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92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可以同时点亮,以用于满足用户对车辆远处的照明需求,此时照明装置发射出的光线为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二者光线叠加出的光线。

相关技术中,将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二者光线进行叠加的调节方式多采用调节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的照射方向,但是导致照明装置中的零部件数量增加,调节方式复杂,影响照明装置的抗振能力,从而导致照明装置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调节方便且可靠性高的照明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绕第一照明第一轴线转动以及驱动所述第二照明组件绕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转动;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绕第一照明第二轴线转动以及驱动所述第二照明组件绕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一照明第二轴线垂直,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照明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长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支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绕所述第一照明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还与第二照明组件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第二照明组件绕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支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支架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绕所述第一照明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还与第二照明组件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第二照明组件绕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均通过球铰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均通过球铰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照明组件包括第一照明部和第一支架部,所述第一照明部与所述第一支架部连接;所述第二照明组件包括第二照明部和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二照明部和所述第二支架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部包括:第一球铰接位、第二球铰接位和第三球铰接位,所述第一球铰接位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球铰接位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三球铰接位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部包括:第四球铰接位、第五球铰接位和第六球铰接位,所述第四球铰接位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五球铰接位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连接,所述第六球铰接位与所述壳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球铰接位、所述第二球铰接位和所述第三球铰接位按照矩形的三个顶点排布,且所述第一球铰接位和所述第二球铰接位对角设置,所述第一球铰接位和所述第三球铰接位的连线为所述第一照明第二轴线,所述第二球铰接位和所述第三球铰接位的连线为所述第一照明第一轴线;所述第四球铰接位、所述第五球铰接位和所述第六球铰接位按照矩形的三个顶点排布,且所述第四球铰接位和所述第五球铰接位对角设置,所述第四球铰接位和所述第六球铰接位的连线为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所述第五球铰接位和所述第六球铰接位的连线为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适于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沿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适于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沿所述第二导向件的轴线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些实施例,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且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壳体之间;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且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壳体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可以驱动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二者同步运动,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的同步调节,进而便于对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而且调节方式可靠性高,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照明装置。

所述车辆与上述照明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驱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驱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照明装置100、

第一照明组件10、第一照明部11、第一支架部12、第一球铰接位121、第二球铰接位122、第三球铰接位123、

第二照明组件20、第二照明部21、第二支架部22、第四球铰接位221、第五球铰接位222、第六球铰接位223、

第一驱动组件30、第一驱动支架31、第一安装位311、第一配合部32、

第二驱动组件40、第二驱动支架41、第二安装位411、第二配合部42、

第一导向件51、第二导向件52、第一固定板61、第二固定板6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1-5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包括:壳体、第一照明组件10、第二照明组件20、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

其中,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布置在壳体内,第一驱动组件30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绕第一照明第一轴线转动以及驱动第二照明组件20绕第二照明第一轴线转动,第二驱动组件40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绕第一照明第二轴线转动以及驱动第二照明组件20绕第二照明第二轴线转动。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第一照明第二轴线垂直,第二照明第一轴线与第二照明第二轴线垂直,而且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第二照明第一轴线长度相同,第一照明第二轴线与第二照明第二轴线长度相同。

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30可以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组件40可以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同步转动。第一照明组件10被构造为可以绕第一照明第一轴线、第一照明第二轴线转动,第二照明组件20被构造为可以绕第二照明第一轴线、第二照明第二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照明装置100可以应用于车辆技术领域,第一照明组件10可以为车辆的远光模组,第二照明组件20可以为车辆的近光模组。当第一驱动组件30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转动或第二驱动组件40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转动时,可以实现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同步调节。由于第一照明第一轴线和第一照明第二轴线相互垂直,第二照明第一轴线和第二照明第二轴线相互垂直,可以实现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多角度的同步调节,而且调节范围广,从而满足照明装置100对不同角度照明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第二照明第一轴线长度相同,第一照明第二轴线与第二照明第二轴线长度相同,可以使得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同步转动,有效地防止多个部件之间干涉而影响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同步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可以分别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二者同步运动,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同步调节,进而便于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而且调节方式可靠性高,易于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0包括:第一驱动支架31和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支架31与第一照明组件10相连以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绕第一照明第一轴线转动,第一驱动支架31还与第二照明组件20相连以驱动第二照明组件20绕第二照明第一轴线转动。

具体地,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均与第一驱动支架31相连,第一驱动支架31可以同时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一体调节,保证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调节前后的一致性。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40包括:第二驱动支架41和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支架41与第一照明组件10相连以适于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绕第一照明第二轴线转动,第二驱动支架41还与第二照明组件20相连以适于驱动第二照明组件20绕第二照明第二轴线转动。

