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片、顶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0-04  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片、顶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2.电池通常包括壳体组件、顶盖组件和电芯,壳体组件和顶盖组件配合形成容置腔,电芯布置在容置腔内。其中,顶盖组件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芯具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与正极柱电性连接,负极耳与负极柱电性连接,从而实现电流的导出。
3.传统的结构中,正极耳和正极柱之间通过正极连接片电性连接,负极耳和负极柱之间通过负极连接片电性连接。然而,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很容易割伤操作人员,从而造成安全事故,且也限制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片、顶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该连接片不易割伤操作人员,且能够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5.其技术方案如下:
6.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片,包括:
7.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极柱电性连接;
8.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芯的极耳电性连接;
9.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过渡部具有呈曲状延伸的边沿;
10.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电芯的宽度且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电芯的宽度的一半;或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所述电芯的宽度;或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所述电芯的宽度的一半。
11.上述连接片,第一连接部与极柱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极耳电性连接,以将极柱和极耳导通;因过渡部的边沿呈曲状延伸设置,相比传统锋利的直角结构,不易割伤操作人员;同时,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小于电芯的宽度并大于电芯的宽度的一半,或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的宽度,或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的宽度的一半,能够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12.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宽度的一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位置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所述过渡部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位置的宽度为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的宽度在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到所述第二连接部
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矩形设置,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为h1,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为h2,且1/2≤h2/h1≤3/4。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的边沿包括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分别位于所述过渡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边沿呈弧状延伸设置或/和所述第二边沿呈弧状延伸设置。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沿的第一弧心位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弧心位于所述第一边沿的远离所述第二边沿的一侧;
19.或/和,所述第二边沿的第二弧心位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弧心位于所述第二边沿的远离所述第一边沿的一侧。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对称设在所述过渡部的相对两侧。
21.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盖组件,包括:
22.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23.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用于与所述正极柱和电芯的正极耳电性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用于与所述负极柱和所述电芯的负极耳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中的至少一者为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片。
24.上述顶盖组件包括前述的连接片,第一连接部与极柱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极耳电性连接,以将极柱和极耳导通;因过渡部的边沿呈曲状延伸设置,相比传统锋利的直角结构,不易割伤操作人员;同时,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小于电芯的宽度并大于电芯的宽度的一半,能够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5.还有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顶盖组件。
26.该电池包括前述的连接片,第一连接部与极柱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极耳电性连接,以将极柱和极耳导通;因过渡部的边沿呈曲状延伸设置,相比传统锋利的直角结构,不易割伤操作人员;同时,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小于电芯的宽度并大于电芯的宽度的一半,或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的宽度,或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的宽度的一半,能够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7.还有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
28.上述电池模组包括前述的电池,过渡部不易割伤操作人员,而且结构更加紧凑。
29.还有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模组。
30.上述用电设备包括前述的电池模组,过渡部不易割伤操作人员,而且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3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33.此外,附图并不是以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盖组件和电芯的装配结构图;
35.图2为图1实施例中顶盖组件的装配结构图;
36.图3为图1实施例中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图3实施例中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示意图。
38.附图标注说明:
39.11、正极连接片;12、负极连接片;21、正极柱;22、负极柱;30、盖板;40、电芯;100、连接片;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30、过渡部;131、第一边沿;132、第二边沿;140、极耳焊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4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2.电池包括电芯40、顶盖组件和壳体组件,如图1所示,给出了电芯40和顶盖组件的一种装配结构。图2中,顶盖组件包括盖板30、正极柱21、负极柱22、正极连接片11和负极连接片12,正极柱21和负极柱22间隔设置盖板30上,正极连接片11连接正极柱21和电芯40的正极耳,负极连接片12连接负极柱22和电芯40的负极耳,以将电芯40的电流导出。
43.可选地,盖板30为光铝板,正极柱21和负极柱22均与盖板30绝缘配合,例如设置绝缘圈等进行绝缘配合。
