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因方舱使用环境恶劣,舱门质量较大,为在行车时保证舱门锁紧,一般需要使用锁定机构对其进行固定。传统的方式一般是采用涡轮、蜗杆传动副或者手动插拔销子对舱门进行锁定,但这些锁定方式存在着操作不方便或锁定不严密的缺点,其它的锁定方式也存在着类似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舱用锁定机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包括联动机构和卡位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旋转臂、锁轴、两根联接臂、两根锁杆和锁舌,两根联接臂的其中一端分别铰接至旋转臂的上下两端,两根联接臂的另外一端分别铰接至两根锁杆的下端或上端;所述锁舌的上侧开设有缺口,所述旋转臂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缺口啮合的凸缘;所述旋转臂的内、外侧均设有彼此对应的两个凸台,对应所述凸台的中部设有贯穿旋转臂前后的多边形驱动孔;所述联动机构的外侧设有锁盖,联动机构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锁盖配合的锁盒,所述锁盖、锁盒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锁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针对两根锁杆移动的竖直导向槽,锁盒的中部设有针对锁舌移动的水平导向槽;所述锁轴贯穿所述驱动孔前后,锁轴的横截面形状与驱动孔对应;锁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外把手和内把手,锁轴的转动带动所述两根锁杆、锁舌同时向锁盒内缩进或伸出;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开设在锁舌底部的开启盲孔和锁定盲孔,锁盒底部开设有通往所述水平导向槽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设有螺栓和弹性件,弹性件座设在螺栓上,弹性件的顶部座设有一钢珠;所述钢珠弹性抵接在所述开启盲孔或锁定盲孔内。
基于上述,所述锁盖、锁盒上均设有彼此对应的若干安装孔,所述锁盖、锁盒通过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定位螺栓及相应的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
基于上述,所述驱动孔为“方形”通孔。
基于上述,所述锁轴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内把手、外把手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内、外把手分别通过与第一销孔对应的销轴固定安装在锁轴上。
基于上述,所述锁盖、锁盒及联动机构均安装在门体内,所述锁轴贯穿所述门体内、外侧。
基于上述,所述外把手靠近所述门体外侧的端部外缘沿周向开设有一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处设有一垫圈,所述垫圈的厚度略大于环形缺口沿所述锁轴延伸方向的深度;所述垫圈的外部设有由两块盖板拼接形成的环形外盖板;所述环形外盖板的内侧设有沿周向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外把手上开设有与所述凸缘对应的凹槽;所述两块盖板、垫圈及门体外侧面均设有若干彼此对应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两块盖板通过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对应的紧固螺栓螺接在门体外侧。
基于上述,所述垫圈与门体的接触面以及垫圈与环形外盖板的接触面均涂抹密封胶。
基于上述,所述门体内侧嵌设有环形内盖板,所述内把手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环形内盖板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包括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旋转臂、锁轴、两根联接臂、两根锁杆和锁舌,联动机构的外侧设有锁盖,内侧设有与锁盖对应的锁盒,锁盒上设有供两根锁杆移动的竖直导向槽和针对锁舌移动的水平导向槽,锁轴的两端设有内、外把手,通过转动内、外把手即可实现锁杆、锁轴相对于锁盒的伸缩;而卡位结构包括开设在锁舌底部的开启盲孔和锁定盲孔,在锁盒底部开设有通往水平导向槽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设有螺栓和弹性件,弹性件座设在螺栓上,弹性件的顶部座设有一钢珠,当锁舌在水平导向槽内移动时,钢珠便可弹性抵接在开启盲孔或锁定盲孔内。当抵接在开启盲孔内时,两个锁杆和锁舌向锁盒内缩进,方舱门可自由开启;当钢珠抵接在锁定盲孔内时,两个锁杆和锁舌伸出锁盒,放舱门即可锁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臂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臂的竖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锁舌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锁舌的俯视图。
图中:1.锁盒;2.联接臂;3.双头铆钉;4.旋转臂;5.锁舌;6.钢珠;7.弹簧;8.螺栓;9.锁杆;10.锁盖;11.锁轴;12.外把手;13.内把手;14.销轴;15.盖板;16.垫圈;17.内盖板;18.紧固螺栓;19.缺口;20.开启盲孔;21.锁定盲孔;22.凸缘;23.“方形”通孔;24.环形缺口;25.沉孔;26.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包括联动机构和卡位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旋转臂4、锁轴11、两根联接臂2、两根锁杆9和锁舌5,旋转臂4的两端、联接臂2的两端以及每根锁杆9的其中一端均设有彼此对应的沉孔25,
两根联接臂2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双头铆钉3活动铰接至旋转臂4的上下两端,所述两根联接臂2的另外一端同样通过双头铆钉3分别活动铰接至所述两根锁杆9的下端或上端。在锁舌5的上侧开设有缺口19,旋转臂4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缺口19啮合的凸缘22,旋转臂4的转动即可带动锁舌5进行移动。
旋转臂4的内、外侧均设有彼此对应的两个凸台,对应所述凸台的中部设有贯穿旋转臂4前后的“方形”通孔23,锁轴11贯穿所述“方形”通孔23前后,锁轴11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方形”通孔23对应。
为对联动机构进行保护定位,联动机构的外侧设有锁盖10,联动机构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锁盖10配合的锁盒1。
