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2.因为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交通网的完善需要,桥梁工程不断增加,在桥梁工程中,梁体在动荷载的作用下梁端位置可能会发生碰撞,基于此,梁体端头需设置减震橡胶垫,以此达到缓冲和保护梁体的目的。现浇箱梁施工完成后需在梁端设置减震橡胶垫,由于设置减震橡胶垫的作业空间狭小,传统的手工粘贴方法不适用,需要借助工具来实现减震橡胶垫的安装。
3.目前梁端减震橡胶垫的安装还未形成较为统一成熟的方法,现场多为吊线和利用撬棍组合安装,该种方法效果差,不能保证减震橡胶垫粘接面与梁端混凝土均匀接触,其次不能保证足够高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适用于不同深度、不同尺寸的减震橡胶垫施工。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持减震橡胶垫的自夹式机构、用于控制自夹式机构深入箱梁之间的深度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自夹式机构在箱梁之间横向移动的水平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水平布设,且水平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在两侧的箱梁顶部;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设在水平调节机构上,且深度调节机构随水平调节机构横向移动;自夹式机构设在深度调节机构上;减震橡胶垫在水平调节机构的作用下紧贴箱梁侧壁上,自夹式机构松开对减震橡胶垫的夹持。
7.按上述技术方案,水平调节机构包括水平杆、调平移动组件、以及动力单元,两组调平移动组件分别设在水平杆的两端,且调平移动组件分别落在相邻两个箱梁的顶部,动力单元设在深度调节机构或水平杆上,驱动水平杆在箱梁上移动。
8.按上述技术方案,调平移动组件包括若干个调平支架和滑轮,调平支架一端设在水平杆的底部,一端与滑轮相连,通过调节调平支架和水平杆的夹角,保证水平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9.按上述技术方案,动力单元采用充气气囊,充气气囊设在深度调节机构上,且深度调节机构位于充气气囊的布设位置和自夹式机构的布设位置之间;充气气囊在充气的过程中横向膨胀。
10.按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杆平行于箱梁之间的间隙布设,在深度调节机构和充气气囊之间设有挤压板。
11.按上述技术方案,深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竖直设在水平调节机构上,第三支架的底端设在自夹式机构上;若干个第二支架首位相连
且固定设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且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上均设有刻度;根据减震橡胶垫的安装位置,调节第一支架与水平调节机构固定的位置以及第二支架的数量。
12.按上述技术方案,自夹式机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板、弹簧、活动板、拉绳、定滑轮以及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平行布设,且底板和顶板分别固定在深度调节机构的底部和顶部;活动板设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弹簧的一端设在底板的顶部,弹簧的另一端设在活动板的底部;拉绳的底端设在活动板的顶部,拉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在顶板上;减震橡胶垫设在底板和活动板之间,通过松放拉绳,来夹紧和释放减震橡胶垫。
13.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靠近深度调节机构的侧边上设有活动环,活动环套在深度调节机构上,在活动环的作用下活动板相对底板仅能上下移动。
14.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和底板的相对面上设有一组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竖直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在减震橡胶垫处于夹紧状态下,减震橡胶垫位于限位挡板和所要贴合的箱梁侧面之间。
15.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上固定设有一个固定环,弹簧和拉绳均通过固定环与活动板相连。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先利用自夹式机构将减震橡胶垫夹持主;其后通过深度调节机构将自夹式机构下方至减震橡胶垫的安装深度;再通过水平调节机构带动自夹式机构和减震橡胶垫一起向所需安装的箱梁侧壁移动,并将减震橡胶垫压紧在箱梁侧壁上;最后自夹式机构释放减震橡胶垫完成减震橡胶垫的安装工作。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和安装准确度。
18.2、在深度调节机构和充气气囊之间设有挤压板,挤压板的布设使得充气气囊的作用力能够均匀的传递至自夹式机构和减震橡胶垫,提搞了减震橡胶垫的安装准确度。
19.3、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架上设置刻度,并且依据减震橡胶垫的安装深度选择增加或减少第二支架的数量;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和安装准确度。
20.4、利用底板、弹簧、活动板以及拉绳的方式固定减震橡胶垫,底板和活动板之间的距离可以随意调整,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夹紧多种尺寸的减震橡胶垫,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能;另外,活动环固定在活动板上,且活动环套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架构成的支架整体上,限制了活动板相对于支架整体的横向移动,避免减震橡胶垫脱离自夹式机构的夹持。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侧视图;
