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房屋装修都很在意,现在许多房子的门均是移门,移门具有开关方便省力,而且占用空间小等很多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平移门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也导致了一定的缺陷,比如难以锁闭,现有的移门锁经常会出现故障,影响锁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门锁,其结构简单合理,具有锁定效果稳定的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门锁,包括:锁壳和面板,其中,所述锁壳内设置有上下滑动的连板、以及将所述连板的锁定位置进行锁定的保险装置,所述连板的上端连接有向所述锁壳外侧伸出的锁点。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装置包括保险板和保险板扭簧,所述保险板扭簧设置在所述锁壳内,所述保险板抵挡在所述保险板扭簧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板扭簧上横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板上纵向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贯穿设置有滑动销。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板的上端连接有上支腿,所述上支腿抵挡在所述锁壳内的挡柱的侧面,所述保险板的下端连接有下支腿,所述下支腿的下端具有卡紧支腿。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板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保险板扭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凸,所述卡紧支腿抵挡在所述卡凸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板上设置有连接扭簧,所述连接扭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板上的固定柱上,所述连接扭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面板内的安装柱上,且所述安装柱贯穿所述面板上纵向开设的第二调节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腰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点向所述锁壳的上侧伸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卡凸和所述卡槽的凸凹相嵌的结构,实现保障锁定位置稳定可靠不移位,所述卡紧支腿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使得所述卡凸稳定的嵌设在所述卡槽内,使得锁紧更加牢固,有效保证锁定效果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板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面板-1、安装柱-11、锁壳-2、连板-3、第一调节孔-31、卡槽-32、第二调节孔-33、固定柱-34、锁点-4、连接扭簧-5、保险板-6、上支腿-61、下支腿-62、卡紧支腿-63、挡柱-8、保险板扭簧-7、第一连接孔-71、第二连接孔-72、卡凸-73、滑动销-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下面参考图1至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移门锁,包括:锁壳2和面板1,所述锁壳2内设置有上下滑动的连板3、以及将所述连板3的锁定位置进行锁定的保险装置,所述连板3的上端连接有向所述锁壳2外侧伸出的锁点4,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保险装置,能有效提高移门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所述保险装置包括保险板6和保险板扭簧7,所述保险板扭簧7设置在所述锁壳2内,所述保险板6抵挡在所述保险板扭簧7的一侧,其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保证锁定效果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保险板扭簧7上横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孔71和第二连接孔72,所述连板3上纵向开设有第一调节孔31,第一调节孔3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71内贯穿设置有滑动销9。
如图2所示,所述保险板6的上端连接有上支腿61,所述上支腿61抵挡在所述锁壳2内的挡柱8的侧面,所述保险板6的下端连接有下支腿62,所述下支腿62的下端具有卡紧支腿63。
所述连板3的侧面开设有卡槽32,所述保险板扭簧7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槽32相适配的卡凸73,所述卡紧支腿63抵挡在所述卡凸73的外侧,通过所述卡凸73和所述卡槽32的凸凹相嵌的结构,实现保障锁定位置稳定可靠不移位,所述卡紧支腿63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使得所述卡凸73稳定的嵌设在所述卡槽32内,使得锁紧更加牢固。
所述连板3上设置有连接扭簧5,所述连接扭簧5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板3上的固定柱34上,所述连接扭簧5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面板1内的安装柱11上,且所述安装柱11贯穿所述面板1上纵向开设的第二调节孔33。
所述第一连接孔71和第二连接孔72均为腰型孔。
所述锁点4向所述锁壳2的上侧伸出,所述锁点4铆接在所述连板3上,从而通过所述连板3的上下运动带动所述锁点4上下运动,实现关锁和开锁。
所述连板3的滑动工作行程为17±2毫米。
所述第一调节孔31和所述第二调节孔33均为腰型孔。
所述移门锁还包括锁芯,通过钥匙驱动所述锁芯转动,所述锁芯转动时驱动带动所述连板3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连板3带动所述锁点4上下运动,实现关锁和开锁,所述锁芯转动时驱动带动所述连板3上下滑动采用现有的锁芯结构,平移的门扇推动到位后,所述锁点4伸出所述锁壳2外侧实现锁门,反之,所述锁点4缩回到所述锁壳2内,实现开门,所述面板1上开设有与所述锁点4相适配的锁舌槽,用于容纳所述锁点4。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双开防火门的天地锁中。
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电子执行机构,驱动所述连板3上下移动,从而控制所述锁点4上下运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移门锁,包括:锁壳(2)和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2)内设置有上下滑动的连板(3)、以及将所述连板(3)的锁定位置进行锁定的保险装置,所述连板(3)的上端连接有向所述锁壳(2)外侧伸出的锁点(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装置包括保险板(6)和保险板扭簧(7),所述保险板扭簧(7)设置在所述锁壳(2)内,所述保险板(6)抵挡在所述保险板扭簧(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板扭簧(7)上横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孔(71)和第二连接孔(72),所述连板(3)上纵向开设有第一调节孔(31),第一调节孔(3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71)内贯穿设置有滑动销(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板(6)的上端连接有上支腿(61),所述上支腿(61)抵挡在所述锁壳(2)内的挡柱(8)的侧面,所述保险板(6)的下端连接有下支腿(62),所述下支腿(62)的下端具有卡紧支腿(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3)的侧面开设有卡槽(32),所述保险板扭簧(7)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槽(32)相适配的卡凸(73),所述卡紧支腿(63)抵挡在所述卡凸(73)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3)上设置有连接扭簧(5),所述连接扭簧(5)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板(3)上的固定柱(34)上,所述连接扭簧(5)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面板(1)内的安装柱(11)上,且所述安装柱(11)贯穿所述面板(1)上纵向开设的第二调节孔(3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71)和第二连接孔(72)均为腰型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点(4)向所述锁壳(2)的上侧伸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