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设计白蚁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及白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为严重。白蚁能蛀食全部植物,同时其体内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钢筋,使混凝土变性。白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损害,包括对建筑物、堤坝、农作物、图书、地下电缆等的损害,其损害具有隐蔽性,如白蚁对建筑物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破坏,往往隐蔽在结构内部,被危害物体表面形似完好,实际里面已经千疮百孔,往往造成房屋倒塌,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长期以来,防治白蚁的方法是药物预防,将杀虫药剂施在土壤中,采用的杀虫药剂会带来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人们提出了无药物预防,设计了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在有开孔的壳体内放置白蚁喜食的饵料条作为诱饵,并在饵料条内设置检测装置,从而来检测是否有白蚁。
但是现有的白蚁检测装置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白蚁检测装置均是平顶结构,应用在斜坡(例如斜坡式的水坝)上时可能会出现通信信号的传输问题,白蚁检测装置与控制中心无法及时进行通信,进而导致白蚁检测装置无法及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影响白蚁的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及白蚁检测装置,当将该白蚁检测装置放置在斜坡式地点上进行白蚁检测时,能够避免白蚁检测装置出现信号发射障碍,白蚁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包括下壳体以及上盖,所述下壳体用于放置饵料以及白蚁检测组件,所述下壳体设置有供白蚁进出的若干开孔;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口;
其中,在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上端口状态下,所述上盖的盖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端口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端口为水平端口,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端口匹配,所述上盖的盖面倾斜设计。
优选地,所述开孔为环形开孔和/或圆形开孔和/或多边形开孔。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周侧布设有若干列所述开孔。
优选地,每列所述开孔均包括第一类开孔、第二类开孔,所述第一类开孔与所述第二类开孔交替布置;其中,所述第一类开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类开孔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呈锥状。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周侧靠近所述上盖的盖面位置处设有若干上部白蚁通孔。
基于相同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包括下壳体及上盖,当将上盖安装于下壳体的上端口上时,上盖的盖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当将白蚁检测装置埋入到斜坡上(如带斜坡的水坝)时,白蚁检测装置的上盖的倾斜盖面可以与水坝的斜面贴合,这样可以避免土粒堆积在上盖的表面。白蚁检测装置一般是竖直安装在监测点,如果上盖是平顶结构,上盖与其上部分斜坡之间会具有一夹角,上盖的表面会堆积土粒,上盖的表面如果堆积了相当数量的土粒会导致白蚁检测装置内部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无法发射出去或者使信号强度衰减,造成白蚁检测装置内部的通信发射障碍,影响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如果上盖是平顶结构,雨水也会堆积在上盖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台,另外含水的泥土也会顺着斜坡往下流动积在上盖顶部,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台以及含水的泥土也会影响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白蚁检测装置与控制中心无法及时进行通信,进而导致白蚁检测装置无法及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影响白蚁的监测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能够避免白蚁检测装置出现信号发射障碍,白蚁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
附图说明
图1为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的前视图;
图2为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3为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上的开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壳体;11:开孔;111:第一类开孔;112:第二类开孔;12:上端口;2:上盖;201:上部白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及白蚁检测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实施例1
参看图1,图1为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的前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包括下壳体1以及上盖2,下壳体1用于放置饵料以及白蚁检测组件,下壳体1设置有供白蚁进出的若干开孔11;上盖2安装在下壳体1的上端口12上;其中,在上盖2安装于上端口12状态下,上盖2的盖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蚁检测装置的下壳体1为圆筒状,在下壳体1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开孔11,用于白蚁进出白蚁检测装置。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需要将白蚁检测装置放置在斜坡上进行白蚁检测,如水坝上,一般的水坝都是设置为斜坡式的,而且检测水坝里面是否存在白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旦水坝里面存在白蚁,很容易发生水坝的溃堤,导致水灾,现有的白蚁检测装置均是平顶结构,应用在斜坡(例如斜坡式的水坝)上时可能会出现通信信号的传输问题。