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性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8-09  13



1.本技术涉及电性隔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性隔离器。


背景技术:

2.电性隔离器作为一种设备中常见的电气元件,常被设置在设备的带电零部件之间,以起到固定、支撑、连接及绝缘的作用。
3.对于蒸镀设备、溅射设备或离子注入设备来说,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随着蒸镀、溅射、离子注入等工艺的进行,电性材料会慢慢附着在电性隔离器的周围,慢慢累积,最后会在电性隔离器两侧的带电零部件之间形成通路,使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从而导致设备出现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性隔离器,用以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的难度,从而延缓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的时间,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性隔离器,包括:绝缘柱、围设在所述绝缘柱的外侧壁周围的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
6.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柱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所述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
7.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柱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与所述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
8.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高度均小于所述绝缘柱的高度。
9.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绝缘柱的高度,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内壁形成第一环形斜面,所述第一环形斜面自内向外朝向所述绝缘柱的第二端面倾斜;
10.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内壁形成第二环形斜面,所述第二环形斜面自内向外朝向所述绝缘柱的第一端面倾斜。
11.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柱上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斜面和所述第二环形斜面之间的外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壁。
12.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环形斜面和所述第二环形斜面均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13.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对称设置在所述绝缘柱的两端。
14.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绝缘柱的高度,所述第二防护罩围设在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外围。
15.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纵截面包括相对于所
述绝缘柱的中心轴对称的两个l形截面;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纵截面包括相对于所述绝缘柱的中心轴对称的两个l形截面。
16.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材质为陶瓷。
17.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柱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18.作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柱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性隔离器,包括:绝缘柱、围设在绝缘柱的外侧壁周围的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第一防护罩的第一端与绝缘柱的第一端面连接,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第二防护罩的第一端与绝缘柱的第二端面连接,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与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隔,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高度均小于绝缘柱的高度。上述方案中,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围设在绝缘柱的外侧壁周围,这样就可以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绝缘柱的难度,并且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和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隔,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高度均小于绝缘柱的高度,这样电性材料在电性隔离器两侧的带电零部件之间形成通路时,不仅需要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上连续附着,还需要填充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之间的间隔空间,使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之间形成通路,这样才有可能使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从而本方案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的难度,延缓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的时间,延长电性隔离器的更换频率,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电性隔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电性隔离器的剖视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电性隔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电性隔离器的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绝缘柱;
ꢀꢀꢀꢀꢀꢀꢀꢀꢀꢀꢀꢀꢀꢀꢀꢀꢀꢀꢀ
2-第一防护罩;
26.3-第二防护罩;
27.11-外侧壁;
ꢀꢀꢀꢀꢀꢀꢀꢀꢀꢀꢀꢀꢀꢀꢀꢀꢀꢀ
12-第一端面;
28.13-第二端面;
ꢀꢀꢀꢀꢀꢀꢀꢀꢀꢀꢀꢀꢀꢀꢀꢀ
14-安装孔;
29.15-倒角;
30.21-第一环形斜面;
31.31-第二环形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电性隔离器作为一种设备中常见的电气元件,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力电气、能源等领域,电性隔离器常被设置在设备的带电零部件之间,以起到固定、支撑、连接及绝缘的作用。
33.对于蒸镀设备、溅射设备或离子注入设备来说,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随着蒸镀、溅射、离子注入等工艺的进行,电性材料会慢慢附着在电性隔离器的周围,慢慢累积,最后会在电性隔离器两侧的带电零部件之间形成通路,使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从而导致设备出现异常。
3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性隔离器,用以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的难度,延缓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的时间,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35.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技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36.实施例一
3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电性隔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电性隔离器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性隔离器可以包括:绝缘柱1、围设在绝缘柱1的外侧壁11周围的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
38.绝缘柱1、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的材料可以是陶瓷,这样不仅能起到电性隔离的作用,同时能承受高温而不变形。绝缘柱1、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的材料也可以是塑料、橡胶、玻璃等其他的不导电的材料。
39.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的材料可以和绝缘柱1的材料相同,也可以和绝缘柱1的材料不相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40.第一防护罩2的第一端可以与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连接,第一防护罩2的第二端可以与绝缘柱1的外侧壁11之间存在一定间隔;第二防护罩3的第一端可以与绝缘柱1的第二端面13连接,第二防护罩3的第二端可以与绝缘柱1的外侧壁11之间存在一定间隔。第一防护罩2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二防护罩3的第二端之间在绝缘柱1的轴向方向上存在一定间隔,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的高度可以均小于绝缘柱1的高度,第一防护罩2的第二端可以与绝缘柱1的第二端面13之间存在一定间隔,第二防护罩3的第一端可以与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之间存在一定间隔,这样电性材料在电性隔离器两侧的带电零部件之间形成通路时,电性材料不仅需要在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上连续附着,还需要填充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之间的间隔空间,使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之间形成通路,这样才有可能使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从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性隔离器能够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的难度,延缓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的时间,延长电性隔离器的更换频率,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41.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的高度之和可以小于绝缘柱1的高度,第一防护罩2的内壁可以形成第一环形斜面21,第一环形斜面21可以自内向外朝向绝缘柱1的第二端面13倾斜;第二防护罩3的内壁可以形成第二环形斜面31,第二环形斜面31可以自内向外朝向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倾斜,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的难度。