23.图中,11、水平杆;12、调平移动组件;12-1、调平支架;12-2、滑轮;13、动力单元;13-1、充气气囊;13-2、充气管;13-3、挤压板;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第三支架;24、卡箍;31、底板;32、弹簧;33、活动板;34、拉绳;35、定滑轮;36、顶板;37、活动环;38、限位挡板;39、固定环;40、减震橡胶垫;50、箱梁。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5.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减震橡胶垫40的自夹式机构、用于控制自夹式机构深入箱梁50之间的深度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自夹式机构在箱梁之间横向移动的水平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水平布设,且水平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在两侧的箱梁顶部;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设在水平调节机构上,且深度调节机构随水平调节机构横向移动;自夹式机构设在深度调节机构上;减震橡胶垫在水平调节机构的作用下紧贴箱梁侧壁上,自夹式机构松开对减震橡胶垫的夹持。
26.本实用新型先利用自夹式机构将减震橡胶垫夹持主;其后通过深度调节机构将自夹式机构下方至减震橡胶垫的安装深度;再通过水平调节机构带动自夹式机构和减震橡胶垫一起向所需安装的箱梁侧壁移动,并将减震橡胶垫压紧在箱梁侧壁上;最后自夹式机构释放减震橡胶垫完成减震橡胶垫的安装工作。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调节机构包括水平杆11、调平移动组件12、以及动力单元13,两组调平移动组件分别设在水平杆的两端,且调平移动组件分别落在相邻两个箱梁的顶部,动力单元设在深度调节机构或水平杆上,驱动水平杆在箱梁上移动。深度调节机构、自夹式机构以及水平杆之间固定连接,动力单元驱动深度调节机构、自夹式机构以及水平杆在箱梁之间的间隙内左右移动,从而将减震橡胶垫压紧在箱梁侧壁上。
28.按上述技术方案,调平移动组件包括若干个调平支架12-1和滑轮12-2,调平支架一端设在水平杆的底部,一端与滑轮相连,通过调节调平支架和水平杆的夹角,保证水平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使得动力单元工作过程中自夹式机构和减震橡胶垫保持水平,有利于减震橡胶垫的粘接。
29.按上述技术方案,动力单元采用充气气囊13-1,充气气囊设在深度调节机构上,且深度调节机构位于充气气囊的布设位置和自夹式机构的布设位置之间;充气气囊通过充气管13-2与外部的充气源相连;充气气囊在充气的过程中横向膨胀。动力单元还可采用其他驱动形式,比如油缸、气缸等部件,只要能够使自夹式机构横向移动即可。
30.按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杆平行于箱梁之间的间隙布设,在深度调节机构和充气气囊之间设有挤压板13-3,挤压板的布设使得充气气囊的作用力能够均匀的传递至自夹式机构和减震橡胶垫。
31.按上述技术方案,深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以及第三支架23,第一支架竖直设在水平调节机构上,第三支架的底端设在自夹式机构上;若干个第二支架首位相连且固定设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且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上均设有刻度;根据减震橡胶垫的安装位置,调节第一支架与水平调节机构固定的位置以及第二支架的数量。选择合适的第二支架的数量,并将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架组装成一个整体,将组装成的支架整体下方至预设位置,通过卡箍24将第一支架与水平调节结构的水平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架上设置刻度,并且依据减震橡胶垫的安装深度选择增加或减少第二支架的数量;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和安装准确度。
32.按上述技术方案,自夹式机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板31、弹簧32、活动板33、拉绳34、定滑轮35以及顶板36,底板和顶板之间平行布设,且底板和顶板分别固定在深度调节机
构的底部和顶部;活动板设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弹簧的一端设在底板的顶部,弹簧的另一端设在活动板的底部;拉绳的底端设在活动板的顶部,拉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在顶板上;减震橡胶垫设在底板和活动板之间,通过松放拉绳,来夹紧和释放减震橡胶垫;使减震橡胶垫的安装过程更加的便捷。本实施例在顶板上还设有滚筒和转把,拉绳穿过定滑轮固定在滚筒上,通过把手驱动滚筒的转动实现拉绳的收放。也可直接手动拉放拉绳。
33.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靠近深度调节机构的侧边上设有活动环37,活动环套在深度调节机构上,在活动环的作用下活动板相对底板仅能上下移动。
34.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和底板的相对面上设有一组限位挡板38,限位挡板竖直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在减震橡胶垫处于夹紧状态下,减震橡胶垫位于限位挡板和所要贴合的箱梁侧面之间。
35.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上固定设有一个固定环39,弹簧和拉绳均通过固定环与活动板相连。
36.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如下:
37.(1)通过由底板、弹簧、活动板、拉绳、定滑轮以及顶板组成的自夹式机构将减震橡胶垫固定,减震橡胶垫一侧凸出自夹式机构且与所需要安装减震橡胶垫的箱梁相邻;另一侧与限位挡板相邻。
