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洗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
背景技术: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的需求量激增,而世界性能源危机也更让我国认识到加强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的必要性。洁净煤技术是煤炭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技术,是一项系统的技术集成,其中在选煤方面,现有技术多采用重介质旋流器进行分选,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且分选效率高的选煤设备。由于重介旋流器本身无运动部件,因而其分选过程完全是靠自身的结构参数与外部操作参数的灵活配合来实现最佳分选精度,这是重介旋流器选煤与其它选煤方法截然不同的突出特征。
3.其中,在现有重介选煤生产技术中,选煤所用的重介质多为磁铁矿粉与水配置的悬浮液,该种悬浮液可以配制成需要的密度,而且容易净化回收。但是,现有生产工艺中,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中对重介质悬浮液回收效率较低,导致介耗增加,为保证分选密度,必须在选煤过程中需要不间断、大量地投入磁铁矿粉,使得重介质旋流选煤产业具有重介质投入成本高的问题。同时由于磁铁矿本身也为基础能源,磁铁矿的投入量多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4.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包括:
8.重介质旋流装置,包括给料给压口、煤料出口和矸石出口;
9.脱介装置,包括有喷淋箱和脱介筛,所述喷淋箱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喷淋箱内的传动轨道,所述喷淋箱内部顶端还设置有能够改变喷淋压力的喷淋件,所述喷淋件与所述传动轨道相对设置,所述喷淋箱还设置有输入口、煤料输出口和介质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煤料出口、所述矸石出口相连接,以对煤料、矸石进行预脱介,且所述煤料输出口与所述脱介筛相连接,以进行正式脱介;
10.磁选装置,所述磁选装置分别与所述介质输出口和所述脱介筛相连接;
11.回流箱,所述回流箱与所述磁选装置相连接,以收集磁选后的重介质;
12.介质泵,所述介质泵分别与所述回流箱、给料给压口相连接,以实现重介质的循环利用;
13.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
给料给压口,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重介质旋流装置内壁。本技术中的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14.所述传动轨道包括一级传动轨、二级传动轨和三级传动轨,所述三级传动轨位于所述喷淋箱底端,且与所述煤料输出口相连接;所述二级传动轨高于所述三级传动轨,所述一级传动轨高于所述二级传动轨且经由所述输入口与所述煤料出口、所述矸石出口相连接。
15.所述一级传动轨与所述介质输出口所在内壁之间存在第一空隙,以使输送物能够经由第一空隙掉落至二级传动轨;所述二级传动轨与所述输入口所在内壁之间存在第二空隙,以使输送物能够经由第二空隙掉落至三级传动轨;所述三级传动轨设置为网状结构,以使介质过滤至所述喷淋箱底壁,且所述三级传动轨形成有第一斜坡,以将煤料输送至所述煤料输出口。
16.所述介质输出口设置于所述输出口所在内壁的底端,且所述喷淋箱底壁形成有第二斜坡,以将介质输送至所述介质输出口。
17.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范围小于等于20
°
。
18.所述第一空隙与所述第二空隙分别设置有翻转件,以使输送物能够被翻转。
19.所述翻转件包括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绕一点均匀分布。
20.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喷淋箱顶壁的图像传感器,以识别输送物的大小。
21.所述重介质旋流装置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级旋流器和二级旋流器,所述煤料出口包括精煤出口和中煤出口;所述精煤出口、给料给压口设置于所述一级旋流器,所述中煤出口与所述矸石出口设置于所述二级旋流器;所述一级旋流器与二级旋流器通过输送管道相连接;所述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还包括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与所述输送管道相连接。
22.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
