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特别是一种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
背景技术: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板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换热器板片是专门用于板式换热器中用来隔离介质和进行热交换的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换热器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换热器板片进行热量交换。现有的换热器板片大多为矩形板,并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流体的调节,而整个板式换热器的连接管调节也只能根据换热器板片的调节位置进行设置,适用局限性大,在某些安装空间狭小的装置中难以安装,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一、若干个换热器板片和盖板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结构包括覆盖且连接在盖板一顶面的压板一,所述压板一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一和调节腔室二,所述调节腔室一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一,所述调节腔室二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四个边角上分别具有角孔一、角孔二、角孔三和角孔四,所述角孔一和角孔二位于盖板一上,所述角孔一与调节腔室一相连通,所述角孔二与调节腔室二相连通。
5.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调节腔室一制为圆台状凹腔,所述调节腔室二包括相连通的调节流道腔和条状流道腔,所述调节流道腔和调节腔室一间隔设置,且所述调节流道腔制为圆台状凹腔,所述条状流道腔为连接在调节流道腔侧部的长条状凹腔,且条状流道腔位于远调节流道腔的一侧。
6.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条状流道腔的截面形状和调节流道腔的截面形状不一致。
7.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条状流道腔的横截面呈圆弧状凸起。
8.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条状流道腔的截面积小于调节流道腔的截面积。
9.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条状流道腔的中心线位于调节流道腔的中心与压板一上近调节流道腔的中心一侧边缘之间。
10.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具有管口一和管口二,所述管口一与流体调节孔一相连通,所述管口二与流体调节孔二
相连通,所述管口一固连有连接管一,所述管口二固连有连接管二。
11.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角孔三和角孔四共同位于盖板一上,所述压板一和盖板一之间还有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三和调节腔室四,所述调节腔室三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三,所述调节腔室四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四。
12.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压板一具有让位口一和让位口二。
13.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角孔三和角孔四共同位于盖板二上,所述压板结构还包括压板二,所述压板二和盖板二之间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五和调节腔室六,所述调节腔室五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五,所述调节腔室六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六。
14.在上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中,所述角孔一和角孔二共同位于板式换热器的其中一侧长度方向上,所述角孔三和角孔四共同位于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长度方向上,所述角孔一和角孔二所位于的长度方向与角孔三和角孔四所位于的长度方向不在同一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板式换热器的同一盖板上的两个连接管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两个连接管的位置相对集中,从而使得安装占用的空间较小;同时,还能够使得两个连接管的位置相对内移,减少安装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板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板式换热器的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压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压板一、盖板一与盖板二的结构配合示意图。
20.图5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板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板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板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中压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板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盖板一;2、换热器板片;3、盖板二;4、压板一;5、调节腔室一;6、调节腔室二;601、调节流道腔;602、条状流道腔;7、流体调节孔一;8、流体调节孔二;9、角孔一;10、角孔二;11、角孔三;12、角孔四;13、管口一;14、管口二;15、连接管一;16、连接管二;17、沿边;18、连接管三;19、连接管四;20、压块;21、让位口一;22、让位口二;23、调节腔室三;24、调节腔室四;25、流体调节孔三;26、流体调节孔三;27、压板二;28、调节腔室五;29、调节腔室六。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7.实施例一:
28.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板式换热器呈矩形,且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钎焊的盖板二3、若干个换热器板片2和盖板一1,压板结构包括压板一4,盖板一1的边缘具有向上翻折的沿边17,压板一4嵌设在沿边17所形成的凹腔内。压板一4覆盖在盖板一13的顶面上,压板一4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一5和调节腔室二6,调节腔室一5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一7,调节腔室二6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二8;压板一4上连接有压块20,压块20具有管口一13和管口二14,管口一13与流体调节孔一7相连通,管口二14与流体调节孔二8相连通,管口一13固连有连接管一15,管口二14固连有连接管二16;板式换热器的四个边角上分别具有角孔一9、角孔二10、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角孔一9和角孔二10位于盖板一1上,角孔一9与调节腔室一5相连通,角孔二10与调节腔室二6相连通,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位于盖板二3上,盖板二3连接有连接管三18和连接管四19。
29.进一步的,盖板一1和盖板二3为形状相适配的矩形结构,角孔一9和角孔二10共同位于盖板一1的同一侧长度方向上,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共同位于盖板二3的同一侧长度方向上,角孔一9和角孔二10所位于的长度方向与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所位于的长度方向不在同一侧。
30.进一步的,调节腔室一5制为圆台状凹腔,调节腔室二6包括相连通的调节流道腔601和条状流道腔602,调节流道腔601和调节腔室一5间隔设置,且调节流道腔601制为圆台状凹腔,条状流道腔602为连接在调节流道腔601侧部的长条状凹腔,且条状流道腔602位于远调节流道腔601的一侧。
