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料上压下托设备。
背景技术:
在金属板材加工行业,通常使用大型辊压设备对金属板材如钢卷进行连续压制成型的加工。为方便生产,提高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将预先绕成圆筒形的钢卷存放在专用开卷机上,由开卷机将钢卷往辊压机处作连续或间断的展开输送。
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开卷机能够自动将钢卷送入到生产线,从开卷机开卷出来的钢板悬空送入到辊压机中,由于钢板受重力作用,悬空的这段钢板会产生下垂,但是现有的开卷机并不能实时地根据钢板的下垂位置对钢板进行承托,导致钢板的下垂幅度过大而造成松卷,另外由于钢板下垂时容易出现晃动,导致影响辊压机对钢板的辊压。
因此,亟需要一种能实时根据卷料展开部分的下垂幅度而对该展开部分进行承托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时根据卷料展开部分的下垂幅度而对该展开部分进行承托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设于开卷机的旁侧并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包括机架及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压料机构和托料机构,所述托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压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压料机构的下压端设置于所述开卷机处的卷料上方,所述托料机构包括下驱装置、用于从下方承托所述开卷机上的卷料中的展开部分的托架及用于感应所述展开部分的下垂幅度的感应装置,所述下驱装置和所述感应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托架枢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下驱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托架连接,所述控制器接受所述感应装置输入的感应信号再往所述下驱装置输入反馈信号,所述下驱装置根据所述反馈信号选择性地驱动所述托架相对所述机架枢摆,以改变所述托架对所述展开部分的承托高度。
较佳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射单元位于所述托架的一侧外,所述接收单元位于所述托架相对的另一侧外。
较佳地,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发射架和从上至下安装于所述发射架上的多个发射器,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架和从上至下安装于所述接收架上的多个接收器。
较佳地,所述发射器为红外发射器或激光发射器。
较佳地,所述托架包括托架体、从上至下安装于所述托架体上并呈前后方向布置的多根承托辊及安装于所述承托辊上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具有一顶部设有开口并可伸缩的导向腔。
较佳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托辊的导向板。
较佳地,所述下驱装置包括下驱气缸、下转动轴及下摆件,所述下转动轴呈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机架,所述下驱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下驱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摆件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摆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转动轴的第一端,所述下转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托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压料机构包括上驱装置、压架、驱动装置和压轮,所述压架位于所述托架对应的上方并枢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驱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驱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压架的下端,所述上驱装置驱动所述压架的上端相对所述机架枢摆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卷机处的卷料,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压架,所述压轮安装于所述压架的上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压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轮转动。
较佳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具有输出端和输入端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所述压轮安装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
较佳地,所述上驱装置包括上驱气缸、上转动轴及上摆件,所述上转动轴呈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驱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驱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摆件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摆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转动轴的第一端,所述上转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压架的下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包括机架及分别安装于机架的压料机构和托料机构,托料机构设置于压料机构的下方,压料机构的下压端设置于开卷机处的卷料的上方,托料机构包括下驱装置、用于从下方承托开卷机上的卷料中的展开部分的托架和用于感应展开部分的下垂幅度的感应装置,下驱装置和感应装置安装于机架,托架枢接于机架,下驱装置的输出端与托架连接,控制器接收感应装置输入的信号再往下驱装置输入反馈信号,下驱装置根据反馈信号选择性驱动托架相对机架枢摆,以改变托架对展开部分的承托高度,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能实时地根据展开部分的下垂幅度而对该展开部分进行承托,有效避免展开部分的过度下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隐藏开卷机、卷料和感应装置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中的发射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中的接收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设于开卷机70的旁侧并与一控制器(图中未示)电性连接,卷料上压下托设备100包括机架10及分别安装于机架10的压料机构20和托料机构30,托料机构30设置于压料机构20的下方,压料机构20的下压端设置于开卷机70处的卷料80的上方,托料机构30包括下驱装置31、用于从下方承托开卷机70上的卷料80中的展开部分90的托架32及用于感应展开部分90的下垂幅度的感应装置33,下驱装置31和感应装置33安装于机架10,托架32枢接于机架10,下驱装置31的输出端与托架32连接,控制器接受感应装置33输入的信号再往下驱装置31输入反馈信号,下驱装置31根据反馈信号选择性驱动托架32相对机架10枢摆,以改变托架32对展开部分90的承托高度,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100能实时感应展开部分90的下垂幅度并对其进行承托,有效避免展开部分90的过度下垂。具体地,下驱装置31包括下驱气缸311、下转动轴312及下摆件313,下转动轴312呈可转动地装配于机架10,下驱气缸311的缸体铰接于机架10,下驱气缸311的输出端与下摆件313的一端铰接,下摆件313的另一端固定于下转动轴312的第一端,下转动轴312的第二端与托架32的上端固定连接,下驱装置31的结构简单且操作简便。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感应装置33包括发射单元331和接收单元332,发射单元331位于托架32的一侧外,接收单元332位于托架32相对的另一侧外,以便于感测展开部分90的下垂幅度。更具体地,发射单元331包括发射架3311和从上至下安装于发射架3311上的多个发射器3312,接收单元332包括接收架3321和从上至下安装于接收架3321上的多个接收器3322,不同高度的发射器3312和接收器3322相互配合能够更全面地感测出展开部分90当前下垂幅度,以准确地改变托架32对展开部分90的承托高度。举例而言,发射器3312为红外发射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发射器3312也可以设置为激光发射器,一样能配合接收器3322感测出展开部分90的下垂幅度,故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托架32包括托架体321、从上至下安装于托架体321上并呈前后方向布置的多根承托辊322及安装于承托辊322上的导向装置323,导向装置323具有一顶部设有开口并可伸缩的导向腔3231,展开部分90被托架32承托时能卡入导向腔3231中,可以避免展开部分90出现晃动。