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线缩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丝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钢线缩径模具。



背景技术:

拉丝机是利用金属塑性,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拉丝模具使金属形变,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尺寸、机械及物理性能的机械设备。常用于对线材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

现有的拉丝机一般包括机箱、设于机箱上的水平调直轮、用于将钢线缩径的缩径眼模及设置于水平调直轮与缩径眼模之间的润滑物质,该拉丝机虽然可以将钢线直径由大拉小,但其在拉拔过程中钢线与缩径眼模、水平调直轮的长期接触会使缩径眼模、水平调直轮的表面磨损,从而使钢线不能垂直进入缩径眼模使得拉出的钢丝线径受到影响,出现成型后的钢丝线径变形不统一的现象,成品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钢线缩径模具。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钢线缩径模具,包括机箱、开设于机箱上供钢线通过的进线口和出线口、设于机箱内的缩径模具,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和缩径模具之间设置有水平调直装置,所述水平调直装置包括两列交错设置的调直轮组、设置于两列调直轮组上端面用于调节两列调直轮组之间间隔距离的夹具,两列所述调直轮组通过所述夹具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缩径模具包括模座、缩径眼模、压盖,所述模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出线口后方,所述模座中心轴线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钢线输入通道,所述钢线输入通道与所述出线口连通,所述缩径眼模设置于所述钢线输入通道内,所述压盖设置于所述模座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的后方,所述压盖中心轴线上开设有钢线输出通道,所述压盖上位于钢线输出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钢线输出通道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位于钢线输出通道内。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模座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所在平面开设有若干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缩径眼模外壁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箱上开设有用于盛放润滑物质的润滑槽,所述进线口开设于润滑槽的前侧壁,所述出线口开设于润滑槽的后侧壁,所述水平调直装置设置于所述润滑槽内。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的前方可转动设置有一个用于将上一工序引来本工序的钢线压至与进线口同一水平高度的水平调直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水平调直轮与所述进线口之间平行设置有一对相互转动的钢线牵引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进水通道有两个。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润滑物质为滑石粉。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润滑槽内设置有水平调直装置,利用两列交错设置的调直轮限制钢线位移方向,使钢线始终保持与缩径眼膜进线口的垂直,使拉细成型后的钢线能统一线径,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两列调直轮组上方设置有夹具,使得调直轮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适应不同线径的钢线通过,增强了通用性。

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在缩径眼模后方设置压盖,钢线从缩径眼模被压缩变细后,从压盖内的钢线输出通道输出,所述压盖上位于钢线输出端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四个限位螺栓位于钢线输出通道内的一端围合成一个小通道供钢线通过,保证了钢线的输出方向能垂直于缩径眼模的出线口,减少了对模具的磨损。

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座上位于缩径眼模所在的平面设置两个连通了缩径眼模外径的进水通道,模具使用时,通过水管向进水通道供水,水会流至缩径眼模上,给缩径眼模降温,防止缩径眼模与钢线长期摩擦后过热而引起的磨具损坏,同时对钢线也有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线缩径模具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线缩径模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线缩径模具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钢线缩径模具,包括机箱1、依流水线设置于机箱1上的水平调直轮2、一对相互转动的钢线牵引轮3、盛放有滑石粉的润滑槽4、缩径眼模71,所述润滑槽4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进线口41,润滑槽4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出线口42,所述机箱1上位于润滑槽4内还设置有两列调直轮组6,一列调直轮组6有一个调直轮61,另一列调直轮组6有两个调直轮61,三个调直轮61交错设置,每列所述调直轮组6上端面设置有冂型夹板62,两个所述冂型夹板62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两个冂型夹板62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3,两个所述支撑板63之间通过扭簧连接,所述机箱1上还设置有模座7,所述模座7中心轴线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钢线输入通道76,所述缩径眼模71设置于所述钢线输入通道76内,所述模座7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71的位置开设有两个与缩径眼模71外壁连通的进水通道75,两个所述进水通道75沿所述模座7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模座7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71后方设置有压盖72,所述压盖72中心轴线上开设有钢线输出通道73,所述压盖72上位于钢线输出端均匀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钢线输出通道73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74,所述限位螺栓74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位于钢线输出通道73内。

工作原理:

钢线从上一工序输送至本缩径拉丝工序后,通过水平调直轮2将钢线的进线角度调节至与位于润滑槽4前侧壁的进线口41持平,再通过钢线牵引轮3将钢线牵引通过进线口41进入润滑槽4内,钢线进入润滑槽4内与滑石粉充分接触,为后序钢线缩径进行润滑准备,设备长期使用后,钢线会将各个输入端、输出端磨损,导致钢线的输入角度、输出角度均无法与模具平行,润滑槽4内设置的水平调直装置,可通过交错设置的三个调直轮61将通过其中的钢线理直,使缩径前钢线的行进角度能平行于模座7,钢线穿过出线口42进入模座7内的钢线输入通道76,钢线进入钢线输入通道76后将通过设置于钢线输入通道76内的缩径眼模71缩径,然后从压盖72内的钢线输出通道73输出,由于压盖72上设置的四个限位螺栓74位于钢线输出通道73内的一端围合成一个小通道供钢线通过,保证了缩径后的钢线行进角度能的平行输出。

在使用时,模座7上的进水通道75会连接上水管,水将通过进水通道75流至缩径眼模71上给缩径眼模71和钢线降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钢线缩径模具,包括机箱、开设于机箱上供钢线通过的进线口和出线口、设于机箱内的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和缩径模具之间设置有水平调直装置,所述水平调直装置包括两列交错设置的调直轮组、设置于两列调直轮组上端面用于调节两列调直轮组之间间隔距离的夹具,两列所述调直轮组通过所述夹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线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模具包括模座、缩径眼模、压盖,所述模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出线口后方,所述模座中心轴线上开设有供钢线通过的钢线输入通道,所述钢线输入通道与所述出线口连通,所述缩径眼模设置于所述钢线输入通道内,所述压盖设置于所述模座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的后方,所述压盖中心轴线上开设有钢线输出通道,所述压盖上位于钢线输出端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钢线输出通道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位于钢线输出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线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位于所述缩径眼模所在平面开设有若干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缩径眼模外壁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线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开设有用于盛放润滑物质的润滑槽,所述进线口开设于润滑槽的前侧壁,所述出线口开设于润滑槽的后侧壁,所述水平调直装置设置于所述润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线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的前方可转动设置有一个用于将上一工序引来本工序的钢线压至与进线口同一水平高度的水平调直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线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水平调直轮与所述进线口之间平行设置有一对相互转动的钢线牵引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线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线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物质为滑石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钢线缩径模具,包括机箱、开设于机箱上供钢线通过的进线口和出线口、设于机箱内的缩径模具,所述机箱上位于所述进线口和缩径模具之间设置有水平调直装置,所述水平调直装置包括两列交错设置的调直轮组、设置于两列调直轮组上端面用于调节两列调直轮组之间间隔距离的夹具,两列所述调直轮组通过所述夹具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哲;魏子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进不锈钢(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9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