为对锁盖10、锁盒1进行安装定位,所述锁盖10、锁盒1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锁盖10、锁盒1上均设有彼此对应的若干安装孔,所述锁盖10、锁盒1通过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定位螺栓8及相应的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
为便于控制锁杆9、锁舌5移动方向,在锁盒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针对两根锁杆9的竖直导向槽,在锁盒1的中部设有针对锁舌5的水平导向槽。
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开设在锁舌5底部的开启盲孔20和锁定盲孔21,锁盒1底部开设有通往所述水平导向槽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设有螺栓8和弹簧7,弹簧7座设在螺栓8上,弹簧7的顶部座设有一钢珠6;所述钢珠6弹性抵接在所述开启盲孔20或锁定盲孔21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锁盖10、锁盒1及联动机构均安装在门体26内,而锁轴11贯穿所述门体26内、外侧。为便于转动锁轴11,在锁轴1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销孔,内把手13、外把手12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内、外把手12分别通过与第一销孔对应的销轴14固定安装在锁轴11上,锁轴11的转动带动两根锁杆9、锁舌5同时向锁盒1内缩进或伸出。
为便于外把手12的转动,所述外把手12靠近所述门体26外侧的端部外缘沿周向开设有一环形缺口24,环形缺口24处设有一垫圈16,所述垫圈16的厚度略大于环形缺口24沿所述锁轴11延伸方向的深度。在垫圈16的外部还设有由两块盖板15拼接形成的环形外盖板15,所述环形外盖板15的内侧设有沿周向向内延伸的凸缘22,外把手12上开设有与所述凸缘22对应的凹槽,两块盖板15、垫圈16及门体26外侧面均设有若干彼此对应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两块盖板15通过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对应的紧固螺栓18螺接在门体26外侧。
为对本实用新型及门体26实施保护,所述垫圈16与门体26的接触面以及垫圈16与环形外盖板15的接触面均涂抹密封胶。
为便于内把手13的转动使用,所述门体26内侧嵌设有环形的内盖板15,内把手13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内盖板15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要对方舱门进行锁定时,只需转动内把手13或外把手12,使得两根锁杆9和锁舌5均向锁盒1外伸出,使钢珠6弹性抵接在锁定盲孔21内;当要开启方舱门时,转动内把手13或外把手12,此时两根锁杆9和锁舌5均向锁盒1内缩进,使钢珠6弹性抵接在开启盲孔20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1.一种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机构和卡位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旋转臂、锁轴、两根联接臂、两根锁杆和锁舌,两根联接臂的其中一端分别铰接至旋转臂的上下两端,两根联接臂的另外一端分别铰接至两根锁杆的下端或上端;所述锁舌的上侧开设有缺口,所述旋转臂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缺口啮合的凸缘;所述旋转臂的内、外侧均设有彼此对应的两个凸台,对应所述凸台的中部设有贯穿旋转臂前后的多边形驱动孔;所述联动机构的外侧设有锁盖,联动机构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锁盖配合的锁盒,所述锁盖、锁盒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锁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针对两根锁杆移动的竖直导向槽,锁盒的中部设有针对锁舌移动的水平导向槽;所述锁轴贯穿所述驱动孔前后,锁轴的横截面形状与驱动孔对应;锁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外把手和内把手,锁轴的转动带动所述两根锁杆、锁舌同时向锁盒内缩进或伸出;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开设在锁舌底部的开启盲孔和锁定盲孔,锁盒底部开设有通往所述水平导向槽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设有螺栓和弹性件,弹性件座设在螺栓上,弹性件的顶部座设有一钢珠;所述钢珠弹性抵接在所述开启盲孔或锁定盲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锁盒上均设有彼此对应的若干安装孔,所述锁盖、锁盒通过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定位螺栓及相应的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孔为“方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内把手、外把手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内、外把手分别通过与第一销孔对应的销轴固定安装在锁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盖、锁盒及联动机构均安装在门体内,所述锁轴贯穿所述门体内、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靠近所述门体外侧的端部外缘沿周向开设有一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处设有一垫圈,所述垫圈的厚度略大于环形缺口沿所述锁轴延伸方向的深度;所述垫圈的外部设有由两块盖板拼接形成的环形外盖板;所述环形外盖板的内侧设有沿周向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外把手上开设有与所述凸缘对应的凹槽;所述两块盖板、垫圈及门体外侧面均设有若干彼此对应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两块盖板通过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对应的紧固螺栓螺接在门体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与门体的接触面以及垫圈与环形外盖板的接触面均涂抹密封胶。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舱用三插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内侧嵌设有环形内盖板,所述内把手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环形内盖板的孔内。
技术总结