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液体检测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



背景技术:

医疗液体检测用品为一种检测液体内是否含有某种物质的装置,在医疗行业中有诸多应用,如通过血液样本对人体中c反映蛋白、降钙素原、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胃蛋白酶原等目标分析物进行定量检测。

双窗检测试剂卡为一种内置有两张试纸并能同时对两种检测液体同时进行检测的试剂卡,一般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导向柱及导向孔的过盈配合连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试纸放入试剂卡中后,需要将上壳体与下壳体上的导向柱与导向孔对齐才能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造成组装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其优点是:上盒体与下壳体铰接并通过卡孔与卡块插接保证试剂卡闭合,开关迅速,不需要将导向柱与导向孔对齐,节省了组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均为矩形,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两个观察口、两个滴液口和若干通气孔,两个所述观察口分别与两个滴液口沿上壳体长度方向平行排列,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铰接,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时上壳体侧壁位于下壳体侧壁内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当所述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壳体与下壳体为分离状态,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两个与上壳体侧壁平行的卡板,两个所述卡板上沿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卡孔,所述下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穿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下壳体侧壁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所述卡块位于下壳体内侧的限位块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下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位于下壳体外侧的限位块与下壳体侧壁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打开试剂卡并相试剂卡中放置试纸时,拉动下壳体两端的卡块,使卡块与卡孔侧壁分离,由于扭簧在试剂卡上壳体与下壳体闭合时处于压缩状态,故卡块离开卡孔后扭簧将上壳体弹开实现了试剂卡的快速打开,当关闭试剂卡时工作人员拉动两卡块并将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工作人员松开卡块后由于弹簧推动限位块将卡块推入卡孔内,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试剂卡的组装,节省了组装所需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位于下壳体外侧的一端上设有防滑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工作人员在对试剂卡进行组装时易于拉动卡块,并易于工作人员抓稳试剂卡,减少试剂卡掉落的可能性,为工作人员创造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上穿设有若干卡栓,若干所述卡栓上设有若干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弹性凸棱,所述弹性凸棱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弹性凸棱直角梯形截面的斜面朝向下壳体的底面,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与卡栓相适配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与弹性凸棱形状相适配的卡槽,当所述卡栓与套筒底部接触时,所述卡栓的上端与上壳体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完成对试剂卡中试纸的添加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然后将若干卡栓分别压入套筒内,由于弹性凸棱的斜面朝向下壳体底面,且卡栓与套筒底面接触后顶端与上壳体表面平齐,减少了从套筒中拔出卡栓的着力点,故卡栓易于压入套筒而不易从套筒内拔出,卡栓与套筒的配合限制了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分离,减少了安装完成后试剂卡被更换试纸重复利用的可能性,避免了二次污染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内底面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板和两个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分别与上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均沿下壳体宽度方向滑动,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两个第三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板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板和两个第二限位板的两端,第三限位板与下壳体宽度方向平行且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纸放置于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空隙中,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限制试纸的水平位置,第一限位板在下壳体宽度方向的位置可以调整用以放置不同宽度的试纸,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位于滴液口出设有延长漏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漏斗增加了滴液口收纳液滴的范围,让使用者易于向滴液口中滴入检测液体,为使用者创造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察口上设有凸透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透镜将观察口内试纸放大,使检测结果更清晰,便于使用者观察,从而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长漏斗内设有与漏斗形状相适配的胶塞,所述通气孔外贴有胶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使用试剂卡时,首先将胶塞取下并将胶贴撕下,检测结束后将胶塞赛入滴液口并用胶贴覆盖通气孔,减少了丢弃试剂卡后测试液体露出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提升了装置的清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外底面设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使用试剂卡时,防滑垫增加了下壳体与接触表面的摩擦力,减少了因操作失误导致试剂卡掉落损坏的可能性,提升了装置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卡块、卡孔和扭簧使工作人员在对试剂卡中放置试纸时可以快速打开试剂卡,相比于组装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配合的连接方式的试剂卡,打开和关闭试剂卡更为迅速,节约了时间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卡块和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卡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上壳体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11、观察口;12、滴液口;13、通气孔;14、卡板;141、卡孔;2、下壳体;21、卡块;211、限位块;212、防滑棱;22、套筒;221、卡槽;23、第一限位板;24、第二限位板;25、第三限位板;3、扭簧;4、弹簧;5、卡栓;51、弹性凸棱;6、延长漏斗;7、凸透镜;8、胶塞;9、胶贴;1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快开式双窗监测试剂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矩形,上壳体1上开设有依次排列的两个观察口11、两个滴液口12和若干通气孔13,观察口11与滴液口12平行于上壳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排列,上壳体1与下壳体2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铰接,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3,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时扭簧3处于压缩状态,上壳体1上设有与宽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平行的卡板14,卡板14上开设有卡孔141,下壳体2沿宽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均穿设有卡块21,卡块21位于下壳体2侧壁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211,位于下壳体2内侧的限位块211与下壳体2侧壁之间设有弹簧4,弹簧4处于自然状态时位于下壳体2外侧的限位块211与下壳体2侧壁抵触,上壳体1与下壳体2闭合时卡块21位于卡孔141内,卡块21位于下壳体2侧壁外侧的一端设有防滑棱212,防滑棱212通过增加摩擦力使工作人员易于拉动卡块21;

