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测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地表水流对于农田土壤侵蚀过程和地表径流形成有很大影响,众多实验表明土壤坡面径流来自于地表径流和近地表水流两个方面,近地表水流在土壤侵蚀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触发作用,远远高于片蚀、沟蚀等坡面侵蚀形式,近地表水流流速是所有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的必要参数,如果近地表水流流速不能准确的获得,即使侵蚀总量预测是准确的,也将造成侵蚀过程的错误预测,因此,出现了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
当测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定装置中的测量杆下端呈尖锐状,容易在携带或者安装过程中扎到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受伤,导致测量的速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解决了当测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定装置中的测量杆下端呈尖锐状,容易在携带或者安装过程中扎到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受伤,导致测量的速度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包括测量杆和防护装置,所述测量杆下端三分之一与旋浆式流速器中部插接,并且测量杆表面设置有刻度值,所述旋浆式流速器右端与尾翼部件左端锁紧固定,并且旋浆式流速器中部左端上侧与信号线下端插接,所述信号线右端上侧与连接头上端进行插接,并且信号线右端下侧与流速仪计数器上端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头下端与测量杆上端面贴合固定,所述流速仪计数器上端右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防护装置上端与测量杆下端面贴合固定,所述防护装置由防护筒、托板、滑槽、踏板、第一弹簧、滑动柱、插地柱和限位机构组成,所述防护筒上端与测量杆下端面贴合固定,所述托板内侧与防护筒外部下端三分之一处贴合固定,所述滑槽位于防护筒左端上侧,所述踏板右端外部与滑槽内壁互相滑动安装,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紧固于防护筒,并且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滑动柱上端贴合固定,所述滑动柱左端与踏板右端面贴合固定,所述插地柱上端与滑动柱下端贴合固定,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滑动柱右端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由凹槽、第二弹簧、限位杆和挡圈组成,所述凹槽位于滑动柱右端上侧,所述第二弹簧左端与凹槽内部左端贴合固定,所述限位杆左端与第二弹簧右端贴合固定,并且限位杆右端与防护筒右端下侧插接,所述挡圈外部与凹槽右端内壁贴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内部设置有收纳槽,并且收纳槽下端内壁与滑动柱外部滑动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长度为防护筒的三分之二,并且滑槽与踏板的连接之处设置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并且踏板的厚度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插地柱的长度等于滑槽的长度,并且插地柱外部表面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左端与限位杆左端相互卡接,并且限位杆与防护筒右端下侧的连接之处设置有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右端伸出插孔内部2cm,并且限位杆最左端直径比插孔内径大1cm。
进一步的,所述插地柱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由弹簧钢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当测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定装置中的测量杆下端呈尖锐状,容易在携带或者安装过程中扎到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受伤,导致测量的速度降低的问题,通过测量杆下端设置了防护装置,由踏板施加向下的力,踏板右端通过滑块在滑槽内部向下滑动,同时,踏板带动滑动柱在防护筒内部向下滑动,直至限位机构与插孔连接时停止,即限位杆受到的力消失,第二弹簧复位,且在弹力的作用下,把限位杆弹出与插孔连接,完成限位,此时,滑动柱带动插地柱从收纳槽内部出来与地面相连接,从而实现了防护的作用,防止在安装时扎到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测量杆-1、旋浆式流速器-2、尾翼部件-3、方向标-4、信号线-5、连接头-6、流速仪计数器-7、防护装置-8、防护筒-81、托板-82、滑槽-83、踏板-84、第一弹簧-85、滑动柱-86、插地柱-87、限位机构-88、凹槽-881、第二弹簧-882、限位杆-883、挡圈-884、刻度值-101、充电口-701、防滑纹路-801、滑块-802、收纳槽-803、插孔-8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包括测量杆1和防护装置8,测量杆1下端三分之一与旋浆式流速器2中部插接,并且测量杆1表面设置有刻度值101,旋浆式流速器2右端与尾翼部件3左端锁紧固定,并且旋浆式流速器2中部左端上侧与信号线5下端插接,信号线5右端上侧与连接头6上端进行插接,并且信号线5右端下侧与流速仪计数器7上端进行插接,连接头6下端与测量杆1上端面贴合固定,流速仪计数器7上端右侧设置有充电口701,防护装置8上端与测量杆1下端面贴合固定,防护装置8由防护筒81、托板82、滑槽83、踏板84、第一弹簧85、滑动柱86、插地柱87和限位机构88组成,防护筒81上端与测量杆1下端面贴合固定,有利于收纳插地柱87,防止插地柱扎到工作人员,托板82内侧与防护筒81外部下端三分之一处贴合固定,有利于与地面增加接触面积,增加装置的稳固性,滑槽83位于防护筒81左端上侧,有利于踏板84在滑槽83内部滑动,踏板84右端外部与滑槽83内壁互相滑动安装,有利于脚踩踏板84,增加装置的便携性,第一弹簧85一端紧固于防护筒81,并且第一弹簧85另一端与滑动柱86上端贴合固定,滑动柱86左端与踏板84右端面贴合固定,插地柱87上端与滑动柱86下端贴合固定,限位机构88位于滑动柱86右端上侧,有利于对滑动柱86进行限位,防止在第一弹簧85的作用下,插地柱87回到防护筒81内部。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88由凹槽881、第二弹簧882、限位杆883和挡圈884组成,所述凹槽881位于滑动柱86右端上侧,所述第二弹簧882左端与凹槽881内部左端贴合固定,所述限位杆883左端与第二弹簧882右端贴合固定,并且限位杆883右端与防护筒81右端下侧插接,所述挡圈884外部与凹槽881右端内壁贴合固定,有利于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防护筒81内部设置有收纳槽803,并且收纳槽803下端内壁与滑动柱86外部滑动安装,有利于进行收纳和滑动安装。
