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销售和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三文鱼又名大马哈鱼、鲑鱼、撒蒙鱼,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鲑属,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与太平洋、北冰洋交界的水域,属于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鱼类,三文鱼具有商业价值的品种有30多个,目前最常见的是2种鳟鱼(三文鳟、金鳟)和4种鲑鱼(太平洋鲑、大西洋鲑、北极白点鲑、银鲑)。

现有的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通常使用水箱对鱼进行保存运输,然而在运输途中不方便对水箱内进行蓄水和充氧,会使得水中氧气不足,容易导致鱼在水中缺氧死亡;此外,从现有技术的运输装置中将三文鱼取出时颇为不便,且捞鱼的过程中可能会对鱼类造成损伤,同时由于在运输途中,鱼的代谢产物需要及时清理,现有技术的运输装置的清洁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三文鱼在水中容易缺氧、鱼类取出不便以及水箱清洁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安装有观察窗,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抽风管,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于装置主体底部的排风管,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通过拉柄连接有贯穿于装置主体顶部的升降框,所述升降框的底部贯穿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的内部贯穿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增氧口,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固定有凸块,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顶盖的外表面贯穿于透气孔,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贯穿有排水阀。

优选地,所述分隔板的内部中空,且所述分隔板的底部与排风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分隔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分隔板的外表面黏贴有海绵垫。

优选地,所述增氧口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增氧口分布均匀。

优选地,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顶盖与装置主体的顶部拆卸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设置有分隔板和增氧口,由于升降框被多个分隔板隔开,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不同大小或者不同种类的鱼分开放置,以避免鱼类之间的碰撞和撕咬,减少鱼的死伤,且由于增氧口均匀位于分隔板上,使得当氧气通过增氧口输出时,能够使得升降框内的氧气含量更加均匀,避免水中出现局部缺氧的情况,同时避免了鱼在水中缺氧死亡的情况,且该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设置有拉柄、顶盖和升降框,当需要将鱼取出或对装置内部清理时,由于凸块与凹槽相适配,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顶盖从装置顶部取出,随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拉柄,将升降框向上拉动,且由于升降框底部贯穿有漏水口,使得在升降框上升的过程中,升降框内的水会漏出,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升降框中的鱼拿取,且在鱼取完后,可以对升降框进行内部进行清理,避免了将鱼取出不便和水箱清洁不便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观察窗;3、拉柄;4、底座;5、风机;6、抽风管;7、排风管;8、升降框;9、分隔板;10、顶盖;11、透气孔;12、凸块;13、凹槽;14、漏水口;15、增氧口;16、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观察窗2、拉柄3、底座4、风机5、抽风管6、排风管7、升降框8、分隔板9、顶盖10、透气孔11、凸块12、凹槽13、漏水口14、增氧口15和排水阀16,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观察窗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2查看装置内部情况,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4,底座4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风机5,风机5的进风口连接有抽风管6,风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于装置主体1底部的排风管7,装置主体1的顶部通过拉柄3连接有贯穿于装置主体1顶部的升降框8,升降框8的底部贯穿有漏水口14,漏水口14的内部贯穿有分隔板9,分隔板9的外表面开设有增氧口15,分隔板9的顶部固定有凸块12,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0,顶盖10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顶盖10的外表面贯穿于透气孔11,装置主体1的一侧贯穿有排水阀16,在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排水阀16打开,使得装置中的水可以流出。

请参阅图2-4,分隔板9的内部中空,且分隔板9的底部与排风管7相连通,便于空气通过排风管7进入分隔板9中,分隔板9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分隔板9的外表面黏贴有海绵垫,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不同种类或者大小不同的鱼分开放置,以避免鱼类之间的碰撞。

请参阅图2-4,增氧口15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增氧口15分布均匀,使得升降框内的氧气含量更加均匀,凸块12与凹槽13相适配,使得顶盖10可以固定在分隔板9上。

请参阅图2-3,顶盖10与装置主体1的顶部拆卸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顶盖10从装置顶部取出。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将装置安放好,将不同规格的鱼放入被分隔板9分开的升降框8中,随后将顶盖10与分隔板9的顶部卡接固定,随后打开风机5,让风机5通过抽风管6抽风,由排风管7向分隔板9内排去,最终从增氧口15喷出对装置内进行充氧,当需要将鱼取出或对装置内部清理时,工作人员可以将顶盖10从装置顶部取出,随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拉柄3,将升降框8向上拉动,且由于升降框8底部贯穿有漏水口14,使得在升降框8上升的过程中,升降框8内的水会漏出,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升降框8中的鱼拿取,且在鱼取完后,可以对升降框8进行内部进行清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观察窗(2),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进风口连接有抽风管(6),所述风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于装置主体(1)底部的排风管(7),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通过拉柄(3)连接有贯穿于装置主体(1)顶部的升降框(8),所述升降框(8)的底部贯穿有漏水口(14),所述漏水口(14)的内部贯穿有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的外表面开设有增氧口(15),所述分隔板(9)的顶部固定有凸块(1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0),所述顶盖(10)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顶盖(10)的外表面贯穿于透气孔(1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贯穿有排水阀(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9)的内部中空,且所述分隔板(9)的底部与排风管(7)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9)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分隔板(9)的外表面黏贴有海绵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口(15)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增氧口(15)分布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与凹槽(13)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与装置主体(1)的顶部拆卸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属于鱼类销售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安装有观察窗,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风机,该种三文鱼的长途运输装置设置有拉柄、顶盖和升降框,当需要将鱼取出或对装置内部清理时,由于凸块与凹槽相适配,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顶盖从装置顶部取出,随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拉柄,将升降框向上拉动,且由于升降框底部贯穿有漏水口,使得在升降框上升的过程中,升降框内的水会漏出,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升降框中的鱼拿取,且在鱼取完后,可以对升降框进行内壁进行清理,避免了将鱼取出不便和水箱清洁不便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栋;徐科凤;孙永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0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