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4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轧辊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轧辊的种类很多,其中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轧辊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平面板形控制在正在成型与宽展阶段中容易差生不均匀的宽展,将成型后长度方向和宽展后宽度方向进行立辊轧边。长度方向修正头尾板形,宽度方向修正边部板形,以防止头尾出现不规则的舌头与鱼尾变形,以及长度方向宽度变化与边部折叠,确保板宽的目标值,该轧辊起着轧边、齐边及破磷的重要作用。因此对轧辊的强度、冲击韧性、轧制过程中的红硬性和抗热裂性能有着苛刻的要求;目前使用的这种轧辊很难满足上述需求,导致轧辊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增加后期生产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结构简单,提高轧辊的强度、冲击韧性和红硬性;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维护成本,提高整体生产加工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具有柱状的辊身,所述的辊身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辊肩和第二辊肩,所述的第一辊肩一侧和第二辊肩一侧均固定设置轴承档,所述的轴承档一侧固定设置传动端,用于整体轧辊的固定安装传动。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辊肩长度大于第二辊肩长度。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轧辊辊面硬度为63~65hsd;所述的辊面硬度到辊身表面硬度落差≤2hsd。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轴承档的抗拉强度≥650mpa。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轧辊基本组织为细粒状金属型碳化物、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结构简单,提高轧辊的强度、冲击韧性和红硬性;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维护成本,提高整体生产加工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辊身,2、第一辊肩,3、第二辊肩,4、轴承档,5、传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见图1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具有柱状的辊身1,辊身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辊肩2和第二辊肩3,第一辊肩2一侧和第二辊肩3一侧均固定设置轴承档4,轴承档4一侧固定设置传动端5,用于整体轧辊的固定安装传动。

其中,第一辊肩2长度大于第二辊肩3长度。轧辊辊面硬度为63~65hsd;辊面硬度到辊身表面硬度落差≤2hsd。轴承档的抗拉强度≥650mpa。轧辊基本组织为细粒状金属型碳化物、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物。

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s1、优化配置化学成分:c:1.40~1.80%、si:0.40~0.80%、mn:0.80~1.60%、p≤0.03%、s≤0.025%、cr:1.20~2.20%、ni:1.50~3.0%、mo:0.40~1.00%、v:0.10~0.30%;s2、熔炼时加入2~4kg/吨钇基重稀土钢水变质剂,利用活性元素净化钢水,消除hosp杂质元素在品界的偏聚;s3、出钢时用电磁搅拌机搅拌,使合金均匀分布,浇注时开启电磁振动器振动,使钢水在凝固过程中避免组织疏松区,提高金属显微组织致密度;s4、轧辊热处理:立轧辊采用热开箱工艺,轧辊浇毕后至辊温在560~650℃开箱,装炉后保温3~5小时,然后以每小时8~10℃升温至660℃时,保温3~5小时,再以每小时10~12℃升温,至880℃时,保温5~8小时;再以每小时13~15℃升温,升温至960℃;保温5~10小时后装入喷淬机水雾喷淬;辊温至450~480℃装炉保温3~5小时进行回火;s5、轧辊后处理:进行机械加工车削成成品。

其中,s1中优化配置化学成分:c:1.40~1.60%、si:0.40~0.60%、mn:0.80~1.40%、p≤0.02%、s≤0.01%、cr:1.20~2.00%、ni:1.50~2.0%、mo:0.40~0.80%、v:0.10~0.20%。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s1、优化配置化学成分:c:1.40%、si:0.40%、mn:0.80%、p:0.01%、s:0.01%、cr:1.20%、ni:1.50%、mo:0.40%、v:0.10%;s2、熔炼时加入2kg/吨钇基重稀土钢水变质剂,利用活性元素净化钢水,消除hosp杂质元素在品界的偏聚;s3、出钢时用电磁搅拌机搅拌,使合金均匀分布,浇注时开启电磁振动器振动,使钢水在凝固过程中避免组织疏松区,提高金属显微组织致密度;s4、轧辊热处理:立轧辊采用热开箱工艺,轧辊浇毕后至辊温在560℃开箱,装炉后保温3小时,然后以每小时8℃升温至660℃时,保温3小时,再以每小时10℃升温,至880℃时,保温5小时,再以每小时13℃升温,升温至960℃;保温5小时后装入喷淬机水雾喷淬;辊温至450℃装炉保温3小时进行回火;s5、轧辊后处理:进行机械加工车削成成品一;

实施例二:

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s1、优化配置化学成分:c:1.60%、si:0.60%、mn:1.20%、p:0.02%、s:0.02%、cr:1.60%、ni:1.80%、mo:0.60%、v:0.15%;s2、熔炼时加入3kg/吨钇基重稀土钢水变质剂,利用活性元素净化钢水,消除hosp杂质元素在品界的偏聚;s3、出钢时用电磁搅拌机搅拌,使合金均匀分布,浇注时开启电磁振动器振动,使钢水在凝固过程中避免组织疏松区,提高金属显微组织致密度;s4、轧辊热处理:立轧辊采用热开箱工艺,轧辊浇毕后至辊温在600℃开箱,装炉后保温4小时,然后以每小时9℃升温至660℃时,保温4小时,再以每小时11℃升温,至880℃时,保温6小时,再以每小时14℃升温,升温至960℃;保温8小时后装入喷淬机水雾喷淬;辊温至460℃装炉保温4小时进行回火;s5、轧辊后处理:进行机械加工车削成成品二;

实施例三:

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s1、优化配置化学成分:c:1.80%、si:0.80%、mn:1.60%、p:0.03%、s:0.025%、cr:2.20%、ni:3.0%、mo:1.00%、v:0.30%;s2、熔炼时加入4kg/吨钇基重稀土钢水变质剂,利用活性元素净化钢水,消除hosp杂质元素在品界的偏聚;s3、出钢时用电磁搅拌机搅拌,使合金均匀分布,浇注时开启电磁振动器振动,使钢水在凝固过程中避免组织疏松区,提高金属显微组织致密度;s4、轧辊热处理:立轧辊采用热开箱工艺,轧辊浇毕后至辊温在650℃开箱,装炉后保温5小时,然后以每小时10℃升温至660℃时,保温5小时,再以每小时12℃升温,至880℃时,保温8小时;再以每小时15℃升温,升温至960℃;保温10小时后装入喷淬机水雾喷淬;辊温至480℃装炉保温5小时进行回火;s5、轧辊后处理:进行机械加工车削成成品三。

将三种工艺方法制成的成品一、成品二和成品三分别进行硬度和抗拉强度等参数的检测,检测数据如下: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其特征在于:具有柱状的辊身,所述的辊身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辊肩和第二辊肩,所述的第一辊肩一侧和第二辊肩一侧均固定设置轴承档,所述的轴承档一侧固定设置传动端,用于整体轧辊的固定安装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辊肩长度大于第二辊肩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辊面硬度为63~65hsd;所述的辊面硬度到辊身表面硬度落差≤2hs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档的抗拉强度≥650mpa。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其具有柱状的辊身,所述的辊身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辊肩和第二辊肩,所述的第一辊肩一侧和第二辊肩一侧均固定设置轴承档,所述的轴承档一侧固定设置传动端,用于整体轧辊的固定安装传动。该新型热轧板带钢立辊轧机用半钢轧辊,结构简单,提高轧辊的强度、冲击韧性和红硬性;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维护成本,提高整体生产加工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留军;蒋志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苏冶轧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1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