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丝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
背景技术:
拉丝机是利用金属塑性,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拉丝模具使金属形变,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尺寸、机械及物理性能的机械设备。常用于对线材、棒材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
钢线进行拉丝缩径后,相应的钢线长度会被拉伸,加工直径越细被拉得越长,同一条流水线上不同缩径阶段加工后得到的金属丝线的长度不同,对应的也需要不同拉拔速度的拉丝机,可现有的拉丝流水线无法针对不同直径的加工需求做到提供不同拉拔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金属丝线生产需求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上依流水线设置有将钢线从上一机台输送至本机台的钢线输送轮、开设于机箱上供钢线通过的进线口和出线口、设于机箱内的缩径模具,所述机台上位于所述机箱后还设置有用于机台之间钢线过渡的绕线装置、为缩径拉丝提供牵引力驱动所述绕线装置转动的驱动电机和控制各机台驱动电机转速的控制调速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设置于所述机台下端面。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底盘、绕线轮,所述底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端面,所述绕线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设置于所述绕线轮的中心轴线上。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控制调速装置包括与机台上驱动电机相连并控制驱动电机转速的电机驱动器和控制调节各个机台上电机驱动器的控制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和缩径模具之间设置有水平调直装置,所述水平调直装置包括两列交错设置的调直轮组、设置于两列调直轮组上端面用于调节两列调直轮组之间间隔距离的夹具,两列所述调直轮组通过所述夹具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缩径模具包括模座、缩径眼模、压盖,所述模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出线口后方,所述模座中心轴线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钢线输入通道,所述钢线输入通道与所述出线口连通,所述缩径眼模设置于所述钢线输入通道内,所述压盖设置于所述模座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的后方,所述压盖中心轴线上开设有钢线输出通道,所述压盖上位于钢线输出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钢线输出通道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位于钢线输出通道内。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模座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所在平面开设有两个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缩径眼模外壁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箱上开设有用于盛放润滑物质的润滑槽,所述进线口开设于润滑槽的前侧壁,所述出线口开设于润滑槽的后侧壁,所述水平调直装置设置于所述润滑槽内。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的前方可转动设置有一个用于将上一机台引来本机台的钢线压至与进线口同一水平高度的水平调直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水平调直轮与所述进线口之间平行设置有一对相互转动的钢线牵引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台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机箱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绕线轮转动,对钢线提供向前的牵引力,使之通过缩径模具达到缩径拉丝效果,本实用新型每个机台上的驱动电机都连接有电机驱动器,并在机台上设置了plc来集中调节控制各个电机驱动器,plc可通过预先编程达到控制多个电机驱动器使各驱动电机转速不同的效果,使本流水线可针对不同缩径拉丝需求对流水线上不同环节的绕线轮进行转速的调节控制,避免了机台之间转速配合不当引起的断线。
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润滑槽内设置有水平调直装置,利用两列交错设置的调直轮限制钢线位移方向,使钢线始终保持与缩径眼膜进线口的垂直,使拉细成型后的钢线能统一线径,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两列调直轮组上方设置有夹具,使得调直轮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适应不同线径的钢线通过,增强了通用性。
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在缩径眼模后方设置压盖,钢线从缩径眼模被压缩变细后,从压盖内的钢线输出通道输出,所述压盖上位于钢线输出端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四个限位螺栓位于钢线输出通道内的一端围合成一个小通道供钢线通过,保证了钢线的输出方向能垂直于缩径眼模的出线口,减少了对模具的磨损。
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座上位于缩径眼模所在的平面设置两个连通了钢线输入通道的进水通道,模具使用时,通过水管向进水通道供水,水会流至缩径眼模上,给缩径眼模降温,防止缩径眼模与钢线长期摩擦后过热而引起的磨具损坏,同时对钢线也有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机箱通过安装底座可转动设置于机台上,使拉丝过程中机箱可根据拉丝牵引的方向进行自适应调节,出线方向始终与牵引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保护了钢线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缩径模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缩径模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机台1,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机箱2,所述机箱2上依流水线设置有将钢线从上一机台1输送至本机台1的钢线输送轮21、用于将上一机台1引来本机台1的钢线压至与进线口31同一水平高度的水平调直轮22、一对相互转动的钢线牵引轮23、开设于机箱2上盛放有滑石粉的润滑槽3和设置于机箱2内的缩径眼模52、所述润滑槽3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进线口31,润滑槽3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出线口32,所述润滑槽3内设置有两列调直轮组4,一列调直轮组4有一个调直轮41,另一列调直轮组4有两个调直轮41,三个调直轮41交错设置,每列所述调直轮组4上端面