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

专利2024-06-28  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


背景技术:

2.长期以来,葡萄的主产区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由于高温多雨,绝大多数葡萄品种因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严重,使得产量、品质低下,限制了葡萄在南方的大面积推广。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尤其是避雨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实现了欧亚种等优良葡萄品种不再被限制在降水量在600mm以北的区域种植,扩大了优良葡萄品种的种植区域,使南方葡萄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葡萄避雨栽培设施主要有钢架大棚和简易避雨小拱棚,钢架大棚造价太高,很少应用,90%以上是简易避雨小拱棚。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简易避雨小拱棚,存在着设计缺陷,叶面和棚膜间空间太小,通透性差,在高温季节,极易出现叶面上局部高温,影响光合作用,甚至烧叶,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急需一种易散热的简易避雨设施来有效地克服当前生产中应用设施的不足,有利于葡萄的生长,提高产量和种植户的收入,促进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该棚采用避雨棚与葡萄棚(也称平棚架)分层设计的模式替代现有的同层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棚内的通透性,散热性良好,有效地解决了高温季节葡萄避雨栽培棚内的高温问题,大大减少了高温对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且本实用新型稳固性良好,使得棚架不易松动,寿命长。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包括平棚架和设于所述平棚架上的遮雨棚,所述平棚架所包围的种植地上开设有多行间隔设置的种植行,所述平棚架包括多根角柱、边柱、立柱和地锚,所述角柱、边柱、立柱的下端均固定插入土层中,所述角柱位于所述平棚架的四个角,所述边柱位于所述平棚架的周缘,所述角柱和边柱倾斜设置,所述角柱和边柱的上端分别在不同高度处通过第一周线和第二周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周线和第二周线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1.60-1.80m和1.90-2.20m;所述立柱竖直间隔设于平棚架内的每行种植行上,以使多根立柱在平棚架内呈多列纵列和多排横排设置,且每一纵列和每一横排的立柱均与边柱成一直线设置;同一纵列的所述立柱顶部之间通过第一纵线连接,同一横排的所述立柱中上部分别在不同高度处通过第一横线和第二横线与边柱连接;所述地锚埋设于土层里,所述角柱和边柱的顶端分别通过地锚牵引线与地锚固定连接;
6.所述避雨棚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拱线和覆盖于每一拱线上的耐老化膜,所述第二周线和第二横线上间隔设有第二纵线,所述拱线的拱顶固定于第一纵线上,所述拱线的拱底固定于第二纵线上,所述拱线的底部内侧设有卡槽,所述耐老化膜的两边均固定在所述卡槽上。
7.进一步的,所述平棚架的形状为四边形,所述边柱设于所述平棚架的四边上。
8.进一步的,所述角柱和边柱呈45
°
斜植,其中所述角柱为沿着平棚架的对角线方向倾斜,所述边柱为沿着平棚架的横向或纵向倾斜。
9.进一步的,所述角柱和边柱的下端抵接于一抵接板上,所述抵接板插设于土层里。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线的高度与第一周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横线的高度与第二周线的高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横线和第二横线均分别延伸至位于同一直线的所述边柱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周线、第二周线、第一横线、第二横线、第一纵线和第二纵线均为热镀锌钢绞线。
12.进一步的,每一角柱分别通过三根地锚牵引线与三个地锚固定连接,每一边柱通过一地锚牵引线与一个地锚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周线和第一横线上位于拱线的正下方还间隔设置有多根纵向枝托线。
14.进一步的,所述拱线的弧长为3.1m,弦长为2.7m,弧高为0.70m。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采用平棚架和避雨棚分层设计的模式替代已有的同层模式,其中平棚架包括下端均固定插入土层中的多根角柱、边柱、立柱和地锚,角柱位于平棚架的四个角,边柱位于平棚架的周缘,立柱竖直间隔设于平棚架内的每行种植行上,角柱和边柱倾斜设置,角柱和边柱的上端分别在不同高度处通过第一周线和第二周线固定连接,第一周线和第二周线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1.60-1.80m和1.90-2.20m;地锚埋设于土层里,角柱和边柱的顶端分别通过地锚牵引线与地锚固定连接,这一设置极大地改善了棚内的通透性,散热性良好,有效地解决了高温季节葡萄避雨栽培棚内的高温问题,大大减少了高温对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且本实用新型稳固性良好,使得棚架不易松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的剖面图。
20.图中,1-角柱,2-边柱,21-第一边柱,22-第二边柱,3-立柱,4-地锚,41-第一地锚, 42-第二地锚,43-第三地锚,44-第四地锚,5-第一周线,6-第二周线,7-地锚牵引线,8
‑ꢀ
