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及细胞分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及细胞分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玻片样本通常用作供医生化验和观测使用,工作人员采集到玻片样本后就放置至玻片盒中,再将玻片盒转运至细胞分析设备,在这个过程中,现有技术的玻片盒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一种玻片盒及细胞分析设备(cn208705343u),包括玻片放置单元,所述玻片放置单元包括成对设置于所述玻片容纳腔的内壁上,用于对玻片的两端进行支撑的支撑件,支撑件贯穿整个玻片盒厚度方向,使得人工放置玻片的时候不易插放,常常需要晃动几下才能完成放入玻片槽内,影响了玻片插放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玻片盒,能满足细胞分析设备的取样机械手自动抓取、放置玻片的需求,且使得玻片盒方便人工插片,同时玻片在转运的过程中又不易滑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包括玻片盒体和玻片盒盖,所述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可拆卸式扣合连接,玻片盒体和玻片盒盖内分别设有玻片的容纳腔,人工插放玻片时,只需将玻片盒体的扣合端面朝上放置,向其内的玻片容纳腔放置玻片,玻片放置容易,无卡阻;玻片插满后,扣合玻片盒盖,由于玻片盒盖背离扣合端设有挡块,作为玻片的限位,使得玻片在转运过程中不易滑出,方便了医护人员,也提高了整个细胞分析设备的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包括

玻片盒体,包括第一玻片放置单元,所述第一玻片放置单元包括第一玻片容纳腔,以及,成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片容纳腔的内壁上,用于对玻片的左右两端进行支撑的支撑件;

玻片盒盖,包括第二玻片放置单元,所述第二玻片放置单元包括第二玻片容纳腔,以及,成对设置于所述玻片盒盖一端的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靠近取样部的一侧,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所述玻片的限位;

所述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可拆卸式扣合连接,玻片被放置在第一玻片容纳腔和第二玻片容纳腔内;

所述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拆开时,所述玻片盒体能够单独放置玻片;所述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扣合时,所述挡块下表面低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所述挡块上表面高于所述玻片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时的上表面。

优选地,第一玻片放置单元为沿着玻片长度方向贯通的框体结构,设有上面板、下面板以及设置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支板,在支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支撑件,支撑件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玻片放置在支撑件上时可平稳放置。

优选地,第二玻片放置单元为沿着玻片长度方向贯通的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背离扣合端的端部设置有相对的挡块,用于对放置在支撑件上的玻片的限位;使玻片在转运的过程中不会滑出。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长度和第一容纳腔长度相同,为所述玻片长度的50%-80%,对应地,所述第二玻片容纳腔的长度至少为剩余玻片长度。

优选地,所述玻片盒盖上至少设有一个接合头,对应地,所述玻片盒体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接合头配合的接合孔;或者,所述玻片盒体上至少设有一个接合头,对应地,所述玻片盒盖上设有一个与接合头配合的接合孔,所述玻片盒盖扣合玻片盒体时,所述接合头插设在对应的接合孔内,实现玻片盒盖和玻片盒体之间的拆卸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稳定且便于拆卸。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挡块之间的距离,所述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取样部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片放置单元靠近底部的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玻片放置单元内框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取样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玻片放置单元靠近底部的挡块与所述第二玻片放置单元内框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取样部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片盒放置单元和第二玻片盒放置单元分别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玻片盒放置单元的数量和第二玻片放置单元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玻片盒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存储病理切片信息芯片的芯片槽。

一种细胞分析仪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片盒,还包括取样机械手,所述取样机械手包括水平移动的取样部和竖直行走机构,所述水平移动的取样部设置在竖直行走机构上,所述取样部能够伸进玻片盒内取走玻片或者放置玻片。

具体地,在竖直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取玻片的过程:取样部行走到任一玻片的正下方,取样部将玻片抬高一定距离,直到玻片落到取样部上,取样部从玻片盒取走玻片;放置玻片的过程:取样部携带的玻片行走到挡块的上方,使得玻片能够通过第二容纳腔和第一容纳腔,取样部在竖直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向下降落,直到玻片被支撑件支撑住,完成玻片的放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可拆卸式扣合连接,第一容纳腔长度为所述玻片长度的50%-80%,人工在放置玻片的时候,只需要把玻片盒体背离扣合端朝上放置,由于相对较短的支撑件长度,玻片放置更容易,当玻片盒放满后,由于玻片盒盖仅在背离扣合端设有挡块,扣合玻片盒体与玻片盒盖时,玻片在挡块的限定下,被装入玻片盒,且不易滑出。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挡块之间的距离,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取样部的宽度,所述第一玻片放置单元靠近底部的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玻片放置单元内框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取样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玻片放置单元靠近底部的挡块与所述第二玻片放置单元内框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取样部的高度,使得取样部能够伸进玻片进行自动抓取玻片或者放置玻片,为玻片的自动检测提供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片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片盒体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片盒盖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的取样部伸进玻片盒取玻片的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玻片盒体;11、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2、筋条;2、玻片盒盖;21、第二玻片放置单元;22、挡块;3、取样部;4、玻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面结合附图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包括

