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堤岸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2.堤岸是防治河水漫溢的挡水工程,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堤岸进行修复,在对老旧的堤岸进行修复时,操作人员通常在堤岸边缘修筑植被种植槽来种植植物,修复的同时也能改善一定的生态环境。
3.相关技术中,操作人员在老旧堤岸上修筑植被种植槽时,通常在老旧堤岸上先修筑一层底座,再将横向钢结构模板和纵向钢结构模板设置在底座上确定植被种植槽的形状,再将混凝土浇筑至钢结构模板之间形成植被种植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老旧堤岸长时间使用后,老旧堤岸上易凹凸不平,钢结构模板与老旧堤岸之间易存在缝隙,使得钢结构模板与老旧堤岸之间的贴合度较低,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模板与老旧堤岸之间的贴合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包括若干组用于形成植被种植槽纵向侧边的纵向成型组件和用于形成植被种植槽横向侧边的横向成型组件,所述横向成型组件的一端与堤岸本体相连接、另一端与纵向成型组件相连接,所述横向成型组件和纵向成型组件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横向成型组件与堤岸本体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靠近堤岸本体的一侧设有与堤岸本体相适配的缓冲面,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底座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在堤岸本体上修筑植被种植槽时,操作人员将缓冲组件与横向成型组件相连接,使得缓冲组件上的缓冲面与堤岸本体相抵紧,再将横向成型组件和缓冲组件放置在底座上,再将纵向成型组件放置在底座上,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横向成型组件与纵向成型组件之间,以形成植被种植槽,此时缓冲面使得横向成型组件与堤岸本体之间不易产生缝隙,提高了横向成型组件与堤岸本体之间的贴合度,使得植被种植槽的形状不易改变。
9.优选的,所述横向成型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横向板,各个所述横向板与堤岸本体之间均设置一组缓冲组件,相对设置的所述横向板之间形成第一浇筑槽;
10.所述纵向成型组件包括支撑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横向板远离堤岸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靠近堤岸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横向板远离堤岸本体的一侧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浇筑槽,所述第二浇筑槽与第一浇筑槽相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在堤岸本体上浇筑植被种植槽时,操作人员将横
向板垂直于堤岸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座上,再将缓冲组件与横向板靠近堤岸本体的一侧相连接,使得缓冲面与堤岸本体相抵紧,再将支撑板放置在横向板远离堤岸本体一侧的底座上,且横向板与堤岸本体相平行,再将第一连接板与横向板相连接,再使用第二连接板连接相邻的两块第一连接板,再将混凝土浇筑在相对的横向板之间形成的第一浇筑槽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浇筑槽中,以浇筑植被种植槽,此时缓冲组件的缓冲面提高了横向板与堤岸本体之间的贴合度,降低了植被种植槽形状改变的可能性,为操作人员在堤岸本体上浇筑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和相对设置的所述横向板之间均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13.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第二连接板和横向板上均设置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板,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与第三连接板相抵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确定横向浇筑槽和纵向浇筑槽的位置时,操作人员将固定杆穿过第三连接板,再将固定板螺纹在固定杆的两端,使得固定板与第三连接板相抵紧,以完成第一浇筑槽和第二浇筑槽位置的确定,此时固定杆、固定板和第三连接板相配合,使得相对的横向板不易移动,同时使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支撑板不易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浇筑槽和第二浇筑槽的位置不易发生改变,为后续操作人员在第一浇筑槽和第二浇筑槽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
1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堤岸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另一端与堤岸本体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在堤岸本体上修筑植被种植槽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再将另一端与堤岸本体相连接,在操作人员将混凝土浇筑在第二浇筑槽的时,支撑板为第二连接板提供限位,使得混凝土不易造成第二连接板倾斜,降低了植被种植槽形状改变的可能性。
17.优选的,所述堤岸本体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安装座,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座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绕设有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与安装柱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挂钩,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连接座,所述挂钩与连接座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在堤岸本体上浇筑植被种植槽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支撑板放置在底座上,再将连接座与支撑板相连接,再将钢绳上的挂钩与连接座相连接,此时钢绳、挂钩和安装座为支撑板提供限位,使得混凝土浇筑至第二浇筑槽中时,混凝土不易使得支撑板倾斜,进一步降低了植被种植槽形状改变的可能性。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浇筑槽和第二浇筑槽中均设有加强钢筋。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混凝土浇筑在第一浇筑槽和第二浇筑槽时,混凝土与加强钢筋相混合,此时加强钢筋增加了植被种植槽的整体强度,为植被种植槽后续的使用提供了便利。
