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是一种用于黄颡鱼鱼苗培育过程中,对鱼苗进行抛撒饲料,使其更好进行成长的辅助装置,其在渔业养殖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包括;现有的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时一般采用手工抛撒的方式,这种方式抛撒量不易控制,使用者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包括料仓、底板、转动杆、安装板、左转轴、右转轴、移动块、往复丝杠和固定杆,所述料仓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料仓顶部连通设置有放置口,料仓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安装板顶端设置有机筒,机筒内部设置有绞龙,绞龙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并且出料管与机筒连通,机筒右端连通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底板顶侧壁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转动杆底端与第一滚珠轴承键连接,转动杆顶端与安装板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动杆设置有齿轮,底板顶部设置有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均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左转轴和右转轴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二滚珠轴承键连接,所述移动块设置有驱动孔和滑动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滑动孔并且固定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连接,所述往复丝杠螺装穿过驱动孔并且往复丝杠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转轴和右转轴连接,移动块顶端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右转轴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所述料仓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所述料仓顶部右端设置有盖板,盖板左端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旋转盖,旋转盖上设置有u型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所述安装板底侧壁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腿,每组所述支腿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还包括稳定杆,所述齿条设置有稳定孔,所述稳定杆穿过稳定孔并且稳定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还包括多组滚珠,滑动孔内侧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多组滚珠的大部分区域均位于环形槽内部,多组滚珠均与固定杆外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所述固定杆呈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还包括多组三角板,所述多组三角板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杆和安装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底板固定在鱼塘一侧的地面上,将饲料放置在料仓内部,开启第一电机使绞龙转动,绞龙驱动饲料沿出料口处排出,在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和两组第二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第二电机转动带动左转轴、右转轴和往复丝杠转动,并且往复丝杠螺装穿过移动块,移动块在固定杆的作用下不能转动,从而第二电机转动带动齿条左右往复移动,在齿轮、转动杆和第一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安装板等发生往复摆动,正常工作时,同时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饲料投出时往复摆动,增加了投食范围,降低鱼苗因抢食发生受伤的可能性,结构简单,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转动杆、齿轮和齿条的连接示意俯视图;

图4是移动块、固定杆和多组滚珠的连接示意右视图;