44.如图1所示,正极连接片11大致与电芯40的侧部的正极耳焊接。
45.可以理解的是:正极连接片11可以对应多个电芯40的多个正极耳,以装配得到多个电芯40形成的多电芯40电池,提高电池的储能量。
46.正极连接片11和负极连接片12可以是类似或相同的结构,以正极连接片11为例进行说明:
47.请参照图3,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片100,该连接片100可以是正极连接片11或负极连接片12,连接片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120和过渡部130。其中:
48.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10用于与极柱电性连接。
49.例如,图3中,第一连接部110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使第一连接部110与极柱焊接,该极柱可以是正极柱21或负极柱22。结合图2和图3可知,第一连接部110大致与盖板30平行。
50.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10和盖板30之间设有绝缘板,以避免第一连接部110与盖板30之间导通造成短路。
51.请参照图1,第二连接部120用于与电芯40的极耳电性连接。
52.结合图1和图3,第二连接部120与电芯40的极耳电性连接,可以是焊接。
53.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120上焊接有极耳焊接部140,极耳焊接部140能够翻转,电芯40的极耳夹持在第二连接部120和翻转后的极耳焊接部140之间,以通过极耳焊接部140与电芯40的极耳焊接,从而实现极耳和第二连接部120的导通,并最终通过第一连接部110与极柱导通。
54.如图3所示,过渡部130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过渡部130具有呈曲状延伸的边沿;
55.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小于电芯40的宽度且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大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或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40的宽度;或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
56.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呈夹角设置,例如可以是直角设置,以与实际的安装空间相适配,而过渡部130将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连接在一起,实现整体的导通。
57.可选地,过渡部130的边沿可以是呈波浪线式的曲状延伸,也可以是呈弧线式的曲状延伸,相比直角式的锋利边沿结构,大大降低了割伤操作人员的可能性。
58.如图1所示的视角,示出了宽度方向,过渡部130大致与电芯40的侧部平行,第二连接部120位于过渡部130的下侧,极耳焊接部140焊接在第二连接部上,电芯40的极耳通过极耳焊接部140进行焊接。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大于电芯40宽度的一半并小于电芯40宽度,或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40的宽度;或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从而能够更好的扩容电芯40的体积,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59.可以理解的是:
60.当电池为单体电池时,电芯40的宽度指卷芯单元的宽度,若为多个电芯40,则这里的电芯40的宽度是指所有卷芯单元的宽度之和,不再赘述。
61.该连接片100的结构中,第一连接部110与极柱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120与极耳电性连接,以将极柱和极耳导通;因过渡部130的边沿呈曲状延伸设置,相比传统锋利的直角结构,不易割伤操作人员;同时,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小于电芯40的宽度并大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40的宽度;或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能够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62.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120和过渡部130一体设置,以便于制造。
63.可选地,连接片100的材质可以是铝或铜或镍等,例如,正极连接片11可以采用铝材制成,负极连接片12可以采用铜材制成。
6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0的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
65.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120的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过渡部130的最小宽度,且第二连接部120的最大宽度还小于或等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第二连接部120的材料消耗,降低成本。
66.可选地,过渡部130的最小宽度大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
67.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渡部130的与第一连接部110连接位置的宽度为第一宽度,过渡部130的与第二连接部120连接位置的宽度为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68.如图4所示,过渡部130的朝向第一连接部110的端部宽度大于过渡部130的朝向第二连接部120的端部宽度,且过渡部130的边沿在由第一连接部110朝第二连接部120延伸的
过程中呈曲状设置,一方面避免因边角锋利而割伤操作人员,另一方面又节省了材料的消耗。
6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过渡部130的宽度在由第一连接部110到第二连接部120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
70.如图4所示,过渡部130的宽度由上到下逐渐收缩减小,同时又是曲状延伸,从而实现避免割伤操作人员的效果。
7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第二连接部120呈矩形设置,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为h1,第二连接部120的宽度为h2,且1/2≤h2/h1≤3/4。
72.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120大致呈条状设置,第二连接部120的宽为h2,过渡部130的宽度由上到下逐渐收缩减小设置,过渡部130的最上端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10连接位置的宽度即为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设定1/2≤h2/h1≤3/4,能够使过渡部13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的连接结构更为稳定。
73.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10的表面与过渡部130的表面不平行。例如,图3中,第一连接部110和过渡部130大致垂直,当第一连接部110和过渡部130为一体结构时,过渡部130可以是第一连接部110的一部分弯折得到;而设定1/2≤h2/h1≤3/4,还能够使弯折部分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并提高弯折部分的抗振动能力,避免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因振动而导致连接片断裂产生不良品。
74.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120大致呈矩形设置,第二连接部120的宽度与过渡部130的最小宽度相等,而过渡部130的宽度由第一连接部110到第二连接部120逐渐减小设置,因此,过渡部130的最小宽度位于与第二连接部120连接的位置。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120和过渡部130能够更加便于一体制造。
7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过渡部130的边沿包括第一边沿131和第二边沿132,第一边沿131和第二边沿132分别位于过渡部130的相对两侧,第一边沿131呈弧状延伸设置或/和第二边沿132呈弧状延伸设置。
76.图3和图4所示的视角下,过渡部130的上侧与第一连接部110连接,且第一连接部110与过渡部130大致垂直;过渡部130的下侧与第二连接部120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20与过渡部130大致沿同一平面延伸设置。过渡部130的左侧边沿形成第一边沿131,过渡部130的右侧边沿形成第二边沿132,第一边沿131和第二边沿132均呈弧状延伸设置,弧形过渡边沿的设置能够避免割伤操作人员。
