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组件以及应用该锁芯组件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芯组件以及应用该锁芯组件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外文名intelligentlock)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锁包括前面板、锁体以及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包括电路板、按键、指纹识别模块、前把手以及显示屏,其中,电路板设置在前面板的内部,按键、指纹识别模块、前把手以及显示屏分别设置在前面板的端面上;锁体上设有锁芯,锁芯上设有传动件;后面板包括反锁旋钮、电池槽、电机以及后把手,电池槽和电机分别设置在后面板的内部,反锁旋钮和后把手分别设置在后面板的端面上。由于门的种类繁多,标准不同,厚度不一,一种锁芯只能适应一种厚度的门,过长就与前后锁干涉,过短则无法伸到前后锁的传动件固定位置而易发生偏移,导致锁芯的适用性低,安装通配性差。由于后面板集成的部件较多,因此重量较重,一旦孔位发生偏移(不同锁体的开孔位置差别很大,在钻孔的过程中,孔位容易发生偏移),智能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后面板容易移动,导致电机和锁芯不在同一直线上,使得传动件顶住电机,从而造成电机超负荷工作,长期如此,容易损坏电机;当传动件对电机的阻力超过电机的最大扭矩时,将导致电机无法转动。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安装经验不一,在安装智能锁的过程中,一旦前面板、锁体、锁芯以及后面板发生偏移,导致电机和锁芯不在同一直线上,使得电机对锁芯的作用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造成电机超负荷工作,长期如此,容易损坏电机;当锁芯和锁体的偏移较大时,容易导致锁芯上的齿轮和锁体上的齿轮无法齿合,从而造成锁芯空转的现象,以致智能锁无法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维修是由上述原因导致的,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组件以及应用该锁芯组件的智能锁,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锁体及不同厚度的门,而且能够始终保证电机和锁芯处于同一直线上,提高其适用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锁芯组件,包括锁芯和延长件,所述延长件用于增加锁芯的长度。

其中,所述锁芯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延长件上设有适配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锁芯和延长件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螺接。

其中,所述延长件上设有限位部。

其中,所述延长件包括第一延长件和/或第二延长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锁,包括前面板、锁体、后面板以及锁芯组件,所述锁芯组件包括锁芯和延长件,所述锁芯固定在锁体上,所述延长件设置在锁芯的端部,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套设在延长件上。

其中,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分别开设有适配延长件的凹槽,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通过凹槽套设在延长件上。

其中,所述延长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凹槽上分别设有适配所述限位部的限位凹槽。

其中,所述智能锁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套设在传动件上;其中:所述电机驱动离合器旋转,所述离合器带动传动件旋转。

其中,所述智能锁还包括底板,所述后面板固定在底板上。

其中,所述锁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锁芯对应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通孔,通过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将锁芯固定到锁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延长件,不仅能够使其适应不同厚度的房门,提高了智能锁的适用性;而且能够防止前面板和后面板发生偏移,使得电机和锁芯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提高了智能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锁芯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10、智能锁;1、前面板;11、第一凹槽;111、第一限位凹槽;2、锁体;21、容纳腔;3、后面板;4、锁芯;41、内螺纹;42、第二通孔;43、传动件;5、延长件;51、第一延长件;511、第一限位部;52、第二延长件;521、第二限位部;53、外螺纹;6、电机;7、离合器;8、底板;8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锁的示意性立体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智能锁10包括前面板1、锁体2、后面板3以及锁芯组件,锁芯组件包括锁芯4和延长件5,锁芯4上设有一传动件43,锁体2上开设有容纳锁芯4的容纳腔21,锁芯4固定在锁体2的容纳腔21内,延长件5设置在锁芯4的端部,前面板1和后面板3分别套设在延长件5上。通过延长件5能够延长锁芯4的长度,使得锁芯4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房门,从而提高了智能锁10的适用性。将前面板1和后面板3分别套设在延长件5上,使得前面板1、后面板3以及锁芯4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防止电机6发生偏移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提高了电机6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智能锁10的稳定性。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锁芯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锁芯4和延长件5均为中空结构,锁芯4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41,延长件5的外壁上设有适配内螺纹41的外螺纹53,延长件5和锁芯4通过外螺纹53和内螺纹41螺接。可以了解,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锁芯4和延长件5也可以通过卡接、粘接或者其他的连接方式连接。