拱线,9-耐老化膜,10-纵向枝托线,11-第一纵线,12-第二纵线,13-第一横线,14-第二横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
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实施例
2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包括平棚架和设于所述平棚架上的遮雨棚,所述平棚架所包围的种植地上开设有多行间隔设置的种植行,所述平棚架包括多根角柱1、边柱2、立柱3和地锚4,角柱1、边柱2、立柱3和地锚4均由钢筋水泥制成。所述角柱1、边柱2、立柱3的下端均固定插入土层中,所述角柱1位于所述平棚架的四个角,所述边柱2位于所述平棚架的周缘,且同一直线上的边柱2的间距为3m。所述角柱1和边柱 2倾斜设置,且角柱1和边柱2的柱顶离地面的垂直高度可设为2.0-2.2m。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棚架的形状为四边形,边柱2设于所述平棚架的四条边上,角柱1和边柱2的柱顶离地面的垂直高度设为2m。其中,边柱2包括位于平棚架的两端的第一边柱21和位于平棚架的两侧面的第二边柱22,位于平棚架的两端的第一边柱21分别设于种植行的行头和行尾;位于平棚架的两侧面的第二边柱22中,每一第二边柱22均与每一排立柱3位于同一直接上。
26.所述角柱1和边柱2的上端均分别在不同高度处通过第一周线5和第二周线6固定连接,使得平棚架的角柱1和边柱2的上端分别形成有一圈第一周线5和一圈第二周线6。其中第一周线5离地面的高度设置为1.60-1.80m,本实施例优选为1.7m,第二周线6离地面的高度设置为1.90-2.20m,本实施例优选为2.00m。因此,第一周线5和第二周线6之间的距离可设为30-40cm,本实施例优选为30cm。
27.所述立柱3按3m间距间隔竖直设于平棚架内的每行种植行上,使得平棚架内设有多排横排和多列纵列立柱3。且每一纵列和每一横排的立柱3均与边柱2成一直线设置。位于同一纵列的多根所述立柱3顶部通过第一纵线11连接,位于同一横排的多根所述立柱3中上部分别在不同高度处通过第一横线13和第二横线14与边柱2连接,且所述第一纵线11、第一横线13和第二横线14的头尾分别延伸至位于同一直线的所述边柱2上并最终固定在边柱2对应的地锚4上,最终使得平棚架形成一个双层架面。其中,所述第一横线13的高度与第一周线5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横线14的高度与第二周线6的高度相同。第一周线5、第二周线 6、第一横线13和第二横线14的高度设置极大的改善了棚内的通透性,有效解决高温季节设施棚内高温问题。
28.所述地锚4深埋地下1m,所述角柱1和边柱2的顶端分别通过地锚牵引线7与地锚4固定连接。通过一圈第一周线5、一圈第二周线6、地锚牵引线7及地锚4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中多根角柱1和边柱2的稳固效果。
29.所述避雨棚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拱线8和和覆盖于每一拱线8上的耐老化膜9,其中拱线8的材料为铝包钢线。其中,多根拱线8之间的距离可设为30-50厘米,以使多根拱线8 之间形成的拱间部分为通风散热带,解决高温季节设施棚内的高温问题。本实施例中,优选设为30厘米。同一种植行的立柱3的顶部通过第一纵线11连接,所述第二周线6和第二横线14上间隔设有第二纵线12,所述拱线8的拱顶固定于第一纵线11(即拱顶线)上,所述拱线8
的拱底固定于第二纵线12(即拱边线)上,所述拱线8的底部内侧设有卡槽(图未示),所述耐老化膜9的两边固定在卡槽上,形成避雨棚,达到避雨挡雨的效果。
30.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角柱1和边柱2呈45
°
斜植,其中所述角柱1为沿着平棚架的对角线方向倾斜,所述边柱2为沿着平棚架的横向或纵向倾斜。角柱1和边柱2呈45
°
斜植可使得第二周线6与地锚牵引线7所受力的合力线方向与角柱1或边柱2的倾斜方向一致,防止第二周线6或地锚牵引线7出现折断等风险。
31.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周线5、第二周线6、第一横线13、第二横线14、第一纵线11和第二纵线12均为热镀锌钢绞线,热镀锌钢绞线强度高、寿命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和寿命均良好。
32.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一角柱1的上端分别通过三根地锚牵引线7与三个地锚4固定连接,该三个地锚4分别为第一地锚41、第二地锚42、第三地锚43,第一地锚 41、第二地锚42、第三地锚43分别埋设在平棚架的直角的正下方以及相交的两条直角边上靠近直角处的正下方。每一边柱2通过一地锚牵引线7与一个地锚4固定连接,该地锚为第四地锚44。这些地锚4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每一角柱1和边柱2的稳固效果。
33.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周线5和第一横线13上位于拱线8的正下方还间隔设置有多根纵向枝托线10,且远离立柱3的最外一根纵向枝托线10与第二纵线12(即拱边线)具有一定距离,使得葡萄叶生长延伸至最外一根纵向枝托线10后可自然下垂(而不是一直横向延伸,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一直横向延伸生长带来的棚内散热不良、高温的问题),以使得拱边线向内到葡萄叶的位置为通风散热带,进一步解决了高温季节设施棚内的高温问题。本实施例中,分别在第一周线5和第一横线13上位于每一立柱3的两侧设置两根纵向枝托线10,两根纵向枝托线10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靠近立柱3的纵向枝托线10与立柱3 之间的距离也为30厘米。第一横线13和第二横线14也称为横向枝托线,横向枝托线和纵向枝托线均用于葡萄栽培生长过程中托住枝条,便于葡萄生长及生长过程中的通风散热及日常管理。
34.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拱线8的弧长为3.1m,弦长为2.7m,弧高为0.70m,这一大小设置进一步改善了棚内的通透性,有效解决高温季节设施棚内高温问题。