7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第一边沿131的第一弧心位于过渡部130的外侧,第一弧心位于第一边沿131的远离第二边沿132的一侧。
7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第二边沿132的第二弧心位于过渡部130的外侧,第二弧心位于第二边沿132的远离第一边沿131的一侧。
79.如图4所示的视角下,第一弧心必然位于第一边沿131的左侧,第一边沿131的弧线大致朝第二边沿132的一侧凹设,相比第一边沿131朝远离第二边沿132的一侧凸设的情况,能够减少材料的消耗,降低成本;同理,第二弧心必然位于第二边沿132的右侧,第二边沿132的弧线大致朝第一边沿131的一侧凹设,相比第二边沿132朝远离第一边沿131的一侧凹设的情况,能够减少材料的消耗,降低成本。
8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第一边沿131和第二边沿132对称设在过渡部130的
相对两侧。
81.第一边沿131和第二边沿132对称设置,以便于使通过过渡部130的电流更加均衡,提高输出电流的稳定性。
82.请参照图1和图2,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盖组件,包括:
83.盖板30,盖板30上设有正极柱21和负极柱22;
84.正极连接片11和负极连接片12,正极连接片11用于与正极柱21和电芯40的正极耳电性连接,负极连接片12用于与负极柱22和电芯40的负极耳电性连接,正极连接片11和负极连接片12中的至少一者为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片100。
85.该顶盖组件包括前述的连接片100,第一连接部110与极柱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120与极耳电性连接,以将极柱和极耳导通;因过渡部130的边沿呈曲状延伸设置,相比传统锋利的直角结构,不易割伤操作人员;同时,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小于电芯40的宽度并大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能够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86.还有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40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顶盖组件。
87.该电池包括前述的连接片100,第一连接部110与极柱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120与极耳电性连接,以将极柱和极耳导通;因过渡部130的边沿呈曲状延伸设置,相比传统锋利的直角结构,不易割伤操作人员;同时,过渡部130的最大宽度小于电芯40的宽度并大于电芯40的宽度的一半,能够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88.电池可以是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对此不做限定。电池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对此也不做限定。
89.还有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
90.该电池模组包括前述的电池,过渡部不易割伤操作人员,而且结构更加紧凑。
91.例如,该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前述的电池,至少一个电池通过箱体封装在一起。
92.还有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
93.该用电设备包括前述的电池模组,过渡部不易割伤操作人员,而且结构更加紧凑。
94.用电设备可以是多种形式,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车、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
9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9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9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9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9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10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0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极柱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芯的极耳电性连接;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过渡部具有呈曲状延伸的边沿;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电芯的宽度且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电芯的宽度的一半;或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所述电芯的宽度;或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所述电芯的宽度的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宽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位置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所述过渡部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位置的宽度为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宽度在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矩形设置,所述过渡部的最大宽度为h1,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为h2,且1/2≤h2/h1≤3/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边沿包括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分别位于所述过渡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边沿呈弧状延伸设置或/和所述第二边沿呈弧状延伸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沿的第一弧心位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弧心位于所述第一边沿的远离所述第二边沿的一侧;或/和,所述第二边沿的第二弧心位于所述过渡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弧心位于所述第二边沿的远离所述第一边沿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对称设在所述过渡部的相对两侧。9.一种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用于与所述正极柱和电芯的正极耳电性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用于与所述负极柱和所述电芯的负极耳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中的至少一者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片。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盖组件。1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片、顶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过渡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极柱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芯的极耳电性连接,过渡部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过渡部具有呈曲状延伸的边沿;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小于电芯的宽度且过渡部的最大宽度大于电芯的宽度的一半;或过渡部的最大宽度等于电芯的宽度或电芯的宽度的一半;顶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均包括前述的连接片。因过渡部的边沿呈曲状延伸设置,相比传统锋利的直角结构,不易割伤操作人员;同时,过渡部的宽度限制能够使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密度。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烽 郭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2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18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