2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24.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设置有能够进行预脱介的喷淋箱,喷淋箱内部顶端还设置有能够改变喷淋压力的喷淋件的设置,使得所述喷淋件能够根据进入输入口的物料的大小改变喷淋压力,以提高喷淋效率,使得介质与煤料能够得到充分喷淋并分离,再使进行完预脱介的煤料进入脱介筛进行正式脱介,大幅度提高了介质的回收率,并大幅度提高了煤料的洁净度。同时,通过喷淋箱对含介物料的高效冲洗、喷淋等预脱介动作,提高了介质的回收率,因此能够使得更多介质被回收并通过磁选后直接进入回流箱并再次参与旋流选煤,实现了重介质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了重介质的投放成本,节约了能源。此外,还设置有感应组件,所述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使得给料给压口和重介质旋流装置内壁的压力和流量能够被直接反馈,并方便操作人员或控制系统基于反馈数据对压力进行及时调节。
25.2.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使所述传动轨道包括三层传动轨的设置实现了喷淋装置的多级喷淋,进一步提高了喷淋装置的喷淋效率,同时,物料在由一级传动轨掉落至二级传动轨以及由二级传动轨掉落至三级传动轨时,所述物料均会进行转向或翻滚,能够使得喷淋件对物料进行多角度喷淋,进一步提高喷淋效率;此外还设置有翻转件,所述翻转件能够快速旋转,在物料经过所述翻转件时,所述翻转件能够使物料进行翻转,并能够起到导
向作用,使得物料的横向速度加快,因此在物料落至下一级传动轨时,受到更快的反向加速度,进一步保证物料的翻转。
26.3.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三级传动轨还设置为网状结构并设置有第一斜坡,所述网状结构能够使得重介质能够被过滤至喷淋箱底壁,而所述第一斜坡则能够使得物料能够移动至煤料出口。同时第二斜坡的设置能够使得过滤后的重介质悬浮液能够流至介质输出口,并进行下一步磁选。
附图说明
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淋箱的截面图。
30.附图标记:
31.1重介质旋流装置,11一级旋流器,111给料给压口,112精煤出口,12二级旋流器,121中煤出口,122矸石出口,13输送管道;
32.2脱介装置,20喷淋箱,21一级传动轨,22二级传动轨,23三级传动轨,24喷淋件,25输入口,26介质输出口,27煤料输出口,28翻转件;
33.3磁选装置;
34.4回流箱;
35.5介质泵;
36.61第一流量传感器,62压力传感器,63图像传感器,64第二流量传感器;
37.7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0.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在本技术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包括:重介质旋流装置1,包括给料给压口111、煤料出口(图中未示出)和矸石出口122;脱介装置2,包括有喷淋箱20和脱介筛(图中未示出),所述喷淋箱20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喷淋箱20内的传动轨道,所述喷淋箱20内部顶端还设置有能够改变喷淋压力的喷淋件24,所述喷淋件24与所述传动轨道相对设置,所述喷淋箱20还设置有输入口25、煤料输出口27和介质输出口26,所述输入口25分别与所述煤料出口、所述矸石出口122相连接,以对煤料、矸石进行喷淋,且所述煤料输出口27与所述脱介筛相连接,以进行二次脱介;磁选装置3,所述磁选装置3分别与所述介质输出口26和所述脱介筛相连接;回流箱4,所述回流箱4与所述磁选装置3相连接,以收集磁选后的重介质;介质泵5,所述介质泵5分别与所述回流箱4、给料给压口111相连接,以实现重介质的循环利用;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61和压力传感器62,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61设置于所述给料给压口111,所述压力传感器62设置于所述重介质旋流装置1内壁。具体地,在选煤过程中,首先,对所述给料给压口111进行加压并加入重介质悬浮液和物料,所述重介质旋流装置1对物料进行旋流筛选,筛选出含介物料与含介矸石以及重介质。所述含介物料、含介矸石以及重介质均进入喷淋箱2进行预脱介,所述传动轨道能够将含介物料、含介矸石以及重介质分别向煤料输出口27、介质输出口26进行传动,并同时进行喷淋,所述喷淋件24能够根据物料的大小改变喷淋压力,以在提高喷淋效率的同时节约水源。经过喷淋箱2的后的矸石和煤料则继续进入脱介筛进行正式脱介,预脱介和正式脱介所筛出的重介质则通过介质输出口26进入磁选装置3进行磁选脱水,经过磁选脱水后的重介质则进入回流箱4,并由介质泵5再次泵入重介质旋流装置1进行重复利用。该系统实现了重介质的高效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了重介质的投放成本,节约了能源。此外,还设置有感应组件,所述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62的设置使得给料给压口111和重介质旋流装置1内壁的压力和流量能够被直接反馈,并方便操作人员或控制系统基于反馈数据对压力进行及时调节。
