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具有恃强凌弱的好打斗的特点。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常需要对中华绒螯蟹群体进行取样观察或者实验或检验的工作。取样的中华绒螯蟹之间极容易发生打斗,从而造成中华绒螯蟹的肢体残疾。这不但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中华绒螯蟹之间容易发生打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华绒螯蟹之间容易发生打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包括便携框和若干的蟹笼,所述便携框包括顶滑道板、底滑道板和用于连接所述顶滑道板和所述底滑道板的支撑杆组,所述顶滑道板的下侧设有两道顶滑道,所述底滑道板的上侧设有两道底滑道,各所述底滑道相互平行,各所述顶滑道相互平行,所述顶滑道和所述底滑道相互平行,所述顶滑道板的底部在位于两道所述顶滑道之间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挤压块;

所述蟹笼呈能够从一各侧面打开的长方体,所述蟹笼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板、位于底部的底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栅栏,所述栅栏分布在所述蟹笼的其中三个侧面上,所述蟹笼还包括用于开关所述蟹笼的笼门,所述笼门设在所述蟹笼的另一个侧面上,所述笼门的上端铰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笼门上设有用于避免笼门朝向所述蟹笼内部翻转的挡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顶滑道配合的顶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底滑道配合的底滑块,所述蟹笼能从所述便携框的前端插接到所述便携框中;

当蟹笼插接到所述便携框中之后,所述顶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顶滑道中,所述底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滑道中,所述蟹笼能打开的一侧朝向所述挤压块,所述挤压块挤压在所述笼门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滑道的前端和所述底滑道的前端分别开口,所述顶滑道的后端和所述底滑道的后端分别封闭,所述顶板上设有插孔,插孔中可拆卸的连接有用于避免插接在所述便携框中的蟹笼从所述便携框的前端滑出的封堵件。

进一步地,所述顶滑块上设有滑块孔,滑块孔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顶板上设有滴水孔,滴水孔的上端与滑块孔连通,滴水孔的下端贯穿所述顶板,所述封堵件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封堵件上设有出水口,连接管与出水口连通;

当所述便携框在前后方向上插接满至少一排所述蟹笼的时候,在所述封堵件的作用下,在前后方向上分布的各蟹笼被紧密按压在一起,各滑块孔依次连通,位于最前端的滑块孔与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顶滑道板上连接有手提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蓄水池,蓄水池上端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中放置有吸水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存储中华绒螯蟹的时候,首先将蟹笼从便携框中取下,然后将笼门打开,然后将中华绒螯蟹放置到蟹笼中。然后将蟹笼关闭,将盛放有中华绒螯蟹的蟹笼放置到便携框中。蟹笼放置到便携框中之后,笼门在挤压块的挤压作用和挡板的限位作用下被压紧在蟹笼上,从而将蟹笼的开口封闭,避免中华绒螯蟹爬出。使用本实用新型存储运输中华绒螯蟹时,每个蟹笼只盛放一只中华绒螯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便携框和若干蟹笼,方便了小批量携带中华绒螯蟹的工作,同时避免了中华绒螯蟹之间发生打斗,保证中华绒螯蟹的品质。使用本适用新型存储携带中华绒螯蟹时,无需将蟹钳进行捆绑就能避免中华绒螯蟹之间的打斗,特别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生物学实验的样品采集工作,有利于快速取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栅栏,保证中华绒螯蟹进行呼吸,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图2的b向视图;

图5为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向视图;

图7为图6的d-d剖面视图;

图8为蟹笼的结构视图;

图9为图8的e向视图;

图10为图9的f-f剖面视图;

图中:1便携框,2蟹笼,21顶板,211顶滑块,212滑块孔,213滴水孔,22底板,221底滑块,23栅栏,24笼门,25挡板,26封堵件,261连接管,262出水口,3顶滑道板,31顶滑道,32连接板,33挤压块,34插孔,4底滑道板,41底滑道,5支撑杆,6手提柄,7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过程中,定义顶滑道的长度方向和底滑道的长度方向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对于术语“前”和“后”的定义,仅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便携框1和若干的蟹笼2。便携框1包括顶滑道板3、底滑道板4和用于连接顶滑道板3和底滑道板4的支撑杆组。支撑杆组包括若干的支撑杆5,各支撑杆5的上端连接在顶滑道板3上,各支撑杆5的下端连接在底滑道板4上。顶滑道板3的下侧设有两道顶滑道31,底滑道板4的上侧设有两道底滑道41。各底滑道41相互平行,各顶滑道31相互平行。顶滑道31和底滑道41相互平行,顶滑道板3的底部在位于两道顶滑道31之间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底部连接有挤压块33。顶滑道板3上连接有手提柄6。

如图8至图10所示,蟹笼2呈能够从一各侧面打开的长方体。蟹笼2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板21、位于底部的底板22和连接在顶板21和底板22之间的栅栏23,栅栏23分布在蟹笼2的其中三个侧面上;蟹笼2还包括用于开关蟹笼2的笼门24,笼门24设在蟹笼2的另一个侧面上。笼门24的上端铰接在顶板21上,笼门24上设有用于避免笼门24朝向蟹笼2内部翻转的挡板25。

如图1、图2、图3、图8、图9和图10所示,顶板21上设有与顶滑道31配合的顶滑块211,底板22上设有与底滑道41配合的底滑块221。蟹笼2能从便携框1的前端插接到便携框1中。当蟹笼2插接到便携框1中之后,顶滑块211滑动连接在顶滑道31中,底滑块221滑动连接在底滑道41中,蟹笼2能打开的一侧朝向挤压块33,挤压块33挤压在笼门24上。

