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
背景技术:
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的使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线材的拉拔,特别是金属线材,用于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层、裂纹层等依附在线材表面的杂质,针对不同的线材,人们研发了不同的拉丝模具,不同的拉丝模具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由于金属线材在拉拔时会与拉丝模具之间产生接触、摩擦,摩擦后温度升高,导致模具模孔表面软化,对金属线材的润滑效果减差,同时过度摩擦会导致模孔损坏,影响模具的正常使用,模具使用寿命减短,这是现有拉丝模具使用时的共同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好,拉模和压模安装、更换方便,拉丝过程中能将润滑粉带入模孔的内部,增加模孔内部的润滑度,减少线材与模孔之间的摩擦,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具有实用性和使用广泛性的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包括上模套、下模套、拉模和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与下模套螺纹连接并形成一个模套整体,上模套中设有上通孔,下模套中设有下通孔,拉模安装在上模套中上通孔内部的下端,压模安装在下模套中下通孔内部的上端,所述拉模中设有上模孔,压模中设有下模孔,所述上模套高度为23.5mm,下模套高度为36.8mm,所述模套整体外径为40mm,装配高度为46.6mm,所述上通孔由a点、b点、c点、d点、e点几部分组成,所述上模套中上通孔a点的内径为20mm,a点至b形成一个45°锥形孔,所述上模套中上通孔b点至c点的内径为15.8mm,长度为2mm,上模套中上通孔d点至e点的内径为18mm,公差为±0.02mm,所述下通孔由f点、g点、h点几部分组成,所述下模套中下通孔f点内径为15.9mm,g点内径为14.6mm,公差为±0.02mm,下通孔f点至g点形成一个5°的锥形孔,所述下通孔中g点至h点形成一个60°锥形孔。
优选的,所述拉模外径为17.98mm,拉模高度为15.21mm。
优选的,所述压模高度为14mm,压模上端外径为15.88mm,下端外径为14.66mm,所述压模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形成一个5°的为锥角。
优选的,所述上模套和下模套上都安装有密封圈,所述下模套的外侧设有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拉模和压模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上模套与下模套的制作材料为硬质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好,拉模和压模安装、更换方便,拉丝过程中能将润滑粉带入模孔的内部,增加模孔内部的润滑度,减少线材与模孔之间的摩擦,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线材进出方便,能对线材的表面进行润滑,除去线材表面的杂质,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模、压模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模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套,2.下模套,3.拉模,4.压模,5.上通孔,6.下通孔,7.上模孔,8.下模孔,9.密封圈,10.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包括上模套1、下模套2、拉模3和压模4,所述上模套1与下模套2螺纹连接并形成一个模套整体,上模套1中设有上通孔5,下模套2中设有下通孔6,拉模3安装在上模套1中上通孔4内部的下端,压模4安装在下模套2中下通孔6内部的上端,所述拉模3中设有上模孔7,压模4中设有下模孔8,所述上模套1高度为23.5mm,下模套2高度为36.8mm,所述模套整体外径为40mm,装配高度为46.6mm,所述上通孔5由a点、b点、c点、d点、e点几部分组成,所述上模套1中上通孔5a点的内径为20mm,a点至b形成一个45°锥形孔,所述上模套1中上通孔5b点至c点的内径为15.8mm,长度为2mm,上模1中上通孔5d点至e点的内径为18mm,公差为±0.02mm,所述下通孔6由f点、g点、h点几部分组成,所述下模套2中下通孔6f点内径为15.9mm,g点内径为14.6mm,公差为±0.02mm,下通孔6f点至g点形成一个5°的锥形孔,所述下通孔6中g点至h点形成一个60°锥形孔。
所述拉模3外径为17.98mm,拉模3高度为15.21mm。
所述压模4高度为14mm,压模4上端外径为15.88mm,下端外径为14.66mm,所述压模4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形成一个5°的为锥角。
所述上模套1和下模套2上都安装有密封圈9,所述下模套2的外侧设有散热槽10。
所述拉模3和压模4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上模套1与下模套2的制作材料为硬质合金。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首先将模具整体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将金属线材沿上模套中的上通孔、上模孔、下模孔、下通孔依次穿过,将上通孔的孔口处堆积润滑粉,当金属线材由上通孔之间穿过时,金属线材将润滑粉带入上模孔和下模孔中,增加了模孔的润滑度,减少了金属线材与模孔之间的摩擦,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下通孔和压模采用锥形结构,大大方便了压模的安装和更换;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好,拉模和压模安装、更换方便,拉丝过程中能将润滑粉带入模孔的内部,增加模孔内部的润滑度,减少线材与模孔之间的摩擦,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线材进出方便,能对线材的表面进行润滑,除去线材表面的杂质,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本实用新型上模套、下模套、拉模、压模的横截面都为圆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包括上模套、下模套、拉模和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与下模套螺纹连接并形成一个模套整体,上模套中设有上通孔,下模套中设有下通孔,拉模安装在上模套中上通孔内部的下端,压模安装在下模套中下通孔内部的上端,所述拉模中设有上模孔,压模中设有下模孔,所述上模套高度为23.5mm,下模套高度为36.8mm,所述模套整体外径为40mm,装配高度为46.6mm,所述上通孔由a点、b点、c点、d点、e点几部分组成,所述上模套中上通孔a点的内径为20mm,a点至b形成一个45°锥形孔,所述上模套中上通孔b点至c点的内径为15.8mm,长度为2mm,上模套中上通孔d点至e点的内径为18mm,公差为±0.02mm,所述下通孔由f点、g点、h点几部分组成,所述下模套中下通孔f点内径为15.9mm,g点内径为14.6mm,公差为±0.02mm,下通孔f点至g点形成一个5°的锥形孔,所述下通孔中g点至h点形成一个60°锥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模外径为17.98mm,拉模高度为15.2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高度为14mm,压模上端外径为15.88mm,下端外径为14.66mm,所述压模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形成一个5°的锥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和下模套上都安装有密封圈,所述下模套的外侧设有散热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线材加工的一体化拉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模和压模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上模套与下模套的制作材料为硬质合金。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