35.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泥土湿后会变软,为了提高稳定效果,防止棚架松动,还可以在所述角柱1和边柱2的下端放置一抵接板(图未示),所述抵接板(图未示)插设于土层里。
36.本实用新型采用平棚架和避雨棚分层设计的模式替代已有的同层模式,其中平棚架包括下端均固定插入土层中的多根角柱1、边柱2、立柱3和地锚4,角柱1位于平棚架的四个角,边2位于平棚架的周缘,立柱3竖直间隔设于平棚架内的每行种植行上,角柱1和边柱2倾斜设置,角柱1和边柱2的上端分别在不同高度处通过第一周线5和第二周线6固定连接,第一周线5和第二周线6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1.60-1.80m和1.90-2.20m;地锚4埋设于土层里,角柱1和边柱2的顶端分别通过地锚牵引线7与地锚4固定连接,这一设置极大地改善了棚内的通透性,散热性良好,有效地解决了高温季节葡萄避雨栽培棚内的高温问题,大大减少了高温对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且本实用新型稳固性良好,使得棚架不易松动,寿命长。
37.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包括平棚架和设于所述平棚架上的遮雨棚,所述平棚架所包围的种植地上开设有多行间隔设置的种植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棚架包括多根角柱(1)、边柱(2)、立柱(3)和地锚(4),所述角柱(1)、边柱(2)、立柱(3)的下端均固定插入土层中,所述角柱(1)位于所述平棚架的四个角,所述边柱(2)位于所述平棚架的周缘,所述角柱(1)和边柱(2)倾斜设置,所述角柱(1)和边柱(2)的上端分别在不同高度处通过第一周线(5)和第二周线(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周线(5)和第二周线(6)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1.60-1.80m和1.90-2.20m;所述立柱(3)竖直间隔设于平棚架内的每行种植行上,以使多根立柱(3)在平棚架内呈多列纵列和多排横排设置,且每一纵列和每一横排的立柱(3)均与边柱(2)成一直线设置;同一纵列的所述立柱(3)顶部之间通过第一纵线(11)连接,同一横排的所述立柱(3)中上部分别在不同高度处通过第一横线(13)和第二横线(14)与边柱(2)连接;所述地锚(4)埋设于土层里,所述角柱(1)和边柱(2)的顶端分别通过地锚牵引线(7)与地锚(4)固定连接;所述避雨棚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拱线(8)和覆盖于每一拱线(8)上的耐老化膜(9),所述第二周线(6)和第二横线(14)上间隔设有第二纵线(12),所述拱线(8)的拱顶固定于第一纵线(11)上,所述拱线(8)的拱底固定于第二纵线(12)上,所述拱线(8)的底部内侧设有卡槽,所述耐老化膜(9)的两边均固定在所述卡槽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棚架的形状为四边形,所述边柱(2)设于所述平棚架的四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1)和边柱(2)呈45
°
斜植,其中所述角柱(1)为沿着平棚架的对角线方向倾斜,所述边柱(2)为沿着平棚架的横向或纵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1)和边柱(2)的下端抵接于一抵接板上,所述抵接板插设于土层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线(13)的高度与第一周线(5)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横线(14)的高度与第二周线(6)的高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横线(13)和第二横线(14)均分别延伸至位于同一直线的所述边柱(2)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线(5)、第二周线(6)、第一横线(13)、第二横线(14)、第一纵线(11)和第二纵线(12)均为热镀锌钢绞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其特征在于,每一角柱(1)分别通过三根地锚牵引线(7)与三个地锚(4)固定连接,每一边柱(2)通过一地锚牵引线(7)与一个地锚(4)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线(5)和第一横线(13)上位于拱线(8)的正下方还间隔设置有多根纵向枝托线(1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拱线(8)的弧长为3.1m,弦长为2.7m,弧高为0.70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属于种植棚技术领域。所述易散热的葡萄简易避雨棚包括平棚架和避雨棚,平棚架包括均插入土层中的多根角柱、边柱、立柱和地锚,角柱位于平棚架的四个角,边柱位于平棚架的周缘,立柱间隔设于平棚架内的每行种植行上,角柱和边柱的上端均分别在不同高度设计两层周线;地锚埋设于土层里,角柱和边柱的顶端分别通过地锚牵引线与地锚连接进行固定,立柱顶部通过第一纵线、中上部通过两道横线与边柱连接,纵横线头尾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地锚上。本实用新型极大地改善了棚内的通透性,有效地解决了高温季节葡萄避雨栽培棚内的高温问题,大大减少了高温对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减少了高温对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减少了高温对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标 周思泓 韦荣福 盘丰平 李洪艳 余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97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