2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中设有用于确定相对的第一连接板间距和相对的第一连接板和支撑板间距的定位组件;
22.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上下排布
的定位槽和定位孔,所述定位槽的开口朝向相邻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定位孔朝向支撑板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滑动连接在定位槽中,所述第二定位板滑动连接在定位孔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控制槽与定位槽相连通,所述滑块延伸至定位槽中并与第一定位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通过同步件相连接,所述控制槽中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限位件。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在堤岸本体上浇筑植被种植槽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第一连接板与缓冲组件相连接,此时操作人员移动滑块,滑块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板朝向相对的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二定位板在同步件的作用下随第一定位板移动,此时第二定位板朝向远离堤岸本体的方向移动,在滑块与限位件相连接时,第一定位板为相对的第一连接板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二定位板为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各个第一浇筑槽和第二浇筑槽之间的间距不易产生较大的差距,为后续浇筑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
24.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和定位孔中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均同轴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定位槽的内壁和定位孔的内壁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与挡板相抵触。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定位板伸出第一连接板时,第一定位板与挡板相抵触,使得挡板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板的方向转动,同时第二定位板伸出第一连接板时,第二定位板带动挡板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板的方向转动,在第一定位板确定完相对的第一连接板的位置、第二定位板确定支撑板的位置后,操作人员控制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缩回第一连接板中,此时位于定位槽的挡板阻挡定位槽的槽口、位于定位孔的挡板阻挡定位孔的开口,使得后续浇筑植被种植槽时,混凝土不易渗入定位槽和定位孔中,为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循环使用提供了便利。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和缓冲面,提高了横向板与堤岸本体之间的贴合度,为后续浇筑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
28.2.通过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为第二连接板提供支撑,使得混凝土在浇筑至第二浇筑槽中时,第二连接板不易倾斜,为后续浇筑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
29.3.通过设置定位组件,方便确定相对的第一连接板、支撑板和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同时为确定第一浇筑槽和第二浇筑槽的尺寸提供了便利,从而为后续浇筑出尺寸差距较小的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植被种植槽;2、纵向成型组件;21、第一连接板;211、定位槽;212、定位孔;213、控制槽;214、滑块;215、限位孔;216、转轴;217、挡板;218、扭簧;219、同步腔;22、支撑板;23、连接座;24、让位孔;25、第二浇筑槽;26、同步件;261、连接轴;262、第一齿轮;263、第二齿轮;3、横向成型组件;31、横向板;32、第一浇筑槽;33、第二连接板;331、支撑杆;4、堤岸本体;41、底座;42、安装座;43、安装柱;44、钢绳;45、挂钩;5、缓冲组件;51、缓
冲板;52、缓冲面;6、连接件;61、第三连接板;611、固定孔;62、固定杆;63、固定板;7、定位组件;71、第一定位板;711、第一齿条;72、第二定位板;721、第二齿条;8、限位件;81、限位卡爪;8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
36.实施例一:
37.参照图1,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包括若干组用于形成植被种植槽1纵向侧边的纵向成型组件2和用于形成植被种植槽1横向侧边的横向成型组件3,纵向成型组件2和横向成型组件3均设置在底座41上,且横向成型组件3设置在纵向成型组件2靠近堤岸本体4的一侧,横向成型组件3通过缓冲组件5与堤岸本体4相连接,且缓冲组件5靠近堤岸本体4的一侧设有与堤岸本体4相适配的缓冲面52,在需要在堤岸本体4上浇筑植被种植槽1时,操作人员使用缓冲组件5将横向成型组件3与堤岸本体4相连接,此时缓冲面52与堤岸本体4相抵紧,使得横向成型组件3与堤岸本体4之间不易存在间隙,提高了横向成型组件3与堤岸本体4之间的贴合度,操作人员再将纵向成型组件2设置在横向成型组件3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再将混凝土浇筑到横向成型组件3和纵向成型组件2之间,以形成植被种植槽1,从而为在堤岸本体4上浇筑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
