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8


本发明是关于飞机过框钢索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关于针对飞机过框钢索前后框上气密支座关联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需要具有一定的气密性要求,所以在飞机操纵系统钢索通过的气密区和非气密区需要设置气密装置,以减少气密区的漏气量,y9型及其型号机在钢索气密装置设置在框隔板上,呈现框前、框后各安装一个的状态,互相独立无法观测,但需框前、框后安装的气密装置共用两个安装孔,且钢索走向为前高后低,故框前安装的气密支座与框后安装的气密支座具有一定的角度,所以在过框钢索气密支座的安装时无法同时保证前后气密支座在满足钢索走向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共用两个安装孔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两个无法保证的前后气密支座共用孔通过该装置将前后气密座置换在同一侧,轻松定位两安装孔。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该装置分为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装置上半壳体1为两弧形柱状体及多边形底座,装置下半壳体2为两弧形柱状体及多边形底座,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对合后装置中形成两个圆台形闭合孔。

装置上半壳体1和装置下半壳体2的两弧形柱状体间连接部都设置有连接螺栓孔4,两装置连接螺栓孔4同轴,对合后通过装置连接螺栓孔4将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锁紧。

装置上半壳体1底座上设置有一共用钻制孔3。

装置下半壳体2底座上设置有一共用钻制孔3。

卸掉连接螺栓孔4上的连接螺栓,分离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

将该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分别套进4根钢索6,两个闭合孔内各两根,在装置连接螺栓孔4处上入连接螺栓。

将两个组合后气密胶球7,分别塞入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组合好后形成的两个闭合孔内,并使4根钢索分别在气密胶球的孔中,再将装置连接螺栓孔4处的连接螺栓上紧。

将装置沿钢索走向推向结构安装腹板8,贴在结构安装腹板8上,由装置上共用钻制孔3钻出共用孔,此时前后气密座安装共用孔制成。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解决了在无法透视的两个气密座在气密框前后共用孔的定位问题,减少了应为这两个空的定位带来的误差。

2、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气密座共用孔的开孔质量,还大大缩减了该工作所需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装置组合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装置分离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密胶球组合示意图,

图4是气密胶球主视图,

图5是气密胶球仰视图,

图6是装置实例示意图。

其中,1装置上半壳体,2装置下半壳体,3共用钻制孔,4装置连接螺栓孔,5组合后装置内孔,6钢索,7组合后气密胶球,8结构安装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该装置分为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装置上半壳体1为两弧形柱状体及多边形底座,两弧形柱状体间连接部设置有一连接螺栓孔4,装置下半壳体2为两弧形柱状体及多边形底座,两弧形柱状体间连接部设置有一连接螺栓孔4,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对合后,两装置连接螺栓孔4同轴,通过装置连接螺栓孔4将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锁紧,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对合后装置中形成两个圆台形闭合孔,装置上半壳体1底座上设置有一共用钻制孔3,装置下半壳体2底座上同样设置有一共用钻制孔3

本发明专利包括两块定位装置和一个螺栓,本发明是通过在将固定在定位装置中气密球夹在钢索上,然后连紧螺栓进行定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卸掉连接螺栓孔4上的连接螺栓,分离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

2、将该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分别套进4根钢索6,两个闭合孔内各两根,在装置连接螺栓孔4处上入连接螺栓。

3、将两个组合后气密胶球7,分别塞入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组合好后形成的两个闭合孔内,并使4根钢索分别在气密胶球的孔中,再将装置连接螺栓孔4处的连接螺栓上紧。

4、将装置沿钢索走向推向结构安装腹板8,贴在结构安装腹板8上,由装置上共用钻制孔3钻出共用孔,此时前后气密座安装共用孔制成。


技术特征:

1.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分为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装置上半壳体(1)为两弧形柱状体及多边形底座,装置下半壳体(2)为两弧形柱状体及多边形底座,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对合后装置中形成两个圆台形闭合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上半壳体(1)和装置下半壳体(2)的两弧形柱状体间连接部都设置有连接螺栓孔(4),两装置连接螺栓孔(4)同轴,对合后通过装置连接螺栓孔(4)将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锁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装置上半壳体(1)底座上设置有一共用钻制孔(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装置下半壳体(2)底座上设置有一共用钻制孔(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卸掉装置连接螺栓孔(4)上的连接螺栓,分离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该装置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分别套进4根钢索(6),两个闭合孔内各两根,在装置连接螺栓孔(4)处上入连接螺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两个组合后气密胶球(7),分别塞入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组合好后形成的两个闭合孔内,并使4根钢索分别在气密胶球的孔中,再将装置连接螺栓孔(4)处的连接螺栓上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装置沿钢索走向推向结构安装腹板(8),贴在结构安装腹板(8)上,由装置上共用钻制孔(3)钻出共用孔,此时前后气密座安装共用孔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飞机过框钢索气密支座定位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两个无法保证的前后气密支座共用孔通过该装置将前后气密座置换在同一侧,轻松定位两安装孔。一种飞机气密支座定位装置,该装置分为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装置上半壳体(1)为两弧形柱状体及多边形底座,装置下半壳体(2)为两弧形柱状体及多边形底座,装置上半壳体(1)与装置下半壳体(2)对合后装置中形成两个圆台形闭合孔。

技术研发人员:鲁钟文;井少杰;宁博;韩璐;魏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0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