具体来说,白蚁检测装置一般是竖直安装在监测点,如果上盖2是平顶结构,上盖2与其上部分斜坡之间会具有一夹角,上盖2的表面会堆积土粒,上盖2的表面如果堆积了相当数量的土粒会导致白蚁检测装置内部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无法发射出去或者使信号强度衰减,造成白蚁检测装置内部的通信发射障碍,影响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如果上盖2是平顶结构,雨水也会堆积在上盖2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台,另外含水的泥土也会顺着斜坡往下流动积在上盖2顶部,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台以及含水的泥土也会影响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白蚁检测装置与控制中心无法及时进行通信,进而导致白蚁检测装置无法及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影响白蚁的监测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能够避免白蚁检测装置出现信号发射障碍,白蚁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上盖2的盖面相对水平面为倾斜设置,当将白蚁检测装置埋入到斜坡上(如带斜坡的水坝)时,白蚁检测装置的上盖2的倾斜盖面可以与水坝的斜面贴合,这样可以避免土粒堆积在上盖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能够避免白蚁检测装置出现信号发射障碍,白蚁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这样监控人员可针对白蚁出现的位置及时灭杀白蚁,提高了白蚁的监测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的上端口12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从而实现当上盖2安装于上端口12状态下,上盖2的盖面相对水平面也倾斜。也可以将上端口12设置为水平端口,上盖2的下端面与上端口12匹配,上盖2的盖面为倾斜设计,也能实现当上盖2安装于上端口12状态下,上盖2的盖面相对水平面倾斜。
参看图2,图2为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中上盖2可拆卸地盖设在下壳体1的上端口12上,从而方便随时将白蚁饵料以及检测组件放入到下壳体1和上盖2组成的空间内,当需要添加白蚁饵料时,只需将上盖2打开就可以投放饵料。下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供白蚁进出的若干开孔11。
参看图3,图3为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上的开孔11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开孔11呈环形形状,及开孔11的中间为矩形形状,两端为半圆形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孔11也可呈圆形或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开孔11采用弧形连接,方便白蚁爬入白蚁检测装置内部。下壳体1上周向均布有若干列开孔11,开孔11的列数取决于下壳体1的直径,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上周向均布4列开孔11,每列开孔11自上而下顺序排列有若干个开孔11。
在本实施例中,开孔11包括第一类开孔111和第二类开孔112,第一类开孔111与第二类开孔112交替布置;其中,第一类开孔111的面积大于第二类开孔112的面积。优选地,第一类开孔111与第二类开孔112的宽度一致,第一类开孔111的长度为第二类开孔112长度的三倍,下壳体1上周向均布有若干列开孔11,每列开孔自上而下交替排列有第一类开孔111和第二类开孔112,一个第一类开孔111下沿第一类开孔11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排列两个第二类开孔112。
参看图1,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的底部呈锥形,以便于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埋设在地下。
参看图1至图3,进一步地,上盖2的周侧靠近上盖2的盖面位置处设有若干上部白蚁通孔201。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白蚁检测装置均没有在壳体的上部贴近地面位置处设置供白蚁进入的通孔,而水坝上存在的白蚁种类中会有较多的土栖白蚁,土栖白蚁一般分布于或者活动于表层土壤,如果使用现有的白蚁检测装置则不能有效的监控到大量活动于表层土壤的土栖白蚁。本实施例中的外壳的上盖2的周侧设有若干上部白蚁通孔201,在白蚁检测装置安装后,靠近盖面的位置设置的上部白蚁通孔201会位于表层土壤下,这样有利于表层活动属性的土栖白蚁的进入和取食,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非常有利于土栖白蚁的监控,极大提高了对土栖白蚁的监测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包括实施例1所描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以及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位于下壳体1和上盖2组成的空间内,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白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蚁检测装置,包括下壳体1及上盖2以及位于下壳体1内部的检测组件,当将上盖2安装于下壳体1的上端口12上时,上盖2的盖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当将白蚁检测装置埋入到斜坡上(如带斜坡的水坝)时,白蚁检测装置的上盖2的倾斜盖面可以与水坝的斜面贴合,避免了白蚁检测装置内部出现信号发射障碍,白蚁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这样监控人员可针对白蚁出现的位置及时灭杀白蚁,提高了白蚁的监测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以及上盖,所述下壳体用于放置饵料以及白蚁检测组件,所述下壳体设置有供白蚁进出的若干开孔;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口;
其中,在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上端口状态下,所述上盖的盖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口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口为水平端口,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端口匹配,所述上盖的盖面倾斜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环形开孔和/或圆形开孔和/或多边形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周侧布设有若干列所述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开孔均包括第一类开孔、第二类开孔,所述第一类开孔与所述第二类开孔交替布置;其中,所述第一类开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类开孔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呈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周侧靠近所述上盖的盖面位置处设有若干上部白蚁通孔。
9.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白蚁检测装置的外壳。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