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取出因冷挤压时卡滞的芯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6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取出因冷挤压时卡滞的芯棒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障飞机装配精度和延长关键部位的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在现阶段飞机尾翼协调装配过程中,采用机加件装机后在机体表面进行冷挤压加工。而在冷挤压加工过程中,受加工孔复杂结构、作业空间狭小、初孔加工精度、动力设备供压不足、管路损耗、衬套存在质量问题等影响,会出现芯棒卡滞,甚至断裂在加工孔内的情况。现阶段取棒措施主要有两种:人工取棒和设备取棒。人工取棒采用气锤敲打,主要依靠工人上手熟练度,在取棒过程中容易误砸机体蒙皮,同时敲击位置的不确定性易造成孔壁的二次划伤,操作难度大;设备取棒缺乏必要的限位装置和引导装置,导致取棒困难且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人员、机体风险隐患大,加工部位二次受损及耗时过长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在发生芯棒卡滞、断裂时,能够安全、快速、低损伤的取出芯棒的工装装置。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芯棒取出装置,包括:方框支架、千斤顶顶件、前接头夹具、后接头夹具和一组紧固组件;

其中,紧固组件将工件加紧在前接头夹具和后接头夹具之间,所述前接头夹具和所述后接头夹具都设置有开孔;所述紧固组件横向贯穿所述方框支架的一个支撑臂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支撑臂上还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支撑架的导向管;所述千斤顶顶件的顶杆穿入所述导向管,所述工件的耳片、所述导向管和所述开孔同轴,所述工件的芯棒从所述述后接头夹具开孔伸出;所述顶杆沿着所述导向管、开孔的方向,将所述芯棒从所述工件中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引导螺栓、止动销、防松垫圈和六角螺母;

所述前接头夹具和所述后接头夹具设置有导向孔;所述支撑臂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导向孔和所述限位孔同轴,所述引导螺栓贯穿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导向孔,所述引导螺栓的螺栓头卡在所述后接头夹具的外侧,所述止动销将所述引导螺栓的螺杆固定在所述支撑臂的外侧;所述螺杆的螺纹、所述防松垫圈和所述六角螺母相互配合,将所述前接头夹具和所述后接头夹具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方框支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半工字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两个半工字组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相互匹配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半工字组件的对接面焊接有法兰盘,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相互配合将所述两个半工字组件的法兰盘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顶件包括:所述顶杆和受外力按压的顶头,所述顶杆和所述顶头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松垫圈是弹簧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方框支架是空心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芯棒取出装置,其主体为两段半工字组件,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半工字组件外表面经阳极化处理,两端采用方型法兰盘螺接,提高了组件的结构稳定性;千斤顶顶件穿入半工字组件1中孔,两端设引导和限位功能的空心圆柱,靠近千斤顶一侧带大顶窝,防止千斤顶顶头在行程中意外滑出,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芯棒取出装置设计合理,稳定性高,互换性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1张附图。

图1为芯棒取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取出因冷挤压时卡滞的芯棒的装置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安全取出因冷挤压时卡滞的芯棒的装置,包括第一半工字组件1和第二半工字组件2,千斤顶顶件3,前接头夹具4a和后接头夹具4b,一组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引导螺栓5,防松垫圈6,六角螺母7,止动销8,八对半工字组件连接件,其中每对半工字组件连接件包括一个螺栓9和一个螺母10。

第一半工字组件1和第二半工字组件2均为空心钢件,两组件连接部分为方形法兰盘,采用螺栓连接,外表面经阳极化处理;第一半工字组件1在支撑臂上开三孔,正中孔与冷挤压单、双耳对接孔为同轴孔,正中开孔部位前后有导向管,第一半工字组件1的限位孔与前接头夹具4a、后接头夹具4b上导向孔为同轴孔,采用引导螺栓5连接固定,止动销8在第一半工字组件1支撑臂处固定。