38.(2)将充气气囊放在靠近挤压板的位置,充气气囊一侧与挤压板相邻,另一侧与不安装减震橡胶垫的箱梁相邻。
39.(3)根据减震橡胶垫的安装深度,选择相应数量的第三支架,并且将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架组装为一个支架整体;由于第三支架的底端设在自夹式机构上,依照支架整体上的刻度,将支架整体下放到预设位置,随后利用卡箍将处于支架整体上端的第一支架固定在水平调节结构的水平杆上。
40.(4)利用水平调节机构的调平移动组件将水平杆调至水平后,随后给充气气囊充气,利用充气气囊将自夹式机构和减震橡胶垫向所需安装减震橡胶垫的箱梁的侧面挤压。
41.(5)将气囊中的压力稳压3~5分钟后,打开气囊阀门放出空气,同时利用自夹式机构的滑轮牵引活动板向上移动,即可使减震橡胶垫分离,完成整体装置的撤出。
42.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持减震橡胶垫的自夹式机构、用于控制自夹式机构深入箱梁之间的深度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自夹式机构在箱梁之间横向移动的水平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水平布设,且水平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在两侧的箱梁顶部;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设在水平调节机构上,且深度调节机构随水平调节机构横向移动;自夹式机构设在深度调节机构上;减震橡胶垫在水平调节机构的作用下紧贴箱梁侧壁上,自夹式机构松开对减震橡胶垫的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调节机构包括水平杆、调平移动组件、以及动力单元,两组调平移动组件分别设在水平杆的两端,且调平移动组件分别落在相邻两个箱梁的顶部,动力单元设在深度调节机构或水平杆上,驱动水平杆在箱梁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平移动组件包括若干个调平支架和滑轮,调平支架一端设在水平杆的底部,一端与滑轮相连,通过调节调平支架和水平杆的夹角,保证水平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单元采用充气气囊,充气气囊设在深度调节机构上,且深度调节机构位于充气气囊的布设位置和自夹式机构的布设位置之间;充气气囊在充气的过程中横向膨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杆平行于箱梁之间的间隙布设,在深度调节机构和充气气囊之间设有挤压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深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竖直设在水平调节机构上,第三支架的底端设在自夹式机构上;若干个第二支架首位相连且固定设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且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上均设有刻度;根据减震橡胶垫的安装位置,调节第一支架与水平调节机构固定的位置以及第二支架的数量。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夹式机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板、弹簧、活动板、拉绳、定滑轮以及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平行布设,且底板和顶板分别固定在深度调节机构的底部和顶部;活动板设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弹簧的一端设在底板的顶部,弹簧的另一端设在活动板的底部;拉绳的底端设在活动板的顶部,拉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在顶板上;减震橡胶垫设在底板和活动板之间,通过松放拉绳,来夹紧和释放减震橡胶垫。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活动板靠近深度调节机构的侧边上设有活动环,活动环套在深度调节机构上,在活动环的作用下活动板相对底板仅能上下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活动板和底板的相对面上设有一组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竖直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在减震橡胶垫处于夹紧状态下,减震橡胶垫位于限位挡板和所要贴合的箱梁侧面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活动板上固定设有一个固定环,弹簧和拉绳均通过固定环与活动板相连。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用减震橡胶垫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减震橡胶垫的自夹式机构、用于控制自夹式机构深入箱梁之间的深度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自夹式机构在箱梁之间横向移动的水平调节机构。利用自夹式机构将减震橡胶垫夹持主;其后通过深度调节机构将自夹式机构下方至减震橡胶垫的安装深度;再通过水平调节机构带动自夹式机构和减震橡胶垫一起向所需安装的箱梁侧壁移动,并将减震橡胶垫压紧在箱梁侧壁上;最后自夹式机构释放减震橡胶垫完成减震橡胶垫的安装工作。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和安装准确度。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和安装准确度。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和安装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礼贤 刘小松 王彦伟 弓建春 王向飞 姚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3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