4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轨道包括一级传动轨21、二级传动轨22和三级传动轨23,所述三级传动轨23位于所述喷淋箱2底端,且与所述煤料输出口27相连接;所述二级传动轨22高于所述三级传动轨23,所述一级传动轨21高于所述二级传动轨22且经由所述输入口25与所述煤料出口、所述矸石出口122相连接。
4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一级传动轨21与所述介质输出口26所在内壁之间存在第一空隙,以使输送物能够经由第一空隙掉落至二级传动轨22;所述二级传动轨22与所述输入口25所在内壁之间存在第二空隙,以使输送物能够经由第二空隙掉落至三级传动轨23;所述三级传动轨23设置为网状结构,以使介质过滤至所述喷淋箱2底壁,且所述三级传动轨23形成有第一斜坡,以将煤料输送至所述煤料输出口27。
4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介质输出口26设置于所述输出口所在内壁的底端,且所述喷淋箱2底壁形成有第二斜坡,以将介质输送至所述介质输出口26。
47.具体地,所述传动轨道包括三层传动轨,物料首先被输送至一级传动轨21,所述喷淋件24对物料进行喷淋,同时一级传动轨21将物料向前传动至第一空隙,物料由第一空隙掉落至所述二级传动轨22,掉落过程中物料极易进行翻转,所述喷淋件24继续对反转后的物料进行喷淋,且所述二级传动轨22将物料继续向第二空隙传送,直至物料掉落至三级传动轨23,在掉落过程中,物料再次翻转,由于三级传动轨23为网状结构,则喷淋下来的重介质通过网状结构过滤至喷淋箱2底壁,并通过所述介质出口流入磁选装置3,实现了重介质与煤料、矸石的分离。实现了喷淋装置的多级喷淋,提高了喷淋装置的喷淋效率,同时,物料在由一级传动轨21掉落至二级传动轨22以及由二级传动轨22掉落至三级传动轨23时,所述物料均会进行转向或翻滚,能够使得喷淋件24对物料进行多角度喷淋,进一步提高喷淋效率。
48.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对所述网状结构的网格缝隙大小不作限定,具体可根据重介质的颗粒大小进行选用。同时,所述喷淋件24可以只设置于所述喷淋箱2顶端,也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喷淋箱2顶端、一级传动轨21底端和二级传动轨22底端,并采用不同的喷淋压力,以对不同传动轨所输送的不同含介量的物料进行喷淋。
4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范围小于等于20
°
。
50.具体地,该角度的设置使得物料能够缓慢移动,增长三级传动轨23上物料被喷淋的时间与重介质被过滤的时间,提高重介质的回收率。
5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空隙与所述第二空隙分别设置有翻转件28,以使输送物能够被翻转。
52.具体地,翻转件28能够快速旋转,在如图2所述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空隙的翻转件28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所述第二空隙的翻转件28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所述物料在经由所述第一空隙与所述第二空隙时经由所述翻转件28,且在经由所述翻转件28时,所述翻转件28能够使物料进行翻转,并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物料的横向速度加快,因此在物料落至下一级传动轨21时,受到更快的反向加速度,进一步保证物料的翻转。
5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翻转件28包括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绕一点均匀分布。
5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喷淋箱2顶壁的图像传感器63,以识别输送物的大小。
55.具体地,所述图像传感器63能够识别输送物的大小,并反馈至所述喷淋件24,所述喷淋件24能够根据输送物的大小进行压力调节,能够在提高喷淋脱介的效率的同时节约水源。
5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重介质旋流装置1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级旋流器11和二级旋流器12,所述煤料出口包括精煤出口112和中煤出口121;所述精煤出口112、给料给压口111设置于所述一级旋流器11,所述中煤出口121与所述矸石出口
122设置于所述二级旋流器12;所述一级旋流器11与二级旋流器12通过输送管道13相连接;所述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还包括有压力泵7,所述压力泵7与所述输送管道13相连接。
5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二流量传感器64,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64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13。