38.参照图1,缓冲组件5包括缓冲板51,缓冲面52设置在缓冲板51靠近堤岸本体4的一侧,缓冲板51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与横向成型组件3相连接。
39.横向成型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横向板31,各个横向板31与堤岸本体4之间均对应连接一块缓冲板51,相对设置的横向板31之间形成第一浇筑槽32;
40.纵向成型组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1和支撑板22,第一连接板21沿堤岸本体4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座41上,且第一连接板21与横向板31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相连接,支撑板22设置在底座41上,且支撑板22相对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1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相邻的两块第一连接板21通过第二连接板33相连接,支撑板22、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33之间形成第二浇筑槽25,且第一浇筑槽32与第二浇筑槽25之间相连通。
41.在需要浇筑植被种植槽1时,操作人员将相对的横向板31设置在底座41上,再使用缓冲板51将相对应的横向板31与堤岸本体4相连接,使得缓冲面52与堤岸本体4相抵紧,缓冲板51设置为木板,木板质地软且便于后续脱模,此时缓冲面52减少了横向板31与堤岸本体4之间的间隙,增加了横向板31与堤岸本体4之间的贴合度,为后续浇筑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相对的横向板31之间形成第二浇筑槽25,操作人员再将第一连接板21与横向板31相连接,再使用第二连接板33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1,再将支撑板22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1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使得支撑板22与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33之间形成第二浇筑槽25,操作人员再将混凝土浇入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中,以形成植被种植槽1的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为操作人员在堤岸本体4上浇筑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
42.参照图1,支撑板22与第二连接板33之间、相对的横向板31之间以及相对的缓冲板51之间均通过连接件6相连接;连接件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板61,第三连接板61固定在支撑板22与第二连接板33相背离的一侧,同时第三连接板61固定在相对的横向板31相背
离的一侧、第三连接板61固定在相对的缓冲板51相背离的一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板61上开设有相连通的固定孔611,固定孔611中穿设有固定杆62,固定杆6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63,且固定板63与第三连接板61相抵紧。
43.堤岸本体4上固定有相对设置的安装座42,相对设置的安装座42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柱43,安装柱43上绕设有钢绳44,且钢绳44的一端与安装柱43相固定、另一端固定有挂钩45,支撑板22上固定有连接座23,连接座23上开设有让位孔24,挂钩45穿过让位孔24。
44.在操作人员将相对设置的缓冲板51放置在底座41上后,操作人员将固定杆62穿过固定孔611,再将固定板63螺纹连接在固定杆62上,再转动固定板63,使得固定板63与第三连接板61相抵紧,从而完成缓冲板51的固定,相对的第一连接板21以及相对的支撑板22和第二连接板33亦如上述步骤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操作人员再朝向远离堤岸本体4的方向拉动钢绳44,使得挂钩45卡入让位孔24中,完成相对的第一连接板21、相对的缓冲板51和相对的支撑板22与第二连接板33之间的固定,为后续操作人员浇筑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在操作人员将滚凝土浇入第二浇筑槽25中时,钢绳44与挂钩45为支撑板22提供限位,使得支撑板22不易移动,降低了植被种植槽1浇筑后产生形状变化的可能性。
45.参照图1,第二连接板33靠近堤岸本体4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杆331,支撑杆3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33相固定、另一端与堤岸本体4相抵紧,在操作人员将混凝土浇入第二浇筑槽25的过程中,支撑杆331为第二连接板33提供支撑,降低了混凝土造成第二连接板33倾斜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植被种植槽1浇筑后变形的可能性。
46.参照图1,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中均设有加强钢筋,加强钢筋与底座41相固定,在操作人员将混凝土浇入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的过程中,混凝土与加强钢筋相混合,此时加强钢筋加强了植被种植槽1的整体强度,延长了植被种植槽1浇筑完成后的使用寿命。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在操作人员需要在堤岸本体4上浇筑植被种植槽1时,操作人员使用缓冲板51将横向板31与堤岸本体4相连接,此时缓冲板51的缓冲面52与堤岸本体4相抵紧,使得横向板31与堤岸本体4之间不易存在缝隙,提高了横向板31与堤岸本体4之间的贴合度,从而为操作人员浇筑出较为平整的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1和相对设置的缓冲板51之间形成第一浇筑槽32;操作人员再将第一连接板21与横向板31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相固定,再使用第二连接板33连接相邻的第一连接板21,再将支撑板22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1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使得支撑板22与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33之间形成第二浇筑槽25,操作人员再将混凝土浇入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中,以形成植被种植槽1,从而为操作人员在堤岸本体4上浇筑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