31.进一步的,条状流道腔602的截面形状和调节流道腔601的截面形状不一致,此结构增加了条状流道腔的二次换热,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32.进一步的,条状流道腔602的横截面呈圆弧状凸起。圆弧状设计可以提高条状流道腔602的结构强度。避免在流体冲击下发生变形。
33.进一步的,条状流道腔602的中心线位于调节流道腔601的中心与盖板上近调节流道腔601的中心一侧边缘之间。条状流道腔602位于调节流道腔601的偏心位置上,可使得流体调节孔二8的位置可相对于角孔四12内移,安装受限性更小。
34.本实施例可采用不锈钢板冲压成型,与盖板二3密封组合,使流体调节孔一7和角孔三11相连通,流体调节孔二8和角孔四12相连通,从而使得连接管一15和连接管二16的位置不受产品角孔设计局限,达到连接位置可调目的;本实施例采用钣金成型、落料形成,工序简单,成本低;本实施例中流体调节孔一7和流体调节孔二8的位置距离可按需调节设计,调节腔室一5和调节腔室二6凸面高度可根据应用流量调高或低,适用性好。
35.实施例二:
36.结合图3和图5,本实施例二的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共同位于盖板一1上,压板一4具有用于避让角孔三11的让位口一21和用于避让角孔四12的让位口二22。
37.实施例三:
38.结合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三的角孔三11位于盖板一1上,角孔四12位于盖板二3上。
39.上述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由于增加了压板一4结构,如此处装配接管,接管连接角孔那端尺寸大的时候,如如接管连接角孔那端的尺寸过大时,压板上不易冲孔,或冲孔后边距平面较小,影响焊接密封,易产生不良;如接管连接角孔那端的尺寸合适可冲孔时,
但如果是压板与盖板装配后再冲,则模具损耗大,若分别冲,增加工时工序,且接管与盖板连接的入口长度需增长,增加成本。通过设置让位口,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问题。
40.实施例四:
41.参照图7,本实施例四中,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共同位于盖板二3上,压板结构还包括压板二27,压板二27和盖板二3之间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五28和调节腔室六29,调节腔室五28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五,调节腔室六29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六。
42.实施例五:
43.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五中,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共同位于盖板一1上,压板一4还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三23和调节腔室四24,调节腔室三23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三25,调节腔室四24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四26,调节腔室三23和调节腔室四24。
4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一(1)、若干个换热器板片(2)和盖板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结构包括覆盖且连接在盖板一(1)顶面的压板一(4),所述压板一(4)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一(5)和调节腔室二(6),所述调节腔室一(5)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一(7),所述调节腔室二(6)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二(8),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四个边角上分别具有角孔一(9)、角孔二(10)、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所述角孔一(9)和角孔二(10)位于盖板一(1)上,所述角孔一(9)与调节腔室一(5)相连通,所述角孔二(10)与调节腔室二(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室一(5)制为圆台状凹腔,所述调节腔室二(6)包括相连通的调节流道腔(601)和条状流道腔(602),所述调节流道腔(601)和调节腔室一(5)间隔设置,且所述调节流道腔(601)制为圆台状凹腔,所述条状流道腔(602)为连接在调节流道腔(601)侧部的长条状凹腔,且条状流道腔(602)位于远调节流道腔(60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流道腔(602)的截面形状和调节流道腔(601)的截面形状不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流道腔(602)的截面呈圆弧状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流道腔(602)的中心线位于调节流道腔(601)的中心与压板一上近调节流道腔(601)的中心一侧边缘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块(20),所述压块(20)具有管口一(13)和管口二(14),所述管口一(13)与流体调节孔一(7)相连通,所述管口二(14)与流体调节孔二(8)相连通,所述管口一(13)固连有连接管一(15),所述管口二(14)固连有连接管二(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共同位于盖板一(1)上,所述压板一(4)还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三(23)和调节腔室四(24),所述调节腔室三(23)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三(25),所述调节腔室四(24)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四(2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一(4)具有的让位口一(21)和让位口二(2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共同位于盖板二(3)上,所述压板结构还包括压板二(27),所述压板二(27)和盖板二(3)之间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五(28)和调节腔室六(29),所述调节腔室五(28)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五,所述调节腔室六(29)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六。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孔一(9)和角孔二(10)共同位于板式换热器的其中一侧长度方向上,所述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共同位于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长度方向上,所述角孔一(9)和角孔二(10)所位于的长度方向与角孔三(11)和角孔四(12)所位于的长度方向不在同
一侧。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本用于调节板式换热器上连接管位置的压板结构,板式换热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一、若干个换热器板片和盖板二,压板结构包括压板一,压板一具有相互独立的调节腔室一和调节腔室二,调节腔室一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一,调节腔室二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型的流体调节孔二,板式换热器的四个边角上分别具有角孔一、角孔二、角孔三和角孔四,角孔一和角孔二位于盖板一上,角孔一与调节腔室一相连通,角孔二与调节腔室二相连通。它将板式换热器的同一盖板上的两个连接管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两个连接管的位置相对集中,从而使得安装占用的空间较小。间较小。间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蒋丹艳 林开兵 肖建庆 尤晓明 顾林杰 张晓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峰煌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