其中,所述滑槽83的长度为防护筒81的三分之二,并且滑槽83与踏板84的连接之处设置有滑块802,有利于进行滑动安装。
其中,所述踏板84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纹路801,并且踏板84的厚度为5cm,有利于进行防滑。
其中,所述插地柱87的长度等于滑槽83的长度,并且插地柱87外部表面设置有螺纹,有利于插地柱87进行收纳。
其中,所述挡圈884左端与限位杆883左端相互卡接,并且限位杆883与防护筒81右端下侧的连接之处设置有插孔804,有利于进行安装。
其中,所述限位杆883右端伸出插孔804内部2cm,并且限位杆883最左端直径比插孔804内径大1cm,有利于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插地柱87由不锈钢制成,其优点是耐磨损,且不易腐蚀。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85和第二弹簧882均由弹簧钢制成,其优点是具有弹性,且延展性较强。
本专利所述的插地柱87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中最常见的一种材质是304不锈钢,密度为7.93g/cm3,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304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8%以上的铬,8%以上的镍含量。
工作原理:使用前,首先通过充电口701将流速仪计数器7充满电,接着将旋浆式流速器2根据刻度值101安装在测量杆1上合适的位置,再把尾翼部件3与旋浆式流速器2右端相连接,然后把方向标4安装在测量杆1上,最后将信号线5分别与旋浆式流速器2、连接头6和流速仪计数器7进行安装;使用时,首先对防护装置8中的踏板84施加向下的力,踏板84右端通过滑块802在滑槽83内部向下滑动,同时,踏板84带动滑动柱86在防护筒81内部向下滑动,第一弹簧85被拉伸,直至限位机构88与插孔804连接时停止施加向下的力,即限位杆883受到的压力消失,第二弹簧882复位,且在弹力的作用下,把限位杆883弹出凹槽881,并且与插孔804连接,限位杆883与挡圈884相互卡接,完成限位,此时,滑动柱86带动插地柱87从收纳槽803内部出来,使得插地柱87与地面相连接,托板82与地面相接触,进而增加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其中,防滑纹路801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最后,进行测量,水力推动旋浆式流速器2中的旋浆转子旋转,内置信号装置产生转数信号,最后通过信号线5进入流速仪计数器7,最后及进行计算,算所需要的地表流速;使用后,对测量杆1施加向上的力,将插地柱87拔出,接着手压动限位杆883,限位杆883受力在凹槽881内部向左压缩第二弹簧882,此时,第一弹簧85复位,且在弹力的作用力下,滑动柱86被向上拉动,使得使得插地柱87收纳进收纳槽803内部,从而解决了当测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定装置中的测量杆下端呈尖锐状,容易在携带或者安装过程中扎到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受伤,导致测量的速度降低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包括测量杆(1),所述测量杆(1)下端三分之一与旋浆式流速器(2)中部插接,并且测量杆(1)表面设置有刻度值(101),所述旋浆式流速器(2)右端与尾翼部件(3)左端锁紧固定,并且旋浆式流速器(2)中部左端上侧与信号线(5)下端插接,所述信号线(5)右端上侧与连接头(6)上端进行插接,并且信号线(5)右端下侧与流速仪计数器(7)上端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头(6)下端与测量杆(1)上端面贴合固定,所述流速仪计数器(7)上端右侧设置有充电口(70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装置(8),所述防护装置(8)上端与测量杆(1)下端面贴合固定,所述防护装置(8)由防护筒(81)、托板(82)、滑槽(83)、踏板(84)、第一弹簧(85)、滑动柱(86)、插地柱(87)和限位机构(88)组成,所述防护筒(81)上端与测量杆(1)下端面贴合固定,所述托板(82)内侧与防护筒(81)外部下端三分之一处贴合固定,所述滑槽(83)位于防护筒(81)左端上侧,所述踏板(84)右端外部与滑槽(83)内壁互相滑动安装,所述第一弹簧(85)一端紧固于防护筒(81),并且第一弹簧(85)另一端与滑动柱(86)上端贴合固定,所述滑动柱(86)左端与踏板(84)右端面贴合固定,所述插地柱(87)上端与滑动柱(86)下端贴合固定,所述限位机构(88)位于滑动柱(86)右端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88)由凹槽(881)、第二弹簧(882)、限位杆(883)和挡圈(884)组成,所述凹槽(881)位于滑动柱(86)右端上侧,所述第二弹簧(882)左端与凹槽(881)内部左端贴合固定,所述限位杆(883)左端与第二弹簧(882)右端贴合固定,并且限位杆(883)右端与防护筒(81)右端下侧插接,所述挡圈(884)外部与凹槽(881)右端内壁贴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81)内部设置有收纳槽(803),并且收纳槽(803)下端内壁与滑动柱(86)外部滑动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3)的长度为防护筒(81)的三分之二,并且滑槽(83)与踏板(84)的连接之处设置有滑块(8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84)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纹路(801),并且踏板(84)的厚度为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柱(87)的长度等于滑槽(83)的长度,并且插地柱(87)外部表面设置有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884)左端与限位杆(883)左端相互卡接,并且限位杆(883)与防护筒(81)右端下侧的连接之处设置有插孔(80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表流速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883)右端伸出插孔(804)内部2cm,并且限位杆(883)最左端直径比插孔(804)内径大1c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