玻片盒体1,包括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包括第一玻片容纳腔,以及,成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片容纳腔的内壁上,用于对玻片的左右两端进行支撑的支撑件;

玻片盒盖2,包括第二玻片放置单元21,第二玻片放置单元21包括第二玻片容纳腔,以及,成对设置于所述玻片盒盖2一端的挡块22,挡块22设置在靠近取样部3的一侧,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所述玻片的限位;

玻片盒盖2与玻片盒体1可拆卸式扣合连接,玻片4被放置在第一玻片容纳腔和第二玻片容纳腔内;

玻片盒盖2与玻片盒体1拆开时,玻片盒体1能够单独放置玻片4,只需将玻片盒体背离扣合端朝上放置,由于相对较短的支撑件长度,玻片放置更容易;玻片盒盖2与玻片盒体1扣合时,挡块22下表面低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挡块22上表面高于所述玻片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时的上表面,使得玻片4在挡块22的限定下,被装入玻片盒,且不易滑出。

实施例中的支撑件为筋条12,取样部3为条形构件。

参照图2,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是沿着玻片4长度方向贯通的框体结构,设有上面板、下面板以及设置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支板,在支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筋条12,筋条12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玻片4放置在筋条12上时可平稳放置。

参照图3,第二玻片放置单元21是沿着玻片4长度方向贯通的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背离扣合端的端部设置有相对的挡块22,用于对放置在筋条12上的玻片4的限位;使玻片4在转运的过程中不会滑出。

玻片盒体1与玻片盒2盖扣合成一体时,筋条12和挡块22的具体结构为,筋条12对立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挡块22对立面之间的距离,挡块22相对的两个端面的距离大于取样部3的宽度,使取样部3能进入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

由于,挡块22相对的两个端面距离大于取样部3的宽度,挡块22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筋条12之间的距离,能使取样部3顺利穿过筋条12和挡块22,确保玻片4抓取的顺利完成。

作为优选地实施例,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内部沿着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多个筋条12,相对的筋条12上表面将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内部空间分成若干隔层。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筋条12沿着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的高度方向上均布多个,相对的筋条12所构成的平面将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内部空间分成若干隔层。在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内设置多个筋条11供玻片4的放置,在满足玻片4的放置要求,尽可能多的放置玻片4,提高了玻片盒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细胞分析设备的检测容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靠近底部的筋条12与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底部的距离大于取样部3的高度。

由于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靠近底部的位置比较大,取样部3就从底部向上运动,直至玻片4落到了取样部3上,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的这种设计,提高了玻片盒与取样部3之间的适配性。

本实施例中,玻片盒盖2在背离玻片盒体1接合端的端面上,每个第二玻片容纳腔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挡块22,挡块22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玻片4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的位置被挡块22限定,使得玻片4在转运过程中不易滑落。

挡块22用于对放置在所述筋条12上的玻片4进行限位具体为,挡块22下表面低于所述筋条12的上表面,挡块22上表面高于玻片4放置在筋条12上时的上表面。

参照图4,当取样部3需要伸进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取玻片4时,挡块22下面低于筋条12的上表面,挡块22上表面高于玻片4放置在筋条31上时的上表面。在挡块22的这种结构下,当取样部3在取这个筋条12上的玻片4时,抬高玻片4的过程,取样部3在合理的范围内抬高是不会触碰到上一个挡块22,不会对所取的玻片4造成碰撞;挡块22上表面高于玻片4放置在筋条12上时的上表面,这样放置在玻片盒内的玻片在转运的时候不易滑出,确保了玻片盒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筋条12的长度和第一容纳腔的长度相同,都在玻片4长度50%-80%之间,对应地,所述第二玻片容纳腔的长度至少为剩余玻片长度。

人工放置玻片时,将玻片盒体1的接合端朝上放置在支撑面上,由于玻片盒背离取样部端设有挡板条,使得玻片能够插设在相对的筋条12内,且在相邻相对筋条的支撑下,能够保持竖直向上,由于筋条12的长度在玻片4长度50%-80%之间,使得人工插设玻片4的时候,轻松顺利的放置在由成对筋条12、支板以及挡板条围成的第一玻片容纳腔内;当玻片盒内的玻片容纳腔被插满时,用玻片盒盖扣合玻片盒体,由于挡块22设在背离玻片盒体1接合端的端面上,使得扣合的过程顺畅无阻力;扣合完成后,将整个玻片盒顶部朝上竖直放置,此时每个玻片4的下表面与其对应筋条12的上表面接触,由于挡块22上表面高于玻片4放置在筋条12上时的上表面,这样放置在玻片盒内的玻片在转运的时候不易滑出,确保了玻片盒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第一玻片放置单元11内的筋条12长度在玻片4长度50%-80%之间,在玻片4放置在筋条12上时,玻片4放置在筋条12上的状态趋于稳定。在抓取的过程中,玻片4处于静止平稳状态,提高了玻片4放置的稳定性,有利于抓取工作的完成,避免了取样部3对破片的损坏。