如图2中所示,延长件5包括第一延长件51和第二延长件52,第一延长件51和第二延长件52分别套装在锁芯4的两端。

如图1中所示,前面板1上开设有适配第一延长件51的第一凹槽11,后面板3上开设有适配第二延长件52的第二凹槽(图未示出),安装时,只需将第一凹槽11套装在第一延长件51上,第二凹槽套装在第二延长件52上,依次锁紧相应的螺丝即可固定前面板1和后面板3,因此,即使无安装经验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使前面板1、后面板3以及锁芯4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了因安装过程中电机6和锁芯4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导致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安装难度。

测试时,由于电机6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使得延长件5向外移动,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延长件5从锁芯4中脱出,脱出的延长件5无法保证前面板1、锁芯4以及后面板3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影响智能锁10的正常工作。如图2中所示,在第一延长件51的外周面上设有沿第一延长件51轴向延伸、周向分布的第一限位部511,在第二延长件52的外周面上设有沿第二延长件52轴向延伸、周向分布的第二限位部5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面板的局部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前面板1的第一凹槽11上开设有适配第一限位部511的第一限位凹槽111,在后面板3的第二凹槽上开设有适配第二限位部521的第二限位凹槽(图未示出),安装时,将第一限位部511穿设在第一限位凹槽111内,第二限位部521穿设在第二限位凹槽内,防止第一延长件51和第二延长件52在振动过程中发生移动,使得前面板1、后面板3以及锁芯4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提高了智能锁10的稳定性。

如图1中所示,该智能锁10还包括电机6,电机6上设有离合器7,离合器7内开设有适配传动件43的凹槽(图未示出)。组装时,先将离合器7安装到电机6上,再将传动件43插入凹槽内,当智能锁10工作时,电路板控制电机6转动,电机6驱动离合器7转动,离合器7带动传动件43转动,传动件43带动锁芯4上的齿轮转动,锁芯4上的齿轮带动锁体2上的齿轮转动,锁体2上的齿轮带动锁舌移动,从而打开房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6安装在后面板3上,可以了解,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6也可以安装在前面板1上。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智能锁10还包括底板8,底板8对应位置上开设有用于穿过锁芯4的通孔81,底板8安装在房门上,后面板3安装在底板8上,从而提高了后面板3的稳定性。

如图1中所示,锁体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图未示出),锁芯4对应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2,通过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42,从而将锁芯4固定到锁体2上。该结构可以在电机6振动的过程中,防止锁芯4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锁芯4上的齿轮和锁体2上的齿轮能够始终齿合,从而提高了智能锁10的可靠性。

组装流程:

先将锁体2安装到房门上,接着将第一延长件51和第二延长件52分别套装到锁芯4上,然后将锁芯4安装到锁体2上,接着将底板8安装到房门的后端面上,再将后面板3安装到底板8上,最后将前面板1安装到房门的前端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芯和延长件,所述延长件用于增加锁芯的长度,所述锁芯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延长件上设有适配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锁芯和延长件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件上设有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件包括第一延长件和/或第二延长件。

4.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锁体、后面板以及锁芯组件,所述锁芯组件包括锁芯和延长件,所述锁芯固定在锁体上,所述延长件设置在锁芯的端部,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套设在延长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分别开设有适配延长件的凹槽,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通过凹槽套设在延长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凹槽上分别设有适配所述限位部的限位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套设在传动件上;其中:所述电机驱动离合器旋转,所述离合器带动传动件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还包括底板,所述后面板固定在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锁芯对应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通孔,通过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将锁芯固定到锁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组件以及应用该锁芯组件的智能锁,智能锁包括前面板、锁体、后面板以及锁芯组件,所述锁芯组件包括锁芯和延长件,所述锁芯固定在锁体上,所述延长件设置在锁芯的端部,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套设在延长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延长件,不仅能够使其适应不同厚度的房门,提高了智能锁的适用性;而且能够防止前面板和后面板发生偏移,使得电机和锁芯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提高了智能锁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涛;李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爱多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0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