具体地,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均与第二驱动支架41相连,第二驱动支架41可以同时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一体调节,保证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调节前后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二者驱动第一照明装置100和第二照明装置100的运动方向不同,而且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可以配合以实现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不同角度的照明需求。即,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中可以分别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转动,也可以同时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运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可以同时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运动,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也可以依次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运动。即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调节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均通过球铰接的方式与第一驱动组件30相连;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均通过球铰接的方式与第二驱动组件40相连。

其中,第一照明组件10需要具有绕第一照明第一轴线、第一照明第二轴线的转动能力,第二照明组件20需要具有绕第二照明第一轴线、第二照明第二轴线的转动能力,由此通过球铰接的方式分别将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与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相连,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运动更加灵活,以便于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对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进行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支架31和第一驱动件通过球铰接的方式相连,第二驱动支架41和第二驱动件也通过求结交的方式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在驱动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运动时,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支架31支架相对转动,第二驱动件与第二驱动支架41相对转动,球铰接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支架31之间以及第二驱动件与第二驱动支架41之间的相对运动灵活性更好。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支架31具有与第一驱动件配合的第一安装位311,第一驱动件安装在第一安装位311处以与第一驱动支架31相连;第二驱动支架41具有与第二驱动件配合的第二安装位411,第二驱动件安装在第二安装位411处以与第二驱动支架41相连。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照明组件10包括第一照明部11和第一支架部12,第一照明部11与第一支架部12连接;第二照明组件20包括第二照明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第二照明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相连。

进一步地,第一照明组件10可以通过第一支架部12与第一驱动支架31、第二驱动支架41以及壳体相连,从而通过驱动第一支架部12运动以带动第一照明部11运动;第二照明组件20可以通过第二支架部22与第一驱动支架31、第二驱动支架41以及壳体相连,从而通过驱动第二支架部22运动以带动第二照明部21运动。而且可以提升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部12包括:第一球铰接位121、第二球铰接位122和第三球铰接位123,第一球铰接位121与第一驱动支架31连接,第二球铰接位122与第二驱动支架41连接,第三球铰接位123与壳体连接。由此,通过三个连接点(第一球铰接位121、第二球铰接位122和第三球铰接位123)以将第一支架部12与第一驱动支架31、第二驱动支架41以及壳体相连,从而使得第一照明组件10相对壳体的调节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部22包括:第四球铰接位221、第五球铰接位和第六球铰接位223,第四球铰接位221与第一驱动支架31连接,第五球铰接位与第二驱动支架41连接,第六球铰接位223与壳体连接。由此,通过三个连接点(第四球铰接位221、第五球铰接位和第六球铰接位223)以将第二支架部22与第一驱动支架31、第二驱动支架41以及壳体相连,从而使得第二照明组件20相对壳体的调节更加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球铰接位121、第二球铰接位122和第三球铰接位123按照矩形的三个顶点排布,而且第一球铰接位121和第二球铰接位122对角设置,第一球铰接位121和第三球铰接位123的连线为第一照明第二轴线,第二球铰接位122和第三球铰接位123的连线为第一照明第一轴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球铰接位121、第二球铰接位122和第三球铰接位123位于同一个矩形中的不同顶点位置,从而使得第一照明第二轴线和第一照明第一轴线相互垂直,这样的布置方式可以保证第一支架部12与多个部件(壳体、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便于第一照明组件10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球铰接位221、第五球铰接位和第六球铰接位223按照矩形的三个顶点排布,且第四球铰接位221和第五球铰接位对角设置,第四球铰接位221和第六球铰接位223的连线为第二照明第二轴线,第五球铰接位和第六球铰接位223的连线为第二照明第一轴线。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球铰接位221、第五球铰接位和第六球铰接位223位于同一个矩形中的不同顶点位置,从而使得第二照明第二轴线和第二照明第一轴线相互垂直,这样的布置方式可以保证第二支架部22与多个部件(壳体、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便于对第二照明组件20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球铰接位121到第三球铰接位123的距离与第四球铰接位221到第六球铰接位223的距离相等,第一球铰接位121与第三球铰接位123的连线与第四球铰接位221到第六球铰接位223的连线平行;第二球铰接位122到第三球铰接位123的距离与第五球铰接位到第六球铰接位223的距离相等,第二球铰接位122与第三球铰接位123的连线与第五球铰接位到第六球铰接位223的连线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在附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以为步进电机或其他可以施加驱动力的驱动装置等,步进电机的可靠性高,驱动效果好,调节精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导向件51和第二导向件52,第一导向件51可以与第一驱动支架31相连,第一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驱动支架31沿第一导向件51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导向件52可以与第二驱动支架41相连,第二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二驱动支架41沿第二导向件52的轴线方向移动。

