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9


本实用新型属于方圆坯免加热直接轧制的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铸坯的生产过程中,铸坯在连铸后需要经过加热炉重新加热而后进行轧制,但由于技术的发展,铸坯剪切后可以免加热直接进行轧制,不通过加热炉加热,直接通过辊道高速运送至轧钢进行轧制。直接轧制对铸坯的出坯温度要求高,目前生产中经常由于铸坯温度不能满足轧制要求,从而产生直轧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对铸坯的出坯温度进行监控,提供符合免加热直接轧制温度要求的铸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铸坯剪切系统、剪切后辊道、运输辊道、出坯辊道;以及设置在出坯辊道上方的用于移出出坯辊道内铸坯的铸坯横移装置、设置在剪切后辊道上方的铸坯测温装置、以及设置在铸坯剪切系统远离剪切后辊道一端上的冷却系统;测温装置检测铸坯温度状态异常后,铸坯横移装置移走出坯辊道铸坯,冷却系统调节冷却水量,调节铸坯温度。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后区设备运转及二次冷却水量动态控制模型。

可选地,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若干条相互并联的二次冷却水管路、与二次冷却水管路相连的喷淋管以及安装在喷淋管上的喷嘴。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二次冷却水管路上的流量调节阀。

可选地,所述铸坯测温装置为设置在剪切后辊道上方的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出坯辊道远离运输辊道的一端上的汇流辊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判断铸坯温度是否满足直接轧制的要求,对于满足直接轧制温度要求的铸坯,可以依次快速启动剪切后辊道、运输辊道、出坯辊道、汇流辊道,快速将铸坯运送至轧钢,缩短连铸与轧钢交接时间;对于不满足直接轧制温度要求的铸坯,可以依次快速启动剪切后辊道、运输辊道、出坯辊道以及铸坯横移装置,将铸坯快速下线,避免其影响下一块铸坯;另外,对于不满足直接轧制温度要求的铸坯,可以及时调整对应铸流的二次冷却水水量,提高直接轧制比例。二次冷却水动态控制模型在考虑铸坯温度的同时兼顾考虑冷却水进水温度、钢水过热度、铸坯在二冷喷淋段内的历史有效拉速等因素,再进行二次冷却水量的调节,在提高铸坯温度的同时保证铸坯质量合格。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铸坯剪切系统1、剪切后辊道2、运输辊道3、出坯辊道4、汇流辊道5、铸坯横移装置6、铸坯测温装置7、控制系统8、二次冷却水管路9、流量调节阀10、喷淋管11、喷嘴1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铸坯剪切系统1、剪切后辊道2、运输辊道3、出坯辊道4;以及设置在出坯辊道4上方的用于移出出坯辊道4内铸坯的铸坯横移装置6、设置在剪切后辊道2一侧的铸坯测温装置7、以及设置在铸坯剪切系统1远离剪切后辊道2一端上的冷却系统;测温装置检测铸坯温度状态异常后,铸坯横移装置6移走出坯辊道4铸坯,冷却系统调节冷却水量,调节铸坯温度。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8,所述控制系统8包括用于铸坯横移装置6动作的自动化系统以及二次冷却水量动态控制模型;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若干条相互并联的二次冷却水管路9、与二次冷却水管路相连的喷淋管11以及安装在喷淋管上的喷嘴12;还包括设置在二次冷却水管路9上的流量调节阀10;所述铸坯测温装置7为悬空设置在剪切后辊道2一侧上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出坯辊道4远离运输辊道3的一端上的汇流辊道5。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种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铸坯冷却;剪切铸坯;传输剪切后铸坯;检测剪切后铸坯温度;移除不满足轧制要求的铸坯;调整二次冷却水水量。

可选地,在步骤“检测剪切后铸坯温度”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铸坯温度信号传送至二次冷却水量动态控制模型;二次冷却水量动态控制模型的数学表达影响因素包括铸坯温度、冷却水进水速度、钢水过热度、铸坯在二冷喷淋段内的历史有效拉速;该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铸坯测温装置7安装在剪切后辊道2上方,用于检测经铸坯剪切系统1剪切后的铸坯,对于满足直接轧制温度要求的铸坯,依次启动剪切后辊道2、运输辊道3、出坯辊道4、汇流辊道5,将铸坯快速送至轧钢进行轧制。

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判断铸坯温度是否满足直接轧制的要求,对于满足直接轧制温度要求的铸坯,可以依次快速启动剪切后辊道2、运输辊道3、出坯辊道4、汇流辊道5,快速将铸坯运送至轧钢,缩短连铸与轧钢交接时间;对于不满足直接轧制温度要求的铸坯,可以依次快速启动剪切后辊道2、运输辊道3、出坯辊道4以及铸坯横移装置6,将铸坯快速下线,避免其影响下一块铸坯;另外,对于不满足直接轧制温度要求的铸坯,可以及时调整对应铸流的二次冷却水水量,提高直接轧制比例。二次冷却水动态控制模型在考虑铸坯温度的同时兼顾考虑冷却水进水温度、钢水过热度、铸坯在二冷喷淋段内的历史有效拉速等因素,再进行二次冷却水量的调节,在提高铸坯温度的同时保证铸坯质量合格。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铸坯剪切系统、剪切后辊道、运输辊道、出坯辊道;以及设置在出坯辊道上方的用于移出出坯辊道内铸坯的铸坯横移装置、设置在剪切后辊道上方的铸坯测温装置、以及设置在铸坯剪切系统远离剪切后辊道一端上的冷却系统;测温装置检测铸坯温度状态异常后,铸坯横移装置移走出坯辊道铸坯,冷却系统调节冷却水量,调节铸坯温度。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后区设备运转以及二次冷却水量动态控制模型。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若干条相互并联的二次冷却水管路、与二次冷却水管路相连的喷淋管以及安装在喷淋管上的喷嘴。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二次冷却水管路上的流量调节阀。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测温装置为设置在剪切后辊道上方的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出坯辊道远离运输辊道的一端上的汇流辊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方圆坯免加热直接轧制的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产直接轧制铸坯的控制系统,包括:铸坯剪切系统、剪切后辊道、运输辊道、出坯辊道、汇流辊道、铸坯横移装置、铸坯测温装置、控制系统、二次冷却水管路、流量调节阀、喷嘴。本实用新型可及时判断铸坯温度是否符合直接轧制对铸坯温度的要求,当铸坯温度满足要求时,启动辊道将铸坯快速送至轧钢轧制;当铸坯温度不能满足直接轧制温度要求时,启动后区设备,将铸坯吊运下线,同时根据实测温度、二次冷却水进水温度、钢水过热度、铸坯在二冷喷淋段内的历史有效拉速等因素,调节二次冷却水量,将铸坯温度调节至符合直接轧制要求的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令;冉莲玉;阎建武;丁小林;苏莉;王庆;罗利华;李万国;李巧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2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