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25  2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贮油筒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贮油筒组件由贮油筒底座和贮油筒构成,在缝焊前要将连底座和贮油筒装配后再缝焊,传统装配方式是先将底座放置到贮油筒口部,用压头压入筒身内,在此过程中,会存在用力方向偏移或是底座放置不到位,而导致底座歪斜的情况,从而影响装配后的精度,成品的良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旨在提高贮油筒底座的装配精度,进而提高成品的良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用于装配贮油筒,所述贮油筒包括底座和筒身,所述筒身设有两端开口的贮油腔,所述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包括:
5.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设于所述贮油腔内,并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筒身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和
6.定位芯轴,所述定位芯轴包括相连接的芯轴本体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于所述定位孔,所述芯轴本体由所述贮油腔的开口伸出,所述底座套设于所述芯轴本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
7.压头抵顶于所述底座,并驱动所述底座朝向筒身一侧运动。
8.可选地,所述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筒身的轴线重合。
9.可选地,所述定位芯轴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芯轴本体之间,用以驱动所述芯轴本体朝向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运动。
10.可选地,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所述固定座还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径;
11.所述弹簧和部分所述芯轴本体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弹簧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孔底壁和所述芯轴本体。
12.可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座体和翻边凸缘,所述座体套设于所述贮油腔内,并开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翻边凸缘环设于所述定位孔的槽口;
13.所述芯轴本体设有避空区域,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筒身一侧运动,所述翻边凸缘由所述避空区域抵接于所述底座的内侧,以使所述底座形成朝向所述筒身一侧的翻边,并抵接于所述贮油腔的腔壁面。
14.可选地,所述翻边凸缘远离所述座体的一侧设有导斜面。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用于装配贮油筒,
该贮油筒包括底座和筒身,筒身设有两端开口的贮油腔,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包括,套设于贮油腔内的固定座,该固定座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沿筒身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定位芯轴的连接柱插接于定位孔,芯轴本体由贮油腔的开口伸出,底座套设于芯轴本体远离固定座的端部。本技术中,压头抵顶于底座,并驱动底座朝向筒身一侧运动,在此过程中,连接柱沿着筒身的延伸方向逐渐深入定位孔内,由于通过芯轴本体的定位和连接柱的导向限位作用,使得底座在压入贮油腔的开口端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压头施力方向倾斜或是底座歪斜而影响装配后贮油筒的精度,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成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一实施例应用于贮油筒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应用于贮油筒装配的俯视图;
19.图3为图2所示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应用于贮油筒装配时沿iii-iii向的剖视图;
20.图4为图2所示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应用于贮油筒装配时座体压入贮油腔后沿iii-iii向的剖视图;
21.图5为4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22.附图标号说明:
[0023][002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100。
[002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100,用于装配贮油筒200,所述贮油筒200包括底座210和筒身220。具体而言,底座210和筒身220由金属钣金材料制成的壳状空腔结构,其整体呈圆柱状,筒身220形成有两端开口的贮油腔220a,底座210在压头30作用力下盖合于该贮油腔220a的开口端,将贮油腔220a密封。而为了能使底座210与筒身 220准确地装配。本技术中,该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100包括:
[0030]
固定座110,所述固定座110套设于所述贮油腔220a内,并开设有定位孔110a,所述定位孔110a沿所述筒身22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和
[0031]
定位芯轴120,所述定位芯轴120包括相连接的芯轴本体121和连接柱 122,本技术中,芯轴本体121和连接柱122为一体成型结构,芯轴本体121 远离连接柱122的端部参照底座210的形成通过机械加工形成,使得底座210 可以套接于其外侧。所述连接柱122插接于所述定位孔110a,所述芯轴本体 121由所述贮油腔220a的开口伸出,所述底座210套设于所述芯轴本体121 远离所述固定座110的端部;压头30抵顶于所述底座210,并驱动所述底座 210朝向筒身220一侧运动。
[0032]
本技术中,压头30抵顶于底座210,并驱动底座210朝向筒身220一侧运动,在此过程中,连接柱122沿着筒身220的延伸方向逐渐深入定位孔110a 内,由于通过芯轴本体121的定位和连接柱122的导向限位作用,使得底座210在压入贮油腔220a的开口端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压头30施力方向倾斜或是底座210歪斜而影响装配后贮油筒200的精度,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成品的良率。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10a的轴线与所述筒身220的轴线重合。也即申请本技术中定位孔110a的横截面为一圆形,该圆形设置的定位孔110a的轴线与筒身220的轴线重合,如此底座210在朝向筒身220一侧运动时,芯轴本体121不会朝向筒身220的任何一侧偏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底座210的装配精度。