如图3所示,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向试剂卡中添加试纸时,只需拉动下壳体2两端卡块21使卡块21脱离卡孔141,由于扭簧3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时处于被压缩状态,故当卡块21脱离卡孔141时扭簧3将上壳体1弹开,当需要扣合上壳体1和下壳体2时,工作人员拉动两卡块21并将上壳体1扣合在下壳体2上,然后松开卡块21,由于弹簧4此时处于被压缩状态,故弹簧4的弹性力将卡块21推入卡孔141从而限制上壳体1相对于下壳体2的运动,相比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过盈配合连接的试剂卡,此种方式更为快捷简便,节约了加工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下壳体2上分别设有两条第一限位板23、两条第二限位板24和两条第三限位板25,第一限位板23与第二限位板24分别于下壳体2长度方向平行,第三限位板25与下壳体2长度方向垂直,第一限位板23分布在第二限位板24的两端,两第一限位板23下方下方均设有燕尾块,下壳体2设有与下壳体2宽度方向平行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块相适配,第三限位板25分布在第一限位板23和第二限位板24的两端,第一限位板23、第二限位板24与第三限位板25围成的空腔用于放置试纸,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一限位板23与第二限位板24之间的间距使其适应不同宽度的试纸。

如图3和图4所示,上壳体1上穿设有若干卡栓5,每个卡栓5上均设有若干几面为直角梯形的弹性凸棱51,直角梯形的斜边朝向下壳体2底面,下壳体2上设有若干供卡栓5伸入的套筒22,套筒22内开设有与弹性凸棱51相是配的卡槽221。当工作人员完成向试剂卡中添加试纸的工作并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后,将卡栓5从上壳体1插入套筒22中,由于弹性凸棱51设有朝向下壳体2底面的斜边,使卡栓5易于插入套筒22中,又由于弹性凸棱51截面远离底面的一遍为直角边且卡栓5与套筒22底部接触时,卡栓5的上端与上壳体1表面平齐从而减少了拔出卡栓5所需的着力点,故栓易于插入套筒22中但不易拔出,通过卡栓5与套筒22的连接限制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相对位置,减少了试剂盒安装完成后被打开重复利用,从而造成二次污染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可能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上壳体1位于滴液口12处设有用于扩大滴液口12承接液滴范围的延长漏斗6,观察口11处设有凸透镜7便于使用者观察检测结果,下壳体2外设有防滑垫10,防滑垫10增加了试剂卡与所放置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使用者检测液体时因操作失误使试剂卡掉落造成需要重新检测液体的可能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如图5所示,延长漏斗6内设有与延长漏斗6相适配的胶塞8,通气孔13处贴有胶贴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撕下胶贴9并拔出胶塞8,然后对检测液体进行监测,检测结束后,将胶塞8塞回滴液口12并通过胶贴9覆盖通气孔13,减少了废弃试剂卡后试剂卡中检测液体漏出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增加了装置的清洁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均为矩形,所述上壳体(1)上开设有两个观察口(11)、两个滴液口(12)和若干通气孔(13),两个所述观察口(11)分别平行于上壳体(1)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滴液口(12)分别位于两观察口(11)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铰接,当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时上壳体(1)侧壁位于下壳体(2)侧壁内侧,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3),当所述扭簧(3)处于自然状态时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为分离状态,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两个与上壳体(1)侧壁平行的卡板(14),两个所述卡板(14)上沿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卡孔(141),所述下壳体(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穿设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位于下壳体(2)侧壁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211),所述卡块(21)位于下壳体(2)内侧的限位块(211)上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与下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处于自然状态时位于下壳体(2)外侧的限位块(211)与下壳体(2)侧壁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1)位于下壳体(2)外侧的一端上设有防滑棱(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穿设有若干卡栓(5),若干所述卡栓(5)上设有若干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弹性凸棱(51),所述弹性凸棱(51)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弹性凸棱(51)直角梯形截面的斜面朝向下壳体(2)的底面,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与卡栓(5)相适配的套筒(22),所述套筒(22)内设有与弹性凸棱(51)形状相适配的卡槽(221),当所述卡栓(5)与套筒(22)底部接触时,所述卡栓(5)的上端与上壳体(1)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内底面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板(23)和两个第二限位板(24),所述第一限位板(23)与第二限位板(24)分别与上壳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23)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板(24)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23)均沿下壳体(2)宽度方向滑动,所述下壳体(2)底部设有两个第三限位板(25),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板(25)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板(23)和两个第二限位板(24)的两端,第三限位板(25)与下壳体(2)宽度方向平行且与第一限位板(23)和第二限位板(24)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位于滴液口(12)出设有延长漏斗(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11)上设有凸透镜(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漏斗(6)内设有与漏斗形状相适配的胶塞(8),所述通气孔(13)外贴有胶贴(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外底面设有防滑垫(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开式双窗检测试剂卡,应用在医疗液体检测用品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均为矩形,上壳体上开设有两个观察口、两个滴液口和若干通气孔,上壳体与下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铰接,上壳体与下壳体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上壳体上设有两个与上壳体侧壁平行的卡板,两个卡板上沿长度方向上开均设有卡孔,下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穿设有卡块,卡块位于下壳体侧壁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卡块位于下壳体内侧的限位块上设有弹簧;其优点是:上盒体与下壳体铰接并通过卡孔与卡块插接保证试剂卡闭合,开关迅速,不需要将导向柱与导向孔对齐,节省了组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黎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0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