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金属挤压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形状越来越复杂,对相应的热挤压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典型的或者常见的现有技术有:

如cn107913917a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涉及铝型材磨具设计的技术领域,包括相互配合的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上设有带挤料孔的焊合腔,所述凸模上设有分流孔和与所述挤料孔连接的挤压头,所述挤料孔内嵌装有耐磨套,所述凸模上设有通过紧固螺母安装于所述挤压头上的凸头,所述凸头插入所述耐磨套内构成型材的型腔。另一种经典的如cn205763021u公开了一种jlx-1188铝材型挤压模具,包括上模结构、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焊合室和下模结构,所述上模结构底部设有下模结构以及设置在下模结构内部的模芯,所述上模结构顶部设置有第一分流孔和第二分流孔,所述第一分流孔和第二分流孔关于上模结构的中心线对称同样设置有相应的分流孔。

综上所述,经过申请人的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由于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在生产的时候需要在购买回来的模胚上挖掘热挤压的带槽和工作带;但是由于在挖掘带槽和工作带的时候,容易出现挖掘失误,造成整块热挤压模具不合格,那么就会导致挤压出来的产品不合格,所以这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是能够被采用的;但是相对来说,制造模具的模胚成本价钱比较高,所以就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也由于热挤压模具需要将高温的铝合金挤压成成型,经过工作带成型,在接触到高温的铝合金之后,又同时受到挤压力,所以带槽和工作带容易变形,导致模具不能够再次使用,需要更换模具;而每一更换都是需要将整一块模具去掉,所以需要消耗的模具材料较多,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因此,需要开发或者改进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以解决所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所述模套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模套内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呈分体式设计的模块;所述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模块与所述凹槽接触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模块嵌套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螺纹连接;所述模块上开设有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内设有用于热挤压的工作带;还包括压合于所述模套上的模盖;所述模盖朝向所述模套的一端面设有熔液输出通道;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与所述成型槽连通;所述模盖内还设有若干个熔液输入通道;所述输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熔液输出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外界铝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模盖的顶部设有若干个顶部设有开口的避空槽;所述熔液输入通道穿过所述避空槽的内壁。

优选的是,所述模盖的外轮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位于所述模盖的中轴线上且所述熔液输出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模盖的中轴线同轴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熔液输入通道包括进液段、蓄液段和加压段;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段连通;所述进液段远离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外界铝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通;所述加压段远离所述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所述熔液输出通道连通;所述蓄液段位于所述避空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蓄液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段和所述加压段的内径。

优选的是,所述工作带设置在所述成型槽的底部。

优选的是,所述模套的外轮廓呈圆柱状;所述模套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卡位台。

优选的是,所述模块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是,所述模块的外轮廓为圆柱体或者圆台体或者异型柱体。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挤压模具分为模套和模块两部分,并在模套上设置模槽,使得模块可以嵌入模槽内;所以在雕刻模具工作带的时候,只需要在模块上雕刻有便可以,然后安装在模套上;所以尽管雕刻不合格或者使用损坏了,也是需要更换模块这一部分便可以,不需要更换整个挤压模具,所以相对来说,节省原先一半以上的模具制造材料。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损耗小,解决模具制造成本,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的模套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的模套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套;2-凹槽;3-模块;4-成型槽;5-工作带;6-模盖;7-熔液输入通道;8-避空槽;9-卡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包括模套1;所述模套1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模套1内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有呈分体式设计的模块3;所述凹槽2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模块3与所述凹槽2接触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模块3嵌套于所述凹槽2内且与所述凹槽2螺纹连接;所述模块3上开设有的成型槽4;所述成型槽4内设有用于热挤压的工作带5;所述工作带5设置在所述成型槽4的底部;还包括压合于所述模套1上的模盖6;所述模盖6朝向所述模套1的一端面设有熔液输出通道;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与所述成型槽4连通;所述模盖6内还设有若干个熔液输入通道7;所述熔液输入通道7的一端与所述熔液输出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外界铝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通;其中,所述模块3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模块3的外轮廓为圆柱体或者圆台体或者异型柱体。

其中,为了减少模具用料,同时便于检修,本实施例1中的所述模盖6的顶部设有若干个顶部设有开口的避空槽8;所述熔液输入通道7穿过所述避空槽8的内壁;所述模盖6的外轮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位于所述模盖6的中轴线上且所述熔液输出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模盖6的中轴线同轴设置。

