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式医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27  1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吊式医用设备。


背景技术:

2.医用悬吊dsa设备通常采用天轨和天车的组合将整机悬挂于屋顶钢梁上,而天轨由于长度行程较大通常采用铝挤压工艺加工,天车滚轮需要采用弧面支撑滚轮,这样就导致钢轮在铝导轨上运行,会造成导轨不同程度的磨损。并且为了避免天车在运行过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在天车上设置左右靠轮以对天车进行横向定位,导致天车的制造成本较高、安装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悬吊式医用设备容易出现轨道磨损、制造成本高以及安装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悬吊式医用设备。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吊式医用设备,包括轨道(100)和设备架(200),所述设备架(200)可沿所述轨道(100)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轨道(100)包括向上突起的第一导轨部(102),所述设备架(200)包括第一行走轮(220),所述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部(102)配合的环形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导轨部(102)的材料硬度不小于所述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
6.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轨道上设置向上突起的第一导轨部,并使得第一导轨部的材料硬度大于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避免导轨表面出现磨损影响医用设备的运行效果。并且将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设置为凹槽结构并与第一导轨部配合,不需在设备架上设置左右靠轮进行横向定位,避免医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
7.较佳地,所述轨道(100)有两个,两个所述轨道(100)平行设置,所述设备架(200)设于两个所述轨道(100)之间。
8.在本方案中,设置两个轨道并将设备架设置在两个轨道之间,使得设备架运行稳定。
9.较佳地,所述轨道(100)包括延伸部(101),每个所述轨道(100)的所述延伸部(101)朝向另一个所述轨道(1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轨部(102)设于所述延伸部(101)的上端面。
10.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延伸部便于将第一导轨部设置在延伸部上,以方便设备架上的第一行走轮与第一导轨部配合。
11.较佳地,所述设备架(200)包括架体和多个支撑座(210),多个所述支撑座(210)设于所述架体的四周,所述支撑座(210)上设有所述第一行走轮(220)。
12.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设备架的架体四周设置多个支撑座并在每个支撑座上设置第一行走轮,保证设备架支撑的均衡性,避免影响医用设备的运行效果。
13.较佳地,每个所述支撑座(210)上设有一个第一转轴(230)和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220),和/或,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220)沿所述轨道(100)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30)的两侧。
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设备架上的每个第一行走轮受力减小,减轻对轨道的磨损。
15.较佳地,所述支撑座(210)上还设有第二行走轮(240),所述第二行走轮(240)抵靠于所述延伸部(101)的下端面并能沿所述延伸部(101)的下端面滚动。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行走轮对轨道的下端面施加约束,避免医用设备的重心不在设备架下方时使得设备架翘起影响其正常运行。
17.较佳地,每个所述第一行走轮(220)的下方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行走轮(240)。
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保证设备架受力均衡。
19.较佳地,所述支撑座(210)上还设有第二转轴(250),所述第二转轴(250)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行走轮(240)与所述延伸部(101)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转轴调节第二行走轮与延伸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便于根据延伸部的厚度调整第二行走轮,另一方面便于安装设备架。
21.较佳地,所述延伸部(101)的下端面设有向下突起的第二导轨部,所述第二行走轮(240)的外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导轨部配合的环形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导轨部的材料硬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行走轮(240)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
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轨道上设置向下突起的第二导轨部,并使得第二导轨部的材料硬度大于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避免导轨表面出现磨损影响医用设备的运行效果,并且将第二行走轮的外周面设置为凹槽结构并与第二导轨部配合,进一步避免医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
23.较佳地,所述轨道(100)包括通过铝挤压工艺加工而成的轨道本体,所述第一导轨部(102)为固定在所述轨道本体上的钢棒,所述第一行走轮(220)为钢轮。
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轨道通过铝挤压工艺加工,采用钢棒作为第一导轨部,安装方便,便于加工,成本低。
2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轨道上设置向上突起的第一导轨部,并使得第一导轨部的材料硬度大于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避免导轨表面出现磨损影响医用设备的运行效果。并且将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设置为凹槽结构并与第一导轨部配合,不需在设备架上设置左右靠轮进行横向定位,避免医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悬吊式医用设备的安装示意图。
2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悬吊式医用设备的行走轮与轨道的配合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悬吊式医用设备的行走轮的安装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轨道100
33.延伸部101
34.第一导轨部102
35.设备架200
36.支撑座210
37.第一行走轮220
38.第一转轴230
39.第二行走轮240
40.第二转轴250
41.设备本体300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以下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43.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吊式医用设备,该医用设备为dsa设备。该医用设备包括轨道100、设备架200和设备本体300,设备架200可沿轨道100的延伸方向移动,设备本体300安装在设备架200的下方。轨道100包括向上突起的第一导轨部102,设备架200包括第一行走轮220,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具有与第一导轨部102配合的环形凹槽,其中第一导轨部102的材料硬度不小于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
44.通过在轨道100上设置向上突起的第一导轨部102,并使得第一导轨部102的材料硬度大于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避免导轨102表面出现磨损影响医用设备的运行效果。并且将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设置为凹槽结构并与第一导轨部102配合,不需在设备架200上设置左右靠轮进行横向定位,避免医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