千斤顶顶件3为实心钢件,置于第一半工字组件1导向管内,带顶窝顶头与顶杆采用螺纹连接,顶杆另一侧为光杆,外表面经硬阳极化处理。

前接头夹具4a和后接头夹具4b为实心钢件,两侧导向孔与第一半工字组件1两侧限位孔为同轴孔,采用引导螺栓5连接,防松垫圈6,六角螺母7固定,中间孔与冷挤压单、双耳对接孔为同轴孔,夹具表面经硬阳极化处理。

引导螺栓5与前接头夹具4a、后接头夹具4b采用螺纹连接,螺栓在前接头夹具4a伸出段为光杆,光杆前部打通孔,与第一半工字组件1通过止动销8固定。

工作时,先连接固定第一半工字组件1和第二半工字组件2,再将引导螺栓5依次插入后接头夹具4b、前接头夹具4a的导向孔和第一半工字组件1的限位孔,前接头夹具4a、后接头夹具4b与机身单、双耳对接孔前后螺接紧固,引导螺栓5贯穿第一半工字组件1的一个支撑臂并用止动销8固定位置,最后将千斤顶顶件3顶杆置入第一半工字组件1导向管内,利用动力源将卡滞芯棒从工件中顶出。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空间受限,无法利用大型设备直接安装固定取出芯棒,只能根据现有环境加以利用。第二半工字组件2的方形法兰盘螺接接头夹具安装位置正好卡在对接部件上下间隙处,其厚度与对接部分间隙量相等,在动力源顶出芯棒的过程中能够减小装置的上下震动,而且对接孔附近无可借用的强度足够的安装孔实现限位导向功能,故利用导向螺栓5将前接头夹具4a、后接头夹具4b的导向孔和第一半工字组件1支撑臂上的限位孔相连,同时第一半工字组件1中的导向管,能够防止千斤顶顶件3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偏摆。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取出因冷挤压时卡滞的芯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框支架、千斤顶顶件、前接头夹具、后接头夹具和一组紧固组件;

其中,紧固组件将工件加紧在前接头夹具和后接头夹具之间,所述前接头夹具和所述后接头夹具都设置有开孔;所述紧固组件横向贯穿所述方框支架的一个支撑臂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支撑臂上还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方框支架的导向管;所述千斤顶顶件的顶杆穿入所述导向管,所述工件的耳片、所述导向管和所述开孔同轴,所述工件的芯棒从所述述后接头夹具开孔伸出;所述顶杆沿着所述导向管、开孔的方向,将所述芯棒从所述工件中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引导螺栓、止动销、防松垫圈和六角螺母;

所述前接头夹具和所述后接头夹具设置有导向孔;所述支撑臂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导向孔和所述限位孔同轴,所述引导螺栓贯穿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导向孔,所述引导螺栓的螺栓头卡在所述后接头夹具的外侧,所述止动销将所述引导螺栓的螺杆固定在所述支撑臂的外侧;所述螺杆的螺纹、所述防松垫圈和所述六角螺母相互配合,将所述前接头夹具和所述后接头夹具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支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半工字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两个半工字组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相互匹配的螺栓和螺母,所述半工字组件的对接面焊接有法兰盘,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相互配合将所述两个半工字组件的法兰盘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顶件包括:所述顶杆和受外力按压的顶头,所述顶杆和所述顶头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垫圈是弹簧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支架是空心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芯棒取出装置。该装置包括:方框支架、千斤顶顶件、前接头夹具、后接头夹具和一组紧固组件;其中,紧固组件将工件加紧在前接头夹具和后接头夹具之间,所述前接头夹具和所述后接头夹具都设置有开孔;所述紧固组件横向贯穿所述方框支架的一个支撑臂并固定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支撑臂上还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支撑架的导向管;所述千斤顶顶件的顶杆穿入所述导向管,所述工件的耳片、所述导向管和所述开孔同轴,所述工件的芯棒从所述述后接头夹具开孔伸出;所述顶杆沿着所述导向管、开孔的方向,将所述芯棒从所述工件中顶出。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宇;杜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8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