如图1、图2、图3、图8、图9和图10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存储中华绒螯蟹的时候,首先将蟹笼2从便携框1中取下,然后将笼门24打开,然后将中华绒螯蟹放置到蟹笼2中。然后将蟹笼24关闭,将盛放有中华绒螯蟹的蟹笼2放置到便携框1中。蟹笼2放置到便携框1中之后,笼门24在挤压块33的挤压作用和挡板25的限位作用下被压紧在蟹笼2上,从而将蟹笼2的开口封闭,避免中华绒螯蟹爬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存储运输中华绒螯蟹的时候,每个蟹笼只盛放一只中华绒螯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便携框1和若干的蟹笼2,方便了小批量携带中华绒螯蟹的工作,同时避免了中华绒螯蟹之间发生打斗,保证中华绒螯蟹的品质。在使用本适用新型存储携带中华绒螯蟹的时候,无需将蟹钳进行捆绑就能避免中华绒螯蟹之间的打斗,特别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生物学实验的样品采集工作,有利于快速取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栅栏,保证中华绒螯蟹进行呼吸,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如图1至图7所示,顶滑道31的前端和底滑道41的前端分别开口,顶滑道31的后端和底滑道41的后端分别封闭,顶板21上设有插孔34,插孔34中可拆卸的连接有用于避免插接在便携框1中的蟹笼2从便携框1的前端滑出的封堵件26。本实用新型的顶滑道31和底滑道41的结构以及通过设置封堵件26,能够避免在携带过程中蟹笼从便携框1上脱落。

如图5至图10所示,顶滑块211上设有滑块孔212,滑块孔212沿前后方向设置。顶板21上设有滴水孔213,滴水孔213的上端与滑块孔212连通,滴水孔213的下端贯穿顶板21,封堵件26上连接有连接管261,封堵件26上设有出水口262,连接管261与出水口262连通。

如图1至图10所示,当便携框1在前后方向上插接满至少一排蟹笼2的时候,在封堵件26的作用下,在前后方向上分布的各蟹笼2被紧密按压在一起,各滑块孔212依次连通,位于最前端的滑块孔212与出水口262连通。

如图1至图10所示,当便携框1中紧密的放置满蟹笼2的时候,使用人员通过供水管261能够向各个蟹笼2中补充一定的水分,例如,将供水管261通过一根水管接到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之后,水流入供水管21,从供水管21流出的水从前至后依次流经各个滑道孔213,并从滴水孔213中滴落至蟹笼中,从而方便对蟹笼2中中华绒螯蟹的补水工作,有利于长时间保持中华绒螯蟹新鲜。

如图8所示,底板22的上侧设有蓄水池7,蓄水池7上端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蓄水池7,从而方便存储一定量的水供中华绒螯蟹使用,有利于保持中华绒螯蟹新鲜。蓄水池7中放置有吸水棉,通过设置吸水棉能够方便涵养水源,有利于保持长久的湿润,有利于中华绒螯蟹新鲜(为了简化视图,洗水棉不再单独示出)。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便携框和若干的蟹笼,所述便携框包括顶滑道板、底滑道板和用于连接所述顶滑道板和所述底滑道板的支撑杆组,所述顶滑道板的下侧设有两道顶滑道,所述底滑道板的上侧设有两道底滑道,各所述底滑道相互平行,各所述顶滑道相互平行,所述顶滑道和所述底滑道相互平行,所述顶滑道板的底部在位于两道所述顶滑道之间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挤压块;

所述蟹笼呈能够从一各侧面打开的长方体,所述蟹笼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板、位于底部的底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栅栏,所述栅栏分布在所述蟹笼的其中三个侧面上,所述蟹笼还包括用于开关所述蟹笼的笼门,所述笼门设在所述蟹笼的另一个侧面上,所述笼门的上端铰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笼门上设有用于避免笼门朝向所述蟹笼内部翻转的挡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顶滑道配合的顶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底滑道配合的底滑块,所述蟹笼能从所述便携框的前端插接到所述便携框中;

当蟹笼插接到所述便携框中之后,所述顶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顶滑道中,所述底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滑道中,所述蟹笼能打开的一侧朝向所述挤压块,所述挤压块挤压在所述笼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滑道的前端和所述底滑道的前端分别开口,所述顶滑道的后端和所述底滑道的后端分别封闭,所述顶板上设有插孔,插孔中可拆卸的连接有用于避免插接在所述便携框中的蟹笼从所述便携框的前端滑出的封堵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滑块上设有滑块孔,滑块孔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顶板上设有滴水孔,滴水孔的上端与滑块孔连通,滴水孔的下端贯穿所述顶板,所述封堵件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封堵件上设有出水口,连接管与出水口连通;

当所述便携框在前后方向上插接满至少一排所述蟹笼的时候,在所述封堵件的作用下,在前后方向上分布的各蟹笼被紧密按压在一起,各滑块孔依次连通,位于最前端的滑块孔与出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滑道板上连接有手提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蓄水池,蓄水池上端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中放置有吸水棉。

技术总结
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华绒螯蟹之间容易发生打斗的问题。一种便携式中华绒螯蟹存储装置,包括便携框和若干的蟹笼,所述便携框包括顶滑道板、底滑道板和用于连接所述顶滑道板和所述底滑道板的支撑杆组,所述顶滑道板的下侧设有两道顶滑道,所述底滑道板的上侧设有两道底滑道,各所述底滑道相互平行,各所述顶滑道相互平行,所述顶滑道和所述底滑道相互平行,所述顶滑道板的底部在位于两道所述顶滑道之间的位置处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挤压块。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中华绒螯蟹打斗,维持中华绒螯蟹的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群;张丹;李晶晶;陈丽梅;王钢;霍文慧;冯守明;梁子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农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0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