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2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流速测量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给排水和污水管网,流量监测是最普遍的一个需求,但是由于给排水管网容易堆积淤泥,极易造成流速传感器液位测量孔堵住,造成液位测量误差,同时,由于管网中水流在管壁和底部由于摩擦力引起流速偏小问题,也造成了流速测量也产生较大误差,因此当前的流量监测设备一直存在数据监测不稳定问题。有鉴于此设计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当前的流量监测设备由于管底的淤泥堵塞流速传感器,导致存在数据监测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部键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啮合传动连接有齿条杆,所述壳体的中间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出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所述齿条杆的上侧通过第一出口通道延伸至壳体上侧,所述齿条杆的下侧通过第二出口通道延伸至壳体的下侧,所述齿条杆的下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流速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均键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对称分布在齿条杆的两侧,且分别与齿条杆的两侧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的上端电性连接有力矩测量器,所述力矩测量器固定在减速电机的上端,所述减速电机、力矩测量器和流速传感器均电性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井上的流速监测设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条杆的上下两端端部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壳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自上而下均匀的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呈l型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具有伸缩功能,因此在流量监测周期,设备会周期性慢速从管网底部到上部运行测量,设备可以在1个周期同时监测管网水深范围内的连续的液位和流速值,通过对管网切片算法实现对管网周期流量的精确计算,极大的减小了单点流速测量带来的误差;

2、由于液位测量误差主要由于流速传感器压力薄膜疲劳和淤泥堵住问题导致,流速传感器压力薄膜疲劳可以通过空气中放置校准实现,流速传感器淤泥堵塞主要由于流速传感器安装过低和长期不移动导致,为解决上述问题,固定支架在下探过程中力矩测量器会监测减速电机的力矩状态,如果流速传感器接触到底部淤泥层,会产生较大阻力,减速电机通过输出力矩测量识别下探淤泥位置,同时立即停止继续下发流速传感器,有效避免了淤泥长时间堆积到流速传感器测量探头处,同时固定支架也可在设定时间点进行快速伸缩执行清洗操作,有效减少了流速传感器探头的淤泥覆盖的概率,极大延长了流速传感器的维护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和安装支架结构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减速电机;3、齿轮;4、齿条杆;5、第一出口通道;6、第二出口通道;7、固定支架;8、安装支架;9、流速传感器;10、力矩测量器;11、数据线;12、限位板;1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键连接有齿轮3,齿轮3的一侧啮合传动连接有齿条杆4,减速电机2设置有两个且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两个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均键连接有齿轮3,两个齿轮3对称分布在齿条杆4的两侧,且分别与齿条杆4的两侧啮合传动连接,使齿条杆4的两侧均受力,进而保证齿条杆4上下移动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减速电机2的上端电性连接有力矩测量器10,力矩测量器10固定在减速电机2的上端,减速电机2、力矩测量器10和流速传感器9均电性连接有数据线11,数据线11与井上的流速监测设备电性连接,固定支架7在下探过程中力矩测量器10会监测减速电机2的力矩状态,如果流速传感器9接触到底部淤泥层,会产生较大阻力,减速电机2通过输出力矩测量识别下探淤泥位置,同时立即停止继续下发流速传感器9,有效避免了淤泥长时间堆积到流速传感器9测量探头处;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的中间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出口通道5和第二出口通道6,齿条杆4的上侧通过第一出口通道5延伸至壳体上侧,齿条杆4的下侧通过第二出口通道6延伸至壳体1的下侧,为了防止齿条杆4滑出壳体1,在齿条杆4的上下两端端部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位于壳体1的外侧,起到限位、固定作用;

如图1-3所示,齿条杆4的下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自上而下均匀的开设有多组安装孔13,可以用于延长固定支架7的长度,同时也便于选择合适高度的安装孔13用来固定安装支架8,固定支架7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支架8,安装支架8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流速传感器9,安装支架8呈l型设计便于流速传感器9的安装固定,壳体1、齿轮3、齿条杆4、固定支架7和安装支架8均由不锈钢材质构成,使整个装置在井下潮湿环境下使用而不生锈,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减速电机2、流速传感器9和力矩测量器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减速电机2、流速传感器9和力矩测量器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工作原理:需要调节流速传感器9的深度时,启动两个减速电机2,两个减速电机2同时工作且旋转方向相反,进而让带动两个齿轮3旋转,在两个齿轮3的驱动下齿条杆4实现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固定支架7上下运动,进而固定支架7通过安装支架8带动流速传感器9上下运动,实现深度调节;

由于液位测量误差主要由流速传感器9的压力薄膜疲劳和淤泥堵住问题导致,流速传感器9的压力薄膜疲劳可以通过空气中放置校准实现,流速传感器9淤泥堵塞主要由于流速传感器9安装过低和长期不移动导致,为解决上述问题,固定支架7在下探过程中力矩测量器10会监测减速电机2的力矩状态,如果流速传感器9接触到底部淤泥层,会产生较大阻力,减速电机2通过输出力矩的测量识别下探淤泥位置,同时立即停止继续下发流速传感器9,有效避免了淤泥长时间堆积到流速传感器9测量探头处,同时固定支架7也可在设定时间点进行快速伸缩执行清洗操作,有效减少了流速传感器9探头的淤泥覆盖的概率,极大延长了流速传感器9的维护周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减速电机(2),所述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键连接有齿轮(3),所述齿轮(3)的一侧啮合传动连接有齿条杆(4),所述壳体(1)的中间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出口通道(5)和第二出口通道(6),所述齿条杆(4)的上侧通过第一出口通道(5)延伸至壳体上侧,所述齿条杆(4)的下侧通过第二出口通道(6)延伸至壳体(1)的下侧,所述齿条杆(4)的下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支架(7),所述固定支架(7)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支架(8),所述安装支架(8)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流速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均键连接有齿轮(3),两个所述齿轮(3)对称分布在齿条杆(4)的两侧,且分别与齿条杆(4)的两侧啮合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2)的上端电性连接有力矩测量器(10),所述力矩测量器(10)固定在减速电机(2)的上端,所述减速电机(2)、力矩测量器(10)和流速传感器(9)均电性连接有数据线(11),所述数据线(11)与井上的流速监测设备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杆(4)的上下两端端部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位于壳体(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7)自上而下均匀的开设有安装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8)呈l型设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流速测量专用可伸缩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部键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啮合传动连接有齿条杆,所述壳体的中间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出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所述齿条杆的上侧通过第一出口通道延伸至壳体上侧,所述齿条杆的下侧通过第二出口通道延伸至壳体的下侧,所述齿条杆的下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流速传感器。实现流速传感器的深度任意调节监测,避免淤泥堵塞,提高流速测量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吉佳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8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