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测量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
背景技术:2.无损测量盒在对工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使工件保持无损的状态,保证物体的完整性;
3.目前市场上的无损测量盒具有方便携带的功能,当手中的物件较多时,一般通过胳膊对其进行夹持,长时间的夹持胳膊处容易出现酸胀的现象,夹持力不够容易使无损测量盒出现滑落的现象,无损测量盒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端,当需要有异物进入到连接端的内部时,需要对异物进行拿出的过程中需要部分时间,若不能及时的发现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4.因此我们便提出了便携式无损测量盒,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当手中的物件较多时,一般通过胳膊对其进行夹持,长时间的夹持胳膊处容易出现酸胀的现象,夹持力不够容易使无损测量盒出现滑落的现象,无损测量盒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端,当需要有异物进入到连接端的内部时,需要对异物进行拿出的过程中需要部分时间,若不能及时的发现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包括检测盒本体、连接端和背带;
7.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右侧,且检测盒本体的左侧设置有便于对检测盒本体进行携带的背带;
8.还包括:
9.缠绕板,轴承连接在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左右两侧,且缠绕板的外侧设置有使背带进行缠绕的扭力弹簧;
10.限位板,滑动卡合在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内部,且限位板的下方与缠绕板的上表面相互接触;
11.盖板,通过合页设置在连接端的外侧上方,且盖板的内侧和连接端的外侧均设置有对盖板进行限位的磁铁。
12.优选的,所述背带的内端缠绕在缠绕板的四周,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左侧内部滑动卡合有齿轮啮合的齿排,且齿排与检测盒本体设置有齿排向外侧移动的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使齿排恢复到原始的位置,方便对背带进行限位。
13.优选的,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内部左侧轴承连接有齿轮和转板,且齿轮和转板之间设置有使转板单向转动的棘轮机构,并且转板的内部贯穿固定有双向丝杆,通过双向丝杆转动使限位板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缠绕板的限位,避免在对检测盒本体进行背着的过程
中背带的长度变长。
14.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轴承连接在检测盒本体的内部,且双向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对缠绕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板,使限位板能够前后移动。
15.优选的,所述检测盒本体的侧边内部设置有使推杆顺利滑动的卡槽,且卡槽的内部滑动卡合有带动推杆移动的活塞,并且活塞的外侧固定有对盖板进行推动的推杆,通过推杆的设置不需要在对电线插入的过程中需要对盖板进行扶持。
16.优选的,所述检测盒本体的侧边设置有使气体进入到卡槽内部的气囊,且气囊与卡槽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并且卡槽和推杆的弧度相同,通过气囊使气体进入到卡槽的内部,进而对盖板进行推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盖板的设置减少异物进入到连接端内部的可能性,不需要对内部的异物进行拿取,避免连接端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通过背带的设置便于对检测盒本体进行携带,不需要用手和胳膊对检测盒本体进行携带,避免检测盒本体出现脱落的现象,具体内容如下:
18.1.通过齿排移动使限位板进行限位,根据身高对背带的长度进行调节,避免背带过长不方便走路,当手部的物体较多不方便对其进行拿取时,不必用胳膊对其进行夹持,避免夹持力不够出现脱落的现象,方便对检测盒本体进行携带;
19.2.通过盖板的设置实现对连接端进行防护,避免异物进入到连接端的内部,避免连接端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同时避免盖板对外界的连接线进行接触,在对连接线进行插入的过程中需要对盖板进行扶持。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剖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俯剖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剖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检测盒本体;2、连接端;3、背带;4、扭力弹簧;5、缠绕板;6、限位板;7、双向丝杆;8、齿轮;9、齿排;10、复位弹簧;11、转板;12、棘轮机构;13、磁铁;14、盖板;15、气囊;16、连接管;17、卡槽;18、活塞;19、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包括检测盒本体1、连接端2和背带3;
29.连接端2,设置在检测盒本体1的右侧,且检测盒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便于对检测盒
本体1进行携带的背带3;缠绕板5,轴承连接在检测盒本体1的左右两侧,且缠绕板5的外侧设置有使背带3进行缠绕的扭力弹簧4;限位板6,滑动卡合在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且限位板6的下方与缠绕板5的上表面相互接触;