45.在本实施例中,轨道100包括通过铝挤压工艺加工而成的轨道本体,第一导轨部102为固定在轨道本体上的钢棒,第一行走轮220为钢轮。轨道100通过铝挤压工艺加工,采用钢棒作为第一导轨部102,安装方便,便于加工,成本低。
46.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轨部102可以为硬度比钢轮高的材料。第一导轨部10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轨道本体。
47.如图2所示,轨道100有两个,两个轨道100平行设置,设备架200设于两个轨道100之间。设置两个轨道100并将设备架200设置在两个轨道100之间,使得设备架200运行稳定。
48.如图2和图3所示,轨道100包括延伸部101,每个轨道100的延伸部101朝向另一个轨道100的方向延伸,第一导轨部102设于延伸部101的上端面。通过设置延伸部101便于将第一导轨部102设置在延伸部101上,以方便设备架200上的第一行走轮220与第一导轨部102配合。
49.如图2和图3所示,设备架200包括架体和多个支撑座210,多个支撑座210设于架体的四周,支撑座210上设有第一行走轮220。每个支撑座210上设有一个第一转轴230和两个第一行走轮220。每个支撑座210上的两个第一行走轮220沿轨道100的延伸方向设于同一个第一转轴230的两侧。
50.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设备架200的架体四周设置多个支撑座210并在每个支撑座210上设置第一行走轮220,保证设备架200支撑的均衡性,避免影响医用设备的运行效果。每个支撑座210上设置两个第一行走轮220并位于第一转轴230的两侧使得设备架200上的每个第一行走轮220受力减小,减轻对轨道100的磨损。
51.如图3所示,支撑座210上还设有第二行走轮240,第二行走轮240抵靠于延伸部101的下端面并能沿延伸部101的下端面滚动。通过第二行走轮240对轨道100的下端面施加约束,避免医用设备的重心不在设备架200下方时使得设备架200翘起影响其正常运行。
5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行走轮220的下方对应设有一个第二行走轮240。采用上述结构,保证设备架200受力均衡。
53.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支撑座210上也可只设置一个第一行走轮220,或两个以上的行走轮。
54.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座210上还设有第二转轴250,第二转轴250用于调节第二行走轮240与延伸部101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转轴250为可调偏心转轴。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转轴250调节第二行走轮240与延伸部101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便于根据延伸部101的厚度调整第二行走轮240,另一方面便于安装设备架200。
55.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轨道100的延伸部101的下端面为平面,第二行走轮240的外周面没有环形凹槽。
56.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轨道100的延伸部101的下端面设有向下突起的第二导轨部,第二行走轮240的外周面具有与第二导轨部配合的环形凹槽,其中第二导轨部的材料硬度不小于第二行走轮240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通过在轨道100上设置向下突起的第二导轨部,并使得第二导轨部的材料硬度大于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避免导轨表面出现磨损影响医用设备的运行效果,并且将第二行走轮240的外周面设置为凹槽结构并与第二导轨部配合,进一步避免医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
57.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悬吊式医用设备,包括轨道(100)和设备架(200),所述设备架(200)可沿所述轨道(100)的延伸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00)包括向上突起的第一导轨部(102),所述设备架(200)包括第一行走轮(220),所述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部(102)配合的环形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导轨部(102)的材料硬度不小于所述第一行走轮(220)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00)有两个,两个所述轨道(100)平行设置,所述设备架(200)设于两个所述轨道(100)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00)包括延伸部(101),每个所述轨道(100)的所述延伸部(101)朝向另一个所述轨道(1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轨部(102)设于所述延伸部(101)的上端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架(200)包括架体和多个支撑座(210),多个所述支撑座(210)设于所述架体的四周,所述支撑座(210)上设有所述第一行走轮(22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座(210)上设有一个第一转轴(230)和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220),和/或,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220)沿所述轨道(100)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30)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10)上还设有第二行走轮(240),所述第二行走轮(240)抵靠于所述延伸部(101)的下端面并能沿所述延伸部(101)的下端面滚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行走轮(220)的下方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行走轮(240)。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10)上还设有第二转轴(250),所述第二转轴(250)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行走轮(240)与所述延伸部(101)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01)的下端面设有向下突起的第二导轨部,所述第二行走轮(240)的外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导轨部配合的环形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导轨部的材料硬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行走轮(240)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悬吊式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00)包括通过铝挤压工艺加工而成的轨道本体,所述第一导轨部(102)为固定在所述轨道本体上的钢棒,所述第一行走轮(220)为钢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吊式医用设备,包括轨道和设备架,所述设备架可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轨道包括向上突起的第一导轨部,所述设备架包括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部配合的环形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导轨部的材料硬度不小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通过在轨道上设置向上突起的第一导轨部,并使得第一导轨部的材料硬度大于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的材料硬度,避免导轨表面出现磨损影响医用设备的运行效果。并且将第一行走轮的外周面设置为凹槽结构并与第一导轨部配合,不需在设备架上设置左右靠轮进行横向定位,避免医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程中在横向位置上发生窜动。


技术研发人员:于印民 林俊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1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03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