作为优选地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玻片盒盖2上至少设有一个接合头,对应地,玻片盒体1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接合头配合的接合孔;或者,玻片盒体1上至少设有一个接合头,对应地,玻片盒盖2上设有一个与接合头配合的接合孔,玻片盒盖2扣合玻片盒体1时,所述接合头插设在对应的接合孔内,实现玻片盒盖2和玻片盒体1之间的拆卸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稳定且便于拆卸。在本实施例中,玻片盒体1的顶部内侧和底部内侧分别设有两个接合孔,对应地,玻片盒盖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延伸出两个接合头。

作为优选地实施例,第一玻片盒放置单元11和第二玻片盒放置单元21分别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第一玻片盒放置单元11的数量和第二玻片放置单元21的数量相同。

作为优选地实施例,所述玻片盒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存储病理切片信息芯片的芯片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细胞分析仪设备,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玻片盒,还包括取样机械手,所述取样机械手包括水平移动的取样部3和竖直行走机构,所述水平移动的取样部3设置在竖直行走机构上,取样部3能够伸进玻片盒内取走玻片4或者放置玻片4。

具体地,在竖直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取玻片4的过程:取样部3行走到任一玻片的正下方,取样部3将玻片4抬高一定距离,直到玻片4落到取样部上,取样部从玻片盒取走玻片;放置玻片4的过程:取样部3携带的玻片行走到挡块22的上方,使得玻片4的下表面过于挡块22的上表面,玻片4被水平移动到筋条12的正上方,取样部3在竖直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向下降落,直到玻片被筋条12支撑住,完成玻片4的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细胞分析设备的电动、检测等必要装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运动部位的部分导线连接通过电缆拖链保护,由设定好的控制程序自动控制;同时在各个装置的运动机构的上设有位置传感器和极限位置开关中的一种或两个的配合使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以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片盒体,包括第一玻片放置单元,所述第一玻片放置单元包括第一玻片容纳腔,以及,成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片容纳腔的内壁上,用于对玻片的左右两端进行支撑的支撑件;

玻片盒盖,包括第二玻片放置单元,所述第二玻片放置单元包括第二玻片容纳腔,以及,成对设置于所述玻片盒盖一端的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靠近取样部的一侧,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所述玻片的限位;

所述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可拆卸式扣合连接,所述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拆开时,所述玻片盒体能够单独放置玻片;所述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扣合时,所述挡块下表面低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所述挡块上表面高于所述玻片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时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盒盖上至少设有一个接合头,对应地,所述玻片盒体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接合头配合的接合孔;或者,所述玻片盒体上至少设有一个接合头,对应地,所述玻片盒盖上设有一个与接合头配合的接合孔,所述玻片盒盖扣合玻片盒体时,所述接合头插设在对应的接合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其特征在于,第一玻片放置单元为沿着玻片长度方向贯通的框体结构,设有上面板、下面板以及设置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支板,在支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支撑件,支撑件处在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其特征在于,第二玻片放置单元为沿着玻片长度方向贯通的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背离扣合端的端部设置有相对的挡块,用于对放置在支撑件上的玻片的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长度和第一容纳腔长度相同,为所述玻片长度的50%-80%,对应地,所述第二玻片容纳腔的长度至少为剩余玻片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片盒放置单元和第二玻片盒放置单元分别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玻片盒放置单元的数量和第二玻片放置单元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盒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存储病理切片信息芯片的芯片槽。

8.一种细胞分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到7任意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玻片盒,还包括取样机械手,所述取样机械手包括水平移动的取样部和竖直行走机构,所述水平移动的取样部设置在竖直行走机构上,所述取样部能够伸进玻片盒内取走玻片或者放置玻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玻片盒及细胞分析设备,其中,玻片盒包括玻片盒体和玻片盒盖,所述玻片盒盖与玻片盒体可拆卸式扣合连接;既能满足细胞分析设备的取样机械手自动抓取、放置玻片的需求,且使得玻片盒方便人工插片,同时玻片在转运的过程中又不易滑出,方便了医护人员;还一种细胞分析仪设备,包括上述玻片盒,还包括取样机械手,所述取样机械手包括水平移动的取样部和竖直行走机构,所述水平移动的取样部设置在竖直行走机构上,所述取样部能够伸进玻片盒内取走玻片或者放置玻片,提高了整个细胞分析设备的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曾真;龙佑喜;曹杨;蒋卫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莱博赛医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9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