具体地,导向装置323包括两相对设置并可拆卸安装于承托辊322的导向板3232,通过操作两导向板3232之间的相对靠近或远离,能够调节导向腔3231的大小,便于对不同宽度的展开部分90进行导向,而且导向装置323的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压料机构20包括上驱装置21、压架22、驱动装置23和压轮24,压架22位于托架32对应的上方并枢接于机架10,上驱装置21安装于机架10,上驱装置21的输出端连接于压架22的下端,上驱装置21驱动压架22的上端相对机架10枢摆以靠近或远离开卷机70处的卷料80,驱动装置23安装于压架22,压轮24安装于压架22的上端,驱动装置23的输出端连接于压轮24,驱动装置23驱动压轮24转动,通过操作上驱装置21驱动压架22的上端相对卷料80作相互靠近的运动,以使压轮24稍压紧于卷料80输出板料的位置处,能避免卷料80出现松展,同时操作驱动装置23带动压轮24转动,能辅助引出板料,可以加快卷料80输出板料的速度。具体地,驱动装置23包括驱动电机231和具有输出端和输入端的传动组件232,驱动电机231的输出端连接于传动组件232的输入端,压轮24安装于传动组件232的输出端,举例而言,传动组件232为带轮结构,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传动组件232也可设置为链轮结构,一样能将驱动电机231的动力进行传递而带动压轮24转动,故不限于此。更具体地,上驱装置21包括上驱气缸211、上转动轴212及上摆件213,上转动轴212呈可转动地装配于机架10,上驱气缸211的缸体铰接于机架10,上驱气缸211的输出端与上摆件213的一端铰接,上摆件2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转动轴212的第一端,上转动轴212的第二端与压架22的下端固定连接,上驱装置21的结构简单且操作简便。
结合附图1至4,对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开卷机70将卷料80进行开卷,根据卷料80的大小操作上驱气缸211动作,上驱气缸211带动上摆件213绕上转动轴212作摆转运动,从而带动上转动轴212转动,使得压架22相对机架10枢摆运动,令压轮24最终稍稍压紧至卷料80输出板料的位置处,同时操作驱动装置23动作,驱动电机231动作并经过传动组件232(如带轮结构)的动力传递带动压轮24转动,以便于辅助引出板料。当板料被不断输送时形成卷料80的展开部分90,感应装置33实时感应展开部分90的下垂幅度,即发射单元331上的若干个发射器3312与所对应的接收器3322之间的通信传输被展开部分90所阻挡,所阻挡的部分即为展开部分90的下垂幅度,此时感应装置33向控制器传送信号,控制器接受感应装置33输入的感应信号再往下驱装置31输入反馈信号,下驱气缸311根据反馈信号带动下摆件313绕下转动轴312作摆转运动,从而带动下转动轴312转动,令托架32相对机架10枢摆,进而改变托架32对展开部分90的承托高度,避免展开部分90的过度下垂,展开部分90被托架32承托时也会卡入导向装置323中的导向腔3231中,避免了展开部分90在输送过程中的晃动,工作原理如上所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100包括机架10及分别安装于机架10的压料机构20和托料机构30,托料机构30设置于压料机构20的下方,压料机构20的下压端设置于开卷机70处的卷料80的上方,托料机构30包括下驱装置31、用于从下方承托开卷机70上的卷料80中的展开部分90的托架32和用于感应展开部分90的下垂幅度的感应装置33,下驱装置31和感应装置33安装于机架10,托架32枢接于机架10,下驱装置31的输出端与托架32连接,控制器接收感应装置33输入的信号再往下驱装置31输入反馈信号,下驱装置31根据反馈信号选择性驱动托架32相对机架10枢摆,以改变托架32对展开部分90的承托高度,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100能实时地根据展开部分90的下垂幅度而对该展开部分90进行承托,有效避免展开部分90的过度下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卷料上压下托设备,设于开卷机的旁侧并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包括机架及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压料机构和托料机构,所述托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压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压料机构的下压端设置于所述开卷机处的卷料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机构包括下驱装置、用于从下方承托所述开卷机上的卷料中的展开部分的托架及用于感应所述展开部分的下垂幅度的感应装置,所述下驱装置和所述感应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托架枢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下驱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托架连接,所述控制器接受所述感应装置输入的感应信号再往所述下驱装置输入反馈信号,所述下驱装置根据所述反馈信号选择性地驱动所述托架相对所述机架枢摆,以改变所述托架对所述展开部分的承托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射单元位于所述托架的一侧外,所述接收单元位于所述托架相对的另一侧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发射架和从上至下安装于所述发射架上的多个发射器,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架和从上至下安装于所述接收架上的多个接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为红外发射器或激光发射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托架体、从上至下安装于所述托架体上并呈前后方向布置的多根承托辊及安装于所述承托辊上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具有一顶部设有开口并可伸缩的导向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托辊的导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驱装置包括下驱气缸、下转动轴及下摆件,所述下转动轴呈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机架,所述下驱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下驱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摆件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摆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转动轴的第一端,所述下转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托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机构包括上驱装置、压架、驱动装置和压轮,所述压架位于所述托架对应的上方并枢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驱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驱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压架的下端,所述上驱装置驱动所述压架的上端相对所述机架枢摆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卷机处的卷料,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压架,所述压轮安装于所述压架的上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压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轮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具有输出端和输入端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所述压轮安装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料上压下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装置包括上驱气缸、上转动轴及上摆件,所述上转动轴呈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驱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驱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摆件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摆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转动轴的第一端,所述上转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压架的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