30.结合图1-4所示,当手中物体较多不方便对检测盒本体1进行拿取时,用手向内部推动齿排9,齿排9向内部移动,由于齿排9与齿轮8相同啮合,齿排9向内部移动使齿轮8进行转动,这时齿轮8进行逆时针转动,通过内部的棘轮机构12的设置带动转板11进行转动,转板11带动内部的双向丝杆7进行转动,双向丝杆7转动使限位板6向上进行移动,限位板6与缠绕板5进行分离,放开手,这时通过复位弹簧10的弹力使齿排9向外侧进行移动,齿排9向外侧移动带动齿轮8进行转动,通过棘轮机构12的设置中间位置的转板11不再进行转动,用手拉动背带3,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身高对背带3进行拉动,当背带3拉动到合适的长度之后,用手向内部推动齿排9,双向丝杆7如上述原理进行转动,但是这时双向丝杆7转动使限位板6向下移动,限位板6移动到与缠绕板5进行接触,实现对缠绕板5的限位,避免背带3的长度变长;
31.盖板14,通过合页设置在连接端2的外侧上方,且盖板14的内侧和连接端2的外侧均设置有对盖板14进行限位的磁铁13;还包括:背带3的内端缠绕在缠绕板5的四周,检测盒本体1的左侧内部滑动卡合有齿轮8啮合的齿排9,且齿排9与检测盒本体1设置有齿排9向外侧移动的复位弹簧10;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左侧轴承连接有齿轮8和转板11,且齿轮8和转板11之间设置有使转板11单向转动的棘轮机构12,并且转板11的内部贯穿固定有双向丝杆7;双向丝杆7轴承连接在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且双向丝杆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对缠绕板5进行限位的限位板6;检测盒本体1的侧边内部设置有使推杆19顺利滑动的卡槽17,且卡槽17的内部滑动卡合有带动推杆19移动的活塞18,并且活塞18的外侧固定有对盖板14进行推动的推杆19;检测盒本体1的侧边设置有使气体进入到卡槽17内部的气囊15,且气囊15与卡槽17之间通过连接管16进行连接,并且卡槽17和推杆19的弧度相同;
32.结合图5-6所示,当需要对连接线进行插时,用手对气囊15进行挤压,气囊15挤压使气体通过连接管16进入到卡槽17的内部,气体对卡槽17内部的活塞18进行推动,进而使活塞18和推杆19同步向外侧移动,推杆19移动对盖板14进行推动,不需要用手对盖板14进行扶持,当不需要对检测盒本体1进行使用时,通过气囊15内部的阀门使卡槽17内部的气体向外侧移动,用手推动盖板14,通过磁铁13的设置实现对盖板14的限位,避免盖板14出现晃动的现象。
3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携式无损测量盒时,结合图1-6所示,通过背带3的设置便于对检测盒本体1的携带,不需要将检测盒本体1通过手和胳膊对其进行携带,避免携带的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气囊15对推杆19进行推动,进而使盖板14向上进行转动,不需要对盖板14进行扶持,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包括检测盒本体(1)、连接端(2)和背带(3);连接端(2),设置在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右侧,且检测盒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便于对检测盒本体(1)进行携带的背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缠绕板(5),轴承连接在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左右两侧,且缠绕板(5)的外侧设置有使背带(3)进行缠绕的扭力弹簧(4);限位板(6),滑动卡合在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且限位板(6)的下方与缠绕板(5)的上表面相互接触;盖板(14),通过合页设置在连接端(2)的外侧上方,且盖板(14)的内侧和连接端(2)的外侧均设置有对盖板(14)进行限位的磁铁(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3)的内端缠绕在缠绕板(5)的四周,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左侧内部滑动卡合有齿轮(8)啮合的齿排(9),且齿排(9)与检测盒本体(1)设置有齿排(9)向外侧移动的复位弹簧(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左侧轴承连接有齿轮(8)和转板(11),且齿轮(8)和转板(11)之间设置有使转板(11)单向转动的棘轮机构(12),并且转板(11)的内部贯穿固定有双向丝杆(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7)轴承连接在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且双向丝杆(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对缠绕板(5)进行限位的限位板(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侧边内部设置有使推杆(19)顺利滑动的卡槽(17),且卡槽(17)的内部滑动卡合有带动推杆(19)移动的活塞(18),并且活塞(18)的外侧固定有对盖板(14)进行推动的推杆(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侧边设置有使气体进入到卡槽(17)内部的气囊(15),且气囊(15)与卡槽(17)之间通过连接管(16)进行连接,并且卡槽(17)和推杆(19)的弧度相同。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损测量盒,包括检测盒本体、连接端和背带;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右侧,且检测盒本体的左侧设置有便于对检测盒本体进行携带的背带;还包括:缠绕板,轴承连接在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左右两侧,且缠绕板的外侧设置有使背带进行缠绕的扭力弹簧;限位板,滑动卡合在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内部,且限位板的下方与缠绕板的上表面相互接触;盖板,通过合页设置在连接端的外侧上方,且盖板的内侧和连接端的外侧均设置有对盖板进行限位的磁铁。该便携式无损测量盒,通过盖板的设置减少异物进入到连接端内部的可能性,避免连接端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通过背带的设置便于对检测盒本体进行携带。置便于对检测盒本体进行携带。置便于对检测盒本体进行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26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