设置有冂型夹板42,两个所述冂型夹板42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两个冂型夹板42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3,两个所述支撑板43之间通过扭簧连接,所述机箱2上还设置有模座5,所述模座5中心轴线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钢线输入通道51,所述缩径眼模52设置于所述钢线输入通道51内,所述模座5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52的位置开设有两个与缩径眼模52外壁连通的进水通道56,两个所述进水通道56沿所述模座5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模座5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52后方设置有压盖53,所述压盖53中心轴线上开设有钢线输出通道54,所述压盖53上位于钢线输出端均匀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钢线输出通道54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55,所述限位螺栓55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位于钢线输出通道54内。
所述机箱2和机台1之间设置有安装底座6,所述安装底座6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端面,所述机箱2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6上。
所述机台1上位于所述机箱2后还设置有用于机台1之间钢线过渡的绕线装置和为缩径拉丝提供牵引力驱动所述绕线装置转动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底盘7、绕线轮71,所述底盘7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端面,所述绕线轮71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盘7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设置于所述机台1下端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设置于所述绕线轮7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机台1上还设置有可控制驱动电机转速的电机驱动器(图中未示出)和控制调节各个机台1上电机驱动器的plc(图中未示出)。
工作原理:
以一个机台1为例,钢线通过钢线输送轮21从上一机台1输送至本机台1,通过水平调直轮22将钢线的进线角度调节至与位于润滑槽3前侧壁的进线口31持平,再通过钢线牵引轮23将钢线牵引通过进线口31进入润滑槽3内,钢线进入润滑槽3内与滑石粉充分接触,为后序钢线缩径进行润滑准备,设备长期使用后,钢线会将各个输入端、输出端磨损,导致钢线的输入角度、输出角度均无法与模具平行,润滑槽3内设置的水平调直装置,可通过交错设置的三个调直轮41将通过其中的钢线理直,使缩径前钢线的行进角度能平行于模座5,钢线穿过出线口32进入模座5内的钢线输入通道51,钢线进入钢线输入通道51后将通过设置于钢线输入通道51内的缩径眼模52缩径,模座5上的进水通道56会连接上水管,水将通过进水通道56流至缩径眼模52上给缩径眼模52和钢线降温,然后从压盖53内的钢线输出通道54输出,由于压盖53上设置的四个限位螺栓55位于钢线输出通道54内的一端围合成一个小通道供钢线通过,保证了缩径后的钢线行进角度能的平行输出至绕线轮71上。
在使用时,由于各机台1上的完成钢线缩径的钢线线径不同,钢线的线径越小则钢线被拉扯得越长,缩径工序越往后展开钢线越长,故为满足不同长度钢线的绕线需求,防止由于各机台1上绕线轮71的转速一致而导致的对不同阶段的钢线拉拔速度提供有误,各个机台1上带动绕线轮71转动的驱动电机均设置有独立的电机驱动器,且设置了plc控制器来操控各个电机驱动器,各个机台1上的驱动电机可通过plc来集中调节转速,使用方便,机箱2通过安装底座6可转动设置于机台1的上端面,在绕线轮71转动对钢线行进提供牵引力时,机箱可根据牵引力方向做出自适应调节,使出线与牵引位于同一直线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上依流水线设置有将钢线从上一机台输送至本机台的钢线输送轮、开设于机箱上供钢线通过的进线口和出线口、设于机箱内的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位于所述机箱后还设置有用于机台之间钢线过渡的绕线装置、为缩径拉丝提供牵引力驱动所述绕线装置转动的驱动电机和控制各机台驱动电机转速的控制调速装置,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设置于所述机台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底盘、绕线轮,所述底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端面,所述绕线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设置于所述绕线轮的中心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速装置包括与机台上驱动电机相连并控制驱动电机转速的电机驱动器和控制调节各个机台上电机驱动器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和缩径模具之间设置有水平调直装置,所述水平调直装置包括两列交错设置的调直轮组、设置于两列调直轮组上端面用于调节两列调直轮组之间间隔距离的夹具,两列所述调直轮组通过所述夹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模具包括模座、缩径眼模、压盖,所述模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出线口后方,所述模座中心轴线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钢线输入通道,所述钢线输入通道与所述出线口连通,所述缩径眼模设置于所述钢线输入通道内,所述压盖设置于所述模座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的后方,所述压盖中心轴线上开设有钢线输出通道,所述压盖上位于钢线输出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钢线输出通道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位于钢线输出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所在平面开设有两个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缩径眼模外壁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开设有用于盛放润滑物质的润滑槽,所述进线口开设于润滑槽的前侧壁,所述出线口开设于润滑槽的后侧壁,所述水平调直装置设置于所述润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的前方可转动设置有一个用于将上一机台引来本机台的钢线压至与进线口同一水平高度的水平调直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水平调直轮与所述进线口之间平行设置有一对相互转动的钢线牵引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线缩径拉丝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机箱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