其中,为了提高热挤压效率,保证铝合金熔液的输入效率,保证成型的效果,本实施例1中所述熔液输入通道7包括进液段、蓄液段和加压段;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段连通;所述进液段远离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外界铝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通;所述加压段远离所述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所述熔液输出通道连通;所述蓄液段位于所述避空槽8内;所述蓄液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段和所述加压段的内径。

此外,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1中的所述模套1的外轮廓呈圆柱状;所述模套1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卡位台9。

实施例二:

如图1~5所示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包括模套1;所述模套1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模套1内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有呈分体式设计的模块3;所述凹槽2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模块3与所述凹槽2接触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模块3嵌套于所述凹槽2内且与所述凹槽2螺纹连接;所述模块3上开设有的成型槽4;所述成型槽4内设有用于热挤压的工作带5;所述工作带5设置在所述成型槽4的底部;还包括压合于所述模套1上的模盖6;所述模盖6朝向所述模套1的一端面设有熔液输出通道;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与所述成型槽4连通;所述模盖6内还设有若干个熔液输入通道7;所述熔液输入通道7的一端与所述熔液输出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外界铝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通;其中,所述模块3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模块3的外轮廓为圆柱体或者圆台体或者异型柱体。

其中,为了减少模具用料,同时便于检修,本实施例2中的所述模盖6的顶部设有若干个顶部设有开口的避空槽8;所述熔液输入通道7穿过所述避空槽8的内壁;所述模盖6的外轮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位于所述模盖6的中轴线上且所述熔液输出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模盖6的中轴线同轴设置。

其中,为了提高热挤压效率,保证铝合金熔液的输入效率,保证成型的效果,本实施例2中所述熔液输入通道7包括进液段、蓄液段和加压段;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段连通;所述进液段远离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外界铝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通;所述加压段远离所述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所述熔液输出通道连通;所述蓄液段位于所述避空槽8内;所述蓄液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段和所述加压段的内径。

此外,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2中的所述模套1的外轮廓呈圆柱状;所述模套1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卡位台9。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施例2将热挤压模具设置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模套1,另一部为用于雕刻工作带的模块3,所以尽管模块3在雕刻工作带的时候发生损坏,也不会影响模套1;所以就算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损坏也不需要更换整个模具,只需要将模套1内的模块3更换,便可以再次使用;节省了更换模套1的成本;同时由于模套1所采用的材料比较贵,而本实施例2采用不锈钢作为模块3,则更加便宜。

在具体生产中,本实施例2的模块3选用不锈钢作为制作材料,制作成不锈钢模块3;本实施例2选用不锈钢来制作模块3,是因为不锈钢的价格更加廉价,雕刻好的模块3安装在模槽内,再经过加热到3000℃后,不锈钢制作的模块3可以膨胀,然后涨紧在成型槽4内,实现固定。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套;所述模套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模套内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呈分体式设计的模块;所述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模块与所述凹槽接触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模块嵌套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螺纹连接;所述模块上开设有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内设有用于热挤压的工作带;还包括压合于所述模套上的模盖;所述模盖朝向所述模套的一端面设有熔液输出通道;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与所述成型槽连通;所述模盖内还设有若干个熔液输入通道;所述输入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熔液输出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外界铝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盖的顶部设有若干个顶部设有开口的避空槽;所述熔液输入通道穿过所述避空槽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盖的外轮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位于所述模盖的中轴线上且所述熔液输出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模盖的中轴线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液输入通道包括进液段、蓄液段和加压段;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段连通;所述进液段远离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外界铝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通;所述加压段远离所述蓄液段的一端与所述熔液输出通道连通;所述蓄液段位于所述避空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液段和所述加压段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带设置在所述成型槽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的外轮廓呈圆柱状;所述模套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卡位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材质为不锈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外轮廓为圆柱体或者圆台体或者异型柱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在铝合金金属挤压模具,其包括包括模套;所述模套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模套内设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呈分体式设计的模块;所述模块嵌套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螺纹连接;所述模块上开设有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内设有工作带;还包括压合于所述模套上的模盖;所述模盖朝向所述模套的一端面设有熔液输出通道;所述熔液输出通道与所述成型槽连通;所述模盖内还设有若干个熔液输入通道;即本申请给出了一种铝合金热挤压模具的构造,其有效的解决了铝合金金属挤压模具领域的技术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模具制造材料节省,便于推广,有很好的实用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肖填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众禾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8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