48.实施例二:
49.参照图2和图3,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相对的第一连接板21中的其中一块第一连接板21上设有用于去确定第一连接板21和第一连接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的距离的定位组件7,定位组件7包括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1中,且第一定位板71设置在第二定位板72上方,第一连接板21靠近相邻的第一连接板2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211,第一定位板71滑动连接在定位槽211中,第一连接板21上开设有定位孔212,定位孔212设置在定位槽211下方,且定位孔212朝向支撑
板22设置,第二定位板72滑动连接在定位孔212中;
50.第一连接板21上开设有控制槽213,控制槽213中滑动连接有滑块214,且控制槽213与定位槽211相连通,滑块214延伸至定位槽211中并与第一定位板71相连接,控制槽213中设有与滑块214相配合的限位件8,且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通过同步件26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1中设有同步腔219,同步腔219与定位槽211和定位孔212相连通,同步件26设置在同步腔219中;
51.同步件26包括连接轴261、第一齿轮262和第二齿轮263,连接轴261与同步腔219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262和第二齿轮263均同轴固定在连接轴261上,第一定位板71上固定有第一齿条711,第一齿轮262与第一齿条711相啮合,第二定位板72上固定有第二齿条721,第二齿轮263与第二齿条721相啮合。
52.在需要确定相对的第一连接板21之间的距离和支撑板22与第一连接板21之间的距离时,操作人员移动滑块214,滑块214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板71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板21的方向移动,第一定位板71移动带动第一齿条711移动,第一齿条711带动第一齿轮262转动,第一齿轮262带动连接轴261转动,连接轴26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63转动,第二齿轮263转动带动第二齿条721移动,第二齿条721移动带动第二定位板72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板21的方向移动,在滑块214与限位件8相连接时,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停止移动,此时操作人员将相邻的第一连接板21与第一定位板71相抵触,再将支撑板22与第二定位板72远离第一连接板21的一端相抵触,以确定相对的第一连接板21之间和相对的支撑板22与第一连接板21之间的距离,从而为确定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的尺寸提供了便利,同时为后续操作人员浇筑出尺寸相差不大的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
53.参照图2和图3,限位件8包括限位卡爪81,滑块214上对应限位卡爪81开设有限位孔215,且滑块214与控制槽213的槽壁之间固定有弹簧82,在操作人员移动滑块214时,弹簧82处于压缩状态,在滑块214与限位卡爪81接触时,限位卡爪81穿过限位孔215,在限位卡爪81与滑块214相卡紧时,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停止移动,此时操作人员即可使用第一定位板71确定相邻的第一连接板21的位置,再使用第二定位板72确定支撑板22的位置,从而为后续操作人员浇筑出尺寸相差较小的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
54.在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的尺寸确定完成后,操作人员按压卡爪,使得卡爪与滑块214分离,此时在弹簧82回弹力的作用下,滑块214移动,使得第一定位板71缩回定位槽211中,同时第二定位板72缩回定位孔212中,为后续继续使用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提供了便利。
55.参照图3,定位孔212和定位槽211的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轴216,转轴216上同轴固定有用于遮挡定位槽211的开口和定位孔212的开口的挡板217,转轴216上绕设有扭簧218。
56.在第一定位板71伸出定位槽211时,第一定位板71带动挡板217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板21的方向转动,第二定位板72带动挡板217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板21的方向转动,此时扭簧218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使用完成后,第一定位板71缩回定位槽211中、第二定位板72缩回定位孔212中,此时在扭簧218回弹力的作用下,挡板217朝向靠近第一连接板21的方向转动,使得挡板217阻挡定位槽211和定位孔212的开口,降低了后续操作人员在将混凝土浇入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的过程中混凝土进入第一连接板21
的可能性,进一步为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的持续使用提供了便利。