42.第一环形斜面21和第二环形斜面31可以均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这样能够延长第一环形斜面21和第二环形斜面31的在绝缘柱1轴向方向的长度,增加电性材料在电性隔离器两侧的带电零部件之间形成通路时,需要附着的路径长度。
43.绝缘柱1上位于第一环形斜面21和第二环形斜面31之间的外侧壁11可以为向外凸
出的弧形壁,这样不仅能够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的难度,还能够延长第一环形斜面21和第二环形斜面31之间的外侧壁11在绝缘柱1轴向方向的长度,增加电性材料在电性隔离器两侧的带电零部件之间形成通路时,需要附着的路径长度。
44.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可以对称设置在绝缘柱1的两端,这样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的面积和第二端面13的面积就能够相同,电性隔离器受到的来自两侧的带电零部件的压强也就更趋近一致,降低电性隔离器由于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受到的压强差异而产生位移的概率,增强电性隔离器的稳固性。
45.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的面积可以大于绝缘柱1的横截面积,这样可以减小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受到的来自两侧的带电零部件的压强,让电性隔离器更耐用。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的面积也可以等于绝缘柱1的横截面积,以减少电性隔离器的体积,提高电性隔离器的适用性。
46.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上可以均开设有安装孔14,以便于固定。安装孔14的内壁可以设置有内螺纹,这样能够让电性隔离器更稳固。安装孔14的深度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调整。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也可以通过设置卡槽等方式来进行固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47.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的边缘可以均设置有倒角15,这样就可以减少电性隔离器因加工产生的毛刺。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也可以与第一防护罩2的第一端形成垂直的角度,对应的,绝缘柱1的第二端面13也可以与第二防护罩3的第一端形成垂直的角度,本实施例后续以绝缘柱1的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15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48.实施例二
4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电性隔离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电性隔离器的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性隔离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电性隔离器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50.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的高度之和大于绝缘柱1的高度,第二防护罩3可以围设在第一防护罩2的外围,第一防护罩2的第二端与第二防护罩3的第二端之间在绝缘柱1的径向方向上存在一定间隔,这样就能够提升第一防护罩2围设的绝缘柱1的外侧壁11被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的难度。
51.第一防护罩2的纵截面包括相对于绝缘柱1的中心轴对称的两个l形截面,第二防护罩3的纵截面包括相对于绝缘柱1的中心轴对称的两个l形截面,这样可以减小电性隔离器在绝缘柱1的径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减小电性隔离器的体积,提高电性隔离器的适用性。
52.第一防护罩2与绝缘柱1的外侧壁11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第一防护罩2与第二防护罩3之间的间隔距离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53.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可以与绝缘柱1设置为一体,以增强电性隔离器的稳定性,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也可以相对于绝缘柱1可拆卸,这样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安装不同规格的第一防护罩2和第二防护罩3,提升电性隔离器的适用性。
5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性隔离器,包括:绝缘柱、围设在绝缘柱的外侧壁周围的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第一防护罩的第一端与绝缘柱的第一端面连接,第一防护罩的第
二端与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第二防护罩的第一端与绝缘柱的第二端面连接,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与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隔,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高度均小于绝缘柱的高度。上述方案中,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围设在绝缘柱的外侧壁周围,这样就可以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绝缘柱的难度,并且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和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隔,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高度均小于绝缘柱的高度,这样电性材料在电性隔离器两侧的带电零部件之间形成通路时,不仅需要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上连续附着,还需要填充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之间的间隔空间,使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之间形成通路,这样才有可能使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从而本方案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性材料连续附着的难度,延缓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的时间,延长电性隔离器的更换频率,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55.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6.另外,附图中各部件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仅是示意性的,其并不反映各部件之间的实际尺寸比例关系。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9.应当理解,当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6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技术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61.并且,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62.另外,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
63.在本技术说明书中描述的参在本技术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6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柱、围设在所述绝缘柱的外侧壁周围的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柱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所述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柱的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与所述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高度均小于所述绝缘柱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绝缘柱的高度,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内壁形成第一环形斜面,所述第一环形斜面自内向外朝向所述绝缘柱的第二端面倾斜;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内壁形成第二环形斜面,所述第二环形斜面自内向外朝向所述绝缘柱的第一端面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柱上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斜面和所述第二环形斜面之间的外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斜面和所述第二环形斜面均为向外凸出的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对称设置在所述绝缘柱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绝缘柱的高度,所述第二防护罩围设在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外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纵截面包括相对于所述绝缘柱的中心轴对称的两个l形截面;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纵截面包括相对于所述绝缘柱的中心轴对称的两个l形截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的材质为陶瓷。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柱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孔。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性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柱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性隔离器,涉及电性隔离技术领域,其中,该电性隔离器包括:绝缘柱、围设在绝缘柱的外侧壁周围的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第一防护罩的第一端与绝缘柱的第一端面连接,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第二防护罩的第一端与绝缘柱的第二端面连接,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与绝缘柱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隔;第一防护罩的第二端与第二防护罩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隔,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高度均小于绝缘柱的高度。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加电性材料的附着难度,延缓电性隔离器失去隔离效果的时间,提升设备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修扬 孙军旗 赵利 张军 袁海兵 孙玉群 任宏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海惠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09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