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装配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
背景技术:2.无人驾驶车辆上通常安装有导航装置,如激光导航头,用于扫描周围的导航特征,以实现导航环境建图与车辆的定位。为实现车辆可靠的高精度运行,导航装置安装需满足以下要求:1、传感器需保持一定的水平度;2、传感器中心面与车辆行驶方向的角度需可调整,二者尽量平行;3、导航装置需可保护传感器,避免损坏;同时满足以上三点的导航装置设计难度较大,尤其在调整传感器中心面与车辆行驶方向角度方面,尚无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包括基座,还包括设于基座顶部的用于放置传感器的水平板、设于传感器一侧的调节板、设于传感器另一侧的压板;其中:所述水平板靠近压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压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板一端通过穿过其本身以及第一弧形槽的第一紧固件与水平板连接、另一端通过穿过第一安装孔的第二紧固件与传感器连接;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调节板一端通过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三紧固件与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板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板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水平板本体、连接两个水平板本体的第四紧固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为第一l形板,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于第一l形板的竖直段;所述第一l形板的水平段上开设有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的第一通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板为第二l形板,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于第二l形板的竖直段;所述第二l形板的水平段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槽和第二通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板靠近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弧形槽以及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为腰型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水平板上的支撑板、连接于支撑板顶端的顶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传感器水平度调整以及中心面角度调整,为无人驾驶车辆的高精度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通过调整第四紧固件实现水平板的水平度调节,通过调节板和压板的共同配合,实现对传感器的角度调节,安装可靠易操作。
14.设于传感器后侧的支撑板以及传感器顶部的顶板,在对传感器进行有效防护的同时,满足传感器光学镜面不受阻挡。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平板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板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基座、2-传感器、3-水平板、31-第一弧形槽、32-水平板本体、33-第四紧固件、34-第三通孔、4-调节板、41-第二安装孔、42-第二弧形槽、43-第二通孔、5-压板、51-第一安装孔、52-第一通孔、6-第一紧固件、7-第二紧固件、8-第三紧固件、9-支撑板、10-顶板、11-第五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1顶部的用于放置传感器2的水平板3、设于传感器2一侧的调节板4、设于传感器2另一侧的压板5;其中:压板5为第一l形板,该为第一l形板的竖直段开设有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个第一安装孔51,水平段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52。该竖直段通过穿过该第一安装孔51的第二紧固件7与传感器2连接固定,该水平段通过穿过第二通孔52以及第一弧形槽31的第一紧固件6与水平板3连接,第一紧固件6在该第一弧形槽31中受限地滑动,以调节传感器2的中心面位置。调节板4为第二l形板,该第二l形板的竖直段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41,水平段开设有一个第二弧形槽42和一个第二通孔43,水平板3上对应位置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34,该第三通孔34为螺纹孔;该第二弧形槽42和第二通孔43中各贯穿有一个第五紧固件11,其中,第二通孔43作为中心点,通过调节第五紧固件11在第二安装孔41中的位置,以及调节第一紧固件6在第一弧形槽31中的位置,实现传感器2在水平板2上的角度转动,以调节其中心面。
24.进一步的,该水平板3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水平板本体32,两水平板本体32通过三个呈三角分布的第四紧固件33连接并调节水平度。
25.进一步的,由于实际制件过程中,为了便于装配,调节板4和压板5均为较薄的金属片弯制而成,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因此将第一安装孔51以及第二安装孔41设计成竖直方向的腰型孔,提高装配时的容错率,降低装配难度。此外,将压板5的竖直段设计地短于调节板4的竖直段,装配时先安装调节板4,再安装压板5,压板5可将向一边翘起的传感器2向下压,保证传感器2底部完全贴合水平板3,确保传感器2的水平安装。
26.进一步的,第一弧形槽31和第二弧形槽42均为圆弧,其中心点(槽口长圆弧的圆心)和第三通孔34的圆心相同,第二弧形槽42的中心点(槽口长圆弧的圆心)和第二通孔43的圆心位置相同。
27.进一步的,在水平板本体32上方垂直连接有两个支撑板9、支撑板9顶端连接有顶板10,通过支撑板9和顶板10实现对传感器2的防护。
28.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先通过第四紧固件33将水平板3调整水平,再将传感器2放置在水平板3上,通过第三紧固件8将调节板4与传感器2锁紧,将第四紧固件11插入第二通孔43对应的第三通孔34中,微微转动传感器2角度,使传感器2的中心面(即图2的垂线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保持平行,锁紧与第二弧形槽42对应的第四紧固件11;将压板5与传感器2通过第二紧固件7固定,将第一紧固件6插入第一通孔52,并穿过第一弧形槽31,最后锁紧即可。
29.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30.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基座(1)顶部的用于放置传感器(2)的水平板(3)、设于传感器(2)一侧的调节板(4)、设于传感器(2)另一侧的压板(5);其中:所述水平板(3)靠近压板(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31),所述压板(5)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所述压板(5)一端通过穿过其本身以及第一弧形槽(31)的第一紧固件(6)与水平板(3)连接、另一端通过穿过第一安装孔(51)的第二紧固件(7)与传感器(2)连接;所述调节板(4)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1),所述调节板(4)一端通过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41)的第三紧固件(8)与传感器(2)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板(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3)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水平板本体(32)、连接两个水平板本体(32)的第四紧固件(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为第一l形板,所述第一安装孔(51)开设于第一l形板的竖直段;所述第一l形板的水平段上开设有供第一紧固件(6)穿过的第一通孔(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为第二l形板,所述第二安装孔(41)开设于第二l形板的竖直段;所述第二l形板的水平段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槽(42)和第二通孔(4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3)靠近调节板(4)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弧形槽(42)以及第二通孔(43)相对应的第三通孔(3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51)和第二安装孔(41)均为腰型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水平板(3)上的支撑板(9)、连接于支撑板(9)顶端的顶板(10)。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传感器安装座,包括基座,还包括设于基座顶部的用于放置传感器的水平板、设于传感器一侧的调节板、设于传感器另一侧的压板;其中:调节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弧形槽和第二通孔,调节板一端通过贯穿第二安装孔的第三紧固件与传感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贯穿第二弧形槽和第二通孔的第五紧固件与水平板连接;水平板靠近压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压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压板一端通过穿过其本身以及第一弧形槽的第一紧固件与水平板连接、另一端通过穿过第一安装孔的第二紧固件与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传感器水平度调整以及中心面角度调整,为无人驾驶车辆的高精度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为无人驾驶车辆的高精度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为无人驾驶车辆的高精度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卓 王勇 潘显成 赵宇 刘济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