附图中标记:1、料仓;2、底板;3、转动杆;4、安装板;5、左转轴;6、右转轴;7、移动块;8、往复丝杠;9、固定杆;10、出料管;11、机筒;12、绞龙;13、第一电机;14、第一滚珠轴承;15、齿轮;16、左连接杆;17、右连接杆;18、第二滚珠轴承;19、齿条;20、第二电机;21、盖板;22、旋转盖;23、u型把手;24、支腿;25、万向轮;26、稳定杆;27、滚珠;28、三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包括料仓1、底板2、转动杆3、安装板4、左转轴5、右转轴6、移动块7、往复丝杠8和固定杆9,料仓1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料仓1顶部连通设置有放置口,料仓1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10,安装板4顶端设置有机筒11,机筒11内部设置有绞龙12,绞龙12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3,并且出料管10与机筒11连通,机筒11右端连通设置有出料口,底板2顶侧壁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14,转动杆3底端与第一滚珠轴承14键连接,转动杆3顶端与安装板4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动杆3设置有齿轮15,底板2顶部设置有左连接杆16和右连接杆17,左连接杆16和右连接杆17均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18,左转轴5和右转轴6分别与两组第二滚珠轴承18键连接,移动块7设置有驱动孔和滑动孔,固定杆9穿过滑动孔并且固定杆9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杆16和右连接杆17连接,往复丝杠8螺装穿过驱动孔并且往复丝杠8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转轴5和右转轴6连接,移动块7顶端设置有齿条19,齿条19与齿轮15啮合,右转轴6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底板固定在鱼塘一侧的地面上,将饲料放置在料仓内部,开启第一电机使绞龙转动,绞龙驱动饲料沿出料口处排出,在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和两组第二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第二电机转动带动左转轴、右转轴和往复丝杠转动,并且往复丝杠螺装穿过移动块,移动块在固定杆的作用下不能转动,从而第二电机转动带动齿条左右往复移动,在齿轮、转动杆和第一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安装板等发生往复摆动,正常工作时,同时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饲料投出时往复摆动,增加了投食范围,降低鱼苗因抢食发生受伤的可能性,结构简单,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料仓1呈锥形;料仓呈锥形,减少料仓内壁饲料的附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料仓1顶部右端设置有盖板21,盖板21左端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旋转盖22,旋转盖22上设置有u型把手23;抓住u型把手打开旋转盖,饲料添加完毕后关闭旋转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安装板4底侧壁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腿24,每组支腿24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25;四组万向轮底端均与底板接触,安装板往复摆动时,四组万向轮均转动,四组支腿和四组万向轮对安装板形成支撑,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还包括稳定杆26,齿条19设置有稳定孔,稳定杆26穿过稳定孔并且稳定杆26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杆16和右连接杆17连接;齿条沿稳定杆滑动,降低往复丝杠和固定杆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还包括多组滚珠27,滑动孔内侧壁设置有环形槽,多组滚珠27的大部分区域均位于环形槽内部,多组滚珠27均与固定杆9外侧壁接触;移动块移动时,多组滚珠均发生转动,减小摩擦力,减小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固定杆9呈圆柱状;固定杆呈圆柱状,降低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还包括多组三角板28,多组三角板28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杆3和安装板4连接;多组三角板提高转动杆与安装板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底板固定在鱼塘一侧的地面上,固定杆呈圆柱状,料仓呈锥形,减少料仓内壁饲料的附着,抓住u型把手打开旋转盖,将饲料放置在料仓内部,饲料添加完毕后关闭旋转盖,开启第一电机使绞龙转动,绞龙驱动饲料沿出料口处排出,在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和两组第二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第二电机转动带动左转轴、右转轴和往复丝杠转动,并且往复丝杠螺装穿过移动块,移动块在固定杆的作用下不能转动,从而第二电机转动带动齿条左右往复移动,在多组三角板、齿轮、转动杆和第一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安装板等发生往复摆动,齿条沿稳定杆滑动,降低往复丝杠和固定杆的负荷,移动块移动时,多组滚珠均发生转动,减小摩擦力,减小噪声,四组万向轮底端均与底板接触,安装板往复摆动时,四组万向轮均转动,四组支腿和四组万向轮对安装板形成支撑,正常工作时,同时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饲料投出时往复摆动,增加了投食范围,降低鱼苗因抢食发生受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焊接、铆接或其他常见机械方式,其中可滑动/转动固定即为滑动/转动状态下不脱落,密封连通即两连接件连通的同时进行密封,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上述所有用电模块及用电器均为市面常见电器件,买回使用时仅需按照一同购回的使用说明书相互电连接即可进行使用,且控制模块为其常见自带模块,故均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底板(2)、转动杆(3)、安装板(4)、左转轴(5)、右转轴(6)、移动块(7)、往复丝杠(8)和固定杆(9),所述料仓(1)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料仓(1)顶部连通设置有放置口,料仓(1)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10),安装板(4)顶端设置有机筒(11),机筒(11)内部设置有绞龙(12),绞龙(12)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3),并且出料管(10)与机筒(11)连通,机筒(11)右端连通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底板(2)顶侧壁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14),所述转动杆(3)底端与第一滚珠轴承(14)键连接,转动杆(3)顶端与安装板(4)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动杆(3)设置有齿轮(15),底板(2)顶部设置有左连接杆(16)和右连接杆(17),左连接杆(16)和右连接杆(17)均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18),所述左转轴(5)和右转轴(6)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8)键连接,所述移动块(7)设置有驱动孔和滑动孔,所述固定杆(9)穿过滑动孔并且固定杆(9)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杆(16)和右连接杆(17)连接,所述往复丝杠(8)螺装穿过驱动孔并且往复丝杠(8)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转轴(5)和右转轴(6)连接,移动块(7)顶端设置有齿条(19),齿条(19)与齿轮(15)啮合,右转轴(6)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呈锥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顶部右端设置有盖板(21),盖板(21)左端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旋转盖(22),旋转盖(22)上设置有u型把手(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底侧壁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腿(24),每组所述支腿(24)底端均设置有万向轮(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杆(26),所述齿条(19)设置有稳定孔,所述稳定杆(26)穿过稳定孔并且稳定杆(26)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连接杆(16)和右连接杆(17)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滚珠(27),滑动孔内侧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多组滚珠(27)的大部分区域均位于环形槽内部,多组滚珠(27)均与固定杆(9)外侧壁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9)呈圆柱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三角板(28),所述多组三角板(28)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杆(3)和安装板(4)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颡鱼鱼苗培育投喂装置,结构简单,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包括料仓、底板、转动杆、安装板、左转轴、右转轴、移动块、往复丝杠和固定杆,料仓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料仓顶部连通设置有放置口,料仓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安装板顶端设置有机筒,机筒内部设置有绞龙,绞龙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并且出料管与机筒连通,机筒右端连通设置有出料口,底板顶侧壁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转动杆底端与第一滚珠轴承键连接,转动杆顶端与安装板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动杆设置有齿轮,底板顶部设置有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均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

技术研发人员:张露;张秧兆;李明;岳良;王桂堂;邹红;卢有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宏盛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1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