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轧辊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各种轧辊,均包括辊身、辊颈和传动端,都是采用整体式结构,由于辊颈和传动端与辊身本身的直径相差很大,故在整体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对原材料的很大浪费,而且在这样的轧辊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磨损报废后,也只能进行整体式的丢弃,对原材料造成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结构简单,可以满足各种不同辊身的固定安装,提高辊颈和传动端的使用效率,方便人们的组合安装后进行轧制,操作简单方便,解决原材料,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具有辊身,所述的辊身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设置辊颈,所述的辊颈一侧固定设置传动端,所述的辊颈和传动端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辊身两端中部设置凹槽,所述的辊颈嵌入式设置在凹槽中。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紧固螺栓包括螺纹连接部和固定端帽;所述的螺纹连接部依次穿过传动端和辊颈后固定在辊身上;所述的固定端帽盖合设置在传动端端面上。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传动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还设置若干定位孔。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端帽上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定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结构简单,可以满足各种不同辊身的固定安装,提高辊颈和传动端的使用效率,方便人们的组合安装后进行轧制,操作简单方便,解决原材料,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动端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辊身,2、紧固螺栓,3、辊颈,4、传动端,5、凹槽,6、螺纹连接部,7、固定端帽,8、定位孔,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见图1和图2所示的是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具有辊身1,辊身1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2固定设置辊颈3,辊颈3一侧固定设置传动端4,辊颈3和传动端4为一体结构。
其中,辊身1两端中部设置凹槽5,辊颈3嵌入式设置在凹槽5中。紧固螺栓2包括螺纹连接部6和固定端帽7;螺纹连接部6依次穿过传动端4和辊颈3后固定在辊身1上;固定端帽7盖合设置在传动端4端面上。传动端4面上沿圆周方向还设置若干定位孔8。固定端帽7上通过螺钉9固定设置在定位孔8中。
该组合式节能轧辊的使用原理如下:
首先,操作人员可以将辊颈3先嵌入到凹槽5中,然后通过紧固螺栓2插入,进行紧固螺栓2的固定连接,在固定完毕后,固定端帽7会紧贴传动端4侧壁端面,然后通过定位孔8安上螺钉9进行定位,放置在整体轧辊在转动过程中出现跟转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其特征在于:具有辊身,所述的辊身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设置辊颈,所述的辊颈一侧固定设置传动端,所述的辊颈和传动端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身两端中部设置凹槽,所述的辊颈嵌入式设置在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螺栓包括螺纹连接部和固定端帽;所述的螺纹连接部依次穿过传动端和辊颈后固定在辊身上;所述的固定端帽盖合设置在传动端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还设置若干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节能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端帽上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定位孔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