57.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浇筑植被种植槽1时,操作人员先使用定位组件7确定相邻的第一连接板21之间、相对的支撑板22和第一连接板21之间的距离,以确定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的尺寸,为后续操作人员浇筑出尺寸相差较小的植被种植槽1提供了便利。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包括若干组用于形成植被种植槽(1)纵向侧边的纵向成型组件(2)和用于形成植被种植槽(1)横向侧边的横向成型组件(3),所述横向成型组件(3)的一端与堤岸本体(4)相连接、另一端与纵向成型组件(2)相连接,所述横向成型组件(3)和纵向成型组件(2)均设置在底座(4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成型组件(3)与堤岸本体(4)之间设有缓冲组件(5),所述缓冲组件(5)靠近堤岸本体(4)的一侧设有与堤岸本体(4)相适配的缓冲面(52),所述缓冲组件(5)设置在底座(4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成型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横向板(31),各个所述横向板(31)与堤岸本体(4)之间均设置一组缓冲组件(5),相对设置的所述横向板(31)之间形成第一浇筑槽(32);所述纵向成型组件(2)包括支撑板(22)和第一连接板(21),所述支撑板(22)设置在横向板(31)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21)设置在支撑板(22)靠近堤岸本体(4)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横向板(31)远离堤岸本体(4)的一侧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3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33)和支撑板(22)之间形成第二浇筑槽(25),所述第二浇筑槽(25)与第一浇筑槽(3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与第二连接板(33)之间和相对设置的所述横向板(31)之间均通过连接件(6)相连接;所述连接件(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板(61),所述支撑板(22)、第二连接板(33)和横向板(31)上均设置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板(61),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三连接板(61)之间设有固定杆(62),所述固定杆(6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63),所述固定板(63)设置在固定杆(62)远离连接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63)与第三连接板(61)相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3)靠近堤岸本体(4)的一侧设有支撑杆(331),所述支撑杆(3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33)相连接、另一端与堤岸本体(4)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岸本体(4)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安装座(42),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座(42)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柱(43),所述安装柱(43)上绕设有钢绳(44),所述钢绳(44)的一端与安装柱(43)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挂钩(45),所述支撑板(22)上设有连接座(23),所述挂钩(45)与连接座(23)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槽(32)和第二浇筑槽(25)中均设有加强钢筋。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中设有用于确定相对的第一连接板(21)间距和相对的第一连接板(21)和支撑板(22)间距的定位组件(7);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上开设有上下排布的定位槽(211)和定位孔(212),所述定位槽(211)的开口朝向相邻的第一连接板(21),所述定位孔(212)朝向支撑板(22)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71)滑动连接在定位槽(211)中,所述第二定位板(72)滑动连接在定位孔(212)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上开设有控制槽(213),所述控制槽(213)中滑动连接有滑块(214),所述控制槽(213)与定位槽(211)相连通,所述滑块(214)延伸至定位槽(211)中并与第一定位板(71)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
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通过同步件(26)相连接,所述控制槽(213)中设有与滑块(214)相配合的限位件(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11)和定位孔(212)中均转动连接有转轴(216),所述转轴(216)上均同轴固定有挡板(217),所述挡板(217)与定位槽(211)的内壁和定位孔(212)的内壁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均与挡板(217)相抵触。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上砼贴面模板结构,属于堤岸修复领域,其包括若干组用于形成植被种植槽纵向侧边的纵向成型组件和用于形成植被种植槽横向侧边的横向成型组件,横向成型组件的一端与堤岸本体相连接、另一端与纵向成型组件相连接,横向成型组件和纵向成型组件均设置在底座上,横向成型组件与堤岸本体之间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靠近堤岸本体的一侧设有与堤岸本体相适配的缓冲面,缓冲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本申请在使用时,缓冲组件的缓冲面减少了横向成型组件与堤岸本体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横向成型组件与堤岸本体之间的贴合度,从而为后续浇筑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筑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筑植被种植槽提供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代弘升 雍迅 郑敏 李国新 成效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6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