58.本技术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59.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6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重介质旋流装置,包括给料给压口、煤料出口和矸石出口;脱介装置,包括有喷淋箱和脱介筛,所述喷淋箱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喷淋箱内的传动轨道,所述喷淋箱内部顶端还设置有能够改变喷淋压力的喷淋件,所述喷淋件与所述传动轨道相对设置,所述喷淋箱还设置有输入口、煤料输出口和介质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煤料出口、所述矸石出口相连接,以对煤料、矸石进行预脱介,且所述煤料输出口与所述脱介筛相连接,以进行正式脱介;磁选装置,所述磁选装置分别与所述介质输出口和所述脱介筛相连接;回流箱,所述回流箱与所述磁选装置相连接,以收集磁选后的重介质;介质泵,所述介质泵分别与所述回流箱、给料给压口相连接,以实现重介质的循环利用;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给料给压口,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重介质旋流装置内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轨道包括一级传动轨、二级传动轨和三级传动轨,所述三级传动轨位于所述喷淋箱底端,且与所述煤料输出口相连接;所述二级传动轨高于所述三级传动轨,所述一级传动轨高于所述二级传动轨且经由所述输入口与所述煤料出口、所述矸石出口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传动轨与所述介质输出口所在内壁之间存在第一空隙,以使输送物能够经由第一空隙掉落至二级传动轨;所述二级传动轨与所述输入口所在内壁之间存在第二空隙,以使输送物能够经由第二空隙掉落至三级传动轨;所述三级传动轨设置为网状结构,以使介质过滤至所述喷淋箱底壁,且所述三级传动轨形成有第一斜坡,以将煤料输送至所述煤料输出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出口设置于所述输出口所在内壁的底端,且所述喷淋箱底壁形成有第二斜坡,以将介质输送至所述介质输出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范围小于等于20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隙与所述第二空隙分别设置有翻转件,以使输送物能够被翻转。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包括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绕一点均匀分布。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喷淋箱顶壁的图像传感器,以识别输送物的大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质旋流装置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级旋流器和二级旋流器,所述煤料出口包括精煤出口和中煤出口;所述精煤出口、给料给压口设置于所述一级旋流器,所述中煤出口与所述矸石出口设置于所述二级旋流器;所述一级旋流器与二级旋流器通过输送管道相连接;所述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还包括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与所述输送管道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
技术总结一种能够高效回收介质的重介质旋流选煤系统,包括:重介质旋流装置,包括给料给压口、煤料出口和矸石出口;喷淋箱,包括有设置于喷淋箱内的传动轨道,喷淋箱内部顶端还设置有能够改变喷淋压力的喷淋件,喷淋件与传动轨道相对设置,喷淋箱设置有输入口、煤料输出口和介质输出口,输入口分别与煤料出口、矸石出口相连接;磁选装置,磁选装置与介质输出口相连接;回流箱,回流箱与磁选装置相连接;介质泵,介质泵分别与回流箱、给料给压口相连接;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设置于给料给压口,压力传感器设置于重介质旋流装置内壁。该种设置方式实现了重介质的高效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了重介质的消耗成本,节约了能源。约了能源。约了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涛 童培国 马宗存 王凤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新涛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