[0034]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保证底座210压入贮油腔220a开口端的过程较为平稳,从而进一步提高底座210的装配精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芯轴120还包括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固定座110和所述芯轴本体121之间,用以驱动所述芯轴本体121朝向远离所述固定座110的一侧运动。
[0035]
请再次参见图3和图4,该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123,该固定座110还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10a相连通的限位槽110b,所述限位槽110b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孔110a的孔径,也即限位槽110b和定位孔110a构成一阶梯孔,该弹簧123容置于限位槽110b内,连接柱122穿过弹簧123的中空部分并插接于定位孔110a内,芯轴本体121的压制于弹簧123的表面,使得弹簧123弹性抵接于芯轴本体121和和限位槽110b的槽底壁。本技术中,当压头30朝向底座210一侧运动并抵接于底座210的表面,此时底座210的上下两侧受到压头30的压力以及弹簧123弹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底座210在压入贮油腔 220a的过程中受力较为平稳。如此底座210的装配更不易产生偏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贮油筒200的装配精度和成品良率。
[0036]
可以理解的是,复位件也可以由硅胶或是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垫,该弹性垫弹性抵接于芯轴本体121和固定座110,如此也可使得底座210在装配时受力较为平衡,进一步提高贮油筒200的装配精度和成品良率
[0037]
请再次参见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10包括座体111和翻边凸缘112,该座体111和翻边凸缘112为一体成型结构,座体111套设于所述贮油腔220a内,并开设有上述的限位槽110b和定位孔 110a翻边凸缘112环设于定位孔110a的槽口,并朝向贮油腔220a的腔侧壁一侧延伸一定的距离,芯轴本体121的下部设有避空区域121a,该避空区域 121a将底座210的下部分避空。当底座210朝向所述筒身220一侧运动到达一定的位置后,翻边凸缘112由所述避空区域121a抵接于底座210的内侧,在压头30压力和翻边凸缘112抵顶力的作用下,底座210朝向背离翻边凸缘 112的一侧弯折,形成朝向所述筒身220一侧的翻边211,随着底座210逐渐深入,该翻边211抵接于贮油腔220a的腔壁面,如此底座210和筒身220的连接更为稳固。
[0038]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凸缘112远离所述座体111的一侧设有导斜面1121,其中该导斜面1121呈圆弧状延伸,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该导斜面1121可以引导底座210的下部朝向筒身220一侧弯折形成的翻边211,避免两者相互抵顶而导致底座210被压坏的情况。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用于装配贮油筒底座,所述贮油筒包括底座和筒身,所述筒身设有两端开口的贮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设于所述贮油腔内,并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筒身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和定位芯轴,所述定位芯轴包括相连接的芯轴本体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于所述定位孔,所述芯轴本体由所述贮油腔的开口伸出,所述底座套设于所述芯轴本体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压头抵顶于所述底座,并驱动所述底座朝向筒身一侧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筒身的轴线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芯轴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芯轴本体之间,用以驱动所述芯轴本体朝向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所述固定座还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径;所述弹簧和部分所述芯轴本体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弹簧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孔底壁和所述芯轴本体。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座体和翻边凸缘,所述座体套设于所述贮油腔内,并开设有所述定位孔,所述翻边凸缘环设于所述定位孔的槽口;所述芯轴本体设有避空区域,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筒身一侧运动,所述翻边凸缘由所述避空区域抵接于所述底座的内侧,以使所述底座形成朝向所述筒身一侧的翻边,并抵接于所述贮油腔的腔壁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定位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凸缘远离所述座体的一侧设有导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贮油筒定位工装结构,该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贮油筒定位工装结构,用于装配贮油筒,该贮油筒包括底座和筒身,筒身设有两端开口的贮油腔减振器贮油筒底座压入贮油筒定位工装结构包括,套设于贮油腔内的固定座,该固定座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沿筒身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定位芯轴的连接柱插接于定位孔,芯轴本体由贮油腔的开口伸出,底座套设于芯轴本体远离固定座的端部。本申通过芯轴本体的定位和连接柱的导向限位作用,使得底座在压入贮油腔的开口端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压头施力方向倾斜或是底座歪斜而影响装配后贮油筒的精度,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成品的良率。地提高了成品的良率。地提高了成品的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华克智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4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03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