电接头及新能源充电系统,所述新能源充电接头包括:壳体;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的输出端连接;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汽车电池的充电状态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所述第一接口输出充电电流;本实用新型便于汽车在充电时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电池充电不饱和,同时也避免了电池充电过快而对电池造成损伤;实用性高,提升了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池电量,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廖其龙 牛明海 史钰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星卡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5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