其中,第一导向件51对第一驱动支架31的运动方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第二导向建对第二驱动支架41的运动方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51和第二导向件52可以提升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小照明组件内部的调节力矩,从而减小对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驱动力的需求。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61,第一固定板61固定于第一驱动支架31,而且第一导向件51设置于第一固定板61和壳体之间;第二固定板62,第二固定板62固定于第二驱动支架41,而且第二导向件52设置于第二固定板62和壳体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件51和第二导向件52均与壳体相连,由此可以将第一照明组件10、第二照明组件20、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0的重量传递至壳体处,从而可以降低调节阻力,提升照明装置100的抗振性能。

其中,第一固定板61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一驱动支架31相连,第二固定板62也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二驱动支架41相连,这样的连接方式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61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驱动支架31与第一导向件51之间的配合效果,第二固定板62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二驱动支架41与第二导向件52之间的配合效果。

可选地,第一驱动支架31具有与第一导向件5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32,第一配合部32套设在第一导向件51上,以便于第一驱动支架31沿第一导向件51的轴线方向运动,第二驱动支架41具有与第二导向件52配合的第二配合部42,第二配合部42套设在第二导向件52上,以便于第二驱动支架41沿第二导向件52的轴线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支架31的结构与第二驱动支架41的结构相同,由此可以便于对第一驱动支架31和第二驱动支架41进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合理地简化照明装置100的结构,以更好地提升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的驱动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照明装置100。照明装置100中的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可以同步调节,而且调节方式简单。照明组件内部调节力矩小,可以降低对第一驱动组件30和第二驱动组件40驱动力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振能力,同时照明装置100的可靠性高,从而车辆的照明装置100可以更好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照明组件(10)和第二照明组件(20),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20)布置在所述壳体内;

第一驱动组件(3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0)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绕第一照明第一轴线转动以及驱动所述第二照明组件(20)绕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转动;

第二驱动组件(40),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0)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绕第一照明第二轴线转动以及驱动所述第二照明组件(20)绕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一照明第二轴线垂直,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照明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0)包括:第一驱动支架(31)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31)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绕所述第一照明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31)还与第二照明组件(20)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第二照明组件(20)绕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0)包括:第二驱动支架(41)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支架(41)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绕所述第一照明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41)还与第二照明组件(20)相连以适于驱动所述第二照明组件(20)绕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20)均通过球铰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0)相连;

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和所述第二照明组件(20)均通过球铰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组件(10)包括第一照明部(11)和第一支架部(12),所述第一照明部(11)与所述第一支架部(12)连接;

所述第二照明组件(20)包括第二照明部(21)和第二支架部(22),所述第二照明部(21)和所述第二支架部(2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部(12)包括:第一球铰接位(121)、第二球铰接位(122)和第三球铰接位(123),所述第一球铰接位(121)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31)连接,所述第二球铰接位(122)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41)连接,所述第三球铰接位(123)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部(22)包括:第四球铰接位(221)、第五球铰接位(222)和第六球铰接位(223),所述第四球铰接位(221)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31)连接,所述第五球铰接位(222)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41)连接,所述第六球铰接位(223)与所述壳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铰接位(121)、所述第二球铰接位(122)和所述第三球铰接位(123)按照矩形的三个顶点排布,且所述第一球铰接位(121)和所述第二球铰接位(122)对角设置,所述第一球铰接位(121)和所述第三球铰接位(123)的连线为所述第一照明第二轴线,所述第二球铰接位(122)和所述第三球铰接位(123)的连线为所述第一照明第一轴线;

所述第四球铰接位(221)、所述第五球铰接位(222)和所述第六球铰接位(223)按照矩形的三个顶点排布,且所述第四球铰接位(221)和所述第五球铰接位(222)对角设置,所述第四球铰接位(221)和所述第六球铰接位(223)的连线为所述第二照明第二轴线,所述第五球铰接位(222)和所述第六球铰接位(223)的连线为所述第二照明第一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向件(51),所述第一导向件(51)适于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31)相连,所述第一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31)沿所述第一导向件(51)的轴线方向移动;

第二导向件(52),所述第二导向件(52)适于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41)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41)沿所述第二导向件(52)的轴线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固定板(61),所述第一固定板(61)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31),且所述第一导向件(5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61)和所述壳体之间;

第二固定板(62),所述第二固定板(62)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41),且所述第二导向件(52)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62)和所述壳体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1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照明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布置在壳体内;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照明组件绕第一照明第一轴线转动以及驱动第二照明组件绕第二照明第一轴线转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照明组件绕第一照明第二轴线转动以及驱动第二照明组件绕第二照明第二轴线转动,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第一照明第二轴线垂直,第二照明第一轴线与第二照明第二轴线垂直,第一照明第一轴线与第二照明第一轴线长度相同,第一照明第二轴线与第二照明第二轴线长度相同。由此,可以对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的同步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胥利文;安诺;郝玉琳;崔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