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8-17  25



1.本技术涉及针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平常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根据要刺达的组织结构、产生的针刺感应和治疗的效果,需要针刺的角度不同,针刺的角度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角度的大小,应根据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点而定,针刺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平刺三类,直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的腧穴;斜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关节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种行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斜刺法;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皮部、颜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头皮针法、腕踝针法,都用平刺法,目前,进针人员尤其是实习期的人员在进行针灸时,往往对针灸的角度掌握不准确,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而针灸工作本身进行时,需要较大的注意力与精力去进针,导致进行针灸的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每次取针前都需要将针放置在治疗台上,容易导致针沾染上空气中的细菌,当针头与患者血液接触时容易导致患者受到细菌感染,故而这里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基体,所述安装基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持拿架,所述安装基体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校准筒,所述校准筒的内腔中活动安装有导针筒,所述导针筒外表面的上侧固定套接有按板,所述校准筒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处于导针筒的外表面,所述导针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
5.可选的,所述校准筒外表面的下侧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挤压块的直径大于复位弹簧的内径。
6.可选的,所述校准筒外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腔中设置有照明灯。
7.可选的,所述安装基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内腔中开设有滑槽,所述消毒箱内腔中开设的滑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消毒盒,所述消毒箱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腔中安装有紫外线灯管。
8.可选的,所述消毒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
支撑柱外表面活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消毒箱的表面。
9.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上侧设置有止锁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支撑柱的直径,所述限位弹簧与驱动杆之间活动接触。
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转动校准筒,可以灵活的调节施针角度,有效的解决了实习者在施针时手出现晃动现象,通过将针放置在导针筒的内腔中可以确保针的稳定性,从而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施针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2.2、本技术通过将针放入消毒盒的内腔中,当需要使用时,需要拉动驱动杆,使得驱动杆带动消毒盒向外滑出,然后取拿针,可以使得施针前针处于消毒盒的内腔中被进行消毒,确保针的卫生安全,避免针裸露在空气中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示出了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本技术安装基体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示出了本技术校准筒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示出了本技术消毒盒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示出了本技术驱动杆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安装基体;2、持拿架;3、转轴;4、连接块;5、校准筒;6、导针筒;7、按板;8、复位弹簧;9、挤压块;10、限位杆;11、固定环;12、照明灯;13、消毒箱;14、滑块;15、消毒盒;16、安装板;17、支撑柱;18、限位块;19、限位弹簧;20、驱动杆;21、止锁块;22、顶盖;23、紫外线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基体1,安装基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持拿架2,利用持拿架2便于使用者取拿该装置,安装基体1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3,转轴3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校准筒5,校准筒5外表面的下侧开设有与限位杆10相适配的限位槽,通过不同的限位槽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针,同时可以对导针筒6起到固定作用,挤压块9的直径大于复位弹簧8的内径,通过复位弹簧8对挤压块9进行挤压,可以使得挤压块9发生压缩形变,利用挤压块9恢复形变时产生的弹力可以对导针筒6起到复位作用,校准筒5的内腔中活动安装有导针筒6,导针筒6外表面的上侧固定套接有按板7,校准筒5内腔的顶部固定
安装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处于导针筒6的外表面,导针筒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9,挤压块9的中部开设有与导针筒6内部相适配的导针孔,避免挤压块9对施针过程造成阻碍,挤压块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0。
22.请参阅图1和图2,校准筒5外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固定环11的内腔中设置有照明灯12,利用照明灯12可以为施针者提供足够清晰视野,提高施针的精准度。
23.请参阅图4和图5,安装基体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消毒箱13,消毒箱13的内腔中开设有滑槽,消毒箱13内腔中开设的滑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14,利用滑块14可以对消毒盒15进行行程限制,避免消毒盒15脱离消毒箱13的内腔,同时可以提高消毒盒15移动时的稳定性,滑块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消毒盒15,消毒箱13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2,顶盖22的内腔中安装有紫外线灯管23,利用紫外线灯管23可以持续为针进行消毒杀菌,提高针的卫生安全。
24.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消毒箱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8,支撑柱17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弹簧19,利用限位弹簧19提供的弹力可以对消毒盒15进行限位,使得消毒盒15处于消毒箱13的内腔中,从而实现消毒杀菌的目的,支撑柱17外表面活动安装有驱动杆20,驱动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消毒箱13的表面,支撑柱17的上侧设置有止锁块21,利用止锁块21可以对驱动杆20进行定位,便于使用者取拿针,限位块18的直径大于支撑柱17的直径,限位弹簧19与驱动杆20之间活动接触,利用限位块18可以对驱动杆20进行限位,避免驱动杆20脱离支撑柱17。
25.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需要拉动驱动杆20,使得驱动杆20带动消毒盒15向外滑出,然后转动止锁块21对驱动杆20进行限位,然后取拿针,观察施针位置,然后需要将针插入导针筒6的内腔中,然后转动校准筒5,调节施针角度,调节完成后需要旋转导针筒6,使得导针筒6进行固定,可以确保在施针过程中针的稳定性,当光线比较暗时需要将打开照明灯12放置入固定环11的内腔中,如此即可。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持拿架(2),所述安装基体(1)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校准筒(5),所述校准筒(5)的内腔中活动安装有导针筒(6),所述导针筒(6)外表面的上侧固定套接有按板(7),所述校准筒(5)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处于导针筒(6)的外表面,所述导针筒(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块(9),所述挤压块(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筒(5)外表面的下侧开设有与限位杆(10)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挤压块(9)的直径大于复位弹簧(8)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筒(5)外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的内腔中设置有照明灯(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体(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消毒箱(13),所述消毒箱(13)的内腔中开设有滑槽,所述消毒箱(13)内腔中开设的滑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消毒盒(15),所述消毒箱(13)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2),所述顶盖(22)的内腔中安装有紫外线灯管(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8),所述支撑柱(17)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弹簧(19),所述支撑柱(17)外表面活动安装有驱动杆(20),所述驱动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消毒箱(13)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7)的上侧设置有止锁块(21),所述限位块(18)的直径大于支撑柱(17)的直径,所述限位弹簧(19)与驱动杆(20)之间活动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基体,所述安装基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持拿架,所述安装基体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校准筒,所述校准筒的内腔中活动安装有导针筒,所述导针筒外表面的上侧固定套接有按板,所述校准筒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处于导针筒的外表面。本申请转动校准筒,可以灵活的调节施针角度,有效的解决了实习者在施针时手出现晃动现象,通过将针放置在导针筒的内腔中可以确保针的